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3368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属于烟草物料风力分选工艺及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第一级打叶机组和第二级打叶机组之间设有四个风压式双仓风分机,风压式双仓风分机为并联式连接;第二级打叶机组和第三级打叶之间设有两个风压式三仓风分机,风压式三仓风分机为并联式;第三级打叶机和第四级打叶机之间之后各设有一台风压式三仓风分机为串联式连接;变传统的风力管道输送为输送带、振槽输送物料,不易阻料,减少了物料温度、水分的散失,降低物料的燥碎,传动功率小,大大降低了能耗和噪声,提高了出料烟片的大、中片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对烟片和烟梗及粉尘、碎末进行风力分选的新型工艺及设备。属烟草物料风力分选工艺及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打叶复烤生产加工过程中,烟叶经打叶机组实现梗叶分离。分离后的叶、梗混合物输送到风分器风分仓进行风选。叶梗未分离的烟叶再次输送到下一级打叶机重复打,经多次打叶和风分从而分选出单纯的叶片和烟梗。而传统的物料输送装置是由落料器、输送风机和管道组成,其作用是实现物料输送并通过落料器将物料分出。但在风力输送和分离过程中会使物料水分降低、机械摩擦损伤烟叶,导致物料大中片率低下,并产生大量碎末,降低了物料使用价值。同时现有的风分器只能完成分选功能,均需要落料器来完成气料分离工作。且使用的落料器及输送风机数量多,输送管道跨度大,沿程压力损失也大。设备密集复杂,噪声大、能耗高,输送稳定性差易阻料。因此传统的工艺及设备已经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基于传统的CN 102626257 A和CN 2791087 Y风分机分选出的有效叶片经过风送后使用旋转式落料器进行气料分离,已经满足不了新型工艺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解决传统工艺的不足,旨在专利技术一种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它具有高效、能耗低噪声小、结构简单、易维护、物料损耗低的新型设备。本技术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节能打叶风分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及设备连接顺序是:刮板喂料机(1),仓式喂料机(2),比例喂料机,第一级打叶机组(3),打叶机出料运输带(4),高速运输带(5),风压式双仓风分机(6),一风分叶片出料运输带(7),振筛(8),碎烟片出口(8a),带梗叶片输送带(9),打叶机组入口运输带(10),第二级打叶机组(11),打叶机出口振槽(12),高速运输带(13),风压式三仓风分机(14),梗出料运输带(15),带梗叶片输送带(16),打叶机入口较宽运输带(17),二风分叶片出料运输带(18),第三级打叶机(19 ),打叶机出料振槽(20 ),高速运输带(21),风压式三仓风分机(22 ),梗出料运输带(23),三风分叶片出料运输带(24),带梗叶片运输带(25),打叶机入口较宽运输带(26),第四级打叶机(27),打叶机出口振槽(28),高速运输带(29),风压式三仓风分机(30),带梗叶片运输带(31、32、33),碎烟片汇集运输带(34),叶片汇集运输带(35),梗汇集运输带(36)及风分风机(6h);其中,第一级打叶机组(3)各机台采用并联式连接,出料流向沿长度方向,第二级打叶机组(11)各机台采用并联式连接,出料流向沿宽度方向,第三级打叶机(19)和第四级打叶机(27 )为串联式连接,出料流向沿宽度方向。第一级打叶机组(3)和第二级打叶机组(11)之间设有四个风压式双仓风分机(6),风压式双仓风分机(6)为并联式连接;第二级打叶机组(11)和第三级打叶(19)之间设有两个风压式三仓风分机(14),风压式三仓风分机(14)为并联式;第三级打叶机(19)和第四级打叶机(27)之间之后各设有一台风压式三仓风分机(22、30),为串联式连接;其中第四级打叶机(27)之后的风压式三仓风分机(30)带梗叶片分离仓落料口设有运输带(31、32、33)返回到第四级打叶机组(27)循环打;各个双仓风分机和三仓风分机的入口采用高速运输带(5、13、21、29 )供料,进料流向为风分机长度方向。第二级打叶机组(11)、第三级打叶机组(19)、第四级打叶机组(27)的入口运输带为较宽运输带(10,17,26),出料输送为振槽(12、20、28),高速运输带速度在2?5 m / s之间。工艺设备布置的两侧分别设有烟梗汇集运输带(36)和烟叶片汇集运输带(35);汇集运输带来料方式为振筛(8)输送,并设有碎烟片汇集运输带(34)或管路。设备设置每级打叶机组是由多台打叶机与数台风压式双仓风分机、风压式三仓风分机或风压式多仓风分机呈对称工艺分布组成。每台风压式双仓风分机或每台风压式三仓风分机对应I?2台风机(6h)进行物料风分,在分离仓内形成正压;风量风速由风阀或阻尼板(6d)控制;输送网带上部吸风口(6f)负压由除尘系统风机提供。风压式双仓风分机或者风压式三仓风分机的分离仓与落料仓之间的辅助进风口(6g)进风由除尘系统风机提供或可单独设置风机,也可由风分风机(6h)提供。所述风压式双仓风分机中的分离仓上部侧壁与落料仓上部侧壁相通,传送网带通过该相通口连通分离仓与落料仓,相通口处设置隔离两仓的风帘,落料仓底部设置出料口,分离仓的顶部设置负压吸风口,分离仓侧壁正对传送网带一端的下部设置进料口,分离仓下部设置带网眼的振槽,振槽下设置带网眼的阻尼板,阻尼板下方安装正对分离仓下端口的进风口,振槽末端接剔除物落料口 ;传送网带在分离仓与落料仓中水平设置,风帘的结构为在分离仓与落料仓相接的相通口下部设置辅助进风口,辅助进风口上设置一系列向上垂直正对传送网带的出风孔,分离仓为上口大于下口的喇叭状,仓的倾斜侧壁带有角度调节器,阻尼板采用抽拉滑槽安装在振槽下方。所述风压式三仓风分机由吸风口,传送网带、进料口、第一分离仓、振筛、阻尼板、第一次进风口、第一辅助送风口、第一次剔除物出料口、第二次进风口、第二次剔除物出料口 ;出料口 ;毛刷,落料仓;第二分离仓、第二辅助送风口组成,第一分离仓的上部侧壁与第二分离仓的上部侧壁相通、第二分离仓的上部侧壁又与落料仓上部侧壁相通,构成三仓串联相通的结构,传送网带放置安装在两个分离仓与一个落料仓的内壁三仓相通的通道口,传送网带位于进料口的上方呈水平设置,第一分离仓与第二分离仓相通的通道口处设置有隔离两仓的风帘,第二分离仓与落料仓相通的通道口处也设置有隔尚两仓的风帘;落料仓底部设置出料口,每个分离仓的顶部各设置有负压吸风口,第一分离仓侧壁正对传送网带一端的下部设置进料口,第一分离仓和第二分离仓的下部设置带网眼的振筛,振筛下设置带网眼的阻尼板,阻尼板下方安装正对各个分离仓下端口的进风口,振筛末端接剔除物出料口;风帘结构为在第二分离仓与落料仓相接的相通口下部设置第二辅助进风口,及第一分离仓与第二分离仓相接的相通口下部设置第一辅助进风口,每个辅助进风口上设置一系列向上垂直正对传送网带的出风孔。所述的第一分离仓或者第一分离仓都为上口大于下口的喇叭状,每个分离仓的倾斜侧壁带有角度调节器,阻尼板采用抽拉滑槽安装在振筛下方;通过置换第一分离仓或者第二分离仓下部的阻尼板,可以调节进入第一分离仓或者第二分离仓的正压风速,使两个分离仓内的风断面呈不同风压及风速;从而使相临的第一分离仓与第二分离仓,及第二分离仓与落料仓处于不同压力;所述的采用垂直转角结构的进风口,使每个分离仓内的压力平衡面形成左低右高的形态,每个分离仓为上口大于下口的喇叭状,分离仓的倾斜侧壁带有角度调节器,阻尼板采用抽拉滑槽安装在振槽下方;每个分离仓都处于下部正压、上部负压状态,两个分离仓利用正负压对物料进行四次分离;每个分离仓内的正负风压平衡面可调;相邻的第一分离仓与第二分离仓,及第二分离仓与落料仓之间由隔板隔开,且有物料通道相连;所述吸风口处的压力比标准大气压小100?2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备连接顺序是:刮板喂料机(1),仓式喂料机(2),比例喂料机,第一级打叶机组(3),打叶机出料运输带(4),高速运输带(5),风压式双仓风分机(6),一风分叶片出料运输带(7),振筛(8),碎烟片出口(8a),带梗叶片输送带(9),打叶机组入口运输带(10),第二级打叶机组(11),打叶机出口振槽(12),高速运输带(13),风压式三仓风分机(14),梗出料运输带(15),带梗叶片输送带(16),打叶机入口较宽运输带(17),二风分叶片出料运输带(18),第三级打叶机(19),打叶机出料振槽(20),高速运输带(21),风压式三仓风分机(22),梗出料运输带(23),三风分叶片出料运输带(24),带梗叶片运输带(25),打叶机入口较宽运输带(26),第四级打叶机(27),打叶机出口振槽(28),高速运输带(29),风压式三仓风分机(30),带梗叶片运输带(31、32、33),碎烟片汇集运输带(34),叶片汇集运输带(35),梗汇集运输带(36)及风分风机(6h);其中,第一级打叶机组(3)各机台采用并联式连接,出料流向沿长度方向,第二级打叶机组(11)各机台采用并联式连接,出料流向沿宽度方向,第三级打叶机(19)和第四级打叶机(27)为串联式连接,出料流向沿宽度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备连接顺序是:刮板喂料机(1),仓式喂料机(2 ),比例喂料机,第一级打叶机组(3 ),打叶机出料运输带(4),高速运输带(5 ),风压式双仓风分机(6),一风分叶片出料运输带(7),振筛(8),碎烟片出口(8a),带梗叶片输送带(9 ),打叶机组入口运输带(10 ),第二级打叶机组(11),打叶机出口振槽(12 ),高速运输带(13),风压式三仓风分机(14),梗出料运输带(15),带梗叶片输送带(16),打叶机入口较宽运输带(17),二风分叶片出料运输带(18),第三级打叶机(19),打叶机出料振槽(20),高速运输带(21),风压式三仓风分机(22),梗出料运输带(23),三风分叶片出料运输带(24),带梗叶片运输带(25),打叶机入口较宽运输带(26),第四级打叶机(27),打叶机出口振槽(28),高速运输带(29),风压式三仓风分机(30),带梗叶片运输带(31、32、33),碎烟片汇集运输带(34 ),叶片汇集运输带(35 ),梗汇集运输带(36 )及风分风机(6h ); 其中,第一级打叶机组(3 )各机台采用并联式连接,出料流向沿长度方向,第二级打叶机组(11)各机台采用并联式连接,出料流向沿宽度方向,第三级打叶机(19)和第四级打叶机(27)为串联式连接,出料流向沿宽度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级打叶机组(3)和第二级打叶机组(11)之间设有四个风压式双仓风分机(6),风压式双仓风分机(6)为并联式连接;第二级打叶机组(11)和第三级打叶(19)之间设有两个风压式三仓风分机(14),风压式三仓风分机(14)为并联式;第三级打叶机(19)和第四级打叶机(27)之间之后各设有一台风压式三 仓风分机(22、30),为串联式连接; 其中第四级打叶机(27)之后的风压式三仓风分机(30)带梗叶片分离仓落料口设有运输带(31、32、33)返回到第四级打叶机组(27)循环打;各个双仓风分机和三仓风分机的入口采用高速运输带(5、13、21、29 )供料,进料流向为风分机长度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级打叶机组(11 )、第三级打叶机组(19 )、第四级打叶机组(27 )的入口运输带为较宽运输带(10、17,26),出料输送为振槽(12、20、28),高速运输带速度在2~5 m / s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其特征在于:工艺设备布置的两侧分别设有烟梗汇集运输带(36)和烟叶片汇集运输带(35);汇集运输带来料方式为振筛(8)输送,并设有碎烟片汇集运输带(34)或管路。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备设置每级打叶机组是由多台打叶机与数台风压式双仓风分机、风压式三仓风分机或风压式多仓风分机呈对称工艺分布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台风压式双仓风分机或每台风压式三仓风分机对应I~2台风机(6h)进行物料风分。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其特征在于:风压式双仓风分机或者风压式三仓风分机的分离仓与落料仓之间的辅助进风口(6g)进风由除尘系统风机提供或可单独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泉杨彦彬赵云川陈冉陆俊平戚文辉潘文牟定荣王毅王力武刘文张春禧王熙娥周明
申请(专利权)人: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