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形漆包线弯线的后续过线机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37066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8 22:40
一种U形漆包线弯线的后续过线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双向行走机构、夹放线结构、过线桥组成,双向行走机构纵行气缸、斜行气缸带动夹放线结构双向滑行;夹放线机构的滑行块上固定矩形的中间板,中间板上表面固定一块L形压板,L形摆动板的横向板穿过L形压板中部铰接在L形压板矩形槽销柱内,双向行走机构矩形支架条板上铰接一个导轮,导轮与L形摆动板纵向板前端部处于同一平面的可触及滑行方位,前勾杆后段套入L形压板横向板对应孔中、弯勾状的后勾杆套入L形摆动板横向板对应孔中;过线桥由定位桥、活接桥组成,活接桥矩形板上沿托放活接斜杆,活接斜杆的前端处于定位桥纵向斜杆后端下方。优点在于:下料工序自动化,U形线有序排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形漆包线弯线的后续过线机械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定子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U形漆包线弯线的后续过线机械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发电机定子漆包线为矩形截面,定子漆包线生产方法是将矩形漆包线圈放在放卷机上放线,由导线轮引入剪切机进行定长线的截取、而后是弯线、刮漆、定子上线、裸线端焊接步骤。弯线形状为U形状,其顶上一段弧形线,弧形线两侧为延续的两段斜线,两段斜线下端延续两条平行的直线段,为弧斜顶U形线。U形线需要先行剪切成定长线、后才绕弯处理,这种截取处理是在剪切机上进行的。该机需前置一个漆包线放卷机供线。剪切机上设有间歇式夹拉线机构、间歇式剪切机构。即夹拉线机构要快速将引线送到剪切模上,而后剪切模后侧的后夹持器将引线接过后夹持,引线停顿剪切,同时夹拉线机构后退回待命,剪切机构则夹持线段后剪切下一个定长线,夹拉线机构退回后则作下一轮回操作,所以夹拉线是间歇性的,停顿剪切也是间歇性的,则放卷机供线也是间歇性的。后夹持器由上下钳体、压簧、气缸、顶座组成。上下钳体呈互为反向的T形板状,上钳体中部下延的纵向板夹在下钳体两侧上延的二纵向板之间并通过一根销轴动铰接,上钳体纵向板与销轴动配合,下钳体纵向板与销轴紧配合。上下钳体前端部互为反向分别下弯、上弯一个钳口,钳口表面设有钳槽,两个钳槽可将引线夹持,在上下钳体纵向板右侧的横向板对应内表面上压贴一个压簧,上钳体后端上表面固定一个气缸,下钳体后端中部设有一个矩形缺口,一个矩形顶座下端部通过铰接销铰接在下钳体矩形缺口中,矩形顶座上部设有一个矩形孔,矩形孔上面板设有中央孔,气缸活塞柱穿过上钳体横向板后端孔、矩形顶座上面板中央孔后,其下端顶贴在矩形顶座矩形孔的底面上。当气缸动作下顶时,上钳体绕着销轴转时,顶座可偏摆以保证两个钳口闭合将引线夹持,当气缸活塞柱缩回时,压簧动作将两个钳口张开。后夹持器下钳体通过另设的支架固定在剪切机后侧的工作台台面上。目前弯线步骤是剪切机定长线下料后,再由人工将单条定长线放在模具中夹持,再手工将芯模外侧的卡边压块旋转压迫定长线后半段绕芯模旋转180度形成U形状,只能作半圆顶的U形线,还要用压模模压才能成为弧斜顶U形线,这种操作工效低。我们利用剪切机功能在剪切机后侧增设弯线机械结构,实现弯线自动化,具体结构为:包括剪切机的后夹持器1,其特征在于:后夹持器1的销轴后侧设有销轴延长段5,销轴延长段5套合在一个水平向轴承座16内,上下钳体呈悬臂状,一个偏摆机构4的偏心轮6套合固定在销轴延长段5的轴端,偏摆机构4的Z形机架上固定的偏摆用气缸的活塞柱穿过机架顶面对应孔后用连杆15与偏心轮6的偏心销轴实施铰接式连接;在后夹持器1的后空间设有一个弯线器,弯线器由纵立转套10、升降轴9、纵向轴承座17、齿条18、平动气缸组成,纵向轴承座17固定在工作台11面上,纵立转套10中段套装在纵立轴承座17中,其中部外圆轴肩卡位在轴承上,纵立转套10伸出纵立轴承座17后,其下端部固定一个与水平向的齿条18相啮合的齿轮13,齿条18动配合套在工作台下部的导槽12内,齿条18一端部与平动气缸活塞柱铰接,纵立转套上端部外圆上固定一个凸出其上表面的矩形条板7,矩形条板7与升降轴9之间为引线8通道;升降轴9动配合套在纵立转套10内圆中,其上端部凸起在纵立转套10上表面,升降轴9下端部凸出纵立转套10的下表面后与一个升降气缸活塞柱上端部铰接式连接;以过升降轴9轴心线的运行纵向面为基准面设置一个与后夹持器1对称的右夹持器3,右夹持器3结构与后夹持器1结构相同,右夹持器3的下钳体通过支架固定在工作台11面上。四个气缸分别通过电磁阀与压缩气源管连通,各电磁阀上分别通过延时开关与电源线路连接;或是各电磁阀分别通过继电器与电源线路连接,各继电器与一个PLC中央处理器线路连接。当引线8被后夹持器1夹持,剪切机的剪切模2下切出一条定长线后,平动气缸动作带动齿条18平动,使纵立转套10旋转180度,则纵立转套10上的矩形条板7将其后侧伸长的引线8绕着升降轴9弯成半圆顶的U形线,半圆顶的U形线的右侧线进入右夹持器3的钳口,右夹持器3上钳口下压夹住右侧线;而后升降轴9下降,其上端面与纵立转套10上端面平齐,使拉扩线时不形成障碍;接着偏转气缸通过连杆15带动偏心轮6、后夹持器1的销轴延长段5、后夹持器1进行偏转,后夹持器1作整体偏转、后夹持器1钳口夹持U形左侧线反时针向上偏转一个角度,此时右夹持器3钳口夹持右侧线不动,则二夹持器上的左右侧线间距拉大,二夹持器后侧钳口后端口与半圆弧间的左右中间段线被拉扩成斜线,中间半圆弧也被拉扩成小于半圆的弧形线,也就是弧斜顶U形线14。而后两夹持器的气缸复位、钳口张开、弧斜顶U形线14被松开勾出下料,后夹持器1往回偏转、升降轴9上升,纵立转套10回转180度,完成一个轮回操作。但弧斜顶U形线14的下料采用人工勾出形式,工效低且勾出后无序堆积,不利于下道嵌线工序的自动化,还要去重新整理排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U形漆包线弯线的后续过线机械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一种U形漆包线弯线的后续过线机械结构,它由双向行走机构、夹放线结构、过线桥组成,双向行走机构为一个纵向L形底座上表面固定一条工字形的纵钢轨,一个纵行滑座板底部固定的两个限位滑块分别动配合夹持在纵钢轨两侧,纵向L形底座固定在剪切机后侧右边的工作台面上,纵钢轨与剪切机的定长线行走方向呈空间错位平行状;纵向L形底座纵立板外侧固定一个纵行气缸,纵行气缸活塞柱穿过纵向L形底座纵立板对应孔后,与纵行滑座板前侧固定连接;一个与工作台呈45度夹角的矩形的斜座板通过两个相间隔的梯形板固定在纵行滑座板上,斜座板右侧固定一个与之垂直的后座板,后座板右斜表面固定一个斜行气缸,斜行气缸活塞柱穿过后座板对应孔,后座板前侧边还固定一个与之垂直的矩形支架条板;夹放线机构的两个倒L形的压轨板平行分置固定在双向行走机构的斜座板两侧,将一个截面呈“凸”字形的滑行块套合其间,滑行块上表面凸出两块压轨板后固定一块矩形的中间板,中间板上表面左侧固定一块矩形截面的L形压板,L形压板纵向板下表面开设一个矩形槽;一个矩形截面的L形摆动板的横向板穿过L形压板矩形槽,一个销柱固定在L形压板纵向板上、其下段柱体动配合套在L形摆动板横向板中部对应孔中;双向行走机构的矩形支架条板上铰接一个导轮,导轮与L形摆动板纵向板前端部处于同一平面的左右斜向间隔方位,一个拉簧两端分别勾挂在L形摆动板纵向板前端部销柱及L形压板横向板螺栓柱上;一根圆杆状的前勾杆后段套入L形压板横向板外端面对应孔后用螺钉固定,一个弯勾状的后勾杆后端部套入L形摆动板横向板外端面对应孔后用螺钉固定,前勾杆、后勾杆处于同一斜面上;过线桥由定位桥、活接桥组成,定位桥为一根纵向斜杆通过两个板状支架固定在工作台面上,纵向斜杆的前端与绕弯后的弧斜顶U形线后沿面保持有间距,活接桥为两个前高后低的固定在工作台面上的活接用矩形板上沿半圆槽内托放一根活接斜杆,活接斜杆的前端部处于纵向斜杆的后端部正下方。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弧斜顶U形线14的下料工序自动化,工效高且勾出后有序排列,利于下道嵌线工序的自动化。附图说明图1为弯线机械结构平面布局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U形漆包线弯线的后续过线机械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U形漆包线弯线的后续过线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双向行走机构、夹放线结构、过线桥组成,双向行走机构为一个纵向L形底座上表面固定一条纵钢轨(21),一个纵行滑座板(23)底部固定的两个限位滑块(20)分别动配合夹持在纵钢轨(21)两侧,纵向L形底座固定在剪切机后侧右边的工作台面上,纵钢轨(21)与剪切机的定长线行走方向呈空间错位平行状;纵向L形底座纵立板外侧固定一个纵行气缸(25),纵行气缸(25)活塞柱穿过纵向L形底座纵立板对应孔后,与纵行滑座板(23)前侧固定连接;一个与工作台呈45度夹角的矩形的斜座板(22)通过两个相间隔的梯形板固定在纵行滑座板(23)上,斜座板(22)右侧固定一个与之垂直的后座板(24),后座板(24)右斜表面固定一个斜行气缸(26),斜行气缸(26)活塞柱穿过后座板(24)对应孔,后座板(24)前侧边还固定一个与之垂直的矩形支架条板(27);夹放线机构的两个倒L形的压轨板(33)平行分置固定在双向行走机构的斜座板(22)两侧,将一个截面呈“凸”字形的滑行块(35)套合其间,滑行块(35)上表面凸出两块压轨板(33)后固定一块矩形的中间板(30),中间板(30)上表面左侧固定一块矩形截面的L形压板(34),L形压板(34)纵向板下表面开设一个矩形槽;一个矩形截面的L形摆动板(29)的横向板穿过L形压板(34)矩形槽,一个销柱固定在L形压板(34)纵向板上、其下段柱体动配合套在L形摆动板(29)横向板中部对应孔中;双向行走机构的矩形支架条板(27)上铰接一个导轮(28),导轮(28)与L形摆动板(29)纵向板前端部处于同一平面的左右斜向间隔方位,一个拉簧两端分别勾挂在L形摆动板(29)纵向板前端部销柱及L形压板(34)横向板螺栓柱上;一根圆杆状的前勾杆(32)后段套入L形压板(34)横向板外端面对应孔后用螺钉固定,一个弯勾状的后勾杆(31)后端部套入L形摆动板(29)横向板外端面对应孔后用螺钉固定,前勾杆(32)、后勾杆(31)处于同一斜面上;过线桥由定位桥、活接桥组成,定位桥(36)为一根纵向斜杆(36)通过两个板状支架固定在工作台面上,纵向斜杆(36)的前端与绕弯后的弧斜顶U形线后沿面保持有间距,活接桥为两个前高后低的固定在工作台面上的活接用矩形板(38)上沿半圆槽内托放一根活接斜杆(37),活接斜杆(37)的前端部处于纵向斜杆(36)的后端部正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形漆包线弯线的后续过线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双向行走机构、夹放线结构、过线桥组成,双向行走机构为一个纵向L形底座上表面固定一条纵钢轨(21),一个纵行滑座板(23)底部固定的两个限位滑块(20)分别动配合夹持在纵钢轨(21)两侧,纵向L形底座固定在剪切机后侧右边的工作台面上,纵钢轨(21)与剪切机的定长线行走方向呈空间错位平行状;纵向L形底座纵立板外侧固定一个纵行气缸(25),纵行气缸(25)活塞柱穿过纵向L形底座纵立板对应孔后,与纵行滑座板(23)前侧固定连接;一个与工作台呈45度夹角的矩形的斜座板(22)通过两个相间隔的梯形板固定在纵行滑座板(23)上,斜座板(22)右侧固定一个与之垂直的后座板(24),后座板(24)右斜表面固定一个斜行气缸(26),斜行气缸(26)活塞柱穿过后座板(24)对应孔,后座板(24)前侧边还固定一个与之垂直的矩形支架条板(27);夹放线机构的两个倒L形的压轨板(33)平行分置固定在双向行走机构的斜座板(22)两侧,将一个截面呈“凸”字形的滑行块(35)套合其间,滑行块(35)上表面凸出两块压轨板(33)后固定一块矩形的中间板(30),中间板(30)上表面左侧固定一块矩形截面的L形压板(34),L形压板(34)纵向板下表面开设一个矩形槽;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全陈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闽光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