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管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26878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7 19:52
一种热交换管检测装置,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内热交换管漏气检测装置,包括水池,储气箱,取料台,所述的取料台内设置有甲取料箱和乙取料箱,所述的取料台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甲取料箱和所述乙取料箱相配合的取料凹槽,所述的储气箱上设置有出气管和入气管,所述的出气管上设置有出气头,所述的入气管上设置有入气头,所述的甲取料箱内设置有若干个甲保护头,所述的乙取料箱内设置有若干个乙保护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准确的测量出热交换管是否漏气,同时还减少了氮气的消耗量,不仅如此还能让氮气留在热交换管内充当保护气体,保护热交换管内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热交换管检测装置,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内热交换管漏气检测装置,包括水池,储气箱,取料台,所述的取料台内设置有甲取料箱和乙取料箱,所述的取料台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甲取料箱和所述乙取料箱相配合的取料凹槽,所述的储气箱上设置有出气管和入气管,所述的出气管上设置有出气头,所述的入气管上设置有入气头,所述的甲取料箱内设置有若干个甲保护头,所述的乙取料箱内设置有若干个乙保护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准确的测量出热交换管是否漏气,同时还减少了氮气的消耗量,不仅如此还能让氮气留在热交换管内充当保护气体,保护热交换管内壁。【专利说明】一种热交换管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内热交换管漏气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热交换器在生产完后,所述的热交换管都连接到一起后需要进行漏气检测,以检测热交换管是否有瑕疵,通常都是在热交换管焊接完成后在一个端口通入氮气,在另一个端口接入测量气体流量的装置来测定热交换管是否有漏气。这样一来每测量一个热交换器就必须消耗一部分氮气,长期使用会造成氮气的浪费也会使得检测成本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热交换管检测装置,能够准确的测量出热交换管是否漏气,同时还减少了氮气的消耗量,不仅如此还能让氮气留在热交换管内充当保护气体,保护热交换管内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热交换管检测装置,包括水池,储气箱,取料台,所述的取料台内设置有甲取料箱和乙取料箱,所述的取料台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甲取料箱和所述乙取料箱相配合的取料凹槽,所述的储气箱上设置有出气管和入气管,所述的出气管上设置有出气头,所述的入气管上设置有入气头,所述的甲取料箱内设置有若干个甲保护头,所述的乙取料箱内设置有若干个乙保护头。这样设置,在测量热交换管前先用甲保护头和乙保护头封住两个外漏的热交换管接头,然后出气头连接甲保护头,入气头连接乙保护头,连接完成后把热交换器整体放入到水池中,让水池内的水淹没整个热交换器。然后在让出气头出气,这样如果热交换管有破损,水池内的水就会出现泡泡,可以清楚的观察到热交换管的情况。测试完后,取出热交换器,从甲保护头和乙保护头内拔出出气头和入气头,在甲保护头和乙保护头的密封下让一部分氮气留在热交换管内充当保护气体,剩余一部分气体回流到储气箱。这样不仅避免了氮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浪费,还能使部分氮气充当保护气体保护热交换管内壁。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甲保护头包括甲弹性保护套,所述的甲弹性保护套内设置有连通腔和通气腔,所述的连通腔侧壁从往外到内逐渐变厚,所述的连通腔上设置有甲环形固定凹槽,所述的通气腔上还设置有甲单向阀瓣。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出气头上设置有与所述甲环形固定凹槽相配合的甲环形凸起,所述的出气头顶部设置有出气管。这样设置,在使用时通气腔直接套在热交换管接头上,由于甲弹性保护套具有弹性可以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直径的热交换管。然后出气头插入到连通腔内,让出气头上的甲环形凸起卡住连通腔内的甲环形固定凹槽上,同时出气管顶开通气腔内的甲单向阀瓣,甲单向阀瓣阻止气体从通气腔流向连通腔。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乙保护头包括乙弹性保护套,所述的乙弹性保护套内设置有固定腔,所述的固定腔内设置有两道乙环形固定凹槽,所述的固定腔内还设置有乙单向阀瓣。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入气头上设置有两道与所述乙环形固定凹槽相配合的乙环形凸起。这样设置,在使用时把固定腔一端直接套在热交换管接头上,由于乙弹性保护套具有弹性可以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直径的热交换管。然后入气头插入到固定腔另一端,让入气头上的两道乙环形凸起卡入固定腔内的乙环形固定凹槽内。同时乙单向阀瓣阻止气体从入气头方向流向热交换管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准确的测量出热交换管是否漏气,同时还减少了氮气的消耗量,不仅如此还能让氮气留在热交换管内充当保护气体,保护热交换管内壁。【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俯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取料台正面部分透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取料台侧面部分透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甲保护头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乙保护头剖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出气头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入气头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一种热交换管检测装置,包括水池1,储气箱2,取料台3,取料台3内设置有甲取料箱32和乙取料箱33,取料台3上还设置有与甲取料箱32和乙取料箱33相配合的取料凹槽31,甲取料箱32内设置有若干个甲保护头9,乙取料箱33内设置有若干个乙保护头8。储气箱2上设置有出气管4和入气管5,出气管4上设置有出气头6,入气管5上设置有入气头7,甲保护头9包括甲弹性保护套99,甲弹性保护套99内设置有连通腔91和通气腔92,连通腔91侧壁从往外到内逐渐变厚,连通腔92上设置有甲环形固定凹槽93,通气腔92上还设置有甲单向阀瓣94。乙保护头8包括乙弹性保护套89,乙弹性保护套89内设置有固定腔81,固定腔81内设置有两道乙环形固定凹槽82,固定腔81内还设置有乙单向阀瓣83。出气头6上设置有与甲环形固定凹槽93相配合的甲环形凸起62,出气头6顶部设置有出气管61。入气头7上设置有两道与乙环形固定凹槽82相配合的乙环形凸起71。在测量热交换管前先用甲保护头9和乙保护头8封住两个外漏的热交换管接头,为了区分甲保护头9和乙保护头8可以在其上涂上不同的颜色。然后出气头6连接甲保护头9,入气头7连接乙保护头8。在使用时甲保护头9的通气腔92直接套在热交换管接头上,由于甲弹性保护套99具有弹性可以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直径的热交换管。然后出气头6插入到连通腔91内,让出气头6上的甲环形凸起62卡住连通腔91内的甲环形固定凹槽93上,同时出气管61顶开通气腔92内的甲单向阀瓣94。一般情况下甲单向阀瓣94阻止气体从通气腔92流向连通腔91。乙保护头8的固定腔81 —端直接套在热交换管接头上,由于乙弹性保护套89具有弹性可以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直径的热交换管。然后入气头7插入到固定腔81另一端,让入气头7上的两道乙环形凸起71卡入固定腔内的乙环形固定凹槽82内。一般情况下乙单向阀83瓣阻止气体从入气头方向流向热交换管方向。连接完成后把热交换器整体放入到水池I中,让水池I内的水淹没整个热交换器。然后在让出气头6出气,如果热交换管有破损,水池I内的水就会出现泡泡,可以清楚的观察到热交换管的情况。测试完后,取出热交换器,从甲保护头9和乙保护头8内拔出出气头6和入气头7,在甲保护头9和乙保护头8的密封下让一部分氮气留在热交换管内充当保护气体,剩余一部分气体回流到储气箱2。这样不仅避免了氮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浪费,还能使部分氮气充当保护气体保护热交换管内壁。【权利要求】1.一种热交换管检测装置,包括水池(1),储气箱(2),取料台(3),其特征为,所述的取料台(3)内设置有甲取料箱(32)和乙取料箱(33),所述的取料台(3)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甲取料箱(32)和所述乙取料箱(33)相配合的取料凹槽(31),所述的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管检测装置,包括水池(1),储气箱(2),取料台(3),其特征为,所述的取料台(3)内设置有甲取料箱(32)和乙取料箱(33),所述的取料台(3)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甲取料箱(32)和所述乙取料箱(33)相配合的取料凹槽(31),所述的储气箱(2)上设置有出气管(4)和入气管(5),所述的出气管(4)上设置有出气头(6),所述的入气管(5)上设置有入气头(7),所述的甲取料箱(32)内设置有若干个甲保护头(9),所述的乙取料箱(33)内设置有若干个乙保护头(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和君贺仕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德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