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钣金模具适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87467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4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钣金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钣金模具适配器。钣金模具适配器,包括一个下模座、至少一个下托板以及位于所述下模座和下托板之间的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下垫脚,每个所述下托板通过至少一个下垫脚与所述下模座连接。该方案提供的钣金模具适配器可通用,并且设计周期短,加工效率高,可回收重复利用,能提前加工,实现即需即用。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座的一侧边上设置有信息设备安装槽,在信息设备安装槽安装信息设备后,可以实现钣金模具适配器的信息化管理。(*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钣金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钣金模具适配器。钣金模具适配器,包括一个下模座、至少一个下托板以及位于所述下模座和下托板之间的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下垫脚,每个所述下托板通过至少一个下垫脚与所述下模座连接。该方案提供的钣金模具适配器可通用,并且设计周期短,加工效率高,可回收重复利用,能提前加工,实现即需即用。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座的一侧边上设置有信息设备安装槽,在信息设备安装槽安装信息设备后,可以实现钣金模具适配器的信息化管理。【专利说明】一种钣金模具适配器
本技术涉及钣金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钣金模具适配器。
技术介绍
钣金模具是加工钣金时用于冲孔,折弯,成型等属于冷压模具。冲孔是在钢板上不用钻头加工,而是用冲床加模具来完成。折弯是用折弯机加上下模具来把钢板弯成设计好的形状。成型属于冷压模具中的拉伸模具,有部分属于热压模具。但是,目前市场上没有钣金模具适配器,放置钣金模具的模架都是由设计工程师根据产品结构自由设计,或者根据已有模具稍做改动设计而成,然后由加工厂家按照工程师设计的图纸进行加工,再装配在一起。现在的方法存在以下缺点:(I)市场上没有标准钣金模具适配器,每套钣金模具的下垫脚、下托板、下模座等都需要工程师设计,模具设计周期长。(2)每套钣金模具的下垫脚、下托板、下模座等零件尺寸都不一样,需要单独绘制图档,没有标准化,与其它模具不能通用。(3)钣金模具的下垫脚、下托板、下模座等是单件加工,效率低下。( 4 )钣金模具的下垫脚、下托板、下模座等零件只有设计工程师完成模具设计后才能加工,不能提前加工。(5)钣金模具上面没有信息设备安装槽,不能安装信息设备。(6)钣金模具的下垫脚、下托板、下模座等零件不能回收重复利用。针对以上问题,亟需要一种可通用的钣金模具适配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钣金模具设计周期长、加工效率低下、不能回收重复利用、不能即需即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钣金模具适配器,该钣金模具适配器可通用,并且设计周期短,加工效率高,可回收重复利用,能提前加工,实现即需即用。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钣金模具适配器,包括一个下模座、至少一个下托板以及位于所述下模座和下托板之间的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下垫脚,每个所述下托板通过至少一个下垫脚与所述下模座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下托板的数量为I个,所述下模座和下托板之间间隔设置有3个下垫脚,所述下模座和下托板分别通过紧固装置和每个下垫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下托板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下托板分别位于所述下模座的两端,每个所述下托板和下模座之间设置有I个下垫脚,所述下模座和下托板分别通过紧固装置和对应的下垫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座的一侧边上设置有信息设备安装槽。作为优选,所述信息设备安装槽的形状为矩形通槽。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座的左右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吊模螺孔,并且左侧的吊模螺孔和右侧的吊模螺孔对称设置。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座的左右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2个吊模螺孔。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座和下托板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下垫脚上设置有与所述下模座或下托板上的安装孔相对应的螺钉孔,所述下模座和下托板上分别通过螺钉与下垫脚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下垫脚上的螺钉孔为螺纹孔。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座和下托板上的安装孔是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钣金模具适配器,由于该钣金模具适配器代替了钣金模架的下模座、下垫脚、下托板等零件,工程师只需要选择所需的适配器规格即可,缩短了设计时间。由于该钣金模具适配器实现了零件的标准化,所以相同规格的钣金模具可以通用。由于该钣金模具适配器可以批量加工,所以提高了加工效率。由于该钣金模具适配器的零件可以提前加工,仓库备货,所以实现了即需即用。由于该钣金模具适配器是标准件,可以进行回收后重复利用。由于该钣金模具适配器上设有信息设备安装槽,在信息设备安装槽安装信息设备后,可以实现钣金模具适配器的信息化管理。【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提供的钣金模具适配器的装配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提供的钣金模具适配器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二提供的钣金模具适配器的装配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二提供的钣金模具适配器的爆炸图。其中:11、下模座;12、下垫脚;13、下托板;14、第一紧固装置;15、第二紧固装置;111、第一安装孔;112、信息设备安装槽;113、吊模螺孔;121、螺钉孔;131、第二安装孔;21、下模座;22、下垫脚;23、下托板;24、第一紧固装置;25、第二紧固装置;211、第一安装孔;212、信息设备安装槽;213、吊模螺孔;221、螺钉孔;231、第二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方案提供了一种钣金模具,其包括一个下模座、至少一个下托板以及位于所述下模座和下托板之间的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下垫脚,每个所述下托板通过至少一个下垫脚与所述下模座连接。钣金模具适配器根据钣金模具的类型分为两种,分别为整体托板式适配器和拼块托板式适配器。整体托板式适配器适用于钣金落冲模具和折弯模具。拼块托板式适配器适用于拉伸模具。以下分别对整体托板式适配器和拼块托板式适配器进行详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的钣金模具主要由一个下托板13,一个下模座11以及三个间隔设置的下垫脚12组成,三个下垫脚12均匀的分布于下模座11和下托板13之间,用于连接所述下模座11和下托板13。所述下模座11通过第一紧固装置14和下垫脚12紧固连接,所述下托板13通过第二紧固装置15和下垫脚12紧固连接。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垫脚12的个数不局限于3个,可以根据实际尺寸进行调整。于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模座11上设置有三排第一安装孔111,每排的个数根据实际尺寸设定,优选为3个,所述第一安装孔111贯穿所述下模座11。所述下垫脚12上设置有与所述下模座11上的第一安装孔111相对应的螺钉孔121。所述第一紧固装置14为螺钉。所述下模座11通过螺钉与下垫脚12固定连接。当然,所述下模座11上设置的第一安装孔111并不局限于三排,其排数和下垫脚12的个数相同。于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每个所述下托板13上设置有三排第二安装孔131,每排的个数根据实际尺寸设定,优选为3个,所述第二安装孔131贯穿所述下托板13。所述下垫脚12上设置有与所述下托板13上的第二安装孔131相对应的螺钉孔121。所述第二紧固装置15也为螺钉。所述下托板13通过螺钉与下垫脚12固定连接。当然,所述下托板13上设置的第二安装孔131并不局限于三排,其排数和下垫脚12的个数相同。于本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垫脚12上的螺钉孔121为螺纹孔。于本实施例中,作为另一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下模座11上的第一安装孔111和下托板13上的第二安装孔131均为通孔。于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模座11的一侧边上设置有信息设备安装槽112。在信息设备安装槽安装信息设备后,可以实现钣金模具适配器的信息化管理。于本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钣金模具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下模座(11,21)、至少一个下托板(13,23)以及位于所述下模座(11,21)和下托板(13,23)之间的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下垫脚(12,22),每个所述下托板(13,23)通过至少一个下垫脚(12,22)与所述下模座(11,2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永东张向华侍文婷侯文政刘忠豪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