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氨废热利用的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26961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7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蒸氨废热利用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蒸氨废热利用的新装置。该装置采用包括氨水换热器,所述的氨水换热器设有与蒸氨废水进水管连接的蒸氨废水进口和与蒸氨废水回水管连接的蒸氨废水出口;该氨水换热器还包括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的冷却水进口连接循环水进水管,在该循环水进水管设有支路管道Ⅰ,所述的冷却水出口连接循环水回水管,在该循环水回水管上设有支路管道Ⅱ,该支路管道Ⅰ、支路管道Ⅱ分别连接中水输送管道,在支路管道Ⅰ、支路管道Ⅱ中间的中水输送管道上设置有蝶阀的技术方案,解决了蒸氨废水温度不达标的问题,同时提高了中水的处理温度,利于中水水处理程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蒸氨废热利用的
,具体为一种蒸氨废热利用的新装置。该装置采用包括氨水换热器,所述的氨水换热器设有与蒸氨废水进水管连接的蒸氨废水进口和与蒸氨废水回水管连接的蒸氨废水出口;该氨水换热器还包括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的冷却水进口连接循环水进水管,在该循环水进水管设有支路管道Ⅰ,所述的冷却水出口连接循环水回水管,在该循环水回水管上设有支路管道Ⅱ,该支路管道Ⅰ、支路管道Ⅱ分别连接中水输送管道,在支路管道Ⅰ、支路管道Ⅱ中间的中水输送管道上设置有蝶阀的技术方案,解决了蒸氨废水温度不达标的问题,同时提高了中水的处理温度,利于中水水处理程序。【专利说明】一种蒸氨废热利用的新装置
本技术属于蒸氨废热利用的
,具体为一种蒸氨废热利用的新装置。
技术介绍
剩余氨水处理工序是处理焦化项目剩余氨水的主要过程,其采用液碱加蒸汽气提的方法,在蒸氨塔中利用蒸汽对剩余氨水进行加热,使剩余氨水中的挥发氨在高温和液碱的作用下,生成氨气,氨气经过塔顶冷凝器冷却后,部分随冷凝水冷凝回流,部分以气体的形式进入脱硫工序预冷塔与煤气混合,进而作为氨法脱硫的氨源和碱源;在塔底的蒸氨废水经泵抽取送至生化污水处理工序进行处理。目前对于蒸氨废水的处理为,此时蒸氨废水的温度约为100°C,蒸氨废水由蒸氨废水泵抽取,先经氨水换热器与进蒸氨塔的约70°C的剩余氨水进行换热,降温至90°C时再经蒸氨废水换热器与循环水进行换热,蒸氨废水降温至55°C左右时被送至生化污水处理工序进行处理,处理合格后的生化污水被送至炼焦车间熄焦塔用于熄焦。其存在以下弊端:蒸氨塔底部的剩余氨水温度在100°C左右,具有较大的显热,将剩余氨水与进塔前的约70°C的原料氨水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剩余氨水温度在90°C左右,仍具有较大的显热资源,为避免高温的剩余氨水对生化污水的菌种造成损害,需继续使用循环水进行降温,然而采用循环水降温会额外增加循环水的用量,增加循环水降温及输送时的电能消耗,造成能源浪费;因循环水温度在28-32°C之间,在现有的换热面积下,换热完成后送往生化污水处理的蒸氨废水温度在55°C左右,远远超过细菌存活所需的35-40°C最佳温度,为避免对污水处理效果造成影响,仍需增加换热面积或采取其他的降温措施,增加设备投资。城市污水回用技术:利用处理后的城市污水作为主要的生产系统的补水水源,经沉降分离后的城市污水先经多介质过滤器,去除杂质后进入超滤系统,通过超滤膜进行处理,超滤后的净水送往中水水处理工序,通过反渗透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盐类杂质,产出的纯净水用于生产车间的生产。目前对于中水水处理工序主要为生产车间提供生产所需的纯净水源,处理后的中水再进行反渗透处理,反渗透最大中水处理能力为1250m--/h,反渗透后的约950m--h的净水供给车间使用。其存在的缺陷为:反渗透装置的产水水率对温度的要求较为敏感,当温度在20-25°C时,产水水率达到最高,最大产水率可达75%左右,随着温度的降低,产水率逐渐下降,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冬季气温较低,中水深度处理后的水温仅为5-8°C,且因反渗透进水缺少必要的升温、保温设施,导致反渗透实际产水率偏低,仅能勉强达到60%左右,反渗透后的纯净水量无法满足车间的正常水量要求,急需增加热源,同时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蒸氨废热利用的新装置,该装置采用包括氨水换热器,所述的氨水换热器设有与蒸氨废水进水管连接的蒸氨废水进口和与蒸氨废水回水管连接的蒸氨废水出口 ;该氨水换热器还包括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的冷却水进口连接循环水进水管,在该循环水进水管设有支路管道I,所述的冷却水出口连接循环水回水管,在该循环水回水管上设有支路管道II,该支路管道1、支路管道II分别连接中水输送管道,在支路管道1、支路管道II中间的中水输送管道上设置有蝶阀的技术方案,解决了蒸氨废水温度不达标的问题,同时提高了中水的处理温度,利于中水水处理程序。本技术中的几个名词解释如下:剩余氨水:焦化生产中,荒煤气冷凝的氨水除补充部分循环氨水喷洒及初冷器后煤气带走的水分外剩余的部分即为剩余氨水。蒸氨废水:经过脱氨后的剩余氨水即为蒸氨废水。中水:回用的城市污水经过超滤处理后的净水成为中水。中水水处理:为生产车间提供纯净水的工序,将超滤后的中水再经反渗透设备,处理为纯净水,供生产车间使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蒸氨废热利用的新装置,包括氨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水换热器设有与蒸氨废水进水管连接的蒸氨废水进口和与蒸氨废水回水管连接的蒸氨废水出口 ;该氨水换热器还包括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的冷却水进口连接循环水进水管,在该循环水进水管设有支路管道I,所述的冷却水出口连接循环水回水管,在该循环水回水管上设有支路管道II,该支路管道1、支路管道II分别连接中水输送管道,在支路管道1、支路管道II中间的中水输送管道上设置有蝶阀。本技术的特点还有:所述的蝶阀为DN300的硬质密封蝶阀。所述的支路管道I为DN125的管道。所述的支路管道II为DN125的管道。在支路管道I上设置阀门。 在支路管道II上设置阀门。在支路管道I前端的循环水进水管上设置阀门。在支路管道II后端的循环水回水管上设置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采用超滤后的中水与蒸氨废水换热,将带有一定热能的蒸氨废水引出,在冬季水温低于25°C时,用中水代替循环水与蒸氨废水换热,因中水水温较循环水温度低,当前的换热设备能够满足换热的需求,不需额外增加换热设施,即可起到降低生化污水处理进水温度的作用,又可利用蒸氨废水携带的热能为中水升温,增加反渗透出水率的目的。处理后,反渗透进水温度由原来的4-10°C增加至17_23°C,从而使反渗透产水率大幅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冬季提高反渗透效果明显;中水水处理系统产水率由60%增加至69%。对于蒸氨废水温度可以降至40°C以下,满足生化污水处理对于温度的要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阀门,2为循环水回水管,3为冷却水出口,4为氨水换热器,5为蒸氨废水出口,6为蒸氨废水回水管,7为冷却水进口,8为循环水进水管,9为支路管道I , 10为中水输送管道,11为蝶阀,12为蒸氨废水进口,13为蒸氨废水进水管,14为支路管道II。【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技术的蒸氨废热利用的新装置,包括氨水换热器4,所述的氨水换热器4设有与蒸氨废水进水管13连接的蒸氨废水进口 12和与蒸氨废水回水管6连接的蒸氨废水出口 5 ;该氨水换热器4还包括冷却水进口 7和冷却水出口 3,所述的冷却水进口 7连接循环水进水管8,在该循环水进水管8设有支路管道I 9,所述的冷却水出口 3连接循环水回水管2,在该循环水回水管2上设有支路管道II 14,该支路管道I 9、支路管道II 14分别连接中水输送管道10,在支路管道I 9、支路管道II 14中间的中水输送管道10上设置有蝶阀11。所述的蝶阀11为DN300的硬质密封蝶阀,采用部分中水进行冷却。所述的支路管道I 9为DN125的管道。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氨废热利用的新装置,包括氨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水换热器设有与蒸氨废水进水管连接的蒸氨废水进口和与蒸氨废水回水管连接的蒸氨废水出口;该氨水换热器还包括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的冷却水进口连接循环水进水管,在该循环水进水管设有支路管道Ⅰ,所述的冷却水出口连接循环水回水管,在该循环水回水管上设有支路管道Ⅱ,该支路管道Ⅰ、支路管道Ⅱ分别连接中水输送管道,在支路管道Ⅰ、支路管道Ⅱ中间的中水输送管道上设置有蝶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天良范安林李先迎张合宾王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