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33785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8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出光面以及与该出光面相对的底面,该导光板的周边设置有胶框,其中,该胶框朝向该导光板的侧壁具有微反射结构,该微反射结构用于将入射至该微反射结构的光反射至该导光板的底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胶框上设置微反射结构,通过该微反射结构将导光板出射的部分光线反射回导光板内部进行再次循环利用,从而可以在提高背光模组光能利用率的同时能够有效避免背光模组四周边缘光学亮线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出光面以及与该出光面相对的底面,该导光板的周边设置有胶框,其中,该胶框朝向该导光板的侧壁具有微反射结构,该微反射结构用于将入射至该微反射结构的光反射至该导光板的底面。本技术在胶框上设置微反射结构,通过该微反射结构将导光板出射的部分光线反射回导光板内部进行再次循环利用,从而可以在提高背光模组光能利用率的同时能够有效避免背光模组四周边缘光学亮线的发生。【专利说明】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等优点,在平板显示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由于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背光模组为其提供光源。目前背光模组的主要构成组件包括发光源、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材、胶框以及背板等,参见图1,传统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包括胶框I’、位于胶框I’内依次排列的反射片2’、导光板3’和光学膜材4’,导光板3’的一侧设有光源,导光板3’导出的光线中一部分射向胶框I’朝向导光板3’的侧壁11’,然后这部分光线被胶框I’的侧壁11’反射后射向显示面板,从而在背光模组的四周造成光学亮线等不良问题,目前,通常在背光模组的光学膜材周边设置遮光胶带(tape)5’,通过遮光胶带对光的吸收或者反射作用,从而遮蔽背光模组的四周亮线,但是,由于遮光胶带对光的吸收作用,从而造成背光模组的光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此外,随着液晶显示装置的窄边框技术的开发,液晶显示装置的边框越来越窄,遮光胶带5’的宽度同样也需要变窄,如图1中所示,遮光胶带5’的宽度变窄后不能完全遮挡住被胶框I的侧壁11’射向显示面板6’的显示区域内的光线,从而造成背光模组周边漏光的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提高背光模组的光能利用率。(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出光面以及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底面,所述导光板的周边设置有胶框,其中,所述胶框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侧壁具有微反射结构,所述微反射结构用于将入射至所述微反射结构的光反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底面。进一步地,所述微反射结构为多个,所述多个微反射结构呈矩阵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侧壁。进一步地,所述微反射结构为内嵌所述侧壁内的盲孔。进一步地,所述盲孔倾斜设置在所述侧壁内,以使所述盲孔的开口朝向所述导光板的底面。进一步地,所述盲孔的内表面覆盖有反射层。进一步地,所述盲孔的横截面的形状为以下的任意一种:矩形、三角形、圆形、五边形、六边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的背光模组。(三)有益效果本技术在胶框上设置微反射结构,通过该微反射结构将导光板出射的部分光线反射回导光板内部进行再次循环利用,从而可以在提高背光模组光能利用率的同时能够有效避免背光模组四周边缘光学亮线的发生。【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胶框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胶框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又一种胶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出光面以及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底面,所述导光板的周边设置有胶框,所述胶框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侧壁具有微反射结构,所述微反射结构用于将入射至所述微反射结构的光反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底面。参见图2,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示意图,该背光模组包括依次排列的反射片2、导光板3、光学膜材4,以及设置在导光板3周边的胶框1,其中,导光板3包括出光面31以及与出光面31相对的底面32,胶框I朝向导光板3的侧壁11具有微反射结构12,所述微反射结构12用于将入射至所述微反射结构12的光反射至所述导光板3的底面32。其中,参见图2,所述微反射结构12可以为内嵌所述侧壁11内的盲孔。优选地,可以将盲孔倾斜设置在胶框的侧壁内,以使所述盲孔的开口朝向所述导光板的底面,从而可以将入射至所述微反射结构12的光反射至所述导光板3的底面32,进而避免了导光板的出射光经胶框的侧壁反射后射向显示面板6的显示区域,避免了亮带的产生;同时,微反射结构将入射至微反射结构的光反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底面,而不是利用黑胶带或者其他吸光物质吸收掉,因此基本不会造成整体光能的损失,从而避免了光能的损失,使能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优选地,为了将入射至微反射结构12的光充分反射至导光板3的底面,提高光能的利用率,可以在盲孔的内表面覆盖有反射层,例如,可以在微反射结构内部设置散射结构或者镜面结构。参见图3和图4,可以在胶框I的侧壁11设置多个微反射结构12,该多个微反射结构12呈矩阵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侧壁11上。该微反射结构12可以为内嵌所述侧壁11内的盲孔,盲孔的横截面的形状包括多种,具体可以为:矩形、三角形、圆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盲孔的纵截面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曲线管状、三角形、梯形等。此外,参见图5,该微反射结构还可以为设置在导光板3的侧壁11内的凹槽,即在侧壁11上平行设置多个凹槽,凹槽的开口朝向导光板的底面,从而可以将入射至所述微反射结构12的光反射至所述导光板3的底面32,进而避免了导光板的出射光经胶框的侧壁反射后射向显示面板,避免了亮带的产生,并提高光能的利用率。其中,可以通过模具成型注塑、激光烧刻、化学刻蚀等方法在导光板的侧壁形成上述的微反射结构。其中,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背光模组的光学膜材周边设置遮光胶带(tape) 5,从而可以进一步的避免背光模组四周边缘光学亮线的产生。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背光模组,在胶框上设置微反射结构,通过该微反射结构将导光板出射的部分光线反射回导光板内部进行再次循环利用,从而可以在提高背光模组光能利用率的同时能够有效避免背光模组四周边缘光学亮线的发生。本技术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其中,上述显示装置可以是笔记本电脑显示屏、电子纸、有机发光二级管显示器、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出光面以及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底面,所述导光板的周边设置有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侧壁具有微反射结构,所述微反射结构用于将入射至所述微反射结构的光反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底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反射结构为多个,所述多个微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出光面以及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底面,所述导光板的周边设置有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侧壁具有微反射结构,所述微反射结构用于将入射至所述微反射结构的光反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底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敬石柏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