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箱的轿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2425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箱的轿顶,包括轿顶主体、侧轿顶、轿顶加强筋和装饰顶;所述轿顶主体、侧轿顶以及轿顶加强筋之间利用铆钉铆接,形成轿顶主体结构;而所述装饰顶与所述轿顶主体结构铆接;并且所述轿顶主体、侧轿顶和轿顶加强筋均采用镀锌钢板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轿顶结构采用了铆接替代了焊接工艺,不仅保证了轿顶的强度,而且组装过程中轿顶组装无变形,外形美观,减少了加工工序繁杂过程,而且没有焊接,不使用油漆,避免了环境污染,生产线员工的健康也更加有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箱的轿顶,包括轿顶主体、侧轿顶、轿顶加强筋和装饰顶;所述轿顶主体、侧轿顶以及轿顶加强筋之间利用铆钉铆接,形成轿顶主体结构;而所述装饰顶与所述轿顶主体结构铆接;并且所述轿顶主体、侧轿顶和轿顶加强筋均采用镀锌钢板制成。本专利技术的轿顶结构采用了铆接替代了焊接工艺,不仅保证了轿顶的强度,而且组装过程中轿顶组装无变形,外形美观,减少了加工工序繁杂过程,而且没有焊接,不使用油漆,避免了环境污染,生产线员工的健康也更加有保证。【专利说明】电梯轿箱的轿顶
本专利技术涉及直升乘客电梯零配件的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箱的轿顶。
技术介绍
轿厢是电梯用来运载乘客或货物及其它载荷的轿体部件。而轿厢轿顶是轿厢不可或缺的部件,其通常由包括顶板、加强筋以及其它附属配件的部件所组成;在现有技术中,轿顶各个零部件之间通常以焊接的连接方式固定在一起。然而焊接工艺需要定位家具才能保证相对的位置关系要求,而且焊接后轿顶变形不易消除,同时还需要进行打磨和喷涂;此外也难以满足越来越高的审美要求;另外,也影响了后期零部件的维修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箱的轿顶。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梯轿箱的轿顶,包括轿顶主体、侧轿顶、轿顶加强筋和装饰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主体、侧轿顶以及轿顶加强筋之间利用铆钉铆接,形成轿顶主体结构;而所述装饰顶与所述轿顶主体结构铆接;并且所述轿顶主体、侧轿顶和轿顶加强筋均采用镀锌钢板制成。其中,所述镀锌钢板表面形成有钝化膜层。其中,所述钝化膜层是通过将所述镀锌钢板浸溃在钝化溶液中,处理I?20分钟形成,其中钝化溶液的温度为70?90°C。其中,所述钝化膜层的附着量为10?50g/m2。作为优选地,所述钝化膜层的附着量为10?20g/m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梯轿箱的轿顶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轿顶结构采用了铆接替代了焊接工艺,不仅保证了轿顶的强度,而且组装过程中轿顶组装无变形,外形美观,减少了加工工序繁杂过程,而且没有焊接,不使用油漆,避免了环境污染,生产线员工的健康也更加有保证。此外轿顶主体结构采用镀锌钢板,不使用油漆,省略了表面处理环节;而且本专利技术的轿顶结构中有装饰顶为装饰,使得铆接的痕迹也被装饰顶遮挡住,不会因为铆接影响轿顶的美观。总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轿顶结构在安装时效率高,成本低,作业环境优良,无污染,更环保;而且轿顶结构也更加美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梯轿箱的轿顶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需要指出的是实施例中有关材料以及性能等的描述都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指对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梯轿箱的轿顶,包括轿顶主体、侧轿顶、轿顶加强筋和装饰顶,此外还通常具有前边框、后边框等辅助部件;所述轿顶主体、侧轿顶以及轿顶加强筋之间利用铆钉铆接,形成轿顶主体结构;而所述装饰顶与所述轿顶主体结构铆接;另外,轿顶的其它零部件,如中间吊架连接板、日光灯座等可通过螺丝固定在轿顶内。并且所述轿顶主体、侧轿顶和轿顶加强筋均采用镀锌钢板制成,所述的镀锌钢板可通过数控冲床加工出铆接安装孔,然后再利用抽芯铆钉铆接;为了防止接触腐蚀,加工后的镀锌钢板需要进行钝化处理并在所述镀锌钢板表面形成钝化膜层。本实施例的轿顶结构采用了铆接替代了焊接工艺,不仅保证了轿顶的强度,而且组装过程中轿顶组装无变形,外形美观,减少了加工工序繁杂过程,而且没有焊接,不使用油漆,避免了环境污染。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镀锌钢板表面的钝化膜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所述镀锌钢板浸溃在钝化溶液中,其中钝化溶液的温度为70?90°C,处理时间为约I?20分钟,优选为5?8分钟。为了提高成膜效率以及成膜的均匀性,可以对处理液进行搅拌。其中,所述的钝化液由2.5?3.0wt %氨基三亚甲基膦酸、1.2?1.5wt%的三聚磷酸锌铝、0.5?0.8界丨%的硼酸、1.2?1.5wt%的柠檬酸和余量的去离子水组成。采用所述的钝化液,其能够形成润滑性良好的致密复合膜,其能够保障所述镀锌钢板不发生接触腐蚀;并且由于润滑性优异,在轿顶组装过程中镀锌钢板的钝化膜层也不会发生磨损。作为优选地,为了提供足够的耐腐蚀性,所述钝化膜层的附着量为10?50g/m2,作为优选地,所述钝化膜层的附着量为10?20g/m2。实施例2本实施例给出了钝化膜层的具体例子,并且为了方便比较还给出了对比例,作为示例性地,所述镀锌钢板均为同一批次的镀锌钢板制成的试样;所述镀锌钢板浸溃在钝化溶液中,其中钝化溶液的温度为80°C,处理时间为8?10分钟;形成的钝化膜层的附着量均为约10g/m2。各试样以及比较样的区别只是在于钝化液的组成和/或含量不同。表I中给出了各试样(Al?A4)以及比较样(BI?B6)所采用的钝化液的组成。表I钝化液的组成【权利要求】1.一种电梯轿箱的轿顶,包括轿顶主体、侧轿顶、轿顶加强筋和装饰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主体、侧轿顶以及轿顶加强筋之间利用铆钉铆接,形成轿顶主体结构;而所述装饰顶与所述轿顶主体结构铆接;并且所述轿顶主体、侧轿顶和轿顶加强筋均采用镀锌钢板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箱的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锌钢板表面形成有钝化膜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箱的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膜层是通过将所述镀锌钢板浸溃在钝化溶液中,处理I?20分钟形成,其中钝化溶液的温度为70?90°C。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轿箱的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膜层的附着量为`10 ?50g/m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轿箱的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膜层的附着量为`10 ?20g/m2。【文档编号】B66B11/02GK103910271SQ201410142672【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0日 【专利技术者】葛晓东, 金华, 王应 申请人:苏州德奥电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轿箱的轿顶,包括轿顶主体、侧轿顶、轿顶加强筋和装饰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主体、侧轿顶以及轿顶加强筋之间利用铆钉铆接,形成轿顶主体结构;而所述装饰顶与所述轿顶主体结构铆接;并且所述轿顶主体、侧轿顶和轿顶加强筋均采用镀锌钢板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晓东金华王应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德奥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