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连铁连钢方法及其设备组合技术

技术编号:10228088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7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连铁连钢方法及其设备组合,高炉最少一侧有铁水运输线,铁水运输线从高炉出铁场延伸到转炉装料跨内,铁水运输线上有铁水运输单元,一个铁水运输单元由一辆移动的铁水运输车和位于其上的一个铁水罐组成,至少两个铁水运输单元组成铁水运输系统,铁水沟端部至少有一个摆动流嘴。本发明专利技术打破传统高炉与转炉布置,工艺流程短,缩短了高炉和转炉间的铁水运输距离,减少铁水运输单元和铁水罐的用量,减少铁水降温,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可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连铁连钢方法及其设备组合,高炉最少一侧有铁水运输线,铁水运输线从高炉出铁场延伸到转炉装料跨内,铁水运输线上有铁水运输单元,一个铁水运输单元由一辆移动的铁水运输车和位于其上的一个铁水罐组成,至少两个铁水运输单元组成铁水运输系统,铁水沟端部至少有一个摆动流嘴。本专利技术打破传统高炉与转炉布置,工艺流程短,缩短了高炉和转炉间的铁水运输距离,减少铁水运输单元和铁水罐的用量,减少铁水降温,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可降低成本。【专利说明】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连铁连钢方法及其设备组合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连铁连钢方法及其设备组合,属于冶金工业

技术介绍
目前冶金工业高炉和转炉界面距离较远,高炉铁水向转炉运输时,一般采用火车将装满铁水的鱼雷罐车或铁水罐车运到转炉车间,这种运输方式缺点明显:高炉与转炉距离远,铁路线长,占地面积大;火车头及罐车多,设备投资大;高炉出铁场下,需等待多个罐车装满铁水后才能向转炉运输,到达转炉车间,需将每个罐中铁水兑入转炉,等所有罐清空后,方能回到出铁场下,罐在高炉和转炉等待时间长,铁水降温大,不利于节能;运输环节动力消耗大。CN102004815A公开了一种对钢铁企业高炉-转炉区段“一罐到底”界面模式的优化方法,对高炉-转炉 区段“一罐到底”界面模式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跟踪和在线监测诊断,以减少入转炉前的等待时间,但仅仅在现有铁路火车运输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转炉前的等待时间不能有效降低。CN102004815A公开了一种对钢铁企业高炉-转炉区段“一罐到底”界面模式的优化方法,对高炉-转炉区段“一罐到底”界面模式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跟踪和在线监测诊断,以减少入转炉前的等待时间,但仅仅在现有铁路火车运输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转炉前的等待时间不能有效降低。CN101249558公开了一种炼铁-炼钢的“一罐到底”工艺,包括高炉铁水的承接、运输、缓冲储存、铁水预处理、转炉兑铁、容器周转和铁水保温工艺,高炉铁水的承接、运输、缓冲储存、铁水预处理、转炉兑铁和铁水保温工艺均在一个铁水罐内完成,改变了炼铁-炼钢界面传统模式,取消了炼钢车间的倒罐坑或混铁炉,和除尘系统,减少了铁水倒罐作业。但是需要在高炉与转炉之间增设约600m长的周转厂房,在周转厂房内增设多部重载吊车,并利用重载吊车将罐在高炉铁水运输车、脱硫站罐车、转炉铁水运输车之间进行倒换,重载吊车、铁水运车、脱硫站罐车等设备多、投资大,罐在各种车之间的倒换增加辅助作业时间,做功多、能耗高。CN101280347公开了一种高炉一转炉界面“紧凑型一罐制”工艺和一种缓冲高炉一转炉间的生产不均衡的调解方法。在一个炼钢车间和至少由一座高炉组成的作业区域,高炉至少有一条主沟及其铁沟、一个摆动流嘴、二条过跨车和铁路混合运行线、一条铁路运行线、两个受铁罐、两台过跨车构成,在高炉出铁场一侧,炼钢车间的加料跨厂房紧邻出铁场布置;过跨车采用电动过跨车,在车上配备称量装置。该工艺需在高炉出铁场下设至少二条过跨车和铁路混合运行线、一条铁路运行线,用于高炉一转炉间生产不均衡的调解。过跨车和铁路混合运行线中的铁路运行线为标准轨距铁路,由于标准轨距铁路转弯半径非常大且需与另一条铁路运行线(标准轨距)相连,因此,占地面积较大,铁路多,增加投资;电动过跨车上配备称量装置,需要每台电动过跨车都配备称量装置,称量装置多,称量装置由于受罐体辐射的长期热辐射影响,特别是洒落的高温铁水的影响,称量装置很快会损坏和需要频繁校称;虽然高炉与转炉的距离较传统的铁路运输放式缩短了,但仍较长,仍有缩短的可能;未满的铁水罐需要由转炉加料跨的行车倒换至下次出铁罐位的过跨车上,返回高炉出铁场摆动嘴下等待下次出铁,操作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连铁连钢方法及其设备组合,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包括高炉、高炉出铁场、铁水沟、摆动流嘴、铁水运输单元、铁水运输线、转炉车间、转炉、转炉装料跨,其特征在于: 高炉最少一侧有铁水运输线I,铁水运输线I从高炉出铁场延伸到转炉装料跨内;铁水运输线I上有铁水运输单元,一个铁水运输单元由一辆移动的铁水运输车和位于其上的一个铁水罐组成,至少两个铁水运输单元组成铁水运输系统; 铁水沟端部至少有一个摆动流嘴。优选的,还包括倒运跨,在转炉装料跨相邻外侧增设倒运跨,至少一条铁水运输线II从倒运跨延伸到转炉装料跨内。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组合还包括渣跨;在倒运跨相邻外侧设渣跨,铁水运输线II延伸到渣跨。其中,靠近转炉一侧的为转炉装料跨;靠近高炉出铁场一侧的为倒运跨。以上所述的“外侧”均指远离转炉的一侧。设渣线,渣线从转炉装料跨延伸至渣跨。优选的,渣线自转炉下延伸至渣跨,依次连接转炉装料跨、倒运跨和渣跨。优选的,高炉两侧有铁水运输线I。优选的,闻炉一侧最少有两条铁水运输线I。更优选的,高炉出铁场两侧的铁水运输线I相通,形成闭环。高炉出铁场两侧的铁水运输线I通过弯轨或过渡装置相通,形成闭环。所述过渡装置为摆渡车或转盘。优选的,在铁水运输单元周围设铁水脱硫站;更优选的,铁水脱硫站设置在渣跨跨内。优选的,在铁水运输单元接铁水的位置设称量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铁水运输线为公路,铁水运输车为汽车。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铁水运输线为铁路,轨距为大于1435mm的非标准轨距,铁水运输车为带钢制轮子和能够移动的运输车。高炉与转炉错位布置或高炉与转炉对位布置。在一个区域至少有两座高炉和四座转炉,四座转炉两两组对,在同一厂房内,高炉与转炉错位布置,高炉位于两组转炉之外或之内; 在一个区域至少有两座高炉和四座转炉,四座转炉两两组对,在同一厂房内,高炉与转炉对位布置。至少有两个区域时,设铁水运输联系线将两个区域的转炉装料跨连接。在铁水运输联系线侧部设铸铁机。优选的,铸铁机设置在倒运跨内。所述摆渡车,其实质上就是顶面敷设平行钢轨的平板运输车。摆渡车上设有轨道,摆渡车上的两条平行钢轨连接一条铁水运输走行线的两条钢轨,完成铁水运输单元的平移和运动。顶面钢轨型号、轨面表高及轨距与铁水罐车(铁水运输单元)的走行钢轨相同,且与铁水运输走行线的走行钢轨平行;摆渡车底面布置成组车轮,车轮在平行钢轨(固定在基础上)上直线(可与顶面钢轨成30° -150°的任何角度,以方便路线的规划)行走。摆渡车用于铁水罐车(铁水运输单元)的平行换轨,解决了转炉、高炉由于布置关系,高炉铁水罐装罐位置与转炉的接罐位置不能用直轨直接连通的问题。摆渡车根据行程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驱动方式:行程较短时,优先采用液压缸驱动;行程较长时,采用电机(或油马达)_减速机驱动或齿轮齿条驱动或齿销驱动。比较而言,液压缸驱动方式,定位、停车更方便;电机(或油马达)-减速机驱动或齿轮齿条驱动或齿销驱动不受行程的限制,但定位、停车的准确度及可靠性比液压缸驱动低。摆渡车同样需配置限位装置,以防止铁水罐车(铁水运输单元)脱轨:从通用性角度考虑,两平行钢轨的两端均需配置自动(性能同转盘)升降的挡板。根据罐车走向,也可以一端配置固定挡板。当铁水罐车( 铁水运输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连铁连钢方法及其设备组合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缩短铁水钢水界面距离的设备组合,包括高炉、高炉出铁场、主沟、铁水沟、摆动流嘴、铁水运输单元、铁水运输线、转炉车间、转炉、转炉装料跨,其特征在于:高炉最少一侧有铁水运输线Ⅰ,铁水运输线Ⅰ从高炉出铁场延伸到转炉装料跨内;铁水运输线Ⅰ上有铁水运输单元,一个铁水运输单元由一辆移动的铁水运输车和位于其上的一个铁水罐组成,至少两个铁水运输单元组成铁水运输系统;铁水沟端部至少有一个摆动流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东生姚朝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