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糖无动力中和强制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05531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0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使用的制糖无动力的中和强制反应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反应桶以及固定在反应桶上方的散汽箱,所述的散汽箱设有两个进料口,所述的两个进料口上连接有散汽箱进料管,所述的反应桶包括反应桶体、中和汁出汁管以及设于反应桶体左右对称的两根反应桶进料管,所述的反应桶进料管的上端与散汽箱连接,下端与反应桶连接,具有结构简单,效果好,糖汁质量稳定等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糖无动力中和强制反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制糖
,尤其是一种制糖无动力的中和强制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在亚硫酸法制糖工艺中,中和反应是蔗汁澄清的关键环节,其原理是在蔗汁中加入二氧化硫和石灰乳,反应形成亚硫酸钙以吸附非糖杂质,达到澄清蔗汁的目的。中和反应的效果对亚硫酸法白糖质量和产糖率有重要影响,硫熏中和反应与絮凝沉降分离是糖汁澄清过程重要的工艺步骤。目前在采用亚硫酸法的糖厂通常是将蔗汁经过硫熏后,在管道硫熏器的尾管中加入石灰乳,然后进入一个散气桶进行散气和简单混合,由于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石灰乳几乎同时加入蔗汁中,化学反应非常剧烈。且由于散气桶的主要作用是散掉蔗汁中的空气和吸收不完的二氧化硫,没有考虑到化学反应功能,故散气桶设计体积较小,没有搅拌器,这导致二氧化硫、石灰乳与蔗汁的混合不均匀,蔗汁的澄清效率低,影响产品质量和糖分回收率。此外,未能充分反应的石灰和二氧化硫随着蔗汁进入到后续生产环节,产生滞后反应,使后续的蒸发罐积垢增多,降低了蒸发效能。近年来,糖厂为了提高中和反应效率,也使用一些辅助设备如:转斗式加灰器、溢流式加灰器、管道式加灰器、撞击流式反应器以及中和汁强化反应器等。但是,采用以上的甘蔗糖厂设备结构复杂,需要较大资金的投入,而且澄清过程中硫熏中和化学反应均不够充分,造成清汁的钙盐和二氧化硫含量偏高,生成的亚硫酸钙密实性差,吸附除去胶体杂质及色素的效果不理想,沉降速度慢;絮凝沉降过程中,絮凝效果差,使糖汁在器内停留时间长,如果这时搅拌混合不完全,经过沉淀池后会出现滞后反应,经加热蒸发时产生大量的CaS03形成积垢,降低蒸发效能,糖衆PH变化大,糖分损失大,这对制糖生产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严重时,会出现硫熏中和反应不够充分均匀,箱内积垢沉底严重等,这成为了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显著的在制糖中采用无动力的中和强制反应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制糖无动力中和强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桶以及固定在反应桶上方的散汽箱,所述的散汽箱设有两个进料口,所述的两个进料口上连接有散汽箱进料管,所述的反应桶包括反应桶体、中和汁出汁管以及设于反应桶体左右对称的两根反应桶进料管,所述的反应桶进料管的上端与散汽箱连接,下端与反应桶连接。以上所述的散汽箱的两个进料口是设于散汽箱体左右对称或前后对称的位置。以上所述的反应桶进料管最低管壁的高度设于反应桶离底面高度的1/10以下。以上所述的中和汁出汁管入口的高度设于反应桶离底面高度的1/8以下。以上所述的反应桶进料管是2?4根,与反应桶进料管连接的反应桶进料口也是相对应的设有2?4个,反应桶进料管和反应桶进料口的布置均是左右或前后对称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本技术一是采用散汽箱的两个进料口设于散汽箱体左右对称或前后对称的位置,使得混合汁进料口从散汽箱相对应的两边切线入料,对混合汁进行充分搅拌,以节约加热的能量,二是采用两根大的料管将反应桶与散汽箱连接,而且进入反应桶的反应桶进料口设为左右对称的结构方式,反应桶进料管最低管壁的高度设于反应桶离底面高度的1/10以下,使得混合汁进料口从底部对应两边切线入料,强制了中和反应,推动整个反应箱内尤其是桶底的中和汁旋转混合均匀,设备不需要大的投资费用,减少能耗,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2.效果好,糖汁质量稳定。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两边切线入料,强制了中和反应,并配合采用中和汁出汁管入口的高度设于反应桶离底面高度的1/8以下,有效降低了清汁的滞后反应,达到了减少蒸发的积垢生产和糖分的损失,从反应桶出来的糖汁中和得比较充分,稳定性高,质量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简图。图2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简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的进料口切线入汁的工作原理示意简图。图4是反应桶进料管4的主视结构示意简图。图5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简图。图6是现有技术的中和反应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简图。[0021 ] 图中部件名称及序号:反应桶1、散汽箱2、散汽箱进料管3、反应桶进料管4、中和汁出汁管5、混合汁进料口 6、反应桶体7、反应桶进料口 8、法兰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其工作过程描述本技术的结构。参看如附图1和附图2和附图4所示,本技术的制糖无动力中和强制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桶1、散汽箱2、散汽箱进料管3、反应桶进料管4、中和汁出汁管5、混合汁进料口 6、反应桶体7、反应桶进料口 8和法兰9,所述的散汽箱2固定在反应桶I的上方,所述的反应桶I包括反应桶体7、中和汁出汁管5以及设于反应桶体7左右对称的两根反应桶进料管4,所述的反应桶进料管4的上端与散汽箱2连接,下端与反应桶I的反应桶进料口 8连接;所述的散汽箱2设有两个混合汁进料口 6,两个混合汁进料口 6连接有两个散汽箱进料管3,所述的散汽箱进料管3是设于散汽箱体左右对称或前后对称的位置;所述的反应桶进料管4最低管壁的高度hi设于反应桶I离底面高度的1/10以下;所述的中和汁出汁管5入口的高度h2设于反应桶I离底面高度的1/8以下。所述的反应桶进料管4是2?4根,与反应桶进料管4连接的反应桶进料口 8也是相对应的设有2?4个,反应桶进料管4和反应桶进料口 8的布置均是左右或前后对称分布。参看如附图4所示,所述的反应桶进料管4是采用若干个管子并通过法兰9连接。参看如附图6所示,是现有技术的中和反应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反应桶I与散汽箱2的连接方式是技术服务从中间连接的。工作原理:参看如附图3和附图5所示,本技术一改传统的中间入料法,改为前后或左右相切入料法,克服了糖汁反应不均匀、效率低的弊端。本制糖无动力中和强制反应装置,是当混合汁经过硫熏器后在反应箱和石灰混合反应生成CaS03后,利用混合汁自冲力的作用下进入反应装置,从底部对应两边切线入料,利用两股糖汁的对冲液流,强烈碰撞,完全混合,使混合汁中生成的H2S03和石灰完全反应,推动整个反应箱内尤其是反应桶底部沉淀的中和汁旋转混合均匀。本技术无动力的强制中和反应装置无需设置专门的动力,解决了强制混合的问题,具有效率高、节能的效果。实施例1广西某糖业集团公司,于2013年9月使用了本用新型的制糖无动力中和强制反应装置,安装在制糖二车间内,本技术包括反应桶1、散汽箱2、散汽箱进料管3、反应桶进料管4、中和汁出汁管5、混合汁进料口 6、反应桶体7和反应桶进料口 8,在本装置的散汽箱2是采用两根散汽箱进料管3从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硫熏器连接,反应桶I与散汽箱2通过左右两侧的两根反应桶进料管4连接,蔗糖的混合汁从左右两侧的硫熏器分别进入散汽箱2内,经过加热反应后糖汁由左右两侧的反应桶进料管4的下总管口从反应桶的两边切线入料,利用两股对冲的糖汁的液流,强烈碰撞,完全混合,使混合汁中生成的H2S03和石灰完全反应,推动整个反应箱内中和汁旋转混合均匀,最后,通过中和汁出汁管5排出,本装置经过了三个月的使用,生产的糖汁完全符合了国家的制糖标准,并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受到了用户的称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糖无动力中和强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桶(1)以及固定在反应桶(1)上方的散汽箱(2),所述的散汽箱(2)设有两个进料口,所述的两个进料口上连接有散汽箱进料管(3),所述的反应桶(1)包括反应桶体(7)、中和汁出汁管(5)以及设于反应桶体(7)左右对称的两根反应桶进料管(4),所述的反应桶进料管(4)的上端与散汽箱(2)连接,下端与反应桶(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糖无动力中和强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桶(I)以及固定在反应桶(I)上方的散汽箱(2),所述的散汽箱(2)设有两个进料口,所述的两个进料口上连接有散汽箱进料管(3),所述的反应桶(I)包括反应桶体(7)、中和汁出汁管(5)以及设于反应桶体(7)左右对称的两根反应桶进料管(4),所述的反应桶进料管(4)的上端与散汽箱(2)连接,下端与反应桶(I)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糖无动力中和强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汽箱(2)的两个进料口是设于散汽箱体左右对称或前后对称的位置。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杏严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农垦糖业集团昌菱制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