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83848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3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纸张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在中间输送装置(200)中,第一对齐部(230)具备:支承纸张输送方向的下端部的限位器(231);及在被限位器支承的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夹持纸张的夹持部(232),第二对齐部(240)具备一对横对齐板(241、241),它们设置于沿宽度方向隔着被限位器支承的纸张而相互对置的位置并沿宽度方向移动来相对于被限位器支承的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抵接或分离,具备中间输送控制部(504),该中间输送控制部在一对横对齐板抵接于被限位器支承的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状态下使夹持部动作来夹持纸张,然后使一对横对齐板从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纸张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在中间输送装置(200)中,第一对齐部(230)具备:支承纸张输送方向的下端部的限位器(231);及在被限位器支承的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夹持纸张的夹持部(232),第二对齐部(240)具备一对横对齐板(241、241),它们设置于沿宽度方向隔着被限位器支承的纸张而相互对置的位置并沿宽度方向移动来相对于被限位器支承的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抵接或分离,具备中间输送控制部(504),该中间输送控制部在一对横对齐板抵接于被限位器支承的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状态下使夹持部动作来夹持纸张,然后使一对横对齐板从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离。【专利说明】纸张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纸张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这样一种纸张处理装置,其将利用图像形成装置形成有图像的纸张蓄积规定张数,并进行对齐、折页、装订、裁切等后处理从而形成册子。另外,在这样的纸张处理装置中,公知有这样一种结构,其在进行折页处理和装订处理之间设置有蓄积部,该蓄积部重叠规定张数的后续的纸张。公知在蓄积部设置有:纵对齐部件,其使所蓄积的纸张的输送方向的端部对齐;以及一对宽度对齐板,这一对宽度对齐板使被纵对齐部件对齐过的纸张的与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对齐。其中,一对宽度对齐板在与纵对齐同时或者在其结束后按压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进行该纸张的宽度方向的对齐(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8-115010号公报)。一般地,在上述那样的纸张的宽度对齐动作中,通过使一对横对齐板接近至比纸张宽度稍小的间隔来按压纸张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由此即便各纸张的宽度存在差别,也能够可靠地进行宽度对齐。然而,在进行这样的宽度对齐动作的纸张处理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在进行宽度对齐动作之后,在将一对横对齐板从纸张分离时由于反弹(反動)导致纸张翘起,输送路径的宽度方向中心位置从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错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在宽度对齐动作后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从输送路径的宽度方向中心位置错开的纸张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反映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纸张处理装置具备:蓄积部,该蓄积部蓄积一张以上从上游侧输送来的纸张;第一对齐部,该第一对齐部使蓄积于上述蓄积部的纸张的纸张输送方向两端部对齐;第二对齐部,该第二对齐部使被上述第一对齐部对齐后的纸张的与上述纸张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对齐;以及排纸部,该排纸部将蓄积于上述蓄积部的纸张向该蓄积部的外部排出,在上述纸张处理装置中,上述第一对齐部具备:支承部,该支承部对纸张的上述纸张输送方向的下端部进行支承;以及夹持部,该夹持部在被上述支承部支承的纸张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夹持纸张,上述第二对齐部具备一对横对齐板,上述一对横对齐板设置于沿上述宽度方向隔着被上述支承部支承的纸张而相互对置的位置,并沿上述宽度方向移动来相对于被上述支承部支承的纸张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抵接或分离,上述纸张处理装置具备控制部,上述控制部在上述一对横对齐板抵接于被上述支承部支承的纸张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状态下使上述夹持部动作来夹持纸张,然后使上述一对横对齐板从纸张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离。在上述纸张处理装置中,优选,上述排纸部具备一对输送辊,上述一对输送辊将蓄积于上述蓄积部的纸张向该蓄积部的外部输送,上述控制部在利用上述一对输送辊夹紧处于被上述夹持部夹持的状态的纸张之后,解除上述夹持部的夹持。在上述的纸张处理装置中,优选,在上述排纸部的纸张输送方向下游侧配备有裁切单元,该裁切单元裁切所输送的纸张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空白部分。在上述的纸张处理装置中,优选,在与上述一对横对齐板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中央对置的位置设置有一个上述夹持部。在上述的纸张处理装置中,优选,在与上述一对横对齐板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对置的位置设置有多个上述夹持部。而且,反映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图像形成系统具有: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在纸张上形成图像;以及上述的纸张处理装置,该纸张处理装置对利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了图像的纸张进行规定的处理。【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根据以下示出的详细的说明与附图能够完全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这些并不是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在此,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简要示意图。图2是表示中间输送装置以及纸张处理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中间输送装置的内部的主要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是图2的II1-1II线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第一对齐部以及第二对齐部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第一对齐部的主要部分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夹持部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图7是图6的A-A线的剖视图,示出了解除夹持部的夹持后的状态。图8是图6的A-A线的剖视图,示出了夹持部夹持有纸张的状态。图9是图6的B-B线的剖视图,示出了解除夹持部的夹持后的状态。图10是图6的B-B线的剖视图,示出了夹持部夹持有纸张的状态。图11是表示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控制的主要结构的框图。图12是表示中间输送装置的夹持部的纸张夹持动作的流程图。图13是表示夹持部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4是表示夹持部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5是表示夹持部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I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系统I的整体结构的简要示意图。图像形成系统I具有图像形成装置100、中间输送装置(纸张处理装置)200、骑马订处理装置300以及平订处理装置400。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铅垂方向设为Z方向,将沿着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间输送装置200、骑马订处理装置300以及平订处理装置400相互连接方向的方向设为X方向,将与X方向以及Z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方向。另外,在X方向标注前侧以及后侧来进行说明。在此,前侧是图像形成系统I的纸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后侧是图像形成系统I的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图像形成装置100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具体而言,图像形成装置100例如具备:输送部,其将作为记录介质而储备的纸张从纸张托盘抽出并输送;显影部,其将与位图数据对应的调色剂像在转印辊等一次转印部件上显影;一次转印部,其将在一次转印部件上显影的调色剂像转印至转印鼓150等二次转印部件;二次转印部,其将转印至二次转印部件的调色剂像转印至被输送部输送的纸张;定影部,其使被转印的调色剂像定影至纸张;以及将利用定影部进行定影处理后的纸张排出的排出部等,该图像形成装置100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0将形成有图像并被排出的纸张交接至中间输送装置200。即、图像形成系统I以将从图像形成装置100排出的纸张交接至中间输送装置200的方式而被连接。中间输送装置200是能够在一边蓄积一张以上的规定张数的纸张一边暂时待机之后将上述纸张输送至骑马订处理装置300的装置。在此,图2是表示中间输送装置200以及骑马订处理装置300的外观的立体图。另夕卜,图3是表示中间输送装置200的内部的主要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是图2的II1-1II线的剖视图。中间输送装置200具备:输入部210,其接受从图像形成装置100 —张一张地交接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纸张处理装置,具备:蓄积部,该蓄积部蓄积一张以上从上游侧输送来的纸张;第一对齐部,该第一对齐部使蓄积于所述蓄积部的纸张的纸张输送方向两端部对齐;第二对齐部,该第二对齐部使被所述第一对齐部对齐后的纸张的与所述纸张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对齐;以及排纸部,该排纸部将蓄积于所述蓄积部的纸张向该蓄积部的外部排出,所述纸张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齐部具备:支承部,该支承部对纸张的所述纸张输送方向的下端部进行支承;以及夹持部,该夹持部在被所述支承部支承的纸张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夹持纸张,所述第二对齐部具备一对横对齐板,所述一对横对齐板设置于沿所述宽度方向隔着被所述支承部支承的纸张而相互对置的位置,并沿所述宽度方向移动来相对于被所述支承部支承的纸张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抵接或分离,所述纸张处理装置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一对横对齐板抵接于被所述支承部支承的纸张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状态下使所述夹持部动作来夹持纸张,然后使所述一对横对齐板从纸张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姉崎努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