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和打印浓度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2683 阅读:14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简便迅速调整打印头打印浓度,并且可以设定最佳击打力的打印机和打印浓度调整方法。该方法以规定浓度基准值为基准,在高浓度一侧和低浓度一侧以一定间隔发生所能设定的打印浓度图谱,根据该打印浓度图谱在记录体上进行打印,选择显示出所要打印浓度的图谱,对打印头的打印浓度进行相对调整或绝对调整。(*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整记录体上打印浓度的打印机及其打印浓度调整方法。开发有这样一种构成的多打印头打印机,它在一台打印机中设有多个打印头,每一印字行分割为多个区域,各个打印头同时打印各个区域。由此可提高打印速度。但是,通常的针点式打印头,击打力随线圈通电时间(以下称为“励磁时间”)而变化,故而需要通过适当地调整励磁时间使击打力达到最优化的技术。不过,各个打印头即便是按同样的励磁时间驱动,也因部件制造误差等原因,击打力仍会产生随机误差。附图说明图10是示意打印头击打力随机误差的图。这里示出的是一组(1000个)单位的分布。通常打印头的击打力是按照以平均值X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的标准正态分布产生随机误差的。而部件精度有偏差的A组打印头示出的是例如以偏向于比目标值X要小的平均值Xa为中心的分布。这样,由于打印头的部件精度和装配精度等,击打力显示出每组各不相同的分布。而且,即便是相同击打力的打印头,也因装配到打印机主机时的组装误差,会造成击打力变动。这样产生的击打力的个体随机误差表现为记录体上打印浓度的随机误差。尤其是多打印头打印机中各打印头间击打力有差异,各打印区域打印浓度就有变动,因而对打印质量的影响就突出地显露出来。要消除多打印头打印机中打印浓度的参差,可考虑对打印头特性进行预选,将击打力相近的打印头装在同一台打印机上。但从很多的打印头当中甄选最佳组合需要花很多功夫,致使成本增加。因而,希望将未甄别打印头装在打印机上以后,在调整作业阶段再对打印头间的随机误差加以修正。这种方法当中有使打印头励磁时间可变,从而调整使得打印头的击打力分别相等的办法。例如特开昭60-240473号公报中揭示有一种方法首先就各个打印头初始设定一个标准励磁时间,然后进行打印测试等。当打印样张上有打印浓度变动时,要与某一打印头打印浓度相一致,可增减其他打印头的励磁时间来调整打印浓度。采用这种方法,在打印头制造阶段就不必甄别击打力特性,因而可以降低打印机制造成本。但在调换打印头时,需要对打印浓度差进行再调整,这如要普通用户来承担,可以想象有下述问题。1)改变一下各打印头励磁时间设定值的组合,进行一下打印测试,再改变一下励磁时间设定值组合,并再次进行一下打印测试,需要反复进行这样的励磁时间调整和打印测试。因此,调整很费时间,需要花费很多功夫和大量打印样张。尤其在如图10所示击打力分布范围较大;如将某一击打力较低的打印头与另一击打力较高的打印头组合在一起时,由于两者差异较大,而使浓度怎么也无法调整到相一致。2)即便经这样的调整作业使得各打印头间的打印浓度差得到修正,也不等于将打印头调整至最佳条件。普通用户所判断的只是打印样张的打印浓度,但这并不能判断各个打印头是否调整至最佳击打力。例如,若调整为与多个打印头当中打印浓度较深的打印头一致的话,就得向在此以前较淡浓度的打印头提供更大的能量,这样,就会相应引起电源容量不够或噪声增加等麻烦。有时还会进一步损伤打印色带的基布;或造成机械动作不良,使打印头寿命变短。相反,如与多个打印头当中打印浓度较淡的打印头一致的话,尽管记录体为一页纸时浓度正好,但对于重迭有复写纸之类的多页重迭打印,就会由于击打力不足,打印不出合适的打印浓度。象这样消除多个打印头打印浓度差,需要对各个打印头的励磁时间作相对和绝对的调整,按现有方法,调整作业不得不非常繁琐并需要熟练的技能。特开平2-178059号公报是判定调整当中所设定的励磁时间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万一不在允许范围内就使设定值无效,通过此办法来防止调整失误的。此方法可以避免将励磁时间设定得过大或过小,可使得一般用户由于调整而引起的事故防患于未然,但即便是这样,在打印浓度差仍无法消除时就需要对允许范围进行再调整。最终还是有与上述同样的问题。而特开平6-979号公报中对多个打印头间的打印浓淡进行调整时,靠打印机中设置的标记传感器来计量各打印头的打印浓度,根据这种测定结果,由微处理器按每个打印头分别计算出最佳的励磁时间,自动进行调整。这种方法,打印调整固然不需要手动操作,但除打印功能之外还需要高价的标记传感器,致使成本增加。而且,打印浓度调整一旦结束,以后打印浓度调整作业就不太会频繁进行。结果,从一开始就装上使用频度较少的专用部件,可以说是资源的浪费。这样,现有的调整方法每次对各打印头励磁时间再设定的同时就需要重复打印测试,调整作业需要很多功夫。此外,用标记传感器自动调整的方法则使产品成本增加。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简便迅速调整打印头打印浓度,并且可以设定最佳击打力的。本专利技术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规定浓度基准值为基准,在高浓度一侧和低浓度一侧以一定间隔发生可设定的打印浓度图谱的打印浓度图谱发生装置及根据该打印浓度图谱在记录体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按照本专利技术,使打印机本身所能设定的打印浓度图谱化,并在记录体上打印,因而可以一目了然地判别是否打印出合适的打印浓度。操作者对显示出所要打印浓度的图谱进行选择,并且一经设定与该图谱对应的浓度值,浓度调整作业便告完成。这样就可以简便迅速地进行打印浓度调整。本专利技术的打印浓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规定的浓度基准值为基准,在高浓度一侧和低浓度一侧以一定间隔发生所能设定的打印浓度图谱,并由打印装置根据该打印浓度图谱在记录体上进行打印,选择显示出所要打印浓度的图谱进行调整。按照本专利技术,与上述一样,使打印机本身所能设定的打印浓度图谱化,并在记录体上打印,因而可以一目了然地判别是否打印出合适的打印浓度。操作者对显示出所要打印浓度的图谱进行选择,并按与该图谱相应的浓度值进行设定,浓度调整作业一次便告完成。而且,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装置由多个打印头组成。按照本专利技术,对于用多个打印头对一打印行进行分段打印或对多个打印行同时打印的所谓多打印头打印机,要消除各打印头间打印浓度差,也可以通过用上述打印浓度调整方法,简便迅速地进行打印浓度调整。而且,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打印浓度图谱进行打印时多个打印头的通电时间之和保持一定。按照本专利技术,在对打印浓度图谱进行打印的过程中,不论是哪一种打印浓度图谱,供应打印头的电力总和基本上保持一定。因而,与全部打印头进行高浓度打印场合相比,电源容量可以较小,降低成本。而且,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头是由打印针极与驱动线圈组成的针点式打印头,对所述打印浓度图谱进行打印时,使多个打印头励磁时间之和保持一定。按照本专利技术,在对打印浓度图谱进行打印的过程中,不论哪一种打印浓度图谱,供应打印头的电力总和基本上保持一定。因而,与全部打印头进行高浓度打印场合相比,电源容量可以较小,降低成本。而且,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规定的浓度基准值可以任意调整。按照本专利技术,以规定浓度基准值为基准,在高浓度一侧和低浓度一侧以一定间隔打印所能设定的打印浓度图谱。因此,通过可任意调整的该浓度基准值,即可调整打印浓度图谱的浓度范围。因而,不仅对打印头间的相对浓度进行调整,而且还可以对打印整体的绝对浓度加以调整。综上所述,按照本专利技术,使打印机本身所能设定的打印浓度图谱化,并在记录体上打印,因而可以一目了然地判别是否打印出合适的打印浓度。操作者对显示出所要打印浓度的图谱进行选择,一旦设定与该图谱对应的浓度值,浓度调整作业便告完成。这样就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规定浓度基准值为基准,在高浓度一侧和低浓度一侧以一定间隔发生所能设定的打印浓度图谱的打印浓度图谱发生装置;根据该打印浓度图谱在记录体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2.一种打印浓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规定浓度基准值为基准,在高浓度一侧和低浓度一侧以一定间隔发生所能设定的打印浓度图谱,由打印装置根据该打印浓度图谱在记录体上进行打印,选择显示出所要打印浓度的图谱,进行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村英治荻野哲朗
申请(专利权)人:星精密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