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焦炉烟气的利用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焦炉烟气的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1192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干熄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焦炉烟气的利用方法,包括将焦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处理,将处理后的焦炉烟气脱碳、脱湿,送入干熄炉,作为干熄焦的循环气体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焦炉烟气经脱硫脱硝除尘后,转换为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和氮气的净化气体,然后经脱碳、脱湿处理后转化为仅含有氮气和氧气的贫氧惰性气体,该气体作为干熄焦循环气体使用,可明显降低循环气体中CO2的含量,引起碳溶损反应强度降低,进而降低焦炭烧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干熄焦,具体涉及一种焦炉烟气的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干熄焦,是指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法。干熄焦有诸多优点,如回收红焦显热产高温高压蒸汽二次发电;改善焦炭质量和块度;改善湿法熄焦带来的环境污染等;但干熄焦也存着焦炭烧损等缺点,通常认为原因在于,干法熄焦比湿法熄焦焦炭挥发分降低0.5%,对于190t/h小时干熄焦,在干熄炉析出的一氧化碳约170nm3/h,氢气约1200nm3/h,脱除本部分可燃气体所需要的空气量为950nm3/h,折合新鲜空气4500nm3/h。为保证循环气体可燃组分在安全范围内,实际的空气导入量在10000nm3/h,虽然烧掉了可燃组分,但也造成了焦粉和小颗粒的直接烧损产生了二氧化碳,含有二氧化碳的循环气体重新回到干熄炉会发生焦炭溶损反应,造成焦炭烧损。现有焦炉和新建焦炉已配套脱硫脱硝除尘装置,净化后的烟气达标排放,几乎没有二次利用,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

2、焦炭烧损现象的产生,降低了焦炭产量,损失了经济效益。

3、如下公开了现有技术中降低焦炭烧损现象的方法或装置:

4、cn202220221563.3公开了一种脱碳系统及干熄焦系统,通过去除循环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降低干熄炉焦炭烧损。其缺陷在于,仅描述了循环气体脱除二氧化碳思路,没有具体数据,并且部分脱碳达不到效果,全部脱碳成本高,且循环气体有温降效率低。

5、cn202222855944.x公开了一种干熄焦废气利用系统,将净化的部分废气除尘后重新导入干熄焦装置。其缺陷在于,没有去除循环气中的二氧化碳,几乎不降低烧损。

6、cn202211436421.x公开了一种减少干熄焦系统焦炭烧损的装置及方法,通过控制预存室可燃气体来减少空导量。其缺陷在于,属于干熄焦系统正常工艺调控,可一定程度降低烧损,不易操作。

7、cn202010515232.6公开了一种降低干熄焦炉中焦炭烧损率的系统和方法,通过除湿装置降低循环气体水分含量来降低烧损。其缺陷在于,干熄焦循环气体水蒸气含量仅1%,气体除湿浪费能源,消耗冷源,且降低烧损效果不明显。

8、cn202310230623.7公开了一种降低焦炭烧损的干熄焦方法,通过补入氮气的方法降低焦炭烧损。其缺陷在于,直接补入氮气成本比较高,不经济。

9、cn201910971195.7公开了一种有效降低大型化干熄焦烧损率的方法,通过部分(10-25%)循环气体脱出二氧化碳重新回至干熄炉进行换热。其缺陷在于,部分脱碳达不到效果,全部脱碳成本高,有温降效率低。

10、cn201910220965.4公开了一种减少干熄焦焦炭烧损的方法及制备干熄焦的装置,使用空分污氮气代替部分空气可减少焦炭烧损。缺点:空分污氮气通常用于分子筛吸附器再生和水冷塔降温,使空分污氮气含有一定的水分,水分和干熄炉焦炭发生水煤气反应,造成一定程度的烧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干熄焦出现焦炭烧损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炉烟气的利用方法,对焦炉烟气处理作为干熄焦的循环气体使用,可减少干熄炉内溶损,进而减少烧损的发生,提高焦炭产量,产生较大经济效益。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焦炉烟气的利用方法,包括将焦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处理,将处理后的焦炉烟气脱碳、脱湿后送入干熄炉,作为干熄焦的循环气体使用。

3、进一步的,脱碳采用溶剂吸收法,可在烟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原理是基于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在烟气中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使二氧化碳在溶液中溶解,从而实现分离和捕捉的目的。常用的溶剂包括乙醇胺、二甲醇胺或甲醇胺,这些溶剂具有较高的二氧化碳溶解度,能够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合物。

4、进一步的,脱湿采用吸附除湿、冷凝除湿或膜法除湿中的一种。吸附除湿是利用吸附剂对烟气中的水分进行吸附,将其转换为液态水,常见的吸附剂有硅胶、活性炭等。冷凝除湿是利用温度差异将烟气中水蒸汽冷凝成液态水的方法。膜法除湿是利用半透膜对烟气中水分进行分离的方法,通过半透膜的选择通透性,将水分分离。

5、进一步的,将处理后的焦炉烟气脱碳、脱湿后与新鲜空气混合后形成混合气体送入干熄炉。

6、进一步的,混合气体中,新鲜空气的体积百分数为5%~15%。作用在于,当焦炉烟气量不足时,采用新鲜空气作为备用替代,保证循环气体流量充足。

7、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如下装置:包括焦炉;焦炉的烟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脱硫脱硝除尘装置的烟气入口,脱硫脱硝除尘装置的烟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风机的烟气入口,风机的烟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脱碳脱湿装置的烟气入口,脱碳脱湿装置的烟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管线的输入端,第一管线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干熄炉上设置的空气导入装置。

8、进一步的,装置还包括第二管线,第二管线的输入端连接空气供给装置,第二管线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管线的输入端。

9、进一步的,第一管线上设有第一自调节阀门及第一流量计,第二管线上设有第二自调节阀门。

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焦炉烟气经脱硫脱硝除尘后,转换为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和氮气的净化气体,然后经脱碳、脱湿处理后转化为仅含有氮气和氧气的贫氧惰性气体,该气体作为干熄焦循环气体使用,可明显降低循环气体中co2的含量,co2含量降低引起碳溶损反应强度降低,进而降低焦炭烧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焦炉烟气的利用方法,包括将焦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处理,其特征在于,将处理后的焦炉烟气脱碳、脱湿,送入干熄炉,作为干熄焦的循环气体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烟气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脱碳采用溶剂吸收法,溶剂包括乙醇胺、二甲醇胺或甲醇胺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烟气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脱湿采用吸附除湿、冷凝除湿或膜法除湿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烟气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处理后的焦炉烟气脱碳、脱湿后与新鲜空气混合后形成混合气体送入干熄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焦炉烟气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气体中,新鲜空气的体积百分数为5%~1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烟气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装置:包括焦炉;焦炉的烟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脱硫脱硝除尘装置的烟气入口,脱硫脱硝除尘装置的烟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风机的烟气入口,风机的烟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脱碳脱湿装置的烟气入口,脱碳脱湿装置的烟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管线的输入端,第一管线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干熄炉上设置的空气导入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焦炉烟气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装置还包括第二管线,第二管线的输入端连接空气供给装置,第二管线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管线的输入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焦炉烟气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管线上设有第一自调节阀门及第一流量计,第二管线上设有第二自调节阀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炉烟气的利用方法,包括将焦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处理,其特征在于,将处理后的焦炉烟气脱碳、脱湿,送入干熄炉,作为干熄焦的循环气体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烟气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脱碳采用溶剂吸收法,溶剂包括乙醇胺、二甲醇胺或甲醇胺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烟气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脱湿采用吸附除湿、冷凝除湿或膜法除湿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烟气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处理后的焦炉烟气脱碳、脱湿后与新鲜空气混合后形成混合气体送入干熄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焦炉烟气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气体中,新鲜空气的体积百分数为5%~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社张文健崔占阳谷文彬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