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增压式抗晃动车载油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230883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8 0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压式抗晃动车载油罐系统,所述储油罐系统包括储油罐罐体、气囊、压强传感器、气泵以及控制单元,所述储油罐罐体的顶部开有一人孔,所述气囊设置在储油罐罐体的上部,所述压强传感器设置在气囊内表面,所述气泵与气囊相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气泵和压强传感器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缓解有关在运输过程中,因油液的晃动,所带来的液固耦合振动、轴载不稳定、应力集中和牵引车及路面单侧受载过大等敏感问题,从而使得储油罐车能够较平稳的安全行驶,也保证了储油罐容量的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压式抗晃动车载油罐系统,所述储油罐系统包括储油罐罐体、气囊、压强传感器、气泵以及控制单元,所述储油罐罐体的顶部开有一人孔,所述气囊设置在储油罐罐体的上部,所述压强传感器设置在气囊内表面,所述气泵与气囊相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气泵和压强传感器电连接。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缓解有关在运输过程中,因油液的晃动,所带来的液固耦合振动、轴载不稳定、应力集中和牵引车及路面单侧受载过大等敏感问题,从而使得储油罐车能够较平稳的安全行驶,也保证了储油罐容量的充分利用。【专利说明】一种增压式抗晃动车载油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压式抗晃动车载油罐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易燃易爆液态介质如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等物质需求量迅速增加,并且这些危险物品通常通过车辆运输,以往的容器已经不适应车辆运行安全行驶的要求,特别是伴随着近几年的列车大提速,油液的晃动问题已变的十分突出,对车辆的运行稳定性产生很大影响,同时在工程实际中越来越倾向于薄壁、质轻、高强度等结构特点。储油罐大都采用低碳钢板焊接而成,两端由封头封住,中间为椭圆形截面罐体。因为车辆行驶时,储油罐中留有一定空隙或者未装满,液体在罐体内会前后、左右晃动,晃动液体与结构的液固耦合振动可能会导致系统的动力不稳定,液体的大幅晃动会对容器产生产生显著附加动压力。比如,储油罐容量很大,则晃动的动能就很大,将引起车辆的轴荷剧烈变化,严重影响汽车行驶的稳定性。特别是储油罐半挂车在起步时,如图1所示,由于惯性力作用,油液20会集中的沿着X正方向流向储油罐I,的后部,这样不仅会对罐体的后端面作用较大的应力,对后端面与罐体相交处的加工要求较高,而且使牵引车驱动轴的轴荷大幅减少,降低了汽车的通过性,使牵引汽车牵引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这种情况在牵引车上坡起步时表现的更为严重,同时也会对轮胎和路面产生危害。而牵引车在制动时,又会使油液20较集中的沿着X负方向流向储油罐P的前部,同样也会对罐体前端面产生较大应力,对前端面与罐体 的相交处造成较大危害,同样会引起牵引汽车轴荷的剧烈变化变化。如图2所示,牵引汽车在急转弯中,受离心力作用,油液20会较集中的流向储油罐1'的Y负方向一侧,这样不仅会在整个罐体某一区域产生应力集中,破坏罐体结构的稳定性,而且行驶在弯道外侧的车轮胎及路面要承受较大载荷,对牵引车和路面都有一定的危害,尤其是在桥面上行驶时,过大的载荷集中在了桥面的一侧,这是极其危险的,很可能产生重大交通事故。针对这一问题,目前采取的解决方法是将大容量储油罐分隔成几个腔室、加装防波板等。但是,这些措施一方面会大大增加储油罐的自生重量,并且牺牲储油罐的储油量,从而减少了载油量,另一方面,也给装油卸油带来不便,增加储油罐的设计难度,提高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针对储油罐在运输油液过程中所具有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增压式抗晃动车载油罐系统,该储油罐系统能够有效的缓解有关在运输过程中,因油液的晃动,所带来的液固耦合振动、轴载不稳定、应力集中和牵引车及路面单侧受载过大等敏感问题,从而使得储油罐车能够较平稳的安全行驶,也保证了储油罐容量的充分利用。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上述技术问题的:—种增压式抗晃动车载油罐系统,所述储油罐系统包括储油罐罐体、气囊、压强传感器、气泵以及控制单元,所述储油罐罐体的顶部开有一人孔,所述气囊设置在储油罐罐体的上部,所述压强传感器设置在气囊内表面,所述气泵与气囊相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气泵和压强传感器电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是根据储油罐内油液的体积的变化,而引起气囊内的气压变化的特性,创新地提出一种能够使储油罐在未满载时,能够保持牵引车较稳定地安全行驶的储油罐系统,该储油罐系统能够实时探测气囊内的气压,并通过自身调节,使气囊内的气压维持一稳定值(根据需要可自由设置)。因此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比同等规格内置隔板、防波板的储油罐可多容纳油量;另一方面,因为气囊与油液表面可靠性接触,并保证一定的气压作用,所以有效地抑制了油液的晃动,缓解了液固耦合振动、轴载不稳定、应力集中和牵引车及路面单侧受载过大等敏感问题,从而使得储油罐车能够较平稳的安全行驶,也保证了储油罐容量的充分利用。不仅充分利用了牵引力,更减少了对牵引车的损害,延长了系统的寿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 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现有的储油罐受惯性力作用油液集中在一端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储油罐受离心力作用油液集中在一侧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储油罐罐体的剖示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框架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储油罐罐体11、人孔2、气囊3、压强传感器4、气泵5、控制单元10、气体20、油液【【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4所示,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重点参阅图3~4,为了解决储油罐在设计与使用过程中的难点(也是关键点):解决储油罐在未满载的情况下,在运输时,油液在储油罐内会有较大晃动,从而产生液固I禹合振动、轴载不稳定、应力集中和牵引车及路面单侧受载过大等敏感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增压式抗晃动(Ant1-Slosh)车载油罐系统,所述储油罐系统包括储油罐罐体1、气囊2、压强传感器3、气泵4以及控制单元5,所述储油罐罐体I的顶部开有一人孔11,所述气囊2设置在储油罐罐体I的上部,所述压强传感器3设置在气囊2的内表面,所述气泵4与气囊2相连接,所述控制单元5分别与气泵4和压强传感器3电连接。所述储油罐罐体I其作为储油罐系统的基本载体,采用普通储油罐。气囊2铺满整个储油罐罐体I顶层,当充入气体时,气囊2可与油液表面可靠的接触,并具有一定的气压(气压根据需要可调)。所述压强传感器3设在气囊2内表面,用于实时对气囊2内的气压进行检测,决定是否需要对气囊2进行泵气。控制单元5和气泵4可以和储油罐罐体I分离设置,压强传感器3电连接控制单元5的输入端,控制单元5的输出端通过气泵4管连接至气囊2进气口。控制单元5是整个储油罐系统的控制中心,其通过压强传感器3反馈的气压信号判断气泵的工作状态,既泵入气体和停止泵入气体。气泵4是为气囊2提供气压,通过气泵4泵入气体的量实现对气囊2内的气压调节,从而保证气囊2与油液表面能够可靠的接触,并具有一定气压,使油液20在运输过程中保持较稳定状态。内置气囊的储油罐系统在工作时,对气囊2冲入一初始气压(比如“O”值电流,可为根据需要调整)。当储油罐罐体I卸油时,气囊2内会由气泵4 (气泵处于非工作状态)补足因卸油而减少的气压,当卸油结束后,控制单元5会根据需要,控制气泵4向气囊2内泵入气体10,使气囊2内气压达到某一设定值,这一设定值能够保证气囊2与油液表面可靠性接触,并可以有效抑制油液20在运输过程因颠簸、制动、起步、急转弯而产生的较大晃动和油液较集中流向一边,从而解决了液固耦合振动、轴载不稳定、应力集中和牵引车及路面单侧受载过大等敏感问题,如图3所示,从而保证牵引车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安全行驶。当储油罐装油时,随着油液不断注入,气囊2内的气体10可由气泵缓慢排出,泵气和排气,均在牵引车停止行驶时完成。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够使得储油罐车能够较平稳的安全行驶,也保证了储油罐容量的充分利用。不仅充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压式抗晃动车载油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系统包括储油罐罐体、气囊、压强传感器、气泵以及控制单元,所述储油罐罐体的顶部开有一人孔,所述气囊设置在储油罐罐体的上部,所述压强传感器设置在气囊内表面,所述气泵与气囊相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气泵和压强传感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苏比哈什·如凯迦陈天柱瞿迪水夏明博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