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分级催化直接液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636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分级催化直接液化的方法,包括(1)将油煤浆预热后送入第一反应器进行加氢液化反应;(2)将第一反应器内反应后的物料经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并将分离所得的液固物料送入水力旋流分离器进行多级分离,其中,第一级分离出的低含固物料送入第二反应器进行深度加氢反应;第二级分离出的高含固物料循环回第一反应器;第三级分离出的剩余固体残渣则排出系统;(3)对来自第二反应器的反应产物进行产物分离,得到目标产品煤直接液化油。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显著提高煤中显微组分的协同转化作用,煤液化转化率和油产率高,煤种适应性广,不仅适用于高含氧低阶煤,同时适用于高惰质组分的烟煤、次烟煤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煤直接液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分级催化直接液化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煤直接液化技术主要是在高温高压下破坏煤大分子结构,再通过加氢反应使其进一步转化为小分子液体燃料的过程。煤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主要是带有侧链和官能团的数个缩合芳环基本结构单元组成的大分子,由于其结构组成的复杂性,煤热分解的温度范围相当宽且呈现一定的序列性。此外,目前普遍认为,煤的显微组分中镜质组分是易于液化转化的组分,而惰质组分的液化转化往往需要更苛刻的条件或更长的反应时间。

2、煤直接液化工艺主要分为单段液化工艺如德国igor工艺、日本nedol工艺和多段液化工艺如美国ctsl工艺、hti工艺、中国神华工艺等。在上述工艺中,油煤浆均经预热后进入液化反应器,随后物料进入分离器进行分离获得煤液化油。其中,中国神华工艺(cn1587351a)采用强制内循环的悬浮床反应器,在反应器内实现显微组分的协同转化,即延长惰质组分反应时间,并快速分离液化产物,但该工艺采用的反应器内构件复杂,易产生矿物质沉积。在上述主要的煤直接液化工艺中,大多采用烟煤及次烟煤为原料,而褐煤使用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分级催化直接液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分离器分离出的低含固物料的固含量为不超过15%,所述固体残渣的固含量不小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器操作温度为380~440℃,操作压力6~20MPa;反应气氛为合成气气氛或富氢气氛,反应催化剂为包铁催化剂、助剂硫和碱催化剂的第一复合催化剂,反应停留时间20~10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器操作温度为430~470℃,操作压力10~22Mpa;反应气氛为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分级催化直接液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分离器分离出的低含固物料的固含量为不超过15%,所述固体残渣的固含量不小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器操作温度为380~440℃,操作压力6~20mpa;反应气氛为合成气气氛或富氢气氛,反应催化剂为包铁催化剂、助剂硫和碱催化剂的第一复合催化剂,反应停留时间20~10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器操作温度为430~470℃,操作压力10~22mpa;反应气氛为纯氢气气氛或富氢气氛,反应催化剂为包铁催化剂、助剂硫和镍/钼/钴催化剂的第二复合催化剂,反应停留时间20~100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应器中温度比第一反应器高30-50℃、压力高1.5-2.5m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器中,以用于配制油煤浆的干燥无灰基原煤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润泽高山松王洪学谢晶舒歌平杨葛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