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74239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阀,其容易安装。为实现所述目的的电控阀包括外壳,外壳内侧自上而下依次提供感压腔、阀座和阀腔,感压腔内设置感压元件,阀腔内设置阀组件;阀组件包括在其内上、下贯通的中间通道,并包括位于阀座下侧的第一阀体,第一阀体与阀座之间可开合,阀组件还包括位于其上端形成第二阀体,第二阀体与卡合部之间可开合;中间通道下方引入吸气压力,阀腔引入排气压力,感压腔引入曲轴腔压力;阀组件的下方设有螺线管,可推动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卡合部可滑动地配合于容纳感压元件的感应腔的内壁,将容纳感压元件的感应腔分成第一感压腔和第二感压腔,卡合部与感应腔的内壁之间形成连接第一感压腔和第二感压腔的连接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控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尤其涉及调节汽车空调压缩机各腔体压力的阀。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CN1436932A、名称为“容量控制阀”的中国公开专利,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压缩机排量的电控阀,如图1所示,第1阀外壳2A和第二阀外壳2B嵌合形成一体的外壳,外壳内形成感压腔4、被打开和关闭的阀孔5、容纳阀的阀室6。感压件22一端固定在端盖3中,另一端的卡合部22B与开阀连接部30可滑动地配合,开阀连接部与阀21之间固定连接,并与阀一起运动。阀中间形成开放通路26,阀打开时,开阀连接部与卡合部之间形成开放室32。感压件、卡合部均设在感压腔中,感压腔内引入曲轴腔压力,阀室内引入排气腔的压力,阀运动时打开或关闭阀孔,将排气腔与曲轴腔连通或断开。由于阀和开阀连接部的直径均大于阀孔直径,因此需分别从阀孔的两侧装入,再将两者用铆接或其它方法相固定。固定的步骤在狭小的阀壳内部空间较难操作,因而工艺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阀,其容易安装。为实现所述目的的电控阀,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侧壁和顶盖,外壳内侧自上而下依次提供感压腔、阀座和阀腔,感压腔内设置感压元件,阀腔内设置阀组件;感压元件包括主体和卡合部;阀组件包括在其内上、下贯通的中间通道,并包括位于阀座下侧的第一阀体,第一阀体设在阀腔中,第一阀体与阀座之间可开合,阀组件还包括位于其上端形成第二阀体,第二阀体与卡合部之间可开合;中间通道下方引入吸气压力,阀腔引入排气压力,感压腔引入曲轴腔压力;阀组件的下方设有螺线管,可推动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卡合部可滑动地配合于容纳感压元件的感压腔的内壁,将容纳感压元件的感压腔分成第一感压腔和第二感压腔,卡合部与感压腔的内壁之间形成连接第一感压腔和第二感压腔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使所述第一感压腔和所述第二感压腔保持常通。所述的电控阀的较佳实施例中,感应元件和顶盖固定连接,以作为一个装配组件独立装配到外壳中。所述的电控阀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二阀体的直径小于阀座,以使阀组件能从外壳的下方装配到外壳内。所述的电控阀的较佳实施例中,连接通道是位于卡合部上的是小孔,或者位于卡合部或感压腔内壁的凹槽。所述的电控阀的较佳实施例中,卡合部的下端呈锥形凹穴,第二阀体与该锥形凹穴可开合地配合。所述的电控阀的较佳实施例中,感压元件的主体是波纹管。阀组件可以从外壳的下端装入,波纹管可从外壳的上端装入,无需进行固定连接,装配工艺简单,同时感压元件导向性也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已有的电控阀的半剖面图。图2是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控阀的半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用于汽车空调制冷循环的压缩机由发动机驱动,发动机的转速根据汽车的运动状态而发生变化。采用可变制冷剂排量的变容式压缩机,可在发动机怠速的情况下获得足够的制冷量。如图2所示,在变容式压缩机中,主轴16在发动机的驱动下,带动曲轴腔15(压力为Pc)内的铰链机构19和斜盘18同时作旋转运动,斜盘18有一个角度时,活塞17随斜盘18的旋转而作往复运动,将吸气腔45(压力为吸气压力Ps)中的致冷剂吸入,经压缩,排出到排气腔46(压力为排气压力Pd)中,继而排出到空调致冷回路中。压缩机壳体上设有通道41、42、43将吸气腔45、排气腔46、曲轴腔15的压力引向电控阀50的相应腔。如图3所示,电控阀50的外壳包括侧壁51和顶盖58。外壳的内部自上而下形成第一感压腔60,第二感压腔61以及阀腔63。第一感压腔60和第二感压腔61之间以卡合部74为界分隔开,卡合部74与外壳内壁滑动配合,因此第一感压腔60和第二感压腔61的大小不固定,随卡合部74的滑动动态变化。第一感压腔60用于引入曲轴腔压力Pc。第一感压腔60内设置波纹管70,波纹管70下端固定卡合部74,卡合部74的下端呈锥形凹穴。卡合部74提供有连接通道53,使两个感压腔60、61保持常通。连接通道53可以是小孔或者外周的凹槽。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连接通道53也可以是形成于侧壁51上的凹槽。感压腔60、61的下端形成阀座73,阀座73下方为阀腔63。阀腔63内设有阀组件,阀组件包括阀体7,阀体7包括位于阀座73上侧的第二阀体71以及位于阀座73下侧的第一阀体72。阀体7的内部上下打通形成中间通道76,第二阀体71的径向孔78将吸气压力Ps引入中间通道76,第二阀体71可脱离或者接触卡合部74,使得中间通道76与第二感压腔61之间贯通或者断开。阀腔63引入排气压力Pd,第一阀体72与阀座73之间可开合,将第二感压腔61与阀腔63贯通或断开。因此电控阀50可改变排气腔46到曲轴腔15的气体流量,以及改变曲轴腔15到吸气腔45的流量。螺线管6设于外壳的下方,其外侧为导磁壳体69,导磁壳体69内容纳有环形线圈67,线圈67内设有静铁芯65和动铁芯66,动铁芯66中插有阀杆68。螺线管作用于阀组件,使其产生移动,即线圈67通电时,静铁芯65励磁,吸引动铁芯66朝其移动,动铁芯66移动时推动阀杆68,使阀杆68朝阀组件方向运动,推动阀组件。波纹管70也作用于阀组件,波纹管70所在的第一感压腔60内引入曲轴腔压力Pc,由于该压力在波纹管70的各折叠波纹上的力相互抵消,对波纹管70的伸缩不起作用。卡合部74受吸气压力Ps作用,吸气腔压力Ps增大时对波纹管70起压缩作用。即当吸气压力Ps较大时,波纹管70收缩,其作用于阀组件上的力减小。因此波纹管70与螺线管6共同作用于阀组件,即吸气压力Ps和外部电流共同作用于阀组件,来改变第一阀体71和第二阀体72的开合,从而改变排气腔46到曲轴腔15以及曲轴腔15到吸气腔45的气体流量,导致曲轴腔压力Pc变化,最终改变斜盘18的角度和压缩机的排量。由于卡合部74的外周与感压腔滑动配合,对波纹管70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防止其产生摇摆,卡合部74既能导向,又能实现第二阀体71的开合,而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实施例只能实现其中一个功能,存在弊端。侧壁51还形成对阀组件的支承部54,位于阀腔63以下,第一阀体72与支承部54滑动配合。可以将顶盖58与波纹管70焊接成一体,从侧壁51上方压入,顶盖58与侧壁51之间压装或螺纹配合。将阀座73的直径设置成大于第二阀体71,可以从下方将一体的阀组件装入侧壁51。因此阀外壳、波纹管、阀组件的装配过程十分简单。改变压缩机容量、从而达到控制空调制冷量的步骤大致如下:当车内实际温度与目标温度差异较大时,传感器向计算机发出信号,计算机执行程序,改变(如增大)电控阀50的驱动电流,阀体受力改变,开口面积变化(例如使排气腔46和曲轴腔15之间通道开口减至最小),相对压缩气缸而言,曲轴腔15的压力减小,从而斜盘角度增加,制冷量增大。因此第一阀体72根据电流指令调节曲轴腔15的压力。另一方面,压缩机起动时,作用于波纹管的吸气压力Ps较高,波纹管70收缩量较大,第二阀体71与波纹管70脱离,吸气腔45与曲轴腔15相通,使曲轴腔压力降低,斜盘角度增加,缩短压缩机的起动时间。因此第二阀体71的打开情况受吸气压力的影响,可帮助缩短压缩机的起动时间。除了波纹管70以外,感压元件还可以选用膜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控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控阀,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侧壁和顶盖,外壳内侧自上而下依次提供感压腔、阀座和阀腔,感压腔内设置感压元件,阀腔内设置阀组件;感压元件包括主体和卡合部;阀组件包括在其内上、下贯通的中间通道,并包括位于阀座下侧的第一阀体,第一阀体设在阀腔中,第一阀体与阀座之间可开合,阀组件还包括位于其上端形成第二阀体,第二阀体与卡合部之间可开合;中间通道下方引入吸气压力,阀腔引入排气压力,感压腔引入曲轴腔压力;阀组件的下方设有螺线管,可推动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卡合部可滑动地配合于容纳感压元件的感应腔的内壁,将容纳感压元件的感应腔分成第一感压腔和第二感压腔,卡合部与感应腔的内壁之间形成连接第一感压腔和第二感压腔的连接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阀,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侧壁和顶盖,外壳内侧自上而下依次提供感压腔、阀座和阀腔,感压腔内设置感压元件,阀腔内设置阀组件;感压元件包括主体和卡合部;阀组件包括在其内上、下贯通的中间通道,并包括位于阀座下侧的第一阀体,第一阀体设在阀腔中,第一阀体与阀座之间可开合,阀组件还包括位于其上端形成第二阀体,第二阀体与卡合部之间可开合;中间通道下方引入吸气压力,阀腔引入排气压力,感压腔引入曲轴腔压力;阀组件的下方设有螺线管,可推动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卡合部可滑动地配合于容纳感压元件的感压腔的内壁,将容纳感压元件的感压腔分成第一感压腔和第二感压腔,卡合部与感压腔的内壁之间形成连接第一感压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