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炉用蓄热室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6733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4
本技术属于焦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焦炉用蓄热室调节装置,包括:多块调节模块;多块所述调节模块依次连接,相邻的调节模块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筒,所述调节模块由多块U型板首尾相连而成,所述U型板开口向上,下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可调孔。蓄热室调节装置调节精确,操作方便,密封性好。在大型焦炉上把焦炉调节由炉顶调节改变至炉下调节,由炉内调节改变至炉外调节,将砖体结构改为钢材结构,并对装配型式进行了优化,既实现了精确调节的目的,也减轻了工作量,符合现代大容积焦炉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焦炉,主要涉及一种焦炉用蓄热室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1、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2、焦炉长向气量的分配直接影响焦炉加热的均匀性和产品质量,受焦炉自身结构的限制,其长向气量通常需要依靠调节结构或调节装置进行调节。目前普遍采用的焦炉调节方式为篦子砖加调节砖的下调式结构,即通过调整篦子砖中调节砖的厚度和数量来调节可调孔的开度,从而实现沿焦炉长向的气流分配控制。但是该方式由于只能更换特定厚度的调节砖或增减调节砖的数量,因此其调节方式属于粗调,不能精准的控制气量分配。

3、调节砖结构是在焦炉小烟道顶部采用组合调节砖形式,其调节砖采用两块黏土砖组合砌筑而成,每组调节砖上,留设了多个圆形固定孔和一个方形可调孔。通过增减t型调节砖的方法改变孔的断面积,来实现调整气流量的目的。

4、在焦炉的基础顶板上预埋了调节通道,调节时需在地下室打开调节孔盖,采用特制的工具将调节砖安装或取出。

5、专利技术人发现:调节砖虽然具有耐高温的优点,但也存在调节不便、密封性差的问题,因此,行业内急需调节精确,操作方便,密封性好的蓄热室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焦炉用蓄热室调节装置。本技术的装置具有调节精确,操作方便,密封性好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焦炉用蓄热室调节装置,包括:多块调节模块;多块所述调节模块依次连接,相邻的调节模块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筒,所述调节模块由多块u型板首尾相连而成,所述u型板开口向上,下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可调孔。

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5、(1)本技术的蓄热室调节装置调节精确,操作方便,密封性好。在大型焦炉上把焦炉调节由炉顶调节改变至炉下调节,由炉内调节改变至炉外调节,将砖体结构改为钢材结构,并对装配型式进行了优化,既实现了精确调节的目的,也减轻了工作量,符合现代大容积焦炉的发展方向。

6、(2)本技术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实用性强,易于规模化生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焦炉用蓄热室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调节模块;多块所述调节模块依次连接,相邻的调节模块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筒,所述调节模块由多块U型板首尾相连而成,所述U型板开口向上,下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可调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用蓄热室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滑动的调节板分为上凹型板、下凹型板,所述上凹型板、下凹型板开口方向相反,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用蓄热室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筒为圆柱形空心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用蓄热室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筒的横截面与U型板下端面垂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用蓄热室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为半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炉用蓄热室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调节模块;多块所述调节模块依次连接,相邻的调节模块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筒,所述调节模块由多块u型板首尾相连而成,所述u型板开口向上,下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可调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用蓄热室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滑动的调节板分为上凹型板、下凹型板,所述上凹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凤明陈淼卢学峰李朝维王海宁乔羽王聪聪李美晨高遵福仇国强彭立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