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装置及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06513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0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装置及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安装的上模部、中模部和下模部,上模部和中模部之间安装有第一弹性件以及用于连接上模部与中模部的连接件;上模部沿板料的进料方向依次安装有成型冲头和撕裂冲头,成型冲头的一侧边与撕裂冲头的一侧边相互对准且成型冲头与撕裂冲头相互错开;下模部开设的第二成型冲孔外远离板料进料位置的一端安装有挡料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冲压模具装置,可以将裁料、成型和落料合并成一道工序完成,省时省力,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与自动送料机、冲床机组成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不需要再人工送料,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冲压模具装置及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
本技术涉及金属配件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装置及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包角扣是一种大体呈90°折弯状的金属配件,主要用于木箱包角,对木箱起到固定保护的作用。目前,生产包角扣所用的装置由多个独立的模具组成,因此生产时相应的工序会较多,一般需要三道工序,包括用裁板机裁切板料、用下料模具下料以及用成型模具成型。这样的工序导致生产时间较长,生产效率较低,人工成本高,耗电量大。而且由于生产工序较多,大多需要采用人工送料方式,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劳动强度大且不安全,增加了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模具装置及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解决了以往包角扣生产效率低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压模具装置,用于在板料上形成包角扣,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组装在一起的上模部、中模部和下模部,所述板料沿着所述下模部的上表面移动进料,所述冲压模具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上模部和中模部之间的用于将所述上模部与中模部弹开的第一弹性件、以及用于将所述上模部与所述中模部相互连接的连接件;所述上模部包括沿板料的进料方向依次安装的使部分所述板料弯曲形成包角扣的成型冲头和使所述包角扣从所述板料上撕裂脱落的撕裂冲头,所述成型冲头的一侧边与所述撕裂冲头的一侧边相互对准且所述成型冲头与所述撕裂冲头相互错开,所述中模部开设有分别与所述成型冲头和所述撕裂冲头相对应的第一成型冲孔和第一撕裂冲孔,所述下模部开设有分别与所述成型冲头和所述撕裂冲头相对应的第二成型冲孔和第二撕裂冲孔;所述第二成型冲孔外远离所述板料进料位置的一端安装有可上下伸缩的用于阻止所述板料在被冲压弯曲成型和撕裂落料过程中继续进料的挡料销。在本技术的冲压模具装置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柱状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插入所述上模部内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中模部的上表面相抵接。在本技术的冲压模具装置中,所述上模部还包括打孔冲头,所述中模部和下模部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打孔冲头相对应的第一打孔冲孔和第二打孔冲孔。在本技术的冲压模具装置中,所述上模部还包括用于定位所述上模部、中模部和下模部的导柱,所述中模部和下模部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导柱相对应的第一导柱对应孔和第二导柱对应孔。在本技术的冲压模具装置中,所述上模部还包括上模座和贴合连接在所述上模座下表面的上模板,所述成型冲头、撕裂冲头、打孔冲头和导柱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模板上。在本技术的冲压模具装置中,所述中模部还包括止挡板和贴合连接在所述止挡板下表面的用于使板料脱落的脱料板,所述脱料板上固定安装有在冲压过程中对所述板料进行导正定位的导正定位销,所述导正定位销在脱料板的下方形成凸出部,所述下模部开设有与所述凸出部相适配的凹槽。在本技术的冲压模具装置中,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形成第一卡持部,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卡持部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上模板上对应开设的贯穿孔和所述止档板上对应开设的贯穿孔且固定安装在所述脱料板内开设的盲孔中,所述第一卡持部卡持在所述上模板的上表面,所述上模座与所述第一卡持部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在冲压过程中供所述连接件上下活动的活动空间。在本技术的冲压模具装置中,所述下模部包括下模座和贴合连接在所述下模座上表面的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安装有对所述板料打凸包的凸包成型件,所述凸包成型件在下模板的上方形成凸起,所述中模部开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凹孔。在本技术的冲压模具装置中,所述下模部内安装有用于对进料过程中的所述板料进行定位的浮升定位销,所述浮升定位销的一端形成第二卡持部且所述第二卡持部与所述下模板的下表面相卡持,所述浮升定位销具有所述第二卡持部的一端连接有使所述浮升定位销伸出下模板外和缩回下模板内的第二弹性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包括上述的冲压模具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冲压模具装置对所述板料进行冲压的冲床机以及用于将所述板料推送至所述冲压模具装置上并推动所述板料进料的自动送料机,所述冲压模具装置安装在所述冲床机上,所述自动送料机安装在所述冲压模具装置的进料位置处。实施本技术的冲压模具装置及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的用于制备包角扣的冲压模具装置,可以将裁料、成型和落料合并成一道工序完成,省时省力,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因为本技术设计的模具装置简化了工序过程,因此可以与自动送料机、冲床机组成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不需要再人工送料,极大地节约了人工成本,解决了人工送料导致的安全性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使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生产的包角扣的结构不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冲压模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冲压模具装置的下模部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冲压模具装置及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的结构原理和具体实现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一种包角扣自动生产设备,包括冲床机1、自动送料机3和安装在冲床机I上的冲压模具装置2,自动送料机3安装在所述冲压模具装置2的进料位置处。如图1-4所示,冲压模具装置2用于在板料100上形成包角扣200,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组装的上模部21、中模部22和下模部23,自动送料机3用于将板料100推送到冲压模具装置2的下模部23的上表面上并推动进料,冲床机I用于驱动冲压模具装置2的上模部21和中模部22对板料100进行冲压。本技术中的冲床机I和自动送料机3均为现有技术的设备,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为本技术的冲压模具装置2配置安装施加冲压压力的冲床机I和用于自动推送板料的自动送料机3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这里不再进行详细赘述。如图3所示,上模部21包括上模座211和贴合连接在上模座211下表面的上模板212,中模部22包括止挡板221和贴合连接在止挡板221下表面的用于使板料100脱落的脱料板222,下模部23包括下模座231和贴合连接在下模座231上表面的下模板232。其中上模座211和上模板212之间、止挡板221和脱料板222之间以及下模座231和下模板232之间分别通过多个紧固件24固定连接在一起,紧固件24可以为连接销、螺钉、螺栓和螺母等。其中板料100沿着下模部23的下模板232的上表面移动进料。在上模部21和中模部22之间安装有第一弹性件25,用于方便将上模部21和中模部22弹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25为柱状弹簧,且弹簧有多个,均匀分布在上模部21和中模部22之间,在上模部21上开设有与弹簧相应的弹簧安装槽,每一弹簧的一端插入进弹簧安装槽内,抵接在弹簧安装槽对应的壁面上,每一弹簧的另一端与中模部的上表面相抵接,即与止挡板221的上表面相抵接。上模部21和中模部22之间还安装有将上模部21和中模部22相互连接的连接件26,连接件26的一端形成第一卡持部,连接件26远离第一卡持部的一端依次穿过上模板212上对应开设的贯穿孔和止档板221上对应开设的贯穿孔,并与脱料板222内开设的盲孔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脱料板222上,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模具装置,用于在板料(100)上形成包角扣(200),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组装在一起的上模部(21)、中模部(22)和下模部(23),所述板料(100)沿着所述下模部(23)的上表面移动进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模具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上模部(21)和中模部(22)之间的用于将所述上模部(21)与中模部(22)弹开的第一弹性件(25)、以及用于将所述上模部(21)与所述中模部(22)相互连接的连接件(26);所述上模部(21)包括沿板料(100)的进料方向依次安装的使部分所述板料(100)弯曲形成包角扣(200)的成型冲头(29)和使所述包角扣(200)从所述板料(100)上撕裂脱落的撕裂冲头(30),所述成型冲头(29)的一侧边与所述撕裂冲头(30)的一侧边相互对准且所述成型冲头(29)与所述撕裂冲头(30)相互错开,所述中模部(22)开设有分别与所述成型冲头(29)和所述撕裂冲头(30)相对应的第一成型冲孔和第一撕裂冲孔,所述下模部(23)开设有分别与所述成型冲头(29)和所述撕裂冲头(30)相对应的第二成型冲孔(291)和第二撕裂冲孔(301);所述第二成型冲孔(291)外远离所述板料(100)进料位置的一端安装有可上下伸缩的用于阻止所述板料(100)在被冲压弯曲成型和撕裂落料过程中继续进料的挡料销(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模具装置,用于在板料(100 )上形成包角扣(200 ),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组装在一起的上模部(21)、中模部(22 )和下模部(23 ),所述板料(100 )沿着所述下模部(23 )的上表面移动进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模具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上模部(21)和中模部(22)之间的用于将所述上模部(21)与中模部(22)弹开的第一弹性件(25)、以及用于将所述上模部(21)与所述中模部(22 )相互连接的连接件(26 ); 所述上模部(21)包括沿板料(100)的进料方向依次安装的使部分所述板料(100)弯曲形成包角扣(200 )的成型冲头(29 )和使所述包角扣(200 )从所述板料(100 )上撕裂脱落的撕裂冲头(30),所述成型冲头(29)的一侧边与所述撕裂冲头(30)的一侧边相互对准且所述成型冲头(29)与所述撕裂冲头(30)相互错开,所述中模部(22)开设有分别与所述成型冲头(29)和所述撕裂冲头(30)相对应的第一成型冲孔和第一撕裂冲孔,所述下模部(23)开设有分别与所述成型冲头(29)和所述撕裂冲头(30)相对应的第二成型冲孔(291)和第二撕裂冲孔(301); 所述第二成型冲孔(291)外远离所述板料(100)进料位置的一端安装有可上下伸缩的用于阻止所述板料(100)在被冲压弯曲成型和撕裂落料过程中继续进料的挡料销(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25)为柱状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插入所述上模部(21)内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中模部(22)的上表面相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部(21)还包括打孔冲头(32),所述中模部(22)和下模部(23)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打孔冲头(32)相对应的第一打孔冲孔和第二打孔冲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部(21)还包括用于定位所述上模部(21)、中模部(22)和下模部(23)的导柱(27),所述中模部(22)和下模部(23)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导柱(27)相对应的第一导柱对应孔和第二导柱对应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部(21)还包括上模座(211)和贴合连接在所述上模座(211)下表面的上模板(212),所述成型冲头(29)、撕裂冲头(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圣根
申请(专利权)人:信义汽车玻璃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