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墨水匣构造(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1015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型墨水匣构造(一),包括有:一内装墨水的壳体,一配置于前述壳体内部的连动机构,或于壳体内部再增设一袋体,在前述的壳体内部墨水喷出后,使壳体内部压力变小而启动连动机构,让外界气体可通过壳体上的输入口进入,或输入口让液体与气体产生气泡,让壳体内部的压力恢复,或对气袋充气,或者挤压气袋,以利于墨水输出;在平时不使用时,该储存室内部压力无变化,该被动元件无任何物理现象的变化,使从动元件不动作,外界气体无法由输入口自由补入,所以不会产生漏墨水现象。(*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墨水匣构造(一),尤指一种利用墨水匣内部与外界大气的压力差来控制墨水匣的输出及防漏现象的墨水匣构造。虽然,喷墨式打印机已取代早期点矩阵打印机并克服了其存在的缺陷,但是,喷墨式打印机所使用的墨水匣在使用上依旧存在有不少缺陷。例如,美国专利第4992802号的喷墨匣专利案,此喷墨匣,包含有一储墨室、一喷头及第一、第二压力控制机构,第一压力控制机构用导入替代流体(墨或空气)控制储墨室内的低压(压力下限);第二压力控制机构则借由控制其自身的体积,进而控制储墨室的低压;借第一、第二压力控制机构的联合动作,可以在各种环境状态下,让储墨室保持一适当的压力,达到有效的容积使用率。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所采用的构造包括有两种。第一种补气机构是利用气泡产生洞(bubble generator orifice),当外界气体由此气泡产生洞进入储墨室后,利用液体与气体界面产生气泡所需的障碍,以维持储墨室与外界的压差。但是此种气泡产生洞在使用上有一最大缺陷,亦即在障碍太大时,导致储墨室与外界压差过大,造成墨水供应不川畅。第二种补气机构是利用弹簧及气袋所构成,在墨水输出时,则是推挤气袋而压缩弹簧,让墨水能顺利输出,在弹簧本身弹力将气袋顶回至原位置后,即可限制墨水输出。虽然,此种方式可利于墨水供应顺畅,以及防止墨水漏出的现象发生。但是,此种构造在设计上较复杂,不易制作,导致制作成本提高,造成墨水匣的价格居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利用一简易的连动机构加上一个袋体来控制墨水匣与外界的压差,进而让墨水匣供应墨水顺畅,防止墨水外漏。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实现易于制作,大幅度降低制作成本,进而让墨水匣价格降低。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墨水匣包括有一内装墨水的壳体,一配置于前述壳体内部的连动机构,或于壳体内部再增设一袋体,在前述的壳体内部墨水喷出后,使壳体内部压力变小而启动连动机构,让外界气体可通过壳体上的输入口进入,或输入口让液体与气体产生气泡,让壳体内部的压力恢复,或对气袋充气,或者挤压气袋,以利于墨水输出;在平时不使用时,该储存室内部压力无变化时,该被动元件即无任何物理现象的变化,致使从动元件不动作,外界气体无法由输入口自由补入,所以不会产生漏墨水现象。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图2为图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图6为图5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例示意图。上述所提的壳体1,其内具有一容置墨水的储存室11,该壳体1适当位置上设有一供外界大气压力进入并与储存室11相通的输入口12,而储存室11另一适当位置上设有与储存室11相通并供墨水输出的通道13,此通道13前端具有一可将墨水印刷于纸张上的印刷机构14,又在此通道13与储存室11相通处还配置有一过滤机构15,此过滤机构15用以过滤储存室11墨水中所含带的杂质,以防止杂质堵塞印刷机构14造成墨水无法顺利输出。该连动机构2,其上具有一呈片状或柱状形状的从动元件21,此从动元件21一端枢设于上述壳体1内部所凸设的枢接部16上,而于从动元件21另一端设有封住上述输入口12的封闭元件22,该封闭元件22与从动元件21可为相同材质一体成型制作或为不同材质制作,另于从动元件21与壳体1间设有一被动元件23,此被动元件23为一具有伸缩性的橡胶、塑料材质所制成,其内部充与外界压力相同的大气。当墨水喷出后,该被动元件23变大(PV=P’V’,压力变小,体积变大)以调整压力后,立即打该连动机构2,让气体补入后,即可让墨水由印刷机构14输出,以实现对纸张印刷的目的。参见图2所示,为图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当墨水由储存室11流经通道13于印刷机构14输出时,使储存室11内部的压力变小,此时被动元件23会因储存室11压力变小而体积渐渐变大,而从动元件21会随被动元件23变大而将封闭元件22带离输入口12,此时外界气体由输入口12补入,让储存室11内部的压力恢复,以利于墨水输出。在平时不使用时,该储存室11内部压力无变化,该被动元件23即无任何物理现象的变化,使从动元件21不动作,外界气体无法由输入口12自由补入,所以不会产生漏墨水现象。参见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此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构造相同,所不同处仅在储存室11内部增设一可盛装墨水的袋体3,形成让大气中的气体与墨水不互相接触。当墨水喷出后,袋体3缩小致使储存室11内部的压力变小,此时被动元件23会因储存室11压力变小而体积渐渐变大,而从动元件21会随被动元件23变大而将封闭元件22带离输入口12,此时外界气体由输入口12补入于储存室11,让储存室11内部的压力恢复,以利于后续墨水输出。参见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此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构造大致相同,所不同处仅在储存室11内部增设一袋体4,此袋体4并将输入口12及连动机构2封住,形成让大气中的气体与墨水不互相接触。当墨水喷出后,致使储存室11内部的压力变小,此时被动元件23会因储存室11压力变小而体积渐渐变大,而从动元件21会随被动元件23变大而将封闭元件22带离输入口12,此时外界气体由输入口12补入于袋体4中,让储存室11内部的压力恢复,并在袋体4膨胀而挤压储存室11内部的墨水,以利于墨水输出。参见图5、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及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此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构造大致相同,所不同处仅在于连动机构2是配置于储存室11底部,而壳体1的输入口12也开设于储存室11底部,此构造的变化利用液体与气体界面产生气泡所需的障碍,以维持储存室11与外界的压差。当袋体3内部墨水由储存室11流经通道13于印刷机构14输出时,致使储存室11内部的压力变小,此时被动元件23会因储存室11压力变小而体积渐渐变大,而从动元件21会随被动元件23变大而将封闭元件22带离输入口12,此时外界气体由输入口12补入,而产生气泡,让储存室11内部的压力恢复,以利于墨水输出。而此种压差变化调节会比传统仅有bubble generator时好的多,也较不易产生墨水供应不顺的现象。参见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连动机构5包括有一被动元件51、一封闭元件52及一复位元件53所构成,前述的被动元件51可为但不限于中空环状,或两单一个体的气囊所形成,而复位元件53则可为但不限于弹簧、橡胶、海棉或泡棉之中任一种。当墨水由储存室11流经通道13于印刷机构14输出时,使储存室11内部的压力变小,此时被动元件51会因储存室11压力变小而体积渐渐变大,即将封闭元件52带离输入口12,此时外界气体由输入口12补入,让储存室11内部的压力恢复,以利于墨水输出。在墨水不输出时,该复位元件53立即将封闭元件52顶回输入口12中,即可防止墨水外漏。参见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连动机构6包括有一被动元件61、一从动元件62及一设于从动元件62一端的封闭元件63所构成,前述的从动元件62为一具有弹性的片体所形成。当墨水由储存室11流经通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墨水匣构造(一),该墨水匣的壳体(1)内具有一储存室(11),该储存室(11)具有一通道(13),此通道(13)具有一印刷机构(14),在此通道与储存室相通处配置有一过滤机构(15),其特征在于:该壳体(1)设有一与上述储存室 (11)相通的输入口(12),并在输入口(12)一侧配置有一连动机构(2),此连动机构(2)上具有一枢接于储存室(11)的从动元件(21),该从动元件(21)一端具有一封闭元件(22),另于从动元件(21)与壳体(1)间设有一被动元件(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景瑜
申请(专利权)人:飞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