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竿的便携式上旋塞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3466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利性高的钓竿的便携式上旋塞衬套,其不增加钓竿的制造成本,不损伤上旋塞进行保护,同时可以根据状况以各种方式携带保持上旋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便携式上旋塞衬套(1)具备:保护罩(22),用于覆盖且保护嵌入第1节竿(3)的顶端开口(3a)的上旋塞(10)的嵌合部(14);及安装部(24),设置于保护罩(22),为了使保护罩(22)被支撑对象物支撑而装拆自如地安装于支撑对象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钓竿的便携式上旋塞衬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携带钓竿的尤其是抽出式的钓竿的上旋塞时所使用的便携式上旋塞衬套。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在形成第I节竿的竿杆内部可同心收纳外径不同的多个竿杆的抽出式钓竿。在这样的抽出式钓竿中,在将其他的竿杆全部收纳于第I节竿的竿杆内的状态下,第I节竿的顶端开口被上旋塞封闭。另一方面,在使用钓竿时,虽然将上旋塞从第I节竿的顶端开口取下从而将其他的竿杆从第I节竿的竿杆内拉出并伸长,但是此时上旋塞的处理存在问题。S卩,在使用钓竿时,取下的上旋塞虽然收纳于例如垂钓者穿着的长裤或垂钓者携带的包等,但是根据钓竿的种类上旋塞的大小也各种各样,当上旋塞小时,则变得容易丢失上旋塞,而且,当上旋塞大时,则上旋塞的体积大从而变得妨碍。而且,当草率操作上旋塞时,则容易损伤上旋塞,尤其是在第I节竿的顶端开口嵌入的上旋塞的嵌合部损伤时,则有可能影响上旋塞与第I节竿的顶端开口的嵌合状态。在这样的状况中,例如专利文献I至专利文献3提出有如下结构,将安装上旋塞的安装部或收容上旋塞的收容部设置于第I节竿的基端部或堵塞第I节竿的基端开口的尾旋塞等,在所述安装部或所述收容部保持或收容在使用钓竿时取下的上旋塞的结构。专利文献1:日本国实开昭49 - 8188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实开昭61 - 19786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国实开昭61 - 1978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第I节竿的基端部设置所述安装部或所述收容部的构造中,由于必须对竿杆或尾旋塞实施加工,因此钓竿的制造成本变高。另外,由于只能在第I节竿的基端部上安装上旋塞,因此便利性不好。尤其,包括将钓竿形成放置竿的情况等,第I节竿的基端部与地面等的其他的障碍物接触的机会多,则容易损伤上旋塞。本技术是着眼于前述的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利性高的钓竿的便携式上旋塞衬套,其不增加钓竿的制造成本,不损伤上旋塞进行保护,同时可以根据状况以各种方式携带保持上旋塞。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为用于携带封闭钓竿的第I节竿的顶端开口的上旋塞的便携式上旋塞衬套,其特征为,具备:保护罩,用于覆盖且保护嵌入所述第I节竿的顶端开口的所述上旋塞的嵌合部;及安装部,设置于所述保护罩,为了使该保护罩被支撑对象物支撑而装拆自如地安装于支撑对象物。由于上述结构的便携式上旋塞衬套具备保护罩,该保护罩用于覆盖且保护嵌入第I节竿的顶端开口的上旋塞的嵌合部,因此可以不损伤且不脏污地保护上旋塞(尤其是嵌合部)。而且,由于上述结构的便携式上旋塞衬套具备安装部,其为了使保护罩被支撑对象物支撑而装拆自如地安装于支撑对象物,因此可以将由保护罩进行保护的上旋塞通过安装部支撑于支撑对象物(例如,手机、冷藏箱、竿盒、长裤的带子、包等),以便不丢失。即,上述结构的便携式上旋塞衬套可以根据状况以各种方式携带保持上旋塞,便利性高。而且,由于不必对钓竿进行加工,因此也不增加钓竿的制造成本。本技术的便携式上旋塞衬套不增加钓竿的制造成本,不损伤上旋塞进行保护,同时可以根据状况以各种方式携带保持上旋塞,便利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一例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式上旋塞衬套及安装有上旋塞的抽出式钓竿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在图1的抽出式钓竿的第I节竿的顶端开口上安装有上旋塞的状态的概略侧视图。图3 (a)是便携式上旋塞衬套的侧视剖视图,(b)是(a)的A方向向视图,(C)是表示在(a)的便携式上旋塞衬套的保护罩上嵌合了上旋塞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图4是上旋塞及其嵌合部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将 便携式上旋塞衬套的保护罩与安装部分解的立体图。符号说明1-钓竿;3-第I节竿(竿杆);3a_顶端开口 ;5、7_竿杆;10-上旋塞;14-嵌合部;20-便携式上旋塞衬套;22_保护罩;24_安装部;27_穿通孔;30_连接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涉及的便携式上旋塞衬套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在抽出式钓竿I中,在形成第I节竿3的竿杆内部同心收纳有外径不同的多个竿杆5、7...(只图示局部)。在这样的抽出式钓竿I中,在图2的全部将其他的竿杆5、7..?收纳于第I节竿3的竿杆内的状态下,第I节竿3的顶端开口 3a通过上旋塞10封闭。另一方面,在使用钓竿I时,如图1所示,上旋塞10从第I节竿3的顶端开口 3a取下,从第I节竿3的竿杆内将其他的竿杆5、7..?拉出并伸长。尤其是如图1及图4明确所示,上旋塞10由嵌入第I节竿3的顶端开口 3a的例如橡胶制的圆筒状的嵌合部14与例如实施了滚花加工的圆柱状的头部12形成。如图4所示,头部12具有从其端面延伸的具有螺纹的轴部15,嵌合部14介由其内孔14a安装在该轴部15上。用于携带上旋塞10的便携式上旋塞衬套20具备:筒状的保护罩(筒体)22,用于覆盖且保护上旋塞10的嵌合部14 ;及安装部24,设置于保护罩22,为了使保护罩22被支撑对象物(未图示) 支撑而装拆自如地安装于支撑对象物。安装部24由如下构件形成:内侧突出部29,从保护罩22的一端侧嵌合固定于其内孔22a ;及外侧突出部28,具有用于将安装部24与所述支撑对象物连接的连接单元。保护罩22由例如与第I节竿3相同的原材料形成,具有与第I节竿3的顶端开口 3a的内径大致相等的内径且与上旋塞10的嵌合部14装拆自如地嵌合。虽然在图1及图3中表示作为连接单元的球链30,但是作为连接单元可考虑例如钩、胶带、螺丝等各种各样的方式。例如,连接单元为球链30时,安装部24的外侧突出部28具有可使球链30穿通的穿通孔27。作为安装部24装拆自如地安装的支撑对象物,虽然可例举包括如下随身物品的钩挂部,例如手机、冷藏箱、竿袋、竿盒、包、裤带等,但是如上那样的支撑对象物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静止体及移动体的任意物体的任意部位。在使用钓竿I时,从第I节竿3的顶端开口 3a取下的上旋塞10的其嵌合部14嵌合于介由安装部24 (连接单元30)预先在支撑对象物上安装的便携式上旋塞衬套20的保护罩22。或者,从钓竿I取下的上旋塞10的其嵌合部14嵌合于便携式上旋塞衬套20的保护罩22,在其嵌合状态下,便携式上旋塞衬套20介由其安装部24 (连接单元30)安装于支撑对象物。另一方面,在图2表示的状态下收纳钓竿I时,从便携式上旋塞衬套20取下上旋塞10,将上旋塞10的嵌合部14嵌入第I节竿3的顶端开口 3a。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在保护罩22或安装部24上形成排气孔,由此,可以使所压缩的空气通过所述排气孔排出,以便在上旋塞10安装于衬套20时,不会被衬套20内的压缩空气使上旋塞10突然从衬套20脱落。如上所述,可以使上旋塞10确实地保持于衬套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上旋塞衬套,其为用于携带封闭钓竿的第1节竿的顶端开口的上旋塞的便携式上旋塞衬套,其特征为,具备:保护罩,用于覆盖且保护嵌入所述第1节竿的顶端开口的所述上旋塞的嵌合部;及安装部,设置于所述保护罩,为了使该保护罩被支撑对象物支撑而装拆自如地安装于支撑对象物。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1.31 JP 2013-0176291.一种便携式上旋塞衬套,其为用于携带封闭钓竿的第I节竿的顶端开口的上旋塞的便携式上旋塞衬套,其特征为,具备: 保护罩,用于覆盖且保护嵌入所述第I节竿的顶端开口的所述上旋塞的嵌合部; 及安装部,设置于所述保护罩,为了使该保护罩被支撑对象物支撑而装拆自如地安装于支撑对象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上旋塞衬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浩一中村拓真福田和也濑在宏
申请(专利权)人: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