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14500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4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照明器具,包括:发光体,具有长形的基板、设置在基板的一面侧的发光元件、及在上表面侧配设有基板且在下表面侧遍及长度方向而设置有散热板的散热体;器具主体,形成为有底的箱形,且在侧板设置有可插入发光体的插入口;支撑台,包括遍及长度方向具有可使散热板滑动的卡合部的导轨,且与器具主体的插入口对向地设置在器具主体的底面上,供安装发光体;及固定单元,将发光体固定在支撑台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照明器具可容易地配设发光体,且可有效地释放发光体的热的箱状的照明器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照明器具,包括:发光体,具有长形的基板、设置在基板的一面侧的发光元件、及在上表面侧配设有基板且在下表面侧遍及长度方向而设置有散热板的散热体;器具主体,形成为有底的箱形,且在侧板设置有可插入发光体的插入口;支撑台,包括遍及长度方向具有可使散热板滑动的卡合部的导轨,且与器具主体的插入口对向地设置在器具主体的底面上,供安装发光体;及固定单元,将发光体固定在支撑台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照明器具可容易地配设发光体,且可有效地释放发光体的热的箱状的照明器具。【专利说明】照明器具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具有发光体的照明器具,发光体是在基板上安装有作为光源的发光兀件。
技术介绍
在设置在天花板等建筑物上的照明器具,使用了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 LED)模块(module)(发光体),发光二极管模块为在长形的基板上安装有作为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元件。该发光二极管模块设置在包含具有高热传导率的金属例如铝(aluminum) (Al)的散热板上。该散热板配设在器具主体内。而且,在发光二极管元件产生的热经由散热板传热至器具主体而散热。此外,在建筑物(building)等建筑,使用有在由截面T字型的杆(bar)状构件组成的天花板框中嵌入照明器具或设备机器等的系统(system)天花板。在装配于该系统天花板中的照明器具中,有使发光二极管模块位于器具主体的内部空间来设置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该照明器具是通过光源模块的侧壁的高度来设定发光二极管模块的距离器具主体的开口部的高度(深度)。此外,在系统天花板用的照明器具中,有将四个发光二极管模块(发光二极管器具)组装成口字形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该照明器具在安装在天花板的方形开口部的周围的安装框中配置有发光二极管模块。发光二极管模块配设在由安装框包围的空间内。日本专利特开2011-258317号公报(第8页、第3图)日本专利特开201-10106号公报(第5页、第2图)
技术实现思路
将发光二极管模块配设在器具主体的内部空间中的照明器有如下缺点:散热板与器具主体的热耦合(thermal coupling)欠佳,发光二极管模块的温度容易上升。此处,也有将发光二极管模块安装在器具主体的底面上的照明器具,但发光二极管模块为如下者,即,用螺丝固定发光二极管安装基板与散热板来设置,螺丝的螺纹部或头部介于发光二极管模块与器具主体之间而形成间隙,由此,发光二极管模块的热不易向器具主体侧进行热传导。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容易地配设发光体,且可有效地释放发光体的热的箱状的照明器具。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是包括发光体、器具主体、支撑台及固定单元而构成。发光体是包括长条形的基板、发光元件及散热体而成。发光元件设置在基板的一面侧。散热体是在上表面侧配设有基板,且在下表面侧遍及长度方向而设置有散热板。器具主体通过侧板及底板而形成为有底的箱形。而且,在侧板上设置有可插入发光体的插入口。支撑台是与器具主体的插入口对向地设置在器具主体的底面。而且,支撑台包括遍及长度方向具有可使发光体的散热板滑动的卡合部的导轨而成,且供安装发光体。固定单元是将发光体固定在支撑台上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发光体通过从器具主体的插入口插入至器具主体内,且使散热体的散热板滑动至支撑台的卡合部并导入至导轨,而安装在支撑台上,因此可容易地将发光体配设在器具主体内,并且可使发光体的热从散热体的散热板散发至器具主体内并从插入口释放至外部空间,由此,可抑制发光体的温度上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a)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概略前视图,图1(b)为该照明器具的概略仰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发光体的概略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局部概略截面图。图4为表不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另一支撑台的概略截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的照明器具的局部概略截面图。符号的说明:1、IA:照明器具2:器具主体3:发光体4、4A:支撑台5:作为固定单元的螺丝6:T字型杆8:防掉落金属件9:开口10:底面11:通孔12:点灯装置13:端子台14:电源线15,32:侧板16:插入口17:分界线18:输出线19:底板20:底板的背面21:基板21a:基板的一面22:作为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6:散热体26a:散热体的上表面26b:散热体的下表面27:连接器28、30:切口部29:引线31:保护罩33、34:散热板33a:散热片的外表面34a:散热板的板状的两侧外表面34b:散热板的前端35:作为卡止部的凸条36:基座部36a:基座部的上表面37、40a、40b:支撑片37a:支撑片的外表面38:导轨38a:内壁39:作为卡合部的凹条41:螺丝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I包括器具主体2、发光体3、未图示的支撑台4(示于图3)、及作为固定单元的螺丝5。该照明器具I是装配在系统天花板上,如图1(a)所示,器具主体2设置在T字型杆6。在器具主体2设置有一对(图中仅示有一个)防掉落金属件8,以防止器具主体2从T字型杆6掉落。如图1(b)所示,器具主体2通过金属板例如冷轧钢板,形成为分别包括正方形的开口 9及底面10的箱形。在底面10的中央部设置有正方形的通孔11。而且,在底面10,四个发光体3以成为口字形的方式配置。此外,在通孔11的附近配设有将发光体3点亮的点灯装置12及端子台13。点灯装置12通过电源线14连接于端子台13。电源线14包含对点灯装置12供给外部电源的电源线、及将从点灯装置12输出的电力供给至发光体3的输出线。而且,在器具主体3的四个侧板15,分别设置插入口 16。该插入口 16形成在侧板15、15彼此的分界线17侧的侧板15。而且,插入口 16形成为可供发光体3插入并插通的长方形。而且,连接于端子台13的输出线18通过插入口 16而连接于发光体3。通过该输出线18而从点灯装置12对发光体3供给规定的电力(电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底面10是指底板(顶板)19的由四个侧板15包围的面。在底板19的背面20侧,配线有输出线18及外部电源。器具主体2通过四个侧板15及底板19而形成为有底的箱形。而且,器具主体2也可在其开口 9侧适当设置对来自发光体3的光进行控制的遮光板(baffle)。发光体3如图3所示,形成为包括基板21、作为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元件22及散热体26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基板21为长形,且包含平板状的金属板,例如厚度1.0mm的铝(Al)板,在一面21a上隔着未图示的绝缘层而安装发光二极管元件22。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二极管元件22於基板21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地设置为两行,每一行均通过未图示的配线图案而串联连接。此外,在基板21的长度方向两端侧分别配设有连接器(connector) 27。该连接器27通过未图示的配线图案而连接于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元件22。此外,在基板21的长度方向两端侧形成有长方形的切口部28。发光二极管元件22为封装品,且使用放射规定的色光,例如白色光。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两个基板21是在散热体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体,具有长条形的基板、设置在该基板的一面侧的发光元件、及在上表面侧配设有所述基板且在下表面侧遍及长度方向而设置有散热板的散热体;器具主体,通过侧板及底板而形成为有底的箱形,且在所述侧板设置有可插入所述发光体的插入口;支撑台,包括遍及长度方向具有可使所述散热板滑动的卡合部的导轨,且与所述插入口对向地设置在所述器具主体的底面上,供安装所述发光体;及固定单元,将所述发光体固定在所述支撑台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坂圭次郎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