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墨通道的喷墨打印机和形成墨通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0994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将墨从墨供应源输送到打印头单元的墨通道包括一墨管和一接头。墨管有一由蒸汽和气体渗透性低的材料制成的第一层和径向比第一层厚并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二层。接头有一最大直径部分,其外径大于墨管的内径。接头插入墨管。此外,一锁定件安装在墨管上。锁定件有一内径部分,其内径小于接头的最大直径部分与墨管之间的连接处的外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墨通道的喷墨打印机,这种墨通道由那些可靠而密封地互连的构件所形成。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形成这种墨通道的方法。(2)相关技术的描述人们已了解采用使用管子的墨供应系统的喷墨打印机。这类喷墨打印机具有将墨喷射到打印介质上的打印头;安装打印头的滑架;安装在滑架外面以存放墨的墨罐;以及,一将墨罐中的墨供应到打印头的管子。管子的一端连接于固定的墨罐,而另一端连接于与滑架一起沿打印介质往复移动的打印头。通常,将打印头的连接件插入管子中来将管子摩擦地连接于打印头。然后,当打印头重复地进行往复移动时,在管子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部就出现了问题。如果管子随打印头的往复移动而随意地移动时,管子会与连接件松开或脱离,使空气进入墨通道中。墨通道中的气泡聚集会导致墨通道堵塞,使墨喷射出现故障。用于上述墨供应系统的管子通常由透汽性和透气性低的材料、诸如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的材料所形成,以防止墨中的湿气透过管子蒸发以及空气透过管子。与由诸如乙烯橡胶和丁二烯橡胶的柔性材料所形成的管子相比,由上述一般是硬的材料所形成的管子与连接件的接触不良,由此使空气通过管子与连接件之间的间隙进入墨通道。其结果是,气泡聚集在墨通道中,可使墨通道堵塞,墨喷射出现故障。日本专利2563784涉及在喷墨打印机中形成墨通道的构件,它揭示了在墨供应管子与墨供应源或墨接收装置的管子接头之间的气密连接。该管子插入管子接头的内凹部,互连的管子和管子接头被一锁定件牢固地锁定,同时在管子接头与锁定件之间设置一密封件。尽管所揭示的连接结构在形成墨通道的各构件之间提供了气密的安全的连接,但这相当复杂,还需要大量的构件。专利技术概要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其中具有由形成墨通道的结构简单的、还能安全地密封地互连的构件所形成的墨通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它包括一将墨喷射到打印介质上的打印头单元、一在打印头单元外面的墨供应源、以及一将墨从墨供应源输送到打印头单元的墨通道。墨通道包括形成墨通道的第一和第二构件。形成墨通道的第一构件有一具有最大直径部分和一从最大直径部分渐小的开口端的头部、以及一从头部延伸的直径比最大直径部分小的颈部。形成墨通道的第二构件由至少柔性弹性材料制成并具有比形成墨通道的第一构件的最大直径小的内径。形成墨通道的第一构件的头部和颈部插入形成墨通道的第二构件,形成墨通道的第二构件在最大直径部分径向扩张并在形成墨通道的第一构件的颈部收缩。形成墨通道的第二构件是双层墨管,具有由蒸汽和气体渗透性低的材料形成的第一层和径向较第一层厚的并由柔性弹性材料形成的第二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墨通道还包括一配合在形成墨通道的第二构件上的锁定件,它具有内径比形成墨通道的第一构件的最大直径部分与形成墨通道的第二构件之间的连接处的外径小的第一内径部分。第一内径部分压迫形成墨通道的第二构件的外周并锁定该连接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形成将墨从墨供应源输送到打印头单元的墨通道的方法。首先将填充液体施加到形成墨通道第一构件的开口端的外周或形成墨通道的第二构件的内周。然后,将形成墨通道的第一构件插入形成墨通道的第二部分、同时保持填充液体留存在形成墨通道的第一构件的开口端的外周与形成墨通道的第二构件的内周之间,由此使形成墨通道的第一和第二构件彼此相连。附图简要说明下面结合如下的附图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标号表示,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平面图;图2是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头单元的平面图;图3是比例放大的剖面图,它示出了连接单元的第一接头与空气阱单元接头之间的连接;图4是比例放大的剖面图,它示出了连接单元的另一第一接头与空气阱单元另一接头之间的连接;图5是管子的比例放大的剖面图;图6是另一管子的比例放大的剖面图7A和7B示出了连接连接单元的第二接头与管子的第一方法;图8A、8B和8C示出了连接第二接头和管子的第二方法;图9A、9B、9C和9D示出了连接第二接头和管子的第三方法;图10A和10B是不同尺寸的诸第二接头与管子的连接;图11是比例放大的剖面图,它示出了用一锁定件在第二接头与管子之间进行的连接;图12是比例放大的剖面图,它示出了用另一锁定件在第二接头与管子之间进行的连接;图13A是比例放大的剖面图,它示出了用另一锁定件在第二接头与管子之间进行的连接;图13B是比例放大的立体图,它示出了图13A的另一锁定件;图14是比例放大的剖面图,它示出了用第二另一锁定件在第二接头与管子之间进行的连接;以及图15是比例放大的剖视图,它示出了一具有较长颈部的第二接头与图6的管子之间的连接。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一平面图,它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的内部结构。喷墨打印机1在其主框架2内包括一将墨喷射到一张纸上的打印头单元3;一存放墨、以将墨供应到打印头单元3的墨罐4;诸使墨从墨罐4供应到打印头单元3的管子5;一回复单元6和一供应纸张的供纸器。主框架2基本上是盒形的,并且由阻燃(flame-retardant)塑料制成。一导杆7水平设置在主框架2的纵向,并且支承打印头单元3,使得打印头单元3沿垂直于供纸方向B的方向A(在图1中左右方向)往复移动。打印头单元3基本上是盒形的,它包括一滑架3a和一与滑架3a连体形成的壳体3b。壳体3b容纳打印头(未示出)、空气阱单元11(图2)和其它单元。滑架3a装配在导杆7上,以便在其上往复移动。一连接于滑架3a的带子环绕在诸辊子上。当一连接于其中一个辊子的滑架电动机旋转时,带子被驱动,使打印头单元3移动。在打印头单元3下面设置诸送纸辊,以便送纸张。当送纸电动机旋转时,设置在打印头单元3的前面和后面的送纸辊沿箭头B指示的基本水平的方向送纸张。多个打印头,例如四个打印头并列设置在打印头单元3中,以完成全色打印,其中它们的墨喷嘴面朝下,并通向纸张侧。打印头从空气阱单元11接收墨,这将在下面描述,并将墨分配到为相应的墨喷嘴而设的墨腔中。随后,墨在诸如压电元件的致动器的作用下经墨喷嘴射出。打印头由壳体3b的下表面支承。设置在送纸路径下面的墨罐4存放要供应到打印头单元3的墨。墨罐4由四个分别密封有黑色、黄色、蓝绿色和深红色墨的墨罐4a-4d所组成。墨罐4a-4d通过相应的管子5a-5d连接于相应的打印头。设置在主框架2左侧的回复单元6为打印头完成回复操作,使打印头回复到喷射常态。回复单元6包括一吸盖6a、一通过吸盖6a从打印头单元3中吸取墨的吸泵(未示出)和一擦抹打印头单元3的墨喷嘴表面的擦拭器6b。吸盖6a基本上是盒形的,并接触和密封地覆盖墨喷嘴表面。一排放管6c连接于吸盖6a的底部。由吸泵的作用从吸盖6a吸取的墨流出排放管6c。当吸墨完成时,吸盖6a移离墨喷嘴表面,由橡胶板制成的擦拭器6b擦拭涂有墨的墨喷嘴表面。随着就完成回复处理。下面参阅图2描述打印头单元3的内表面。图2是打印头单元3的平面图。打印头单元3包含空气阱单元11和连接单元12。空气阱单元11收集在管子5中产生的气泡。空气阱单元11其形状类似长方体,它设置在打印头单元3的壳体3b的中部。空气阱单元11被分成四个单独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墨打印机,它包括: 一将墨喷射到打印介质上的打印头单元; 一在打印头单元外面的墨供应源;以及 一将墨从墨供应源输送到打印头单元的墨通道,墨通道包括: 形成墨通道的第一构件,它有一具有最大直径部分和一从最大直径部分渐小的开口端的头部、以及一从头部延伸的直径比最大直径部分小的颈部;以及 形成墨通道的第二构件,它由至少柔性弹性材料制成并具有比形成墨通道的第一构件的最大直径小的内径,其中,形成墨通道的第一构件的头部和颈部插入形成墨通道的第二构件,形成墨通道的第二构件在最大直径部分径向扩张并在形成墨通道的第一构件的颈部径向收缩,由此在形成墨通道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形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贺光臼井孝正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