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37965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9 0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皮石斛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大棚建设、栽培基质的准备、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本发明专利技术规范了铁皮石斛的栽培方法,解决了生产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问题和生产难题,如基质处理技术、喷雾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品质技术试验与研究,制定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以下步骤:大棚建设、栽培基质的准备、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本专利技术规范了铁皮石斛的栽培方法,解决了生产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问题和生产难题,如基质处理技术、喷雾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品质技术试验与研究,制定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铁皮石斛又称黑节草,为兰科石斛属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的莖,因表皮呈铁绿色而得名,是一种珍贵的野生药用植物。生于海拔达1600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阴半阳的环境,不耐寒。一般均能耐_5°C的低温。石斛可分为黄草、金钗、马鞭等数十种,铁皮石斛为石斛之极品。铁皮石斛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以其茎入药,《中国药典》记载石斛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之功效。在唐代医学经典《道藏》中,铁皮石斛被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自唐宋以来,一直被列为皇室贝品。铁皮石斛被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自唐宋以来,一直被列为皇室贡品。铁目前皮石斛主要的消费市场还主要在我国的浙江和上海一带,北京等大城市也有很少的销费;另外就是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西方发达国家过去几十年长期也从我国有进口,近些年来,随着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消费量也在扩大。由于野生铁皮石斛对自然生态条件要求极其苛刻,自然繁殖率又极低,由于大量无序的采挖,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铁皮石斛就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珍惜濒危药用植物。铁皮石斛市场需求量大。铁皮石斛是滋阴、预防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首选。铁皮石斛是生津止渴的最佳中药材,对中老年人的阴虚体质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从目前的市场看,铁皮石斛成品在市场是供不应求,特级纯正铁皮枫斗价格在每公斤七万元左右。一级铁皮石斛枫斗价格每公斤三万元,且有价无货,其产量只有需求量的万分之四。预计在10年内铁皮石斛的产量仍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据统计,目前整个石斛市场年需求总量是8000~10000T,并且每年以20%的需求量递增。而当前人工种植铁皮石斛刚刚起步,国内数十家上市药业公司和保健品生产厂家对铁皮石斛需求数量的增加,还有一些被利益所驱动的倒卖商深入每个产地搜寻订购,从而导致了铁皮石斛资源严重不足。全国生产的铁皮石斛还未达到200吨,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可见铁皮石斛种植产业利润可观。市场需求决定了大力发展铁皮石斛种植的必要性。现有的铁皮石斛的栽培技术存在诸多的问题。1、铁皮石斛对生态环境要求十分严格,水、空气湿度、光线等因子对其生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2、铁皮石斛幼苗在移栽后成活率低,幼苗生长缓慢。3、铁皮石斛在栽培生产过程中,湿度难于控制,浇水的工作量大;大棚内栽培铁皮石斛的长势不一致。4、铁皮石斛在栽培过程中,病虫害严重,造成减产甚至没有收成的问题。5、铁皮石斛在栽培过程中生长缓慢,一般栽培需要3年以上才能采收。6、铁皮石斛大田栽培品种混乱、长势不齐,产量与品质不稳定。7、铁皮石斛生产标准化程度低、技术不规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成活率高、产品产量与品质稳定的。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大棚建设:大棚宽7-12m,高3-5m,长不大于40m,在高于大棚l_2m的上方铺设一层遮阳网,大棚内离地面2.5-3.5m的上方铺设一层遮阳网;步骤二:栽培基质的准备:选择松树树皮作为栽培基质,粉碎,去除杂质,筛分成粗树皮基质和细树皮基质,栽培基质置于药水中浸泡10-20天,捞出晾至半干,底层铺粗树皮基质,上面铺细树皮基质,用清水冲洗苗床5~8天; 步骤三:移栽:组培苗移栽前用清水清洗2-3遍,用杀菌液清洗1-2遍,晾干根部水分,置于营养液中浸泡l-2min,所述的营养液中加入生根粉,然后移栽至苗床;步骤四:田间管理:在移栽后15-20天,每隔10天叶面喷施氨基酸螯合肥或者营养液;在移栽后10天,每个月施用羊粪或者油枯,撒施于根部;移栽10~15天,全面消毒I次,消毒采用人工喷雾多菌灵液,可预防根腐病、炭疽病;之后每7~10天,消毒I次;步骤五:病虫害防治:采用沃安与梅塔防治蛞蝓;采用吡虫啉600-1200倍液灌施防治地老虎;步骤六:采收:铁皮石斛年限为1.5年-2.5年进行采收,采收时间为立冬后至夏至之前,当叶快脱落时,剪下老枝,留下新芽枝条继续生长。在上述的种植方法中,所述的营养液主要由硝酸钾、硫酸铵、硫酸镁、硫酸铁和磷酸二氢钾组成,其中硝酸钾的浓度0.005 % -0.006 %,硫酸铵的浓度0.001 % -0.002 %,硫酸镁的浓度0.002% -0.004%,硫酸铁的浓度为0.001% -0.002%,磷酸二氢钾的浓度0.001% -0.002%,所述营养液的总浓度≤0.2%。在上述的种植方法中,羊粪或者油枯在施肥前预先发酵I个月-2个月。在上述的种植方法中,所述的松树树皮为树龄15年以上的松树树皮。在上述的种植方法中,所述的羊粪或油枯的加入量为500-700公斤/亩。在上述的种植方法中,所述的粗树皮基质的粒径为I~2cm ;所述的细树皮基质的粒径为0.3~0.9cm。在上述的种植方法中,所述的底层铺粗树皮基质的厚度为10cm,上面铺细树皮基质的厚度为l_2cm。在上述的种植方法中,浸泡栽培基质的药水为多菌灵液和杀虫剂。在上述的种植方法中,苗床离地面高度为0.35-0.75m。在上述的种植方法中,步骤三中所述生根粉与营养液的质量之比为1:80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基质材料的选择与处理方法,通过比较树皮、木屑、碎石、有机肥混合物等基质,粉碎为不同粗细度的颗粒,通过不同的浸泡方法与消毒处理,观察铁皮石斛成活率、长势情况、测产,选择适宜铁皮石斛生长的基质材料。2、荫蔽度比较方法,通过覆盖不同层数的遮阳网以及增加防紫外线的遮阳网来调节铁皮石斛的荫蔽度,改变其环境中的关系组成比例,来观察铁皮石斛所需的最佳荫蔽度。3、喷水方法,通过比较滴灌、喷灌、水管人工喷洒、雾状喷洒等四种方法,观察铁皮石斛生长情况,确定适宜铁皮石斛生长的洒水方式。4、铁皮石斛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方法。使用不同的农药与不同农药的组合,来确定铁皮石斛最常见的炭疽病、根腐病、地老虎、蛞蝓的防治方法。5、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方法,采用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问题和生产难题方式,如基质处理技术、喷雾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品质技术试验与研究,制定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 实施例:一、大棚建设大棚宽7_12m,高3_5m,长不大于40m,在高于大棚l_2m的上方铺设一层遮阳网,大棚内离地面2.5-3.5m的上方铺设一层遮阳网。每个大棚建设苗床4个,苗床间设走道,走道宽0.6米,苗床用空心砖搭建,每个宽1.5米,离地面高度0.35-0.75米,苗床底部铺设钢丝网,钢丝网宽1.8米,孔径0.04 cm X0.05 Cm,钢丝网上再铺设一层塑料平网。遮阳网要求抗老化、防紫外线,透光率55% -95% ο空心砖标准,高0.35-0.75米,宽0.1-0.17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皮石斛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大棚建设:大棚宽7‑12m,高3‑5m,长不大于40m,在高于大棚1‑2m的上方铺设一层遮阳网,大棚内离地面2.5‑3.5m的上方铺设一层遮阳网;步骤二:栽培基质的准备:选择松树树皮作为栽培基质,粉碎,去除杂质,筛分成粗树皮基质和细树皮基质,栽培基质置于药水中浸泡10‑20天,捞出晾至半干,底层铺粗树皮基质,上面铺细树皮基质,用清水冲洗苗床5~8天;步骤三:移栽:组培苗移栽前用清水清洗2‑3遍,用杀菌液清洗1‑2遍,晾干根部水分,置于营养液中浸泡1‑2min,所述的营养液中加入生根粉,然后移栽至苗床;步骤四:田间管理:在移栽后15‑20天,每隔10天叶面喷施氨基酸螯合肥或者营养液;在移栽后10天,每个月施用羊粪或者油枯,撒施于根部;移栽10~15天,全面消毒1次,消毒采用人工喷雾多菌灵液,可预防根腐病、炭疽病;之后每7~10天,消毒1次;步骤五:病虫害防治:采用沃安与梅塔防治蛞蝓;采用吡虫啉600‑1200倍液灌施防治地老虎;步骤六:采收:铁皮石斛年限为1.5年‑2.5年进行采收,采收时间为立冬后至夏至之前,当叶快脱落时,剪下老枝,留下新芽继续生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士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润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