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内置电调天线驱动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电调和手动调节功能的内置天线驱动器,包括壳体、螺杆传动部、驱动电机和驱动线路板,所述螺杆传动部、驱动电机和驱动线路板均设置于壳体内,所述驱动线路板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还包括手动调节机构,所述螺杆传动部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中心转动轴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螺杆传动部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移相器,所述手动调节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的中心转动轴的手动动力输入端连接,其具有可电调与手动调节双重调节功能的特点,结构简单,操作灵敏简便,确保内置天线驱动器能随时起到调节的作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内置电调天线驱动器的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电调和手动调节功能的内置天线驱动器,包括壳体、螺杆传动部、驱动电机和驱动线路板,所述螺杆传动部、驱动电机和驱动线路板均设置于壳体内,所述驱动线路板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还包括手动调节机构,所述螺杆传动部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中心转动轴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螺杆传动部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移相器,所述手动调节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的中心转动轴的手动动力输入端连接,其具有可电调与手动调节双重调节功能的特点,结构简单,操作灵敏简便,确保内置天线驱动器能随时起到调节的作用。【专利说明】—种具有电调和手动调节功能的内置天线驱动器
本技术涉及内置电调天线驱动器的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电调和手动调节功能的内置天线驱动器。
技术介绍
所谓电调天线,即指使用电子调整下倾角度的移动天线。电子下倾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共线阵天线振子的相位,改变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的幅值大小,改变合成分量场强强度,从而使天线的垂直方向性图下倾。由于天线各方向的场强强度同时增大和减小,保证在改变倾角后天线方向图变化不大,使主瓣方向覆盖距离缩短,同时又使整个方向性图在服务小区扇区内减小覆盖面积但又不产生干扰。实践证明,电调天线下倾角度在1°?5°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与机械天线的大致相同;当下倾角度在5°?10°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较机械天线的稍有改善;当下倾角度在10°?15°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较机械天线的变化较大;当机械天线下倾15°后,其天线方向图较机械天线的明显不同,这时天线方向图形状改变不大,主瓣方向覆盖距离明显缩短,整个天线方向图都在本基站扇区内,增加下倾角度,可以使扇区覆盖面积缩小,但不产生干扰,这样的方向图是我们需要的,因此采用电调天线能够降低呼损,减小干扰。现有传统技术的内置电调天线驱动器的控制板和电机都安装在天线里面,只能电调,不能手调。当内置电调天线驱动器出现故障时,不易拆卸出来,即使拆出来天线也损坏了,不方便维护。中国专利CN2862361Y —种驱动装置公开了一种用于驱动连续可调电下倾天线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螺旋传动机构、壳体,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螺旋传动机构相连接,并安装于壳体内。同样可以达到手动调节下倾角的目的,但是该驱动装置是外置的电调天线驱动器,一个驱动线路板只能驱动一个电机,在不需要电调装置的情况下,需要拆下外挂驱动器装置,换上安装附件,才可以实现手动调节方式,操作不够方便,调节方式不够灵活,并且存在调节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电调和手动调节功能的内置天线驱动器,其具有可电调与手动调节双重调节功能的特点,结构简单,操作灵敏简便,确保内置天线驱动器能随时起到调节的作用。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电调和手动调节功能的内置天线驱动器,包括壳体、螺杆传动部、驱动电机和驱动线路板,所述螺杆传动部、驱动电机和驱动线路板均设置于壳体内,所述驱动线路板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还包括手动调节机构,所述螺杆传动部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中心转动轴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螺杆传动部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移相器,所述手动调节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的中心转动轴的手动动力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手动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套筒、传动调节杆和手动调节旋钮,所述传动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中心转动轴的手动动力输入端连接连接,所述传动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手动调节旋钮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套筒套设于所述传动调节杆上,所述手动调节旋钮活动套接于所述调节套筒套上。其中,所述调节套筒连接有调节套筒垫板,调节套筒垫板与所述壳体的底板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螺杆传动部的连接有一可显示天线角度调节的刻度板,刻度板的刻度部分伸出所述壳体外。其中,所述驱动电机设有电机固定板,电机固定板与所述壳体的底板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螺杆传动部包括调节螺杆、移相器连接件,所述调节螺杆的表面设有调节螺纹,所述移相器连接件活动套接于所述调节螺杆上,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中心转动轴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移相器连接件与所述刻度板固定连接,移相器连接件与所述刻度板之间设有刻度固定板。其中,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设有限位环。其中,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一端设有螺杆支撑座,所述调节螺杆设有限位环的一端的设有支撑座,所述螺杆支撑座与所述支撑座均与所述壳体的底板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驱动线路板设有若干个电线插头,所述驱动电机设有传感器和若干个电线插座,所述电线插头与电线插座对应插接。其中,所述螺杆传动部、驱动电机和手动调节机构组成一个电机调动组,所述壳体内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电机调动组,一个所述驱动线路板连接至少两组所述电机调动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驱动电机能够控制螺杆传动部进而调节移相器的下倾角,驱动线路板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是两端出轴的电机,正常情况下能够通过外置的遥控器控制驱动线路板,进而控制驱动电机的中心转动轴转动实现调节功能。当驱动器的电调功能发生故障无法实现电力遥控时,则可通过手动调节机构调节带动电机的中心转动轴的手动动力输入端进而带动中心轴的转动,进而驱动螺杆传动部控制移相器的位移,不需要进行任何结构的改进,两种调节方式随意转换。本技术的所有部件都安装在天线内部,因此占用天线端板的安装空间很少,方便留出更多的安装空间给天线馈线。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功能多样化,维护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具有电调和手动调节功能的内置天线驱动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具有电调和手动调节功能的内置天线驱动器的一个电机调动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具有电调和手动调节功能的内置天线驱动器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线路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螺杆传动部 11—调节螺杆 12—移相器连接件13—限位环14—螺杆支撑座 15——支撑座2——驱动电机21——电机固定板 22——电线插座 3——驱动线路板 31——电线插头4——壳体 5——手动调节机构 51——调节套筒 52——传动调节杆53—手动调节旋钮 54——调节套筒垫板 6——刻度板61——刻度固定板7——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一种具有电调和手动调节功能的内置天线驱动器,包括壳体4、螺杆传动部1、驱动电机2和驱动线路板3,所述螺杆传动部1、驱动电机2和驱动线路板3均设置于壳体4内,所述驱动线路板3与所述驱动电机2电连接,还包括手动调节机构5,所述螺杆传动部I的一端与驱动电机2的中心转动轴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螺杆传动部I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移相器,所述手动调节机构5与所述驱动电机2的中心转动轴的手动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螺杆传动部I的连接有一可显示天线角度调节的刻度板6,刻度板6的刻度部分伸出所述壳体4外。通过驱动电机2能够控制螺杆传动部I进而调节移相器的下倾角,驱动线路板3与驱动电机2连接,正常情况下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电调和手动调节功能的内置天线驱动器,包括壳体(4)、螺杆传动部(1)、驱动电机(2)和驱动线路板(3),所述螺杆传动部(1)、驱动电机(2)和驱动线路板(3)均设置于壳体(4)内,所述驱动线路板(3)与所述驱动电机(2)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动调节机构(5),所述螺杆传动部(1)的一端与驱动电机(2)的中心转动轴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螺杆传动部(1)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移相器,所述手动调节机构(5)与所述驱动电机(2)的中心转动轴的手动动力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智军,刘英宇,韩德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晖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