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17694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6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装置,它包括成品釜、成品釜输送管道、配制罐、软水槽,成品釜内的液体新戊二醇通过上料泵输送到配制罐内,液体新戊二醇输送量通过设置在上料泵的液体流量电磁阀控制,配制罐内设置有小型混合容器,小型混合容器为圆柱型,小型混合容器内设置有混合槽),软水槽内的软水通过管道直接进入混合槽的底部,液体新戊二醇也通过管道伸入到混合槽中部,混合好的液体新戊二醇流入到配制罐内,配制罐底部呈漏斗状,配制罐底部设置输出管道通过循环泵将混合液体新戊二醇输送进入配制罐的顶部输入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点在设置流量电磁阀,控制液体新戊二醇和水进入量,使其配比量保持不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装置,它包括成品釜、成品釜输送管道、配制罐、软水槽,成品釜内的液体新戊二醇通过上料泵输送到配制罐内,液体新戊二醇输送量通过设置在上料泵的液体流量电磁阀控制,配制罐内设置有小型混合容器,小型混合容器为圆柱型,小型混合容器内设置有混合槽),软水槽内的软水通过管道直接进入混合槽的底部,液体新戊二醇也通过管道伸入到混合槽中部,混合好的液体新戊二醇流入到配制罐内,配制罐底部呈漏斗状,配制罐底部设置输出管道通过循环泵将混合液体新戊二醇输送进入配制罐的顶部输入管道。本技术特点在设置流量电磁阀,控制液体新戊二醇和水进入量,使其配比量保持不变。【专利说明】一种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液体新戊二醇的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液体新戊二醇的配置通常是将10%的水加入到配制罐内,再将90%的新戊二醇加入到配制罐中,用循环泵将其进行多次循环混合,混合好的液体新戊二醇送入到储蓄罐中,使用该办法主要缺陷在于液体新戊二醇进料量无法可控制,加水量也不够精确,混合时间过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料量准确、无误差,混合好充分且时间短的液体新戊二醇的混合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液体新戊二醇的混合装置包括成品釜、成品釜输送管道、配制罐、软水槽,成品釜内的液体新戊二醇通过上料泵输送到配制罐内,液体新戊二醇输送量通过设置在上料泵的液体流量电磁阀控制,配制罐内设置有小型混合容器,小型混合容器为圆柱型,小型混合容器内设置有混合槽,软水槽内的软水通过管道直接进入混合槽的底部,液体新戊二醇也通过管道伸入到混合槽中部,混合好的液体新戊二醇流入到配制罐内,配制罐底部呈漏斗状,配制罐底部设置输出管道通过循环泵将混合液体新戊二醇输送进入配制罐的顶部输入管道,在配制罐内进行多次循环混合,然后通过检测控制输送进入储蓄罐;所述的软水槽上设置水流量电磁阀,通过管道输送到配制罐内的混合槽;所述的配制罐的顶部设置压力控制阀。本技术特点在设置流量电磁阀,控制液体新戊二醇和水进入量,使其配比量保持不变,无误差;在配制罐中增加一个混合槽,在先进入水,后进液体新戊二醇的情况下,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好的液体再进入配制罐通过少量的循环即可满足要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成品釜2、输送管道3、液体流量电磁阀4、上料泵5、配制罐6、混合容器7、水流量电磁阀8、循环泵9、软水槽10、储蓄罐11、混合槽。【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从图1可以看出,该液体新戊二醇的混合装置包括成品釜1、成品釜输送管道2、配制罐5、软水槽9,成品釜I内的液体新戊二醇通过上料泵4输送到配制罐5内,液体新戊二醇输送量通过设置在上料泵4的液体流量电磁阀3控制,配制罐5内设置有小型混合容器6,小型混合容器6为圆柱型,小型混合容器6内设置有混合槽11,软水槽9内的软水通过管道直接进入混合槽11的底部,液体新戊二醇也通过管道伸入到混合槽11中部,混合好的液体新戊二醇流入到配制罐5内,配制罐5底部呈漏斗状,配制罐5底部设置输出管道通过循环泵8将混合液体新戊二醇输送进入配制罐5的顶部输入管道,在配制罐5内进行多次循环混合,然后通过检测控制输送进入储蓄罐10,软水槽9上设置水流量电磁阀7,通过管道输送到配制罐5内的混合槽,配制罐5的顶部设置压力控制阀12。【权利要求】1.一种混合装置,包括成品釜(I)、成品釜输送管道(2)、配制罐(5)、软水槽(9),其特征在于: 成品釜(I)内的液体新戊二醇通过上料泵(4)输送到配制罐(5)内,液体新戊二醇输送量通过设置在上料泵(4 )的液体流量电磁阀(3 )控制,配制罐(5 )内设置有小型混合容器(6),小型混合容器(6)为圆柱型,小型混合容器(6)内设置有混合槽(11),软水槽(9)内的软水通过管道直接进入混合槽(11)的底部,液体新戊二醇也通过管道伸入到混合槽(11)中部,混合好的液体新戊二醇流入到配制罐(5)内,配制罐(5)底部呈漏斗状,配制罐(5)底部设置输出管道通过循环泵(8)将混合液体新戊二醇输送进入配制罐(5)的顶部输入管道,在配制罐(5)内进行多次循环混合,然后通过检测控制输送进入储蓄罐(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软水槽(9 )上设置水流量电磁阀(7 ),通过管道输送到配制罐(5 )内的混合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制罐(5)的顶部设置压力控制阀(12)。【文档编号】B01F15/04GK203710933SQ201420018723【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4日 【专利技术者】刘绍宏, 雷小宝, 高明吉 申请人:芜湖神剑裕昌新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装置,包括成品釜(1)、成品釜输送管道(2)、配制罐(5)、软水槽(9),其特征在于:成品釜(1)内的液体新戊二醇通过上料泵(4)输送到配制罐(5)内,液体新戊二醇输送量通过设置在上料泵(4)的液体流量电磁阀(3)控制,配制罐(5)内设置有小型混合容器(6),小型混合容器(6)为圆柱型,小型混合容器(6)内设置有混合槽(11),软水槽(9)内的软水通过管道直接进入混合槽(11)的底部,液体新戊二醇也通过管道伸入到混合槽(11)中部,混合好的液体新戊二醇流入到配制罐(5)内,配制罐(5)底部呈漏斗状,配制罐(5)底部设置输出管道通过循环泵(8)将混合液体新戊二醇输送进入配制罐(5)的顶部输入管道,在配制罐(5)内进行多次循环混合,然后通过检测控制输送进入储蓄罐(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绍宏雷小宝高明吉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神剑裕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