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4418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03:58
一种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框体;壳体,相对于所述框体可摆动地被轴支承;第1发光部,设于所述壳体,发出第1色的光;以及第2发光部,设于所述壳体,发出与所述第1色不同的第2色的光;所述第1发光部及所述第2发光部在沿着摆动轴的方向上排列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框体;壳体,相对于所述框体可摆动地被轴支承;第1发光部,设于所述壳体,发出第1色的光;以及第2发光部,设于所述壳体,发出与所述第1色不同的第2色的光;所述第1发光部及所述第2发光部在沿着摆动轴的方向上排列配置。【专利说明】照明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LED (Light Emitting Diode)等发光元件的照明器具,尤其涉及能够变更照射方向的万向下照灯(universal downlight)。
技术介绍
所谓的万向下照灯是顶棚嵌入式的照明器具,并且能够由用户自由变更发光部的照射方向。目前,在餐厅、美术馆、商品展览会等各种设施中,使用万向下照灯来进行照射壁面的空间演出。此外,近年来,作为取代白炽灯及荧光灯的、节能且长寿命的照明装置,使用LED的照明装置逐渐开始普及。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如下的LED照明装置:将色温不同的2色的白色光源分别集积配置,向各个白色光源独立地供给驱动电流。通过该构成,能够对2色的白色光源进行调色,照射从日光色到白炽灯色的、用户喜欢的白色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4519号公报作为万向下照灯的发光部,使用2色的白色光源向墙壁照射白色光时,在离顶棚较近的位置,从发光部到照射面的距离较短,所以2色的白色光未充分扩散,存在色斑(颜色不均)容易变得醒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器具,即使通过具备发出不同颜色光的多个发光部的照明器具照射墙壁的情况下,色斑(颜色不均)也不易变得醒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特征在于,具备:框体;壳体;第I发光部,设于所述壳体,发出第I色的光;以及第2发光部,设于所述壳体,发出与所述第I色不同的第2色的光;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框体可摆动地被轴支承,所述第I发光部及所述第2发光部在沿着摆动轴的方向上排列配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构成,使壳体相对于框体摆动并使第I及第2发光部朝向墙壁照射时,在位于从第I及第2发光部射出的2色的光未充分扩散的范围的墙壁(顶棚的附近)上,照射从第I发光部射出的光和从第2发光部射出的光。此外,在其以外的范围,2色的光混色地照射。因此,在2色的光未充分扩散的范围和其以外的范围的边界处的色斑(颜色不均)不易变得醒目。【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照明器具向顶棚的安装状态的截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图3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照明器具的旋转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照明器具的摆动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照明器具的使用状态的一例的截面图。图6是用于说明发光模组的构成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发光元件与电路单元的电连接关系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照明器具的仰视图。图9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照明器具的效果的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的照明器具的仰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的照明器具的仰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照明器具;10、110、210发光模组;12&1?12a4第I发光部;12bi?12b4第2发光部;13发光元件;14a第I荧光体层;14b第2荧光体层;20框体;30壳体;40轴承部件;50按压部件;60螺栓(摆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照明器具。<照明器具的构成>在此,使用图1?图5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照明器具I的构成。如图1所示,照明器具I由发光模组10、框体20、壳体30、轴承部件40及按压部件50构成。框体20具备:大致圆筒形的框主体21 ;大致圆环状的突缘部22,从框主体21的一个开口部向外侧延伸;大致圆环状的轴承载置部23,从框主体21的另一个开口部向内侧延伸;以及3个安装弹簧24。框体20例如是金属制的部件。在框主体21、轴承载置部23及弹性变形的安装弹簧24被埋入顶棚2的埋入孔2a内、并且突缘部22抵接于顶棚面2b的状态下,框部20通过弹性复原的安装弹簧24固定在顶棚2上。如图2所示,壳体30是具备模组容纳部31及散热部32的金属制的部件。模组容纳部31和散热部32 —体成形。模组容纳部31为有底圆筒状,在内部容纳有发光模组10、反射镜34及扩散板35。散热部32在模组容纳部31的底侧延伸设置,具备多个散热片32a。壳体30相对于框体20以平行于y轴的旋转轴Jl为轴沿着箭头Al、A2的方向旋转自如,并且以平行于z轴的摆动轴J2为轴沿着箭头A3、A4的方向摆动自如。即,照明器具I是在安装于顶棚2的状态下能够由用户自由地改变照射方向的所谓的万向下照灯。图3是用于说明容纳有发光模组10的壳体30旋转自如地安装于框体20的图。如图3所示,在壳体30上,在模组容纳部31与散热部32的边界附近外嵌有轴承部件40。壳体30经由轴承部件40安装在框体20上。具体地说,在模组容纳部31容纳于框主体21内、且轴承部件40载置于框体20的轴承载置部23的状态下,通过按压部件50将轴承部件40按压到轴承载置部23上,从而将壳体30固定在框体20上。在此,按压部件50仅固定于轴承载置部23,按压部件50与轴承载置部23之间的缝隙比轴承部件40的厚度稍大。因此,轴承部件40在上下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下以旋转轴Jl为而轴旋转自如。固定于轴承部件40的壳体30在与轴承部件40成为一体的状态下,相对于框体20以旋转轴Jl为轴而360度旋转自如。图4是用于说明容纳有发光模组10的壳体30摇动自如地安装于框体20的图。如图4所示,壳体30通过一对螺栓60摇动自如地轴支承在轴承部件40上。轴承部件40具有平板圆环状的主体41和一对安装片42,该一对安装片42在主体41的外周缘的两个部位相互对置地设置。在各安装片42上分别设有供成为摆动轴的一对螺栓60插入的插入孔42a。另一方面,在壳体30的表面的外嵌有轴承部件40的部分,与轴承部件40的插入孔42a的位置相应地设有螺孔33。通过螺栓60进行的壳体30向轴承部件40的固定如下进行:在使插入孔42a与螺孔33连通的状态下,将插入到插入孔42a中的螺栓60进一步拧入螺孔33。由此,壳体30以一对螺栓60为摆动轴J2,相对于轴承部件40被摆动自如地支持。另外,摆动轴J2相对于轴承部件40的中心偏心。如图5所示,像这样组装并埋入顶棚2的照明器具1,能够在使壳体30相对于框体20倾斜的状态下使用。如图5所示,发光模组10安装于模组容纳部31的底面31a。反射镜34为越远离发光模组10则直径越大的大致圆筒状,在内表面形成有光反射面。反射镜34以包围发光模组10的方式容纳在模组容纳部31内。扩散板35配置为将与发光模组10相反侧的反射镜34的开口部封闭。通过这样的构成,从发光模组10射出的光由反射镜34反射并由扩散板35扩散。如图5所示,使壳体30摆动后,底面31a相对于顶棚2的倾斜角变化,伴随于此,发光模组10相对于顶棚2的倾斜角也变化。结果,从发光模组10射出、由反射镜34反射、并由扩散板35扩散的光的射出角也变化。发光模组10与电路单元电连接,从电路单元向发光模组10供给电力而使发光模组10发光。电路单元的详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框体;壳体,相对于所述框体能够摆动地被轴支承;第1发光部,设于所述壳体,发出第1色的光;以及第2发光部,设于所述壳体,发出与所述第1色不同的第2色的光;所述第1发光部及所述第2发光部在沿着摆动轴的方向上排列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森淳允绪方俊文兵动若叶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