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码打印机的打印头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3633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条形码打印机的打印头调整装置,包含一机壳、一连接底座、滑动板、一对第一轴调整机构、一第二轴调整机构及一对第三轴调整机构,其中,连接底座与机壳连结,滑动板供条形码打印机的打印头连结固定,第一轴调整机构以前、后方向连结于滑动板上,以调整滑动板与连接底座间的前、后相对间距,第二轴调整机构横向贯穿连结第一轴调整元件及连接底座间,以调整滑动板与连接底座间的左、右间距,第三轴调整机构设于机壳两侧,该第三轴调整机构与连接底座连结,以调整连接底座于机壳上的上、下高度位置,借由以上结构构成一可调整条形码打印机的打印头左、右、前、后、上及下三轴方向间距的装置。(*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条形码打印机的打印头调整装置,尤指一种用于条形码打印机的打印头位置调整,及具有打印头空间三轴调整元件及功能的装置。
技术介绍
条形码打印机(bar code printer)广泛使用于商品或产品条形码贴纸的印制,特别是针对不同的商品或产品必需打印不同纸张大小、厚度及材质的条形码贴纸,以让各种商品或产品在买卖交易或生产管理上可以用条形码扫描建置交易记录或生产记录。然而,现有的条形码打印机在于打印不同纸张大小、厚度及材质的条形码贴纸时,由于纸张大小不同或厚度、材质稍有差异,且该打印头的位置固定不可移动,而导致条形码打印机的打印头在打印条形码贴纸的过程中产生打印位置偏移或打印结果模糊不清等品质不佳的问题及缺失,造成条形码打印机无法就不同大小、厚度或品质的条形码贴纸加以打印,而需不同大小、厚度或品质的条形码贴纸加以选择不同的条形码打印机加以打印,造成条形码打印机在实际应用上的不便及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条形码打印机的打印头调整装置,以调整打印头的前后、左右移动和上下高度位置,从而适合精确清晰地打印不同规格的条形码贴纸。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条形码打印机的打印头调整装置,包含一机壳、一连接底座、滑动板、一对第一轴调整机构、一第二轴调整机构及一对第三轴调整机构,其中,连接底座与机壳连结,滑动板供条形码打印机的打印头连结固定,第一轴调整机构以前、后方向连结于滑动板上,以调整滑动板与连接底座间的前、后相对间距,第二轴调整机构横向贯穿连结第一轴调整元件及连接底座间,以调整滑动板与连接底座间的左、右间距,第三轴调整机构设于机壳两侧,该第三轴调整机构与连接底座连结,以调整连接底座于机壳上的上、下高度位置。采用本技术的上述方案可调整条形码打印机的打印头前、后、左、右、上及下三轴方向间距,及适用于各种不同纸张大小、厚度及材质条形码贴纸打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一侧视图,显示连接底座与机壳间的连接结构;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一剖视图,显示本技术的第一轴调整机构结合于滑动板与第一轴调整机构间的结构;图5是本技术中的机壳及第三轴调整机构的立体外观结构图;图6为一侧视图,显示第三轴调整机构与连接底板的连接轴一端连结的状态;图7为图6中标示A部份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类同于图4的剖视图,显示本技术的第一轴元件调整滑动板与连接底座间的前、后间距状态;图9为类同于图3的俯视图,显示第二轴调整机构调整滑动板向右偏移的状态;图10为类同于图6的侧视图,显示第三轴调整机构调整连接底座的连接轴高度位置的状态;图11是本技术的较佳应用例图;图12为一侧视图,显示本技术应用于条形码贴纸打印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条形码打印机的打印头调整装置100包含一机壳10、连接底座20、滑动板30、一对第一轴调整机构40、一第二轴调整机构50及一对第三轴调整机构60,其中,该机壳10包括两侧板11及至少一连结杆12,连结杆12连结于两侧板11间,两侧板11后端各设至少一长孔111,长孔111上、下方各设有一固定座112及113,该固定座112及113内各设至少一螺孔112A及113A(如图5所示)。上述的连接底座20包括一底板21及连接轴22,底板21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固定座212、213,其中一固定座213外侧延伸设至少一螺孔213A,底板21后端设有一连接部214,该连接部214上设有是列的穿孔214A,该穿孔214A通过若干螺钉214B穿锁该连接轴22,让底板21结合于连接轴22,该连接轴22两端对应穿入机壳10的侧板11的长孔111,连接轴22一端内侧连结一弹簧221,该弹簧221一端连结上述机壳10后端的连结杆12,让连接底座20与机壳10连结,且使连接底座20略具上下位移定位的弹性。上述的滑动板30前端设有若干锁合孔31及一对连结座32,该锁合孔31通过若干螺栓311锁合一打印头200于滑动板30底部,于滑动板30后端叠接于连接底座20的底板21前端,且滑动板30后端设有一对瞻孔33,该瞻孔33两侧周缘设有若干刻度331,使该底板21前端局部露出于瞻孔33之上。请再配合图4所示,上述的第一轴调整机构40,包括一对调整螺栓41、弹簧42及一连结臂43,该调整螺栓41一端穿过上述的滑动板30的连结座32,再套入上述的弹簧42,该连结臂43内部前、后方向设有一螺孔431,该螺孔431供调整螺栓41一端对应穿锁,以及该连结臂43横向贯穿设有一穿孔432。上述的第二轴调整机构50,包括一螺杆51、套管52、若干C型扣环53及一旋转钮54,其中,套管52套接于螺杆51上,且螺杆51横向贯穿连接底座20的底板21两侧的固定座212、213及两第一调整构件40的连结臂43的穿孔432,该螺杆51一端螺锁至该固定座213的螺孔213A上,该螺杆51的另一端结合旋转钮54,该C型扣环53分别扣接于螺杆51位于两连结臂43两侧的位置,以固定两连结臂43及让套管52定位于两连结臂43之间。请再参阅图5、图6及图7所示,上述的第三调整机构60结合于机壳10的两侧板11的长孔111位置上,该第三调整机构60包括一移动座61及螺杆62,该移动座61外缘穿入长孔111内,且移动座61上、下端分别设有一螺孔611,螺杆62一端自侧板11的固定座112的螺孔112A向下贯穿移动座61的螺孔611至固定座113的螺孔113A后形成一制止部621凸出于固定座113外,螺杆62另一端形成有一操作端622凸出于固定座112外,借此以将螺杆62固定于两固定座112及113间,上述的连接底座20的连接轴22两端分别穿入该移动座61内缘。请再配合图8所示,为本技术的打印头调整装置100中的第一调整机构40进行打印头200的前、后轴向位置调整操作状态,其中,借由该调整螺栓41正转或反转,让调整螺栓41向前锁入连结臂43的螺孔431内或自螺孔431内松卸,让弹簧42呈现紧压或释放的状态,借以让滑动板30借由连结臂42与第二调整机构50的连结关系,而使该滑动板30向后或向前滑动,进而改变滑动板30相对于连接底座20的底板21间的前后重叠间距缩小或拉长,例如在图8中所示的状态为调整螺栓41向内锁紧,以让滑动板30向后滑动位移而让滑动板30的后端与底板21前端重叠部份之间距缩小,换言之,即可使结合于滑动板30上的打印头200向后位移,而该位移量可如同图9所示,由底板21露出于滑动板30的瞻孔33的刻度3 31位置得到显示参考。请再配合图9所示,为本技术的打印头调整装置100中的第二调整机构50进行打印头200左、右轴向位置调整的状态,其中,借由该第二调整机构50的旋转钮54正转或反转,而让螺杆51呈正转或反转状态,而借由螺杆51一端螺入该连接底板20一端的固定座213的螺孔213A或自螺孔213A卸离的状态,而让螺杆51带动连结臂43向左或向右位移,进而使滑动板30相对于连接底座20的底板21作向左或向右位移,例如在图9中则显示该螺杆51一端为卸离螺孔213A的状态,而让滑动板30相对于底板20作向右位移的状态,而令该结合于滑动板30上的打印头200亦向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条形码打印机的打印头调整装置,包含:    一机壳,包括两侧板及至少一连结杆,连结杆连结于两侧板间;    一连接底座,包括一底板及一连接轴,底板后端连结连接轴,连接轴两端连结于机壳的两侧板上;    一滑动板,后端与连接底座的底板前端叠接,滑动板底端供一条形码打印机的打印头连结;    一对第一轴调整机构,结合于连接底座与滑动板间,以调整滑动板后端叠接连接底座的底板前端的前、后轴向位置;    一第二轴调整机构,连结于第一轴调整机构与连接底座的底板间,以调整滑动板相对于连接底座的底板的左、右轴向位置;及    一第三轴调整机构,设于机壳的两侧板上,且连结连接底座的连接轴两端,以调整滑动板及连接底座相对于机壳的侧板上、下轴向高度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文钦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