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钮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25824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7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钮扣,包括钮扣主体和固定件,其钮扣主体第二面的中心配有插钉,靠近外缘设有一圈压筋;固定件的第二面与钮扣主体的第二面相对;在固定件第二面的中心设有梯形凸台,外缘配置有一圈包筋,在梯形凸台的中心设置有阶梯插孔,插钉插入阶梯插孔的最小直径插孔中;包筋的內缘向内倾斜;在梯形凸台的根部至包筋內缘之间均布有若干波浪形筋条;包筋的內缘内径大于钮扣主体的外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固定件上增加波浪形筋和在钮扣主体上增加加强筋,可以使钮扣主体和固定件做的大一点,这样钮扣主体上的图案、文字可以大一些,便于在光线较暗时观察到。另外当面套位于纽扣主体和固定件之间时,波浪形筋条凸起位置可以压住面套,防止面套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钮扣,包括钮扣主体和固定件,其钮扣主体第二面的中心配有插钉,靠近外缘设有一圈压筋;固定件的第二面与钮扣主体的第二面相对;在固定件第二面的中心设有梯形凸台,外缘配置有一圈包筋,在梯形凸台的中心设置有阶梯插孔,插钉插入阶梯插孔的最小直径插孔中;包筋的內缘向内倾斜;在梯形凸台的根部至包筋內缘之间均布有若干波浪形筋条;包筋的內缘内径大于钮扣主体的外径。本技术在固定件上增加波浪形筋和在钮扣主体上增加加强筋,可以使钮扣主体和固定件做的大一点,这样钮扣主体上的图案、文字可以大一些,便于在光线较暗时观察到。另外当面套位于纽扣主体和固定件之间时,波浪形筋条凸起位置可以压住面套,防止面套松动。【专利说明】一种钮扣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括钮扣主体和固定件的钮扣,该固定件用于在支撑体位于钮扣主体和固定件之间的状态下从与钮扣主体相反的一侧将所述钮扣主体固定至支撑体。
技术介绍
ISOFIX(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FIX)儿童安全座椅固定系统,作用是便于快速安装儿童座椅。配备ISOFIX的儿童座椅可以轻易地固定至汽车的ISOFIX接口中,提高了儿童乘客的安全性。ISOFIX纽扣一般位于汽车的ISOFIX接口附近,起指示作用,告诉消费者ISOFIX接口的位置。ENCAP(V5.33.5.5.1)要求ISO FIX的图案和文字同时存在,ECE (R145.2.3.6)中要求图案高13mm以上,文字高6mm以上,且图案、文字和底色有明显的色差。但目前的ISOFIX纽扣直径很小,从而造成其上的图案、文字很小,不容易看至IJ。另外参见图1,由于目前ISOFIX纽扣中的钮扣主体外径等于固定件的外径,因此钮扣主体I基本上是突出面套2的表面,当后排乘客乘坐时,该钮扣主体I会使后排乘客的背部产生异物感,不舒适,而且由于钮扣主体I与面套2的表面之间存在面差h,加上钮扣主体I的边缘与面罩2之间具有一个角间隙α,使得钮扣主体I很容易从固定件3上抠下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目前ISOFIX纽扣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提供一种新结构的钮扣。该钮扣的钮扣主体直径比较大,使得其上的图案、文字很大,容易看到。另外该钮扣的钮扣主体能够下沉于支撑物中,使其表面与支撑物的表面平齐,不会使后排乘客的背部产生异物感,提高后排乘客的舒适感。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钮扣,其包括:钮扣主体;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面套位于所述钮扣主体和所述固定件之间的状态下从所述钮扣主体相反的一侧将所述钮扣主体固定至所述面套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钮扣主体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在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ISO FIX的图案和文字;在第二面的中心配置有一向外突出的插钉,同时在第二面靠近外缘的位置设置有一圈向外突出的压筋;所述固定件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其中固定件的第二面与所述钮扣主体的第二面相对;在固定件第二面的中心还设置有一向外突出的梯形凸台,在梯形凸台的中心设置有阶梯插孔,所述阶梯插孔中的最小直径插孔与所述钮扣主体上的插钉外径相匹配,所述钮扣主体上的插钉插入所述阶梯插孔的最小直径插孔中;在固定件第二面的外缘配置有一圈包筋,所述包筋的内缘向内倾斜;在所述梯形凸台的根部至所述包筋内缘的第二面上均布有若干波浪形筋条;所述包筋的内缘内径大于所述钮扣主体的外径。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设定固定件外径为D1,钮扣主体的外径为D2,钮扣主体的压筋宽度为t,所述波浪形筋条的最高点为X,其中波浪形筋条的最高点X满足以下关系式:0.25XD1 < X < 0.5X (D2_t)。在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钮扣主体的插钉的外周面均布有若干凸筋条,以减少钮扣主体上的插钉与固定件中的阶梯插孔的最小直径插孔配合的摩擦力。在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在第二面靠近外缘的位置设置有一向外突出的凸台,该凸台面向固定件的第二面的那一面与固定件上的一条波浪形筋条的最高点相互配合夹住面套。在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插钉与压筋及凸台之间的第二面上均布有若干条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固定件上的波浪形筋条的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同,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波浪形筋条相互配合夹住面套。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钮扣主体上的加强筋面向固定件的第二面那一面至钮扣主体的第一面的距离等于钮扣主体的压筋宽度t。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阶梯插孔中最大直径插孔靠近固定件的第一面,最小直径插孔靠近固定件的第二面。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在固定件上增加波浪形筋和在钮扣主体上增加加强筋,可以使钮扣主体和固定件做得大一点,这样钮扣主体上的图案、文字可以大一些,便于在光线较暗时观察到。2、在固定件上增加波浪形筋,当面套位于纽扣主体和固定件之间时,波浪形筋条凸起位置可以压住面套,防止面套松动。3、在纽扣主体上的插钉上增加筋条,减少纽扣主体和固定件配合时的摩擦力。4、纽扣主体的外径小于固定件的外径,并在固定件边缘增加斜面设计,保证纽扣主体和固定件压住面套后,面套表面和纽扣主体匹配良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钮扣主体与固定件夹住面套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纽扣主体第一面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纽扣主体第二面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纽扣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固定件第一面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固定件第二面的示意图;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钮扣主体与固定件装配后的正视图。图10为本技术钮扣主体与固定件装配后的剖视图。图11是本技术钮扣主体与固定件夹住面套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描述本技术。参见图9和图10,图中给出的一种钮扣,包括钮扣主体100和固定件200,固定件200用于面套位于钮扣主体100和固定件200之间的状态下从钮扣主体100相反的一侧将钮扣主体100固定至面套上。参见图2至图5,钮扣主体100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面110和第二面120,第一面110为略带弧度的曲面,在第一面110上设置有ISO FIX的图案和文字。在钮扣主体100的第二面120的中心配置有一向外突出的插钉130,在插钉130的外周面均布有若干凸筋条131。同时在第二面120靠近外缘的位置设置有一圈向外突出的压筋140和一向外突出的凸台150。在插钉130与压筋140及凸台150之间的第二面120上均布有六条加强筋160。每条加强筋160的面161至钮扣主体100的第一面110的距离等于钮扣主体100的压筋140宽度t。参见图6至图8,固定件200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面210和第二面220,在固定件200第二面220的中心还设置有一向外突出的梯形凸台230,在梯形凸台230的中心设置有阶梯插孔240,阶梯插孔240中的最大直径插孔241靠近固定件200的第一面210,最小直径插孔242靠近固定件200的第二面220,该最小直径插孔242与钮扣主体100上的插钉130上的凸筋条131外径相匹配。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钮扣,其包括:钮扣主体;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面套位于所述钮扣主体和所述固定件之间的状态下从所述钮扣主体相反的一侧将所述钮扣主体固定至所述面套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钮扣主体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在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ISO FIX的图案和文字;在第二面的中心配置有一向外突出的插钉,同时在第二面靠近外缘的位置设置有一圈向外突出的压筋;所述固定件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其中固定件的第二面与所述钮扣主体的第二面相对;在固定件第二面的中心还设置有一向外突出的梯形凸台,在梯形凸台的中心设置有阶梯插孔,所述阶梯插孔中的最小直径插孔与所述钮扣主体上的插钉外径相匹配,所述钮扣主体上的插钉插入所述阶梯插孔的最小直径插孔中;在固定件第二面的外缘配置有一圈包筋,所述包筋的內缘向内倾斜;在所述梯形凸台的根部至所述包筋內缘的第二面上均布有若干波浪形筋条;所述包筋的內缘内径大于所述钮扣主体的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如意马晓亮吴国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