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健星专利>正文

连续供墨系统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3936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续供墨系统的连接装置,由一固定条及一固定板构成,其特征在于:外置墨盒的输墨管是绕过固定条的前端,由固定线固定于固定条的正反两面上,而固定板是将输墨管的接近出墨端的位置处固定于内置式墨盒的右边。(*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喷墨打印机中的连续供墨系统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与计算机配套的附属产品不断的改革创新,打印机作为计算机的输出设备,其亦在功能上日臻完善。目前常见的打印机,主要分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两种形式,喷墨打印机由于机身价格较激光打印机低廉,更多的被人们所采用。而喷墨打印机的连续供墨系统由原始的内置式墨盒发展为现在的外置式墨盒,内置式墨盒由于受打印机体积的限制,其容墨量较少,打印的纸张数量少,因此使用时间短,需经常更换墨盒,打印成本高;外置式墨盒的容量加大,其打印的纸张数量多,可实现连续供墨,不用经常换取墨盒,因而会实现环保、省钱且使用方便的功效。如图1、2所示,现有使用连续供墨系统的打印机,其连续供墨系统是由内置式墨盒1’、供墨系统2’及连接装置3’构成,外置墨盒2’包括一大墨盒21’及一连接于大墨盒21’上的输墨管组22’;连接装置3’由一固定条31’及一固定板32’构成;大墨盒2’是位于打印机A外部的右边,固定条31’将输墨管组22’固定于打印机A右边的机壳上,习惯上,输墨管组22接近出墨端的位置由固定板32’固于内置式墨盒1’的左边,各个输墨管的端口221’分别接置于内置式墨盒1’的各个入墨口11’上。配合图2所示,在内置式墨盒1’开始工作时,内置式墨盒1’会带着输墨管22’在打印机中往复移动,由于打印机A机壳壳体的限制,当内置式墨盒1’移至机壳的左边位置时,输墨管22’的位置较高常会碰到打印机A的机壳上,干涉内置式墨盒1’的移动,由于过分干涉,会造成打印精度下降,甚至损坏打印机,这便是目前带连续供墨系统的打印机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供墨系统的连接装置,其可保证打印机的内置式墨盒移动顺畅,提高打印精度,确保打印机的使用寿命。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连续供墨系统的连接装置,由一固定条及一固定板构成,其中外置墨盒的输墨管是绕过固定条的前端,由固定线固定于固定条的正反两面上,而固定板是将输墨管的接近出墨端的位置处固定于内置式墨盒的右边。所述的固定线固定于固定条的位置是伸置于打印机机壳内的位置。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打印机的连续供墨系统中输墨管组是由固定线固定于固定条的正反两面上,再由固定板固定于内置式墨盒的右边位置处,因此输墨管组原有在打印机中的走向进行了改变,使输墨管活动的部份的位置下移,则内置式墨盒在工作时,当其移动至打印机机壳的左边时,该输墨管根本不会与机壳干涉,当其移动至打印机机壳的右边时,输墨管可以较顺利的移至机壳内,令其对打印机的机壳的干涉程度降低,如此保证了内置式墨盒的顺畅移动,提高了打印机的打印精度及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习用品立体示意图;图2为习用品的动作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4所示,本技术的连续供墨系统的连接装置3是连接内置式墨盒1及外置墨盒2;同习用品一样,外置墨盒2包括一大墨盒21及一连接于墨盒21上的输墨管组22;连接装置3由一固定条31及一固定板32构成;大墨盒2是位于打印机A外部的右边,固定条31将输墨管组22的起始端固定于打印机A的右边的机壳上,本技术的关键在于输墨管组22的前端贴附于固定条31的正面绕过固定条31的前端311后,再贴于固定条31的反面并由固定线固定,该固定线可采用扎线带33或压板等其它固定件,将输墨管22固扎在固定条31上,之后输墨管组22接近出墨端的位置由固定板32固于内置式墨盒1的右边,各个输墨管的端口221分别接置于内置式墨盒1的各个入墨口11上,该扎线带33固定于固定条31的位置是处于固定条31凸伸于打印机A机壳内的位置,如此方可保证内置式墨盒1带动输墨管组22在打印机A内移动顺畅;为进一步令输墨管组22的输墨顺畅,可在固定条31的前端311设为圆弧端,使输墨管组22的弯折角度加大。配合如图5所示,当内置式墨盒1开始工作时,由于输墨管组22通过扎线带33将输墨管组22原有在打印机A中的走向进行了改变,使输墨管组22活动的部份222的位置下移,则内置式墨盒1在工作时,当其移动至打印机A机壳A1的左边时,该输墨管组活动部份222根本不会与机壳干涉,当其移动至打印机A机壳A1的右边时,输墨管组活动部份222可以较顺利的移至机壳A1内,令其对打印机A的机壳A1的干涉程度降低,如此保证了内置式墨盒1的顺畅移动,提高了打印机A的打印精度及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连续供墨系统的连接装置,由一固定条及一固定板构成,其特征在于外置墨盒的输墨管是绕过固定条的前端,由固定线固定于固定条的正反两面上,而固定板是将输墨管的接近出墨端的位置处固定于内置式墨盒的右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供墨系统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线固定于固定条的位置是伸置于打印机机壳内的位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有关于一种连续供墨系统的连接装置,由一固定条及一固定板构成,其中外置墨盒的输墨管是绕过固定条的前端,由固定线固定于固定条的正反两面上,而固定板是将输墨管的接近出墨端的位置处固定于内置式墨盒的右边。由于打印机的连续供墨系统中输墨管组是由固定线固定于固定条的正反两面上,再由固定板固定于内置式墨盒的右边位置处,因此输墨管组原有在打印机中的走向进行了改变,使输墨管活动的部分的位置下移,则内置式墨盒在工作时,当其移动至打印机机壳的左边时,该输墨管根本不会与机壳干涉,当其移动至打印机机壳的右边时,输墨管可以较顺利的移至机壳内,令其对打印机的机壳的干涉程度降低,如此保证了内置式墨盒的顺畅移动,提高了打印机的打印精度及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41J2/175GK2673645SQ20032010118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4日专利技术者叶健星 申请人:叶健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健星
申请(专利权)人:叶健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