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收容容器、及采用该液体收容容器的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849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体收容容器,在液体收容容器(1)的液体收容室(6)内设有中间室(7),其将液体收容器(6)与负压产生构件收容室(5)隔离。中间室(7)分别与液体收容室(6)和负压产生构件收容室(5)连通,而且经由从液体收容室底部向上方设置的多个小开口(18)与液体收容室(6)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载在喷墨记录装置上的液体收容容器、以及采用该液体收容容器的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作为在喷墨记录领域中所使用的液体收容容器的墨盒中,设置有用来调整墨盒内墨水的压力的结构,以便用来很好地向喷射墨水的记录头供应墨水。例如,通过将负压产生构件设置在墨盒内的结构,能使墨盒内的压力变成负压,以便将形成于记录头的墨水喷出部的弯曲液面进行保持。近年来,随着喷墨打印技术的显著进步,要获得具有照相图像质量的打印图像也并非难事。然而,与银盐照片相比,打印图像的保存性(耐光性、耐气体性等)较差,因此,来自用户的要求改善打印图像的保存性之呼声日益高涨。作为满足这一迫切愿望的手段之一,提出了采用颜料墨水的解决方案。颜料墨水是将不溶解于墨水溶剂的颜料色料分散于其中而制成的,这种颜料色料的密度比墨水溶剂的比重大。因此,即使在制造墨水时颜料色料已均匀分散,也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不可避免地出现颜料粒子的沉淀现象。结构简单且多被采用的液体收容容器具有下述的构成,即,将发泡体或纤维交织体放置在液体收容容器的壳体中,使墨水浸含并保持于该发泡体或纤维交织体。在这种形态下的发泡体或纤维交织体内的墨水中,上述颜料粒子的沉淀速度将会被大大延缓。于是,在给定适当的墨水容量和使用期限的前提下,将这种在发泡体或纤维交织体内的墨水用于实际使用中。另一方面,本申请人在日本专利公报第2951818号等中提出了具有液体收容室的液体收容容器的方案,其中,利用负压产生构件,可使液体收容容器的每单位体积的墨水的容量增加,并且能实现墨水的稳定供给。图10A是利用上述构成的液体收容容器的结构的剖视简图。液体收容容器1的内部被具有连通孔9的分隔壁14分隔成两个空间。其中的一个空间除分隔壁14的连通孔9外完全被密封,构成直接收容墨水15的液体收容室6。另一空间构成负压产生构件收容室5,它收容负压产生构件11并使液体浸含保持于该负压产生构件11中。在形成该负压产生构件收容室5的壁面上形成有空气连通口8,用来伴随着墨水的消耗而不断向液体收容容器1内导入空气;墨水供给口10,用来向记录头(图中未示)供给液体。再有,在图10A中,由粗斜线部表示负压产生构件11所保持的液体的区域。再者,收容在液体收容室6的空间内的墨水用虚线表示。在上述结构中,由未图示的记录头来消耗负压产生构件11中的墨水;当负压产生构件内的液面下降、且该液面到达被称为槽的气液促进槽19的上端时,随着此后的墨水消耗,空气被从空气连通口8导入负压产生构件收容室5中;该空气经过分隔壁14的连通孔9进入液体收容室6内。与之相应,来自液体收容室6的墨水经过分隔壁14的连通孔9填充进负压产生构件收容室5的负压产生构件11内(以下称之为气液交换动作)。因此,即使记录头消耗了一些墨水,也会根据其消耗量将墨水填充至负压产生构件11中,而且,负压产生构件11保持一定量的墨水。这样,由于相对记录头的上述负压几乎保持为定值,因此保证了向记录头稳定地供应墨水。这种小型化和高使用效率兼备的液体收容容器由本申请人实现了商品化,目前已供实际使用。再者,在图10所示的举例中,在空气连通口8附近,通过加强筋24形成有无负压产生构件11存在的空间(缓冲室)25。这种直接收容液体的液体收容室6内的墨水在长期不使用的情况下,其颜料色料将以较快的速度持续产生沉淀现象,因此,收容在液体收容室6内的墨水上层部的颜料浓度将逐渐变得稀薄,并且该区域会向下方扩展。另一方面,在底部附近,颜料的浓度将逐渐增大,并且该区域也会向上方增大。另一方面,由负压产生构件保持的颜料墨水的颜料色料将以较慢的速度持续产生沉淀的现象。因此,与直接收容墨水的液体收容室内相比,负压产生构件内的颜料色料的浓度差较小。图10B中示意性地表示了处于刚开始使用不久的状态下的液体收容容器在打印机上以使用姿态被长期放置的状态之一例。就液体收容室内的墨水15的浓度分布而言,其形成有墨水浓度为浓度适中的区域15b;在液体收容容器内,颜料粒子向下方沉淀,墨水的浓度变得稀薄的区域15a;相反地,由于颜料粒子从上方沉淀下来,墨水的浓度增高的区域15c。另一方面,与液体收容室内相比,负压产生构件内的墨水的浓度分布只有微小的浓度差别,即便如此,就其浓度而言仍然同样存在浓度适中区域23b,浓度稀薄区域23a,以及高浓度区域23c。图中标号11e所示的区域为未保持墨水的负压产生构件区域。在负压产生构件区域内,配置在墨水供给口10上的导出构件12与颜料色料浓度较浓的区域23c直接连通。另外,在液体收容室内,将液体收容室隔出的分隔壁14下的连通部9与颜料色料浓度大的区域15c连通。(在大致可划分为3个各自的区域内也并非能确保均一的浓度,在各区域内也是按不同的浓度分布的)如果简单地表示颜料浓度的大小关系,则为区域15a<区域23a<区域15b=区域23b<区域23c<区域15c。众所周知,当在生活中实际使用上述液体收容容器时,即,当上述液体收容容器作为安装在滑架上的容器装载在串行扫描式打印机上,并与记录头一起一边沿记录用纸的纸宽方向移动一边进行记录时,由于装载着液体收容容器的滑架的移动使液体收容室6内的墨水15受到摆动,所以较不易产生颜料沉淀,或者说即便因其处于长时间未使用状态(静止状态)而产生较严重的沉淀现象,也会由搅拌效应使区域15a、区域15b和区域15c的墨水混合,从而恢复到其初始状态。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007855号中所公开的液体收容容器中,如图11所示,液体收容容器1000内完全充满了颜料墨水,没有负压产生构件。由于在液体收容容器内没有负压产生构件,所以颜料容易沉淀。由于处于长期未使用的状态,因此颜料浓度形成了低浓度层601、中浓度层602和高浓度层603。为了改善这种浓度分布,在液体收容容器内设有带多个孔107的管,通过使高浓度层的孔107a直径小、低浓度层601的孔107g的直径大,以使管内的颜料浓度均匀,在此基础上,通过供给针来向记录头524供给最佳浓度墨水,这是该公报披露的一种墨水供应方式。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1-270131号中所公开的液体收容容器中,如图12所示,液体收容容器1完全被负压产生构件3所填满,将颜料墨水保存在负压产生构件内。由于,墨水未单独存在于液体收容容器内,因此,较难产生颜料沉淀。但是,在长期未使用的状态持续的情况下,最终仍然会产生颜料沉淀。为了改善液体收容容器内的颜料浓度的分布,在负压产生构件3的内部设置有带孔5的管4,在使管内墨水的浓度分布均匀的基础上,向记录头供应单独存在于管内的墨水。然而很明显,兼有直接收容墨水的液体收容室、和将墨水收容在负压产生构件内的负压产生构件收容室二者的液体收容容器将是个有待研究的重大课题。其理由在于在上述容器的构成上,是将墨水从液体收容室6、经由负压产生构件收容室5的负压产生构件供给至记录头的,但是,由于上述液体收容室6直接收容墨水,所以墨水的颜色色料较容易产生沉淀也较容易恢复为均匀状态,而在上述负压产生构件收容室5中,墨水收容在负压产生构件内,所以墨水的颜色色料难以在其中产生沉淀、也难以恢复为均匀状态。。也就是说,如图10B所示,在打印机长期未使用的过程中,颜色色料已产生沉淀的状态下,考虑为了启动打印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收容容器,其包括:负压产生构件收容室,用来将吸收和保存液体的负压产生构件收容于其中,它具有向喷墨记录头供应液体的墨水供给口和与空气连通的空气连通口;液体收容室,它用来收容液体,并具有与上述负压产生构件收容室连通的第1连通口; 其特征为,上述液体收容室内的液体经由上述第1连通口、并经过上述负压产生构件收容室内的负压产生构件,从上述墨水供给口向记录头供给;上述液体收容室具有隔壁,该隔壁具有第2连通口,墨水在流入上述第1连通口之前先流入第2连通 口;上述隔壁的上述第2连通口具有多个连通口,这些连通口距该隔壁的端部的高度各不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肇畑佐延幸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