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立君专利>正文

马铃薯栽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2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铃薯栽植机,由主机架、前横梁、种箱、排种机构、排肥机构、传动机构、开沟器、镇压器、覆土器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设计一组勺链排种机构,两根排种链上分别焊有若干个长柄排种勺,各勺柄上设有清种拨针,双勺链排种机构为左右各一组,传动机构从两组中间由链条驱动排种机构,传动机构的门形地轮支架上部通过调整丝杠与前横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可靠,播种质量好,空穴率、重播率低。(*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铃薯栽植机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栽植机。国内现有马铃薯栽植机,特别是中小型栽植机普遍采取单垄单组勺链排种机构,大凹坑、平窄边的种勺形状,勺柄短、勺与链较近,存在播种空穴率高、重播率高和播种质量差的问题。1、由于单组勺链排种,勺链运动线速度高,种勺充种不良,产生空勺漏播现象较多。2、勺柄短,勺与链距离近,勺链之间托种,产生重播现象较多。3、凹坑大而深,边缘平而窄的种勺形状,一勺多种现象较多。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栽植机,具有播种质量好,空穴率、重播率低的特点。下面首先引出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马铃薯栽植机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本技术图1的B向视图;图4是本技术勺链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图4的A-A向视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由主机架2、前横梁35、种箱1、排种机构、排肥机构、传动机构、开沟器25、镇压器5、覆土器6等组成,主机架2安装在前横梁35上,主机架的中部安装排种机构,排种机构由上、下排种轴23、28,上、下排种链轮21、8和双组勺链组成,上排种轴23两端由轴承座33支撑,中部与下排种链轮8花链连接,上排种链轮21在上排种轴23上滑转,上排种轴两端由上弹簧座20、弹簧42和下弹簧座41支撑,勺链由上下排种轴及上下链轮支撑,下行勺链的勺在导种管中;传动机构由地轮9、地轮轴13、门形地轮支架10和地轮轴支柄37组成,门形地轮支架10的左右圆梁由U形卡子40与主机架2的顺梁连接,门形支架下部与地轮轴支柄由调整螺栓38连接,门形支架上部与调整丝杠18连接,地轮轴两端安装排种主动链轮12,通过排种传动链30与排种被动链轮27挂接,地轮轴左侧还装有排肥主动链轮11,通过排肥传动链29与排肥轴39上的排肥被动链轮14挂接,主机架上分别设置种箱1、排肥机构、开沟器25、镇压器5和覆土器6。-->所述勺链,由勺柄32、排种勺3、清种拨针22和排种链7组成,勺柄32一端等距焊接在排种链7上,勺柄另一端焊接排种勺3上,清种拨针22焊在勺柄的背部并与勺柄垂直,两组勺链上相邻的勺之间等距错开,勺与链之间由左挡板15、右挡板16和中间挡板17隔开。主机架上还设有排种机构的导种弯管34、导种直管24、导种槽36、充种管4和挡种槽26。排肥机构由肥箱19、肥箱支架31、排肥轴39、排肥被动轮14、排肥传动链29和排肥主动链轮11组成。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同时传给左右两根下排种轴和该排种轴中部的两个勺链轮,下勺链轮驱动两条勺链,勺链围绕上下排种轴及上下勺链轮作环形运动,进而两组种勺随着勺链作有规则的循环运动,实现连续均匀播种作业。本技术单垄双勺链,两组种勺交替充种排种,互不干扰,在该结构基础上可设计成为单垄三条或多条排种勺链。本技术传动系统的地轮支架和地轮总成设计独特,结构紧凑,门形支架性能可靠,便于调整。该机一次作业二条垄,在此基础上可为单垄与畜力配套,也可多垄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动力源可由地轮输出,也可由拖拉机驱动轮输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是由单垄单勺链排种为单垄双勺链排种,在穴距一定的条件下,能降低传动比,能降低勺链线速度,解决充种和播种质量差问题;二是种勺形状由大凹坑小边缘改进为小凹坑大边缘,边缘下倾角由小变大,凹坑小能解决种勺一次取种多和重播率高的问题;三是勺柄由短为长,加大勺与链的距离,能解决勺与链之间托种问题;四是勺柄上增设清种拨针,能将勺柄托带的种块拨掉;五是门形地轮支架、地轮轴支柄和地轮轴的组合,实现了地轮高度可调、垄距可调;门形支架向前转角或向后转角同时调整传动链条张紧度,减去了排种链张紧轮,减化了结构,能解决链条传动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铃薯栽植机,由主机架总成、前横梁(35)、种箱(1)、排种机构、排肥机构、传动机构、开沟器(25)、镇压器(5)、覆土器(6)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主机架(2)安装在前横梁(35)上,主机架的中部安装排种机构,排种机构由上、下排种轴(23、28),上、下排种链轮(21、8)和双组勺链组成,上排种轴(23)两端由轴承座(33)支撑,中部与下排种链轮花链连接,上排种链轮(21)在上排种轴上滑转,上排种轴两端由上弹簧座(20)、弹簧(42)和下弹簧座(41)支撑,勺链由上下排种轴及上下链轮支撑,下行勺链的勺在导种管中;传动机构由地轮(9)、地轮轴(13)、门形地轮支架(10)和地轮轴支柄(37)组成,门形地轮支架(10)的左右圆梁由U形卡子(40)与主机架(2)的顺梁连接,门形支架下部与地轮轴支柄由调整螺栓(38)连接,门形支架上部与调整丝杠(18)连接;地轮轴两端安装排种主动链轮(12),通过排种传动链(30)与排种被动链轮(27)挂接,地轮轴左侧还装有排肥主动链轮(11),通过排肥传动链(29)与排肥轴(39)上的排肥被动链轮(14)挂接,主机架上分别设置种箱(1)、排肥机构、开沟器(25)、镇压器(5)和覆土器(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栽植机,由主机架总成、前横梁(35)、种箱(1)、排种机构、排肥机构、传动机构、开沟器(25)、镇压器(5)、覆土器(6)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主机架(2)安装在前横梁(35)上,主机架的中部安装排种机构,排种机构由上、下排种轴(23、28),上、下排种链轮(21、8)和双组勺链组成,上排种轴(23)两端由轴承座(33)支撑,中部与下排种链轮花链连接,上排种链轮(21)在上排种轴上滑转,上排种轴两端由上弹簧座(20)、弹簧(42)和下弹簧座(41)支撑,勺链由上下排种轴及上下链轮支撑,下行勺链的勺在导种管中;传动机构由地轮(9)、地轮轴(13)、门形地轮支架(10)和地轮轴支柄(37)组成,门形地轮支架(10)的左右圆梁由U形卡子(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继仁沈立君毕振桓
申请(专利权)人:沈立君霍继仁毕振桓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