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754 阅读:3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乳酸菌调控蛋禽的胆固醇代谢途径,利用枯草芽孢杆菌产生大豆多肽,从而降低禽蛋生产中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菌种通过微波诱导和射线诱导相结合,筛选产量高、产酶量大的生产菌种,生产工艺采用液体单独培养和菌群的驯化和扩大培养技术,其培养基中添加促进大豆多肽生长的生成促进剂,生产高浓度的乳酸菌和大豆多肽,同时富含杆菌肽、肽聚糖、各种代谢酶,能显著降低禽蛋的胆固醇含量,提高蛋禽产蛋率和免疫力,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农业生物制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调控蛋禽的胆固醇代谢途径,从而降低禽蛋生产中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能有效降低禽蛋蛋黄的胆固醇含量,同时降低禽蛋中抗生素残留含量,属于农业生物制品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禽蛋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禽蛋品质水平较低,主要是在蛋禽养殖中由于高密度的饲养,添加了大量的预防蛋禽疾病的抗生素,造成抗生素、兽药、饲料添加剂残留严重超标;同时饲料中添加的动物源蛋白使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很高。通过对蛋禽体内的胆固醇代谢途径的研究表明:在胆固醇代谢过程中,胆固醇主要代谢产物——胆酸在肝脏和肠道中存在着肠肝循环,在其通过肠道时,由于肠道菌群的作用生成了大量的胆固醇代谢物。肠道某些菌属如梭菌、链球菌、类杆菌、双歧杆菌、优杆菌、乳杆菌等在肠道具有促进牛磺胆酸脱饱和或脱羟基生成石胆酸及其衍生物的作用,肠道菌群可促进胆固醇和胆酸在肠道转化成其它物质,进而减少肠粘膜对这类物质的吸收。和普通鸡相比,无菌鸡肠道内由于一方面未经转化的胆固醇数量大,另一方面随着胆汁酸的增加反馈地抑制了组织内胆固醇的分解代谢而导致鸡血液胆固醇含量的升高,进而导致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为改善禽蛋质量,目前主要的方法是在蛋禽日粮中添加能降低蛋黄胆固醇的物质,如添加适量的有机铬、PUDA、环糊精、纤维螯合剂以及壳聚糖等,这些物质都能参与禽蛋中的胆固醇代谢,起到降低含量的作用,但同时其作用机制是独立的,综合效果并不佳,同时还提高了养殖成本和禽蛋中的重金属含量,并不是一种安全的治理方法。现有的一项国内专利技术,专利号为01128250.9,题为“加有中药的蛋鸡饲料”,其特征在于:加有中药的蛋鸡饲料。所添加的中药有红花、枸杞、龙骨、丹-->参,按比例与蛋鸡饲料混合制成。通过对鸡喂饲证明,能够提高产蛋鸡的生命活力和新陈代谢能力。其生产是通过简单的药物添加,对禽蛋的胆固醇降低无明显功效。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大豆在日本有较早的应用,在日本风靡一时的营养保健食品——纳豆,就是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而来,不过由于菌种未经过专门的诱导,其酶解效果差,对大豆蛋白利用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大幅度低蛋黄中胆固醇含量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降低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菌种通过微波诱导和射线诱导相结合,生产工艺采用复合培养及驯化相结合的发酵技术,培养基中添加促进剂,其生产步骤为:第一步:发酵菌株选育a.菌株传代:采用农业部菌种保存中心提供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通过营养琼脂培养基传代培养,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链球菌通过乳酸菌培养基传代培养,选育生长速度快、菌落特征明显的菌种,在4℃温度下保存菌种;b.菌种的复合诱导:将保存的枯草芽孢杆菌用0.9%的生理盐水稀释至10-8-10-9,在微波炉中用低火处理菌悬液40秒-55秒,利用血球计数法计数,将处理后的菌悬液在淀粉培养基的平板上涂布,在30-40℃温度下倒置培养48小时,选育出培养基中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大于0.8的菌落,接种至营养琼脂试管中保存;将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链球菌分别制作菌悬液,将枯草芽孢杆菌制作孢子悬浮液,稀释至10-5-10-7,在30cm处用功率为15-20W的紫外灯,波长为260nm,处理15-30秒,处理后的菌悬液在乳酸菌培养基平板中在30-40℃温度下倒置培养48小时,选出生长速度快的菌落进行摇瓶实验,筛选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c、生产菌种的制作:将筛选出的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转接入装有营养琼脂培养基的茄子瓶中,在35-40℃温度下培养45-50小时,待茄子瓶表面菌苔布满,并白中带黄时即可取出,然后放入2-6℃的冰箱中进行保存;第二步:乳酸菌的液体单独培养:a.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称取茄子瓶中各生产菌种:双歧杆菌38-45、植物乳杆菌25-33、乳酸链球菌8-12、枯草芽孢杆菌10-29;b.将称取的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和乳链球菌混合,将混合后的菌种按1∶17-25的比例添加在由糖蜜3.5-10%、蛋白胨0.5-1%、葡萄糖1-3、氯化钠0-1%、酵母膏3.5-6%、硫酸镁0-1%、水78-91.0%组成的液体培养基中,调节ph值至6-8,放入容器中加温至110-130℃进行灭菌20-40分钟,冷却至25-35℃后在发酵罐中搅拌30分钟,放入密闭的消毒桶内厌氧发酵8-10天,发酵过程中每天测定Ph值并释放产生的气体,防治发酵桶爆裂,待Ph到达3.5-4.0时结束;第三步:菌群的驯化和扩大培养:a.将步骤2中的液体与称取的枯草芽孢杆菌菌种混合,按1∶25-30的比例接入在120-130℃温度下、高温灭菌30-45min的由豆粕4-7%、大豆粉20-23%、青糠40-45%、糖蜜8-12%、磷酸氢二钾0-0.5%、磷酸二氢钠0-0.5%、硫酸镁0-1%、无菌水12-28%组成的固体扩大培养基中,在培养基中添加0.05%-0.1%的苯乙醇作产物促进剂,搅拌30-45min至均匀,倒入饲料袋中密封发酵,温度为30-35℃,时间8-10天;b、发酵过程中取样三次,测定水分和Ph值,发酵结束后取样,测定水分为35-40%、Ph值为4.5-6.0;第四步:粉碎过筛a.将发酵好的产品在42℃下干燥15小时,干燥后产品进行粉碎,粉碎后的产品过50目筛,筛出的粗料再进行粉碎和过筛;b.过筛后装入包装袋中,转入成品库有序堆放,通知品管部门取样检测,主要参数:水份≤12.0%、活菌数≥30亿/g、总蛋白量≥28%;物理性状:淡黄色粉末状固体。-->胆固醇主要在肝脏合成,其在体内代谢转变的主要去路是在肝脏中氧化生成胆汁酸,然后随胆汁进入肠腔,小部分被肠道微生物转化为粪固醇而排出体外,大部分通过肠肝循环途径又进入肝脏被重新吸收,正常生理条件下,机体内胆固醇的代谢受到严格的调控,肝脏细胞中胆固醇的从头合成主要通过外源胆固醇含量的高低对β-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活性及含量的调控,而肝外细胞不是从头合成胆固醇,其胆固醇来源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而LDL受体主要通过自我反馈机制来调控细胞中胆固醇的合成。但是当某种原因导致血液中LDL过低的情况下,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就会影响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外源性的胆固醇和胆固醇的氧化产物,由乳糜微粒从小肠转运至血液。本专利技术中高浓度的乳酸菌具有促进牛磺胆酸脱饱和或脱羟基生成石胆酸及其衍生物的作用,肠道菌群可促进胆固醇和胆酸在肠道转化成其它物质,进而减少肠粘膜对这类物质的吸收,它们在进入蛋禽肠道时能有效根植于肠道粘膜中,可有效促进胆固醇和胆酸在肠道转化成其它物质,从而使禽蛋中的胆固醇含量降低。同时,制剂中的另一种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能有效分解培养基中的植物蛋白,提供丰富的大豆多肽。可大幅度低蛋黄中胆固醇的含量。本专利技术利用微波照射技术诱导枯草芽孢杆菌,它的特点是设备要求简单、无需专门的操作空间,同时结合紫外线诱导,能使得到高产酶能力的优秀菌株的得率大大提高,与化学诱导、营养缺陷型选育相比,微波及射线诱导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诱变周期短的特点,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选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菌种通过微波诱导和射线诱导相结合,生产工艺采用复合培养及驯化相结合的发酵技术,培养基中添加产物促进剂,其生产步骤为:    第一步:发酵菌株选育    a.菌株传代:采用农业部菌种保存中提供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通过营养琼脂培养基传代培养,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链球菌通过乳酸菌培养基传代培养,选育生长速度快、菌落特征明显的菌种,在4℃温度下保存菌种;    b.菌种的复合诱导:将保存的枯草芽孢杆菌用0.9%的生理盐水稀释至10↑[-8]-10↑[-9],在微波炉中用低火处理菌悬液40秒-55秒,利用血球计数法计数,将处理后的菌悬液在淀粉培养基的平板上涂布,在30-40℃温度下倒置培养48小时,选育出培养基中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大于0.8的菌落,接种至营养琼脂试管中保存;    将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链球菌分别制作菌悬液,将枯草芽孢杆菌制作孢子悬浮液,稀释至10↑[-5]-10↑[-7],在30cm处用功率为15-20W的紫外灯,波长为260nm,处理15-30秒,处理后的菌悬液在乳酸菌培养基平板中在30-40℃温度下倒置培养48小时,选出生长速度快的菌落进行摇瓶实验,筛选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    c、生产菌种的制作:将筛选出的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转接入装有营养琼脂培养基的茄子瓶中,在35-40℃温度下培养45-50小时,待茄子瓶表面菌苔布满,并白中带黄时即可取出,然后放入2-6℃的冰箱中进行保存;    第二步:乳酸菌的液体单独培养:    a.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称取茄子瓶中各生产菌种:双歧杆菌38-45、植物乳杆菌25-33、乳酸链球菌8-12、枯草芽孢杆菌10-29;    b.将称取的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和乳链球菌混合,将混合后的菌种按1∶17-25的比例添加在由糖蜜3.5-10%、蛋白胨0.5-1%、葡萄糖1-3、氯化钠0-1%、酵母膏3.5-6%、硫酸镁0-1%、水78-91.0%组成的液体培养基中,调节ph值至6-8,放入容器中加温至110-130℃进行灭菌20-40分钟,冷却至25-35℃后在发酵罐中搅拌30分钟,放入密闭的消毒桶内厌氧发酵8-10天,发酵过程中每天测定Ph值并释放产生的气体,防治发酵桶爆裂,待Ph值到达3.5-4.0时结束;    第三步:菌群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菌种通过微波诱导和射线诱导相结合,生产工艺采用复合培养及驯化相结合的发酵技术,培养基中添加产物促进剂,其生产步骤为:第一步:发酵菌株选育a.菌株传代:采用农业部菌种保存中提供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通过营养琼脂培养基传代培养,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链球菌通过乳酸菌培养基传代培养,选育生长速度快、菌落特征明显的菌种,在4℃温度下保存菌种;b.菌种的复合诱导:将保存的枯草芽孢杆菌用0.9%的生理盐水稀释至10-8-10-9,在微波炉中用低火处理菌悬液40秒-55秒,利用血球计数法计数,将处理后的菌悬液在淀粉培养基的平板上涂布,在30-40℃温度下倒置培养48小时,选育出培养基中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大于0.8的菌落,接种至营养琼脂试管中保存;将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链球菌分别制作菌悬液,将枯草芽孢杆菌制作孢子悬浮液,稀释至10-5-10-7,在30cm处用功率为15-20W的紫外灯,波长为260nm,处理15-30秒,处理后的菌悬液在乳酸菌培养基平板中在30 -40℃温度下倒置培养48小时,选出生长速度快的菌落进行摇瓶实验,筛选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c、生产菌种的制作:将筛选出的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转接入装有营养琼脂培养基的茄子瓶中,在35-40℃温度下培养45-50小时,待茄子瓶表面菌苔布满,并白中带黄时即可取出,然后放入2-6℃的冰箱中进行保存;第二步:乳酸菌的液体单独培养:a.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称取茄子瓶中各生产菌种:双歧杆菌38-45、植物乳杆菌2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创博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