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信息管理方法及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179542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8:29
一种服务信息管理方法及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所述服务信息管理方法包括:根据至少一发出端产生的一服务请求数据的格式来产生一相应的通信模型数据;创建一结合所述通信模型数据以及所述服务请求数据的服务请求信息并传送所述服务请求信息予一中介端;所述中介端从所述服务请求信息中解译出所述通信模型数据以及所述服务请求数据;所述中介端从所述通信模型数据中识别出所述至少一发出端所需要的通信模型,以及从所述服务请求数据中识别出至少一接收端的网络地址;而后所述中介端根据上述识别出的通信模型及网络地址,产生至少一相应的线程且通过所述至少一线程于所述至少一发出端以及所述至少一接收端间建立相应的通信模型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服务信息管理方法及服务信息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信息传输
,尤其涉及一种服务信息管理方法及服务信息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网络建设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或互联网(Internet)的进步以及信息需求的扩大,逐渐联结成一种能使信息网络各节点上的不同主机通过内部或外部信息网络互相分享相关数据的分布式系统框架,但是这些不同的主机系统上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其中可能包括了在不同时期或跨国建置的同构或异构的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在通过现有分布式系统一体运行时,一般是由一发出端(如客户端)通过网络发出一服务请求(Request)信息向远程的接收端(如服务器)调用(Invoke)服务后,接收端再将查询到的数据以服务响应信息方式通过网络返回给发出端。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服务通信模型,其一为图1A绘示的同步模型,此种同步模型的运行规则是,当发出端发出一指定调用服务的服务请求信息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L1,直到接收端的程序(Procedure)执行完毕后并返回接收端一包含结果的服务响应(Response)信息后,发出端的程序才能继续运行,这种服务通信模型称为同步模型,同步模型的问题来自于发出端的程序需要一直等待接收端的程序的响应状况,在此等待期间L1中发出端不能进行其它程序,易使用户的操作接口遭到锁定而无法顺利运行,或用户的计算机设备(如手持行动装置)将呈现停止状态,使程序运行时间被拉长,造成使用性不佳。请见图1B,绘示另一种异步模型(或称Callback模型)的运行规则,当发出端发出一指定调用服务的服务请求信息后,接收端在一很短时间L2(L2<L1)内会立即响应一确认信息给发出端,使发出端无须一直等待远程接收端的程序执行完毕后才返回服务响应信息,而是发出端一旦收到确认信息后即结束或休眠此未完成程序,直到收到接收端回应的服务响应信息,发出端才会再继续此未完成程序。虽然异步模型中发出端的程序运行时间较同步模型短,但是如要使用此异步模型调用服务,发出端及接收端双方的程序需要同时包含此异步模型。若发出端欲更改其服务通信方式,接收端也必须更改其响应方式,但对于一些仅支持异步模型的接收端来说,发出端只能使用异步模型来与此种接收端通信;换句话说,决定使用同步模型或异步模型来建立服务通信实质上是由接收端来主导。另外,现有分布式系统间的应用服务调用仍需维持原有同步模型,但是对于个人的客户端装置(如手持行动装置)则适用异步模型来调用服务,这使得包含接收端在内的系统必须能够对同一服务(如数据查询)同时支持同步模型以及异步模型,特别是若还需要同时兼容异质发出端,将导致维护成本过高,且当一接收端如服务器与多个发出端同时通信时,会占用接收端大量的运算资源及存储空间。因此,对于分布式系统而言,需要一种可节省接收端的运算资源且降低系统维护成本的服务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信息管理方法及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从至少一发出端发出的请求数据的格式中自主识别出所述至少一发出端需要或适用的服务通信模型是同步模型或异步模型,并根据识别出的服务通信模型,在所述至少一发出端以及至少一接收端间建立相应的通信模型配置。在本专利技术中,服务通信模型的运行是由通信模型配置根据发出端发出请求数据的运行阶段来决定的,换言之,使用同步模型或异步模型的决定权实质上是由发出端来主导,而无需如现有技术必须在程序开发阶段时就要先将调用服务的通信模型写入发出端的程序以及接收端的程序中,之后也让发出端和接收端不需要为了配合调用服务的通信模型改变而同时改变其各自的程序,也不是由接收端来决定使用同步模型或异步模型,因此能够降低包含接收端在内的系统维护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信息管理方法及服务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上述通信模型配置决定并安排每一相应个别服务请求的服务通信模型如同步模型或异步模型,使接收端不需要为每一个别服务请求都准备同步及异步的响应方式。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每一通信模型配置是由一中介端统一控管,中介端根据运行时间、信息先后顺序、所需服务内容及所需服务通信模型来个别配置,使得接收端在提供服务时无需考虑各别发出端的通信方式,这减轻了接收端的负担并兼容于旧有的调用模式(如不支持异步模型的的发出端开发平台),也无须更改原有系统程序。同时,接收端也无需负担信息接收状态的管理及回报、每个联机失败时的异常处理管理,以及依序分析或比对每条信息任务,因此可以减少接收端的运算资源的耗用为了取得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信息管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至少一发出端产生的一服务请求数据的格式,产生一相应的通信模型数据;创建一结合所述通信模型数据以及所述服务请求数据的服务请求信息并传送所述服务请求信息予一中介端;所述中介端从所述服务请求信息中解译出所述通信模型数据以及所述服务请求数据;所述中介端从所述通信模型数据中识别出所述至少一发出端所需要的通信模型,以及从所述服务请求数据中识别出至少一接收端的网络地址;以及而后所述中介端根据上述识别出的通信模型及网络地址,产生至少一相应的线程且通过所述至少一线程于所述至少一发出端以及所述至少一接收端间建立起相应的通信模型配置以处理所述至少一发出端产生的服务请求信息及/或所述至少一接收端产生的服务响应信息。进一步,所述至少一发出端产生的一服务请求数据的格式包括所述至少一发出端请求服务的类型或所述至少一发出端的装置类型或所述至少一发出端的应用程序的类型,以及所述通信模型数据用于标识同步通信模型或异步通信模型。进一步,在通过所述至少一线程于所述至少一发出端以及所述至少一接收端间建立起相应的通信模型配置以处理所述至少一发出端产生的服务请求信息及/或所述至少一接收端产生的服务响应信息的步骤中,还包括下列步骤:建立一相应队列以依序存储所述的服务请求信息及/或服务响应信息。进一步,当上述识别出的通信模型是同步通信而使所述至少一线程建立的所述通信模型配置形成一同步通信配置时,所述同步通信配置包括下列执行步骤:所述中介端通过格式转换将符合第一通信协议格式的所述服务请求信息转换成一符合第二通信协议格式的服务请求信息;通过所述中介端与所述至少一接收端间建立的同步通信,将符合第二通信协议格式的服务请求信息传送予所述至少一接收端;当所述至少一接收端返回一符合第二通信协议格式的服务响应信息予所述中介端,所述中介端通过格式转换将所述符合第二通信协议格式的服务响应信息转换成一符合第一通信协议格式的服务响应信息;以及通过所述至少一发出端与所述中介端间建立的同步通信,将所述符合第一通信协议格式的服务响应信息返回所述至少一发出端。进一步,当上述识别出的通信模型是异步通信而使所述至少一线程建立的所述通信模型配置形成一异步通信配置时,所述异步通信配置包括下列执行步骤:所述中介端立即返回一确认信息予所述至少一发出端并通过格式转换将符合第一通信协议格式的所述服务请求信息转换成一符合第二通信协议格式的服务请求信息;通过所述中介端与所述至少一接收端间建立的同步通信,将符合第二通信协议格式的服务请求信息传送予所述至少一接收端;当所述至少一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服务信息管理方法及服务信息管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服务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信息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至少一发出端产生的一服务请求数据的格式,产生一相应的通信模型数据;创建一结合所述通信模型数据以及所述服务请求数据的服务请求信息并传送所述服务请求信息予一中介端;所述中介端从所述服务请求信息中解译出所述通信模型数据以及所述服务请求数据;所述中介端从所述通信模型数据中识别出所述至少一发出端所需要的通信模型,以及从所述服务请求数据中识别出至少一接收端的网络地址;以及而后所述中介端根据上述识别出的通信模型及网络地址,产生至少一相应的线程且通过所述至少一线程于所述至少一发出端以及所述至少一接收端间建立起相应的通信模型配置以处理所述至少一发出端产生的服务请求信息及/或所述至少一接收端产生的服务响应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务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信息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至少一发出端产生的一服务请求数据的格式,产生一相应的通信模型数据,其中通信模型数据包含发送端需提供的数据外,其调用对象须由发送端制定;创建一结合所述通信模型数据以及所述服务请求数据的服务请求信息并传送所述服务请求信息予一中介端;所述中介端从所述服务请求信息中解译出所述通信模型数据以及所述服务请求数据;所述中介端从所述通信模型数据中识别出所述至少一发出端所需要的通信模型,以及从所述服务请求数据中识别出至少一接收端的网络地址,其中所述中介端统一控管每一通信模型配置,是根据信息运行时间、信息先后顺序、请求的服务内容及所需服务通信模型来配置的;以及而后所述中介端根据上述识别出的通信模型及网络地址,产生至少一相应的线程且通过所述至少一线程于所述至少一发出端以及所述至少一接收端间建立起相应的通信模型配置;在所述中介端的内存空间中建立一相应队列以依序存储服务请求信息及/或服务响应信息,以供相应线程依序处理被存储的服务请求信息及或服务响应信息;当具有多个发出端及多个接收端的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管控每一通信模型配置时,每一线程与相应队列搭配;在所述中介端的内存空间中建立一相应队列以依序存储服务请求信息及/或服务响应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控制及识别所述中介端与所述至少一接收端间的通信状态,并计算所述中介端与接收端间的未响应时间是否超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发出端产生的一服务请求数据的格式包括所述至少一发出端请求服务的类型或所述至少一发出端的装置类型或所述至少一发出端的应用程序的类型,以及所述通信模型数据用于标识同步通信模型或异步通信模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上述识别出的通信模型是同步通信而使所述至少一线程建立的所述通信模型配置形成一同步通信配置时,所述同步通信配置包括下列执行步骤:所述中介端通过格式转换将符合第一通信协议格式的所述服务请求信息转换成一符合第二通信协议格式的服务请求信息;通过所述中介端与所述至少一接收端间建立的同步通信,将符合第二通信协议格式的服务请求信息传送予所述至少一接收端;当所述至少一接收端返回一符合第二通信协议格式的服务响应信息予所述中介端,所述中介端通过格式转换将所述符合第二通信协议格式的服务响应信息转换成一符合第一通信协议格式的服务响应信息;以及通过所述至少一发出端与所述中介端间建立的同步通信,将所述符合第一通信协议格式的服务响应信息返回所述至少一发出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上述识别出的通信模型是异步通信而使所述至少一线程建立的所述通信模型配置形成一异步通信配置时,所述异步通信配置包括下列执行步骤:所述中介端立即返回一确认信息予所述至少一发出端并通过格式转换将符合第一通信协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冠辉
申请(专利权)人:鼎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