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器、液体使用装置、记录装置以及喷墨墨盒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9828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体容器,在任何使用环境和保存环境中液体都不会从空气引入部漏出,且可以与液体消耗的程度无关地维持负压特性,其具有:划分成液体的收容空间的收容部、设在该收容部中的把收容的液体供给到液体使用部用的液体供给部、设置有允许从外部向前述收容空间的气体的引入且阻止从前述收容空间向外部的液体和气体的引出的单向阀的阀室、使前述收容部与前述阀室流体连通的连通路,以及具有维持或扩张前述收容空间的容积的功能的机构。该液体容器具有能够开闭前述收容部与前述阀室的经由前述连通路的流体连通的连通路闭合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作为记录部的笔或记录头等,没有浪费且稳定地供给墨水等液体用的液体容器、液体使用装置和记录装置以及喷墨墨盒。
技术介绍
液体使用装置例如可以为,在通过用喷墨记录头赋予作为液体的墨水而在记录媒体上形成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中,通过一边使记录头相对于记录媒体移动一边在该过程中进行墨水喷出而形成图像的装置,或与此相反通过一边使记录媒体相对于固定的记录头移动一边在该过程中进行墨水喷出而形成图像的装置等。作为这种喷墨记录装置中所适用的记录头的墨水的供给方式,有成为架载供给的方式,即,墨水箱整体不可分地或能够分离地安装于搭载于滑架等并往复移动(主扫描)的记录头,从该墨水箱把墨水直接供给到记录头。此外,还有称为导管供给的方式,即,与搭载于滑架上的打印头分体地,把墨水箱固定地安装于记录装置的其他部位,经由挠性导管连接墨水箱与打印头而供给墨水。在该导管供给方式中,还包括以下方式,在墨水容器(主墨水容器)与记录头之间作为中间墨水容器(副墨水容器)发挥功能的第2墨水容器搭载于记录头或滑架上,从该第2墨水容器把墨水直接供给到记录头。在这些方式中,在把墨水直接供给到记录头的墨水容器中设有适当发生适当负压的机构,其发生的负压处于足以与在记录头的墨水喷出部上所形成的弯月面的保持力平衡而防止从墨水喷出部的墨水泄漏,而且能使记录头进行墨水喷出的范围内。作为这种负压发生机构,有这样一种机构,把含浸保持墨水的海绵等多孔质材料收容于墨水容器内,靠其墨水保持力产生适当的负压。此外,还有其它种类机构,把墨水原封不动填充于具有弹性力而能再沿扩张体积的方向发生张力的橡胶等材料所形成的袋状构件,靠该袋状构件发生的张力使负压作用于内部的墨水。进而,还有其它种类机构,由挠性的膜片形成袋状构件,在其内部或外部,接合有沿袋状构件扩张体积的方向对膜片加载的弹簧等,借此发生负压。但是,在上述任何一种机构中,都有随着墨水容器内的墨水剩余量减少而负压增强的倾向,如果其负压水平超过规定值,则稳定地对记录头供给墨水成为不可能的。结果,存在着墨水尚未完全用光墨水容器就不能再使用这样的问题。例如,在特公平3-24900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一种结构,具有直接收容墨水并能够根据其收容量变形的密闭袋状构件,在该密闭袋状构件内设置弹簧构件。在该特公平3-24900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密闭袋状构件(墨水容器)中,因为基本上其负压定为弹簧力与上述负压(墨水容器内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差)产生的力平衡,故随着伴随墨水消耗的袋状构件的变形弹簧的变形增大袋状构件内部的负压逐渐升高高。结果,超出记录头的墨水喷出动作能够适应的负压的范围,无法在记录头的墨水喷出部形成适当的弯月面,有时产生无法对记录头良好地供给墨水等问题。在该场合,此外,墨水就无法完全用光。此外,虽然也有把墨水收容于适当地选定材质或形状的袋状构件,靠袋状构件本身发生负压,并且在完全用光墨水的状态下成为内部没有空间的扁平状态的墨水容器,但是在这种袋状构件上有形状的制约。因而,在收容于立方体状的壳体的形态的墨水容器的场合,即使在填充了墨水的状态下袋状构件也不成为完全配合于壳体内的形状,对整个墨水容器来说容积效率是差的。此外,由于即使这种袋状构件,在用光墨水之际负压也很高,所以向记录头的墨水供给性能降低,存在着记录头的墨水喷出动作变得不稳定的问题。因此,为了使负压水平不过分大于规定的水准,提出了以下几种机构。例如,在特开平7-125240号公报或特开平7-125241号公报中,公开了在墨水容器上设置疏水性膜与管状的通气口,进而在该管内配置球体,借此在内部的负压增大之际,使空气进入向内部的机构。也就是说,在特开平7-125240号公报、特开平7-125241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一种结构,具备从外部连通到容器内的管状的通气口(凸台),把外径小于凸台的内径的球体安装于设在凸台内壁上的多个突起肋片,借此靠球体与凸台形成大致环状的节流口。这种节流口选定为适当的大小,以使通过墨水的毛细现象把少量的墨水作为液体密封保持于节流口内。此外,其形状取为在容器内负压接近于记录头的动作范围的极限时,该负压克服墨水的毛细现象,使液体密封件成为无效。此外,在特开平6-183023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一种结构,在由挠性片形成墨水袋内相向地配置带孔板与带突起板,并且在它们之间配置弹簧构件,墨水剩余量减少而袋收缩,在内部负压超过规定值时突起插入孔,使带孔板与挠性片剥离而使空气进入容器内部。而且在该机构中,如果进行空气的取入则带孔板与挠性片紧密接触,靠其间的墨水的弯月面保持力,换言之靠液体密封件防止墨水泄漏。但是,在特开平7-125240号公报、特开平7-125241号公报、和特开平6-183023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方法中,在取入空气的部分需要多个零件,伴随着该处的结构的复杂化。此外,在收容容器内空气引入一定程度的状态下因环境变化(外界气压降低或温度上升等)容器内的压力变得极高的场合,会把墨水从容器内挤出,在适用于喷墨记录头的场合有时墨水通过墨水喷出口或通气口泄漏。在把液体收容于由挠性片组成的袋状构件的场合,虽然可以期待允许空气的减压膨胀量而用来缓和内部压力的上升的一定程度的缓冲效果,但是这也有极限。特开平7-125240号公报或特开平7-125241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构成,靠在环状节流口的部分所形成的弯月面产生的力(液体密封)与弹簧产生的负压的平衡建立密封系统,虽然机械的构成比较简单,但是在维持密封系统方面缺乏稳定性。也就是说,容器内外的气压差、墨水的温度上升引起的黏度下降、单体地运输墨水容器之际的冲击或跌落、此外特别是在逐行记录方式中在主扫描时作用的加速度等,液体密封件因各种条件被破坏,产生收容的墨水漏出的问题。此外,液体密封件容易受干燥等湿度变化的影响,致使气泡的引入动作离散,结果导致向记录头的墨水供给性不良进而纪录质量降低。为了防止这些问题,虽然可以考虑象上述特开平7-125240号公报或特开平7-125241号公报中公开的那样,采用把作为溢流容器发挥功能并且用来保证湿度梯度的入口迷路连续设置于凸台的构成,但是因此构成复杂化。此外由于迷路状的通路的另一端始终与大气连通,所以无法避免一定程度的墨水蒸发。此外,在容器内的墨水用光之际外界空气一下子被引入,存在着容器内的负压消除致使残留于记录头部分的墨水从喷出口漏出,或弯月面变得无法形成而导致残留墨水从环状节流口漏出的危险。进而,在这些现有技术中,由于设置直接把大气引入墨水容器的开口部,根据该开口部的大小或设置场所,在墨水容器内的墨水消耗殆尽,墨水容器内的墨水没有了的状态下,相对地墨水容器内的气体的量变多,有时在大气引入引起的负压消除时墨水喷出口或开口部(通气口)处的弯月面维持变得不完全,存在着墨水泄漏,或与此相伴的大气引入的不完全性的危险。另外,容器内外的气压差、温度的上升或下降、单体地运输墨水容器之际的冲击或跌落、此外特别是逐行记录方式中主扫描时作用的加速度等,因各种条件使液体密封件破裂,产生即使内部压力不为规定值时空气也被引入,或相反墨水漏出的问题。此外,这些条件会因记录头或墨水容器的设计或墨水的物性而发生种种变化,此外存在着,必须根据使用的形态开口部的形状或尺寸,或根据负压发生机构的基本构成等,分别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容器,其具有:划分成液体的收容空间的收容部;设在前述收容部中,用于把收容于该收容部的液体供给到液体使用部的液体供给部;以及通过把大气引入收容部内,调整随着前述收容部的液体消耗而发生的前述收容空间内的负压用的阀,    其中,通过把阀体推压于密封构件,前述阀可以被关闭,    进而,前述液体容器中,在从前述阀体与前述密封构件接触的密封部通向前述收容部的路径中,具有开闭液体连通的闭合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良二松本亮一楠城达雄小仓英干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