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志远专利>正文

多功能文稿指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3937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文稿指读机,由支架、托稿板、行指针及驱动稿纸升降轴组成,其特征在于:由变速电机(2)、手动手轮(5)、离合器(6)、离合器复位弹簧(8)、空心搓纸轴(1)与压纸轴(3)和压纸轴拉簧(25)构成文稿升降机构;由从动联动杠杆副杆(21)上端设置的弧形导纸板(20)、压纸轴(3)、从动联动杠杆副杆(21)支点螺钉(23),联动杠杆主杆(22)上的行指针(30)和杠杆支点螺钉(24)构成压纸轴脱离搓纸轴的文稿装卸联动机构;由变速电机(34)驱动走带轮(35)、压带轮(36)夹持的带有字词指读标记(39)的O型软带(31)在凹型行指针(30)内运动,压缩弹簧(38)推动压带轮支架(37)上的压带轮(36)夹持软带(31)运动构成字词指读机构;由指读机下端设置的一对L型导轨(50)和与其相配合的L型活动插板(51)构成的文稿折叠和多页卡片、票据夹托装置;将指读机安装在计算机桌檐上的支架装置,由锁紧螺丝(76)将可调俯视角的曲臂连杆(75)固定在U型卡(73)上和连杆(75)上的锁紧螺母(77)与设置在指读机背后与锁紧螺母(77)相配合的带有螺丝的球形万向节(78)相配合将指读机与支架相联接,并由夹紧螺丝(74)将U型卡(73)固定在计算机桌檐(79)上而构成。(*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操作计算机录入文稿用的指读设备。尤其是,对文稿、卡片、票据、表格能进行自动逐行、逐字词坐标式指读的多功能指读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指读机具,一般为稿架或稿台的形式,它们主要由支架、托稿板、行指示标尺及稿纸升降驱动轴等组成。已公告的“打字文稿走纸装置”(专利申请号CN90209227.8)和“双向电动阅稿机”(专利申请号ZL95218525.3),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文稿阅读与计算机操作的视角问题,文稿可自动升降。但文稿的接读,字词指读是靠操作人记忆标尺位置来完成,在频繁的接读、查找时很难起到作用;稿纸升降驱动轴的转动由多个变速齿轮与电机相配合其体积大制造精度要求高;由于阅读机置于显示器与键盘之间,其高度要低于显示屏,故初始阅读时较长的文稿下端会影响键盘操作,读过的文稿沿文稿板上升会影响显示屏下部菜单的操作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逐行、逐字词的,对文稿、卡片、票据进行自动指读,文稿装卸方便、阅读视角可调的多功能指读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采用针式打印机驱纸方法,由微型变速电机驱动搓纸轴与压纸轴夹持文稿升降,其搓纸轴采用空心结构,将离合器置于空心轴内,缩小了指读机的体积,搓纸轴的转动通过手轮、离合器复位弹簧和与离合器联接的变速电机构成手动或自动升降稿机构;压纸轴固定在联动杆上并由拉簧将其拉紧在搓纸轴上,在压纸轴上端设置弧形导纸板使读过的文稿折向指读机背后而不挡显示屏;在指读机前面板上设置-副联动杠杆机构,将行指针固定在联动杆上,使联动杆在向上抬起时行指针与压纸轴同时脱离搓纸轴和指读机前面板,以方便文稿装卸;在行指针上采用录音机走带方法,由变速电机驱动带轮和压带轮夹持带有字词指读标记的O型软带在凹型行指针内运动,并与文稿升降相配合实现逐行、逐字词坐标式指读;在指读机下边设置一对L型轨道及与之相配合活动的L型插板,将文稿初始阅读时长于指读机下端的文稿纸向后折叠消除文稿对键盘操作的影响,以及利用L型插板做为阅读多页卡片、票据时的托板;文稿的视角调整通过设置在指读机背后下端与铰链联接带有多个齿槽的调整板上的齿槽与支架下端水平杆相配合来调整。将指读机上的联动杆改为联动架,在联动架的一侧设置由变速电机驱动螺杆,使安装在螺杆螺母上的带有字词指读机构的行指针自动升降,联动架由螺杆箱和联动架板下端的空心轴与指读机外侧板上设置的孔相配合构成铰链联接,安装在联动架上的压纸轴由空心轴外的扭簧与机架相配合将其压紧在搓纸轴上,由机箱上设置的杠杆机构将其支撑脱离搓纸轴进行文稿装卸,在指机背后设置与机箱为一体的螺母用于与可调视角的云台架相联接做为指读机的支架,将指读机安装在计算机桌檐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将离合装置置于空心结构的搓稿轴内,使驱动搓稿轴的电机可采用大传动比或带有自锁性能的变速电机,使文稿升降即可自动又可方便的进行手动,同时又缩小了指读机体积和降低制造精度;通过压纸轴上端的弧型板和指读和下端的L型插板,使较长的文稿即不防碍键盘操作又不防碍显示屏的操作;采用变速电机驱动螺杆螺母上的行指针和L型插板相配合可托、夹多页卡片、票据等小型资料使之能垂直逐行阅读;采用云台架将指读机卡在操作桌檐上,使文稿阅读和装卸更为方便;采用在凹型行指针内设置的自动字词指读标记,使文稿、表格数据的频繁接读、查找更准确快捷。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一进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多功能指读机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多功能指读机前立面图。图3是图2A-A剖视图。图4是图2A-A图抬起行指针联动机构的位置示意图。图5是空心搓稿轴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压纸轴摩擦轮结构示意图。图7是字词指读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B-B剖视图图9是带联动架的指读机前立面图。图10是图9C-C剖视图。图11是图9左视图。图12是图9右视图。图13是图9俯视图。图14是利用云台架将指读机安装在桌檐上的示意图。图15是指读机变速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参看图1至图6,搓纸轴1采用圆管空心结构,其一端由安装在箱式机架10上的变速电机2外壳做为支撑,另一端头的轴9由机架10支撑,机架10为箱式结构。变速电机2与搓纸轴1内的牙嵌式离合器副6的开合,由搓纸轴手动手轮5与离合器复位弹簧8相配合。当采用手动升降文稿时将手轮5向外拉出,离合器6脱开,旋转手轮5进行手动升降文搞,松开手轮5复位压缩弹簧8将离合器复位。按下变速电机2的手控开关盒40或脚踏开关盒41上的双刀按通式开关43电机2得电带动搓纸轴1与压纸轴3夹持文稿上升,按通开关44文搞下降。当文稿上升时从动联动杆副杆21上的弧形板20将文稿折向指读机背后。压纸轴3固定在带有弧形导纸板20的倒U型从动联动杆副杆21上,压纸轴3上的可滑动移位的摩擦轮4由套在压纸轴3上的内管7和外轮11组成,通过对摩擦轮4的位移来适应不同宽度的文搞、卡片、票据的夹持。倒U型从动联动杆副杆21由螺钉23联接在机架10的侧板上,拉簧25的下端挂在机架10底板上,上端挂在从动联动杆副杆21的孔上,U型联动杆主杆22由螺钉24联接在机架10的侧板上,凹型行指针30安装在U型联动杆主杆22下端。当安装文稿时,将联动杆主杆22以螺钉(24)为支点向上抬起脱离指读机前面板,联动杆主杆22的端头为L形,L形的短边为凸出联动主杆22的一平面矩形体,平面形矩形体将从动联动杆副杆21下端杆头压下时,从动联动杆副杆21以螺钉23为支点向上抬起,使固定在上面的压纸轴3和导纸板20脱离搓纸轴1,联动杆主杆22的L形平面矩形体,抬起后其矩形体与从动联动杆副杆21下端头互为垂直且为面接触,在拉簧25的作用下联动杆主杆22的端头与从动副杆21形成死点使行指针30和压纸轴3暂停在机架10前面板上方待放入文搞。文稿放入后按下联动杆主杆22此时在拉簧25的作用下压纸轴3将文稿夹在搓纸轴1上,用指读机下端的活动插板51,通过L型托轨50将长于指读机下端的文稿折向后面。图7-图9所示,O型软带31的驱动机构的外壳32是由螺钉33将其固定在行指针30的一端上。走带轮35固定在变速电机34轴上,压带轮36设置在压带轮支架37上,压带轮支架37利用行指针30和外壳32作为滑轨,在压缩弹簧38的作用下将软带31压在走带轮上35。按下手动开关盒40或脚踏开关盒41上的双刀按通式开关45或46,变速电机34加电驱动走带轮35与压带轮36夹持带有字词指读标记39的软带31在行指针30内运动,实现逐字词指读,与文稿升降机构相配合实现逐行、逐字词坐标式指读。参看图3、4、11、12、13,由指读机两侧支架板82上的水平支撑83与指读机背后的悬板84相配合形成铰链,使指读机挂在支架板82上,由指读机背后设置的铰链86联接的带有多个齿槽的视角调整板85与支架板82下面的水平支撑杆87相配合,构成指读机视角调整机构。参看图9至图14,指读机的联动架是由螺杆箱61和联动架板15下端短轴62形成铰链将其与机箱10联接在一起,由短轴62外的扭簧63将联动架上的压纸轴3和导纸板20压紧在搓纸轴1上,行指针30安装在螺杆64的螺母65上,螺杆64由变速电机66驱动,行指针的手动升降通过拉下手轮67使螺杆64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王志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