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13440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3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用途车辆,其在确保输出轴和后车轴之间的预定的轴间距离的同时,能够防止传动装置的尺寸增大。在能够在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后轮(3)的两轮驱动模式和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前轮(2)及后轮(3)的四轮驱动模式之间切换的多用途车辆(1)中,传动装置(9)包括:输入轴(92),来自发动机(8)的驱动力被输入到该输入轴;前轮驱动输出轴(94),其用于将输入轴(92)的驱动力传递到前轮(2);以及后车轴(96),其用于将输入轴(92)的驱动力传递到后轮(3),后轮驱动输出轴(95)设置在前轮驱动输出轴(94)和后车轴(96)之间的动力传递路线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用途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车辆,其能够在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后轮的两轮驱动模式和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前轮及后轮的四轮驱动模式之间切换。
技术介绍
传统上,在能够在两轮驱动模式和四轮驱动模式之间切换的多用途车辆中,在用于传递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的传动装置中,例如,如日本特许第4309781号公开的,设置了用于输出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的输出轴,并且从输出轴将动力传递到前轮和后轮。
技术实现思路
在输出轴和后车轴之间设置预定的轴间距离的情况下,为了获得预定的减速比或强度,需要增加设置于输出轴的齿轮的直径以及设置于后车轴的齿轮的直径。结果,产生了传动装置的尺寸增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车辆,其在确保输出轴和后车轴之间的预定的轴间距离的同时,能够防止传动装置的尺寸的增大。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多用途车辆,其能够在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后轮的两轮驱动模式和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前轮以及后轮的四轮驱动模式之间切换,其中,传动装置包括:输入轴,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被输入到输入轴;前轮驱动输出轴,其用于将输入轴的驱动力传递到前轮;以及后车轴,其用于将输入轴的驱动力传递到后轮,后轮驱动输出轴设置在前轮驱动输出轴和后车轴之间的动力传递路线中。根据以上构造,通过在前轮驱动输出轴和后车轴之间进一步单独地设置用于后轮的后轮驱动输出轴,在确保前轮驱动输出轴和后车轴之间的预定的轴间距离的同时,能够减小设置在前轮驱动输出轴的齿轮组的齿轮直径以及设置在后轮驱动输出轴的齿轮组的齿轮直径。结果,防止了传动装置的尺寸的增大。本专利技术优选地还包括以下构造。(I)设置两轮-四轮驱动切换装置,其用于使前轮驱动输出轴和用于驱动前轮的前轮传动轴自由地联接和解除联接。(2)在以上构造(I)中,两轮-四轮驱动切换装置安装到传动装置壳体的侧部,并且基于驾驶员的指令来电启动两轮-四轮驱动切换装置。(3)在以上构造(I)中,以将前轮驱动输出轴和两轮-四轮驱动切换装置载置在多用途车辆的后轮支撑臂的前方的方式,设置前轮驱动输出轴和两轮-四轮驱动切换装置。(4)最终减速机构设置于后车轴,并且差速锁装置设置于最终减速机构。( 5 )在以上构造(4)中,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各自形成为独立体,输入轴、前轮驱动输出轴、后轮驱动输出轴和最终减速机构被各纳在传动装直壳体中。以上构造(I)是两轮-四轮驱动切换的具体构造。根据本构造,能够容易地执行两轮-四轮驱动切换。根据以上构造(2),通过在传动装置壳体附近设置两轮-四轮驱动切换装置,与切换装置设置在前轮附近的情况相比,能够将与切换装置相关的设备集中在传动装置的附近。结果,能够容易地配置该设备。由于两轮-四轮驱动切换是电启动的,所以与手动启动相比能够容易地执行两轮-四轮驱动切换。根据以上构造(3),能够防止前轮驱动输出轴和两轮-四轮驱动切换装置与后轮支撑臂之间的接触。根据以上构造(4),通过差速锁装置,后轮的差速被固定,使得能够防止后轮在无负荷时的空转。根据以上构造(5),通过在传动装置壳体中容纳各轴和后车轴的最终减速机构,能够紧凑地配置各轴等。总之,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在确保输出轴和后车轴之间的预定的轴间距离的同时能够防止传动装置的尺寸增大的多用途车辆。【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多用途车辆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发动机和传动装置(transmission)的一些部分的俯视图;图3是传动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传动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前轮驱动用的输出轴的右端部的放大图;以及图6是后车轴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多用途车辆的示意性立体图。应该注意,在以下说明中,用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方向的概念与多用途车辆的驾驶员所见的方向的概念一致。应该注意,在图1中,一部分的构件通过虚线以透视的方式示出。[车辆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多用途车辆I在车体的前部设置有左右一对前轮2,在车体的后部设置有左右一对后轮3,并且在前轮2和后轮3之间设置有乘车空间(车厢)4。由R0PS5包围乘车空间4。R0PS5是翻车防护结构的缩写,翻车防护结构作为车体框架的一部分并且该翻车防护结构设置有:左右一对前竖向构件5a ;左右一对后竖向构件5b ;左右一对中间竖向构件5c,其配置在前竖向构件5a和后竖向构件5b之间;以及多个上端梁构件5d,其用于联接竖向构件5a、5b、5c的上端部。货台6设置在乘车空间4的后方,并且发动机罩7设置在乘车空间4的前方。前排长座椅11安装在乘车空间4的前半部中,后排长座椅12安装在乘车空间4的后半部中。前座椅11的左侧就座区域SI是驾驶员座椅,并且诸如方向盘13的操作部设置在左侧就座区域SI的前方。发动机8配置在后侧座椅12的下方,并且用于将来自发动机8的驱动力转换并且传递到车轮的传动装置9配置在发动机8的后方。图2是发动机8和传动装置9的一些部分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发动机8和传动装置9形成为彼此独立的主体并且通过联接托架联接发动机8和传动装置9,通过安装到发动机8的左侧面和传动装置9的左侧面的带式转换器81将发动机8的驱动力传递到传动装置9。带式转换器81是根据发动机8的转速和车轮侧的负荷的增加/减小而自动改变速度的V型带式无级变速器。图3是传动装置9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通过在中央的配合面上组合左右一对传动装置壳体构件(mission case member) 91a、91b来制成形成传动装置9的外形的传动装置壳体91。图4是示出拆卸了右侧传动装置壳体构件91b (图3)的传动装置9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在传动装置9中,从前侧依次配置被输入来自发动机8 (图2)的驱动力的输入轴92、用于传递输入轴92的驱动力的中间轴93、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前轮2的前轮驱动输出轴94、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后轮3的后轮驱动输出轴95和后车轴96 (图2)。带式转换器81 (图2)的从动侧带轮(未示出)安装到输入轴92。通过在从动侧带轮和安装到发动机8 (图2)的输出轴的驱动侧带轮(未示出)之间卷绕的V型带,来自发动机8的驱动力被输入到输入轴92。输入齿轮组92a、中间齿轮组93a和前轮驱动输出齿轮组94a分别设置于输入轴92、中间轴93和前轮驱动输出轴94。通过改变齿轮组之间的啮合状态,输入轴92的驱动力被转换并且传递到前轮驱动输出轴94。经由设置于后轮驱动输出轴95的后轮驱动齿轮组95a,将前轮驱动输出轴94的驱动力传递到设置于后车轴96 (图2)的最终减速机构97的大径齿轮97a。通过差速装置(differential device)971,传递到最终减速机构97的驱动力被分配并且传递到左右后轮3 (图1)。应该注意,输入轴92、中间轴93、前轮驱动输出轴94、后轮驱动输出轴95和最终减速机构97被容纳在传动装置壳体91中(图3)。最终减速机构97进一步包括差速锁装置972,并且差速锁装置972控制差速装置971的固定和释放。当通过差速锁装置972固定差速装置971时,左右后轮3的差速被固定。图5是前轮驱动输出轴94的右端部的放大图。如图4和图5所示,轴21设置在前轮驱动输出轴94的右侧。两轮-四轮驱动切换装置22安装到传动装置壳体91 (图3)的传动装置壳体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车辆,其能够在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后轮的两轮驱动模式和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前轮及所述后轮的四轮驱动模式之间切换,其中,传动装置包括:输入轴,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被输入到所述输入轴;前轮驱动输出轴,其用于将所述输入轴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前轮;以及后车轴,其用于将所述输入轴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后轮,后轮驱动输出轴设置在所述前轮驱动输出轴和所述后车轴之间的动力传递路线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2.31 US 13/731,3751.一种多用途车辆,其能够在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后轮的两轮驱动模式和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前轮及所述后轮的四轮驱动模式之间切换,其中,传动装置包括:输入轴,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被输入到所述输入轴;前轮驱动输出轴,其用于将所述输入轴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前轮;以及后车轴,其用于将所述输入轴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后轮,后轮驱动输出轴设置在所述前轮驱动输出轴和所述后车轴之间的动力传递路线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途车辆包括:两轮-四轮驱动切换装置,其用于使所述前轮驱动输出轴和用于驱动所述前轮的前轮传动轴自由地联接和解除联接。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马裕二森田泰介浜田步糸尾成司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