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保护装置、模具保护方法及合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69910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1:43
一种模具保护装置、模具保护方法及合模装置,所述模具保护装置在开闭装置中使用,所述开闭装置通过利用电动机使可动盘移动来将模具打开、关闭,其中,所述可动盘形成为能朝与供定模固定的固定盘分离、接触的方向移动,并固定有动模,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形成一体的所述模具。模具保护装置包括:导出元件,该导出元件求出由所述电动机输出的实际动作驱动力;计算元件,该计算元件计算出所述电动机的理论动作驱动力;以及比较元件,该比较元件将由所述导出元件导出的所述实际动作驱动力与由所述计算元件计算出的所述理论动作驱动力之差和阈值进行比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模具保护装置、模具保护方法及合模装置,所述模具保护装置在开闭装置中使用,所述开闭装置通过利用电动机使可动盘移动来将模具打开、关闭,其中,所述可动盘形成为能朝与供定模固定的固定盘分离、接触的方向移动,并固定有动模,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形成一体的所述模具。模具保护装置包括:导出元件,该导出元件求出由所述电动机输出的实际动作驱动力;计算元件,该计算元件计算出所述电动机的理论动作驱动力;以及比较元件,该比较元件将由所述导出元件导出的所述实际动作驱动力与由所述计算元件计算出的所述理论动作驱动力之差和阈值进行比较。【专利说明】模具保护装置、模具保护方法及合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动模及定模的模具的模具保护装置、模具保护方法及合模装置。
技术介绍
在注塑成型机及铸模成型机等中,使用将具有动模和定模的模具打开、关闭的合模装置。作为这种合模装置,已知有如下技术:通过使对动模进行保持的移动拉模板相对于对定模进行保持的固定拉模板移动,来使模具打开、关闭。在这种合模装置中,若以成型品及异物等夹设物夹在动模与定模之间的状态进行模具的合模动作,则有可能对模具造成损伤。因此,已知包括模具保护装置的合模装置,在夹有夹设物的状态下进行合模动作时,上述模具保护装置对模具进行保护。在日本专利特开2006 - 334820号公报中,作为在合模装置中使用的模具保护装置,公开了如下技术:在设定于合模动作等的、定模与动模靠近的位置处的监视区间中,当实际转矩、即合模用电动机的转矩超过预先设定的限制值时,使合模用电动机的驱动停止。此外,在日本专利特开2006 - 334820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技术:通过在半自动运转(仅一个循环的自动运转)下使注塑成型机运转来计算出实际转矩,从而基于上述计算出的实际转矩来对预先设定的限制值进行设定。在日本专利特开2004 - 330527号公报中,作为在合模装置中使用的模具保护装置,公开了如下技术:对于生产运转时的合模工序的合模动作,在设定于规定的监视区间的伺服电动机的实际转矩超过预先根据试运转时的伺服电动机的实际转矩求出的阈值时,判断为异常的处理,其中,上述伺服电动机在多个循环周期中的每个周期进行合模动作。在日本专利特开2004 — 142211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基于表示合模顺利进行时的、合模力相对于可动盘的位置的关系的基准模式,在合模工序中设置监视区域,当在监视区域内,从肘节机构驱动用的电动机的转矩值变换得到的合模力超过允许界限值时,作为异常而发出警报。在日本专利特开2010-94726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技术:作为控制指令的载荷转矩是根据动模及可动压板的重量计算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模具保护装置在开闭装置中使用,所述开闭装置通过利用电动机使可动盘移动来将模具打开、关闭,其中,所述可动盘形成为能朝与供定模固定的固定盘分离、接触的方向移动,并固定有动模,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形成一体的所述模具。模具保护装置包括:导出元件,该导出元件求出由所述电动机输出的实际动作驱动力;计算元件,该计算元件计算出所述电动机的理论动作驱动力;以及比较元件,该比较元件将由所述导出元件导出的所述实际动作驱动力与由所述计算元件计算出的所述理论动作驱动力之差和阈值进行比较。在以下说明中将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这些优点部分地从以下说明中变得明白,或可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实践来学到。借助于在下文中特别指出的手段和组合,可实现和达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包含于此并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它与上面给出的总体描述和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图1,对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开闭装置)I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I的结构的说明图。如图1所示,合模装置I形成为能对具有定模5a及动模5b的模具5进行保持,并能进行模具5的开模动作及合模动作。合模装置I包括支承部10、固定盘(固定物)11、可动盘(可动物)12、开闭机构13、系杆14、压出机构15、显示部16及控制装置17。此外,合模装置I包括固定部分18和变化部分19,其中,上述固定部分18的结构不发生变化且重量恒定,即重量为固定值,上述变化部分19的结构随着构成部件的更换等而发生变化,因而重量发生变化,即重量为变动值。这种合模装置I例如在注塑成型机中使用。支承部10是对固定盘11、可动盘12及开闭机构13进行支承的、所谓底座或是框架。固定盘11是所谓的固定拉模板,其固定在支承部10上。固定盘11形成为能对定模5a进行固定。可动盘12是所谓的移动拉模板,其与固定盘11相对地配置在支承部10上。可动盘12形成为能朝靠近或离开固定盘11的方向移动。具体来说,可动盘12形成为能利用开闭机构13或未图示的模具厚度调节机构,经由系杆14相对于固定盘11朝前进及后退方向直线移动(线性移动)。可动盘12形成为能对模具5的动模5b进行固定。开闭机构13形成为能通过利用肘节机构使可动盘12线性移动,来将模具5打开、关闭,换言之,能使固定于可动盘12的动模5b相对于定模5a分离、接触。开闭机构13包括杆外壳(受压盘)21、肘式杆22、十字头23、第一滚珠丝杠24、旋转机构25。杆外壳21为肘式杆22及十字头23的支点。杆外壳21被支承部10所支承。肘式杆22与可动盘12、杆外壳21及十字头23连接。肘式杆22由组成肘节机构的多个杆、衬套及销构成。肘式杆22形成为因受到十字头23的操作,而能使可动盘12相对于固定盘11线性移动。十字头23与第一滚珠丝杠24连接,其形成为能因第一滚珠丝杠24的旋转而沿着第一滚珠丝杠24的轴心方向移动。此外,十字头23形成为通过朝第一滚珠丝杠24的轴心方向移动,而能对肘式杆22进行操作。旋转机构(驱动装置)25包括第一伺服电动机(电动机、驱动部)31、一对第一带轮32、第一同步皮带33、编码器34。第一伺服电动机31具有第一转轴31a,并形成为使第一转轴31a能旋转。第一伺服电动机31经由信号线S等而与控制装置17电连接。第一伺服电动机31是对变化部分19进行驱动的驱动源。一对第一带轮32中的一方固定在第一伺服电动机31的第一转轴31a,另一方固定在第一滚珠丝杠24上。第一同步皮带33设置在一对第一带轮32之间,并形成为能将第一带轮32、具体来说是固定于第一伺服电动机31的第一转轴31a的第一带轮32的旋转运动传递到固定于第一滚珠丝杠24的第一带轮32。编码器(检测器)34是形成为能对第一转轴31a的转速进行检测的检测元件。编码器34经由信号线S而与控制装置17连接,并形成为能将检测出的第一转轴31a的转速及旋转位置等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17。这种开闭机构13将第一转轴31a的旋转运动经由一对第一带轮32及第一同步皮带33而传递到第一滚珠丝杠24,从而将该第一滚珠丝杠24的旋转运动变换为十字头23的线性移动。此外,开闭机构13使该十字头23的线性移动经由肘式杆22而传递至可动盘12。藉此,开闭机构13形成为能使可动盘12相对于固定盘11线性移动。系杆14例如固定在固定盘11及杆外壳2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保护装置,其在开闭装置中使用,所述开闭装置通过利用电动机使可动盘移动来将模具打开、关闭,其中,所述可动盘形成为能朝与供定模固定的固定盘分离、接触的方向移动,并固定有动模,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形成一体的所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保护装置包括:导出元件,该导出元件求出由所述电动机输出的实际动作驱动力;计算元件,该计算元件计算出所述电动机的理论动作驱动力;以及比较元件,该比较元件将由所述导出元件导出的所述实际动作驱动力与由所述计算元件计算出的所述理论动作驱动力之差和阈值进行比较。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林治幸德山晴道饭田刚士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