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喂料泵的无干扰切换系统及其切换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965823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5 0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喂料泵的无干扰切换系统及其切换方法,包括喂料泵A、喂料泵B、搅拌槽以及清水泵,喂料泵A和喂料泵B并联连接实现一用一备,喂料泵A(4)的输入端管道和输出端管道上分别设置阀门B(3)和阀门C(5),喂料泵B(10)的输入端管道和输出端管道上分别设置阀门F(9)和阀门G(11);喂料泵A(4)和喂料泵B(10)共同输入端管道与搅拌槽(1)连接,并在共同输入端管道上设置阀门A(2),清水泵(12)输出端管道上设置阀门E(8)并与阀门A(2)输出端管道连接;喂料泵A(4)和喂料泵B(10)共同输出端管道与加压主泵(7)连接,并在共同输出端管道上设置阀门D(6),还包括无干扰切换管道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喂料泵A、喂料泵B、搅拌槽以及清水泵,喂料泵A和喂料泵B并联连接实现一用一备,喂料泵A(4)的输入端管道和输出端管道上分别设置阀门B(3)和阀门C(5),喂料泵B(10)的输入端管道和输出端管道上分别设置阀门F(9)和阀门G(11);喂料泵A(4)和喂料泵B(10)共同输入端管道与搅拌槽(1)连接,并在共同输入端管道上设置阀门A(2),清水泵(12)输出端管道上设置阀门E(8)并与阀门A(2)输出端管道连接;喂料泵A(4)和喂料泵B(10)共同输出端管道与加压主泵(7)连接,并在共同输出端管道上设置阀门D(6),还包括无干扰切换管道装置。【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是涉及一种长距离高压浆体管道输送领域的喂料泵无干扰切换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技术介绍
喂料泵是长距离高压浆体管道输送领域的关键设备,其属离心泵类型。喂料泵系统用于长距离高压浆体管道输送工艺领域,现有工艺设计采用一用一备控制原理,即一套设备正常运行,另一套设备待机备用。正常运行的设备出现故障时,待机备用设备可立即投入使用,保障下游设备正常运行和避免下道工序生产停顿。况且,待机备用设备的存在可为故障设备争取到宝贵的检修时间。如图1为现有喂料泵系统输送工艺切换图,其工作方式如下: 1、喂料泵A输送浆体时,其配套的阀门状态为:处于打开状态的阀门有:阀门A2、阀门B3、阀门C5和阀门D6 ;处于关闭状态的阀门有:阀门E8、阀门F9和阀门GlI。喂料泵A输送浆体过程中出现故障而需切换至待机备用喂料泵B运行时,现有切换系统操作步骤有:(O切水:打开阀门E8,清水泵12输入清水;关闭阀门A2,停止供应浆体。(2)切泵:清水泵12输入清水约10分钟至喂料泵A冲洗干净后,打开阀门F9,启动喂料泵B至正常,打开阀门Gll ;然后关闭阀门C5,停止喂料泵A,关闭阀门B3。(3)切浆:打开阀门A2,关闭阀门ES,恢复输送浆体。阀门的切换,设备的启停,现有整个喂料泵切换系统操作步骤的完成需耗时15?20分钟。同理,喂料泵B输送浆体出现故障而需切换至待机备用喂料泵A运行时,其切换操作步骤同为:切水、切泵、切浆。2、喂料泵A输送水时,其配套的阀门状态为:处于打开状态的阀门有:阀门ES、阀门B3、阀门C5和阀门D6 ;处于关闭状态的阀门有:阀门A2、阀门F9和阀门G11。喂料泵A输送水的过程中出现故障而需切换至待机备用喂料泵B运行时,现有切换系统操作步骤仅有切泵:打开阀门F9,启动喂料泵B至正常,打开阀门Gll ;然后关闭阀门C5,停止喂料泵A,关闭阀门B3。喂料泵系统输送水的过程中切换并不涉及步骤切水和切浆,究其原因为输送水时管道、喂料泵设备内浆体已冲洗干净。输送水时切换过程仅需切泵,故切换过程仅需耗时5?8分钟。同理,喂料泵B输送水出现故障而需切换至待机备用喂料泵A运行时,其切换操作步骤仅有切泵。现有喂料泵系统输送切换工艺极其重要,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生产过程的实施,实践证明喂料泵系统输送浆体时其切换工艺具有以下缺陷: 1、切换过程涉及切水、切泵、切浆,步骤繁琐;阀门的切换、设备的启停,操作复杂。2、在线切水冲洗喂料泵系统,冲洗水直接输入到加压主泵、主管道,降低加压主泵输送浆体的作业率,干扰主管道输送浆体的浓度。3、切水步骤每次需耗费几十立方冲洗水,这几十立方的冲洗水输入到加压主泵运输到下一级泵站需高昂成本,且切水步骤间接影响加压主泵少输送几十立方的浆体,极其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其解决喂料泵系统输送浆体时切换工艺存在的以下技术问题:(I)切换过程涉及切水、切泵、切浆,步骤繁琐;阀门的切换、设备的启停,操作复杂。(2)在线切水冲洗喂料泵系统,冲洗水直接输入到加压主泵、主管道,降低加压主泵输送浆体的作业率,干扰主管道输送浆体的浓度。(3)切水步骤每次需耗费几十立方冲洗水,这几十立方的冲洗水输入到加压主泵运输到下一级泵站需高昂成本,且切水步骤间接影响加压主泵少输送几十立方的浆体,极其不经济。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喂料泵的无干扰切换系统,包括喂料泵A (4)、喂料泵B (10)、搅拌槽(I)以及清水泵(12),喂料泵A (4)和喂料泵B (10)并联连接实现一用一备,喂料泵A (4)的输入端管道和输出端管道上分别设置阀门B (3)和阀门C (5),喂料泵B (10)的输入端管道和输出端管道上分别设置阀门F (9)和阀门G (11);喂料泵A (4)和喂料泵B (10)共同输入端管道与搅拌槽(I)连接,并在共同输入端管道上设置阀门A (2),清水泵(12)输出端管道上设置阀门E (8)并与阀门A (2)输出端管道连接;喂料泵A (4)和喂料泵B (10)共同输出端管道与加压主泵(7)连接,并在共同输出端管道上设置阀门D (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干扰切换管道装置。进一步,无干扰切换管道装置包括冲洗管道A (13)、冲洗管道B (19)、事故池(18)以及冲洗管道C (20);所述冲洗管道A (13)上设置阀门H (14)和阀门I (15),所述冲洗管道A (13) —端连接在阀门B (3)和喂料泵A (4)之间的管道上,另一端连接在阀门F(9)和喂料泵B (10)之间的管道上;冲洗管道B (19)上设置阀门J (16)和阀门K (17),冲洗管道B (19) —端连接在阀门C (5)和喂料泵A (4)之间的管道上,另一端连接在阀门G (11)和喂料泵B (10)之间的管道上;清水泵(12)通过管道连接在阀门H (14)和阀门I(15)之间的所述冲洗管道A (13)上,事故池(18)通过冲洗管道C (20)连接在阀门J (16)和阀门K (17)之间的所述冲洗管道B (19)上。一种用于喂料泵的无干扰切换系统的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喂料泵A (4)输送浆体时,其配套的阀门状态为:处于打开状态的阀门有:阀门A (2)、阀门B (3)、阀门C(5)和阀门D (6);处于关闭状态的阀门有:阀门H (14)、阀门I (15)、阀门J (16)、阀门K(17)、阀门E(8)、阀门F (9)和阀门G (11),喂料泵A (4)输送浆体过程中出现故障而需切换至待机备用喂料泵B (10)运行时,无干扰切换系统操作步骤有:步骤1、在线切泵:打开阀门F (9),启动喂料泵B (10)至正常,打开阀门G (11);然后关闭阀门C (5),停止喂料泵A (4),关闭阀门B (3);步骤2、离线切水:打开阀门H (14)和阀门J (16),启动清水泵(12)输入清水冲洗喂料泵A (4),冲洗水通过冲洗管道C (20)直接排入事故池(18)。一种用于喂料泵的无干扰切换系统的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喂料泵B (10)输送浆体时,其配套的阀门状态为:处于打开状态的阀门有:阀门A (2)、阀门F (9)、阀门G(11)和阀门D(6);处于关闭状态的阀门有:阀门H (14)、阀门I (15)、阀门J (16)、阀门K (17)、阀门E (8)、阀门B (3)和阀门C (5),喂料泵B (10)输送浆体过程中出现故障而需切换至待机备用喂料泵A (4)运行时,无干扰切换系统操作步骤有:步骤1、在线切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喂料泵的无干扰切换系统,包括喂料泵A(4)、喂料泵B(10)、搅拌槽(1)以及清水泵(12),喂料泵A(4)和喂料泵B(10)并联连接实现一用一备,喂料泵A(4)的输入端管道和输出端管道上分别设置阀门B(3)和阀门C(5),喂料泵B(10)的输入端管道和输出端管道上分别设置阀门F(9)和阀门G(11);喂料泵A(4)和喂料泵B(10)共同输入端管道与搅拌槽(1)连接,并在共同输入端管道上设置阀门A(2),清水泵(12)输出端管道上设置阀门E(8)并与阀门A(2)输出端管道连接;喂料泵A(4)和喂料泵B(10)共同输出端管道与加压主泵(7)连接,并在共同输出端管道上设置阀门D(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干扰切换管道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承中黄朝兵杨建张黎敏姬永丽李龙恒闵昱辉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