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轮蜗杆传动式360度双轴同步阻尼转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68767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蜗轮蜗杆传动式360度双轴同步阻尼转轴,包括两个轴芯和至少两个连接板,两个轴芯上分别择一设有第一蜗杆和第二蜗轮,另设有第一蜗轮和第二蜗杆;每个第一蜗杆或第二蜗轮套固在对应的轴芯上,其中两个连接板定位于两个第一蜗杆或第二蜗轮的两端,并套设在两个轴芯上,使两个轴芯径向间隔设定距离,且两个轴芯相对两个连接板能够轴向止动周向自由转动;第一蜗轮或第二蜗杆定位设于两个连接板和两个第一蜗杆或第二蜗轮围成的收容空间内,第一蜗轮或第二蜗杆径向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一蜗杆或第二蜗轮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双轴同步360度旋转开合和无极限翻转功能,且能够在转动部位连接的更完美和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蜗轮蜗杆传动式360度双轴同步阻尼转轴,包括两个轴芯和至少两个连接板,两个轴芯上分别择一设有第一蜗杆和第二蜗轮,另设有第一蜗轮和第二蜗杆;每个第一蜗杆或第二蜗轮套固在对应的轴芯上,其中两个连接板定位于两个第一蜗杆或第二蜗轮的两端,并套设在两个轴芯上,使两个轴芯径向间隔设定距离,且两个轴芯相对两个连接板能够轴向止动周向自由转动;第一蜗轮或第二蜗杆定位设于两个连接板和两个第一蜗杆或第二蜗轮围成的收容空间内,第一蜗轮或第二蜗杆径向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一蜗杆或第二蜗轮啮合。本技术可实现双轴同步360度旋转开合和无极限翻转功能,且能够在转动部位连接的更完美和顺畅。【专利说明】蜗轮蜗杆传动式360度双轴同步阻尼转轴
本技术涉及一种阻尼转轴,具体是涉及一种蜗轮蜗杆传动式360度双轴同步阻尼转轴。
技术介绍
阻尼转轴是一种能够提供相互转动的连接元件,主要应用于转动的部件和其基体之间,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数码产品和电子设备中,比如笔记本电脑,通过阻尼转轴的转动可实现笔记本电脑的本体与显示屏之间的开合功能。目前,常用的转轴通常为单轴芯,通过定位套设在单轴芯上的扭力单元,实现笔记本电脑360度开合和定位功能。也有通过双轴芯结构实现笔记本电脑的开合和定位功能;但是,这种双轴芯结构通常是一个轴芯转动时,另一个轴芯卡制,两个转轴是顺序开启闭合,操作上尚不完善,无法做到同步。为了实现双轴的360度同步转动,也有采用多个齿轮组合传动的双轴枢纽器,多个齿轮的轴线与双轴的轴线同向,但是这种结构通常要设计至少4个齿轮,才能到达双轴同步反向开合顺畅的功能,且由于使用的齿轮较多,限制了笔记本等电子设备的薄型化发展,且安装和拆卸操作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蜗轮蜗杆传动式360度双轴同步阻尼转轴,利用较少的蜗轮蜗杆传动,可实现双轴同步360度旋转开合和无极限翻转功能,且能够在转动部位连接的更完美和顺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蜗轮蜗杆传动式360度双轴同步阻尼转轴,包括两个轴芯和至少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轴芯上分别择一设有一个第一蜗杆和一个第二蜗轮,对应两个所述第一蜗杆,设有一个第一蜗轮,对应两个所述第二蜗轮,设有一个第二蜗杆;两个所述轴芯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蜗杆时,每个第一蜗杆套固在对应的轴芯上,其中两个连接板定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蜗杆的两端,并套设在两个所述轴芯上,使两个所述轴芯径向间隔设定距离,且两个所述轴芯相对两个所述连接板能够轴向止动周向自由转动;所述第一蜗轮定位设于两个所述连接板和两个所述第一蜗杆围成的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蜗轮径向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蜗杆啮合;两个所述轴芯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蜗轮时,每个第二蜗轮套固在对应的轴芯上,其中两个连接板定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蜗轮的两端,并套设在两个所述轴芯上,使两个所述轴芯径向间隔设定距离,且两个所述轴芯相对两个所述连接板能够轴向止动周向自由转动;所述第二蜗杆定位设于两个所述连接板和两个所述第二蜗轮围成的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二蜗杆径向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蜗轮啮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第一蜗杆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蜗轮的轴线相互垂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蜗轮定位设于两个所述连接板和两个所述第一蜗杆围成的收容空间内的结构是:对应其中一个连接板设有两个固定片,两个所述固定片间隔固设于该连接板朝向所述第一蜗轮的一侧上,所述第一蜗轮通过转轴固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片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轴芯一端分别固连有固定支架,两个所述轴芯的另一端依次套设有第一垫片、若干个蝶形弹片和第二垫片,两个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蜗杆、第一垫片、若干个蝶形弹片和第二垫片通过螺母锁紧定位在两个轴芯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设有三个所述连接板,其中两个连接板定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蜗杆的两端,第三个连接板设于蝶形弹片和所述第二垫片之间,且第三个连接板与所述蝶形弹片之间设有第三垫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第二蜗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蜗杆的轴线相互垂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蜗杆定位设于两个所述连接板和两个所述第二蜗轮围成的收容空间内的结构是:对应其中一个连接板设有两个固定片,两个所述第二固定片间隔固设于该连接板朝向所述第二蜗杆的一侧上,所述第二蜗杆通过转轴固设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片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轴芯一端分别固连有固定支架,两个所述轴芯的另一端依次套设有第一垫片、若干个蝶形弹片和第二垫片,两个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二蜗轮、第一垫片、若干个蝶形弹片和第二垫片通过螺母锁紧定位在两个轴芯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设有三个所述连接板,其中两个连接板定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蜗轮的两端,第三个连接板设于蝶形弹片和所述第二垫片之间,且第三个连接板与所述蝶形弹片之间设有第三垫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蜗轮蜗杆传动式360度双轴同步阻尼转轴,通过至少两个连接板将单独的两个轴芯组合在一起,连接板可有多组,以保持两单独轴的平行稳定。通过两个连接板和两个第一蜗杆或两个第二蜗轮围成的收容空间对第一蜗轮或第二蜗杆进行限位,并将第一蜗轮或第二蜗杆定位于该收容空间内,从而能使第一蜗轮或第二蜗杆在两个第一蜗杆或两个第一蜗轮之间稳定住。且上述结构中通过蜗杆和蜗轮之间的啮合传动,可以实现双轴阻尼转轴360度自由翻转,以满足笔记本等产品不同的变形形态,且蜗杆和蜗轮间的传动关系可以满足笔记本LCD部分和基体部分的同时转动,即同步反向开合,且能够在转动部位连接的更完美和顺畅。此外,由于采用了蜗轮与蜗杆的传动方式,可以避免使用较多的齿轮传动,且不占据较厚的空间,有利于笔记本等产品的薄型化发展。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第一蜗杆或两个第二蜗轮的轴线与第一蜗轮或第二蜗杆的轴线相互垂直。较佳的,对应其中一个连接板设有两个固定片,两个固定片间隔固设于该连接板朝向第一蜗轮或第二蜗杆的一侧上,第一蜗轮或第二蜗杆通过转轴固设于两个固定片之间。这样,通过两个固定片的限位作用,能够实现使中间的第一蜗轮或第二蜗杆稳定住的功能。较佳的,两个轴芯一端分别固连有固定支架,用于嵌入需要转动的部件和基体内,两个轴芯的另一端依次套设有第一垫片、若干个蝶形弹片和第二垫片,两个连接板、第一蜗杆或第二蜗轮、第一垫片、若干个蝶形弹片和第二垫片通过螺母锁紧定位在两个轴芯上。用于提供扭力和实现紧配定位的功能。为了使双轴更加平稳,设有三个连接板,其中两个连接板定位于两个第一蜗杆或第二蜗轮的两端,第三个连接板设于蝶形弹片和第二垫片之间,且第三个连接板与蝶形弹片之间设有第三垫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360度转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360度转动状态示意图。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1——轴芯2——连接板3——蜗杆3’——第二蜗轮4——蜗轮4’第二蜗杆5——固定片6——转轴7——固定支架8——第一垫片9——蝶形弹片10——第二垫片11——螺母12——第三垫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蜗轮蜗杆传动式360度双轴同步阻尼转轴,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轴芯(1)和至少两个连接板(2),两个所述轴芯上分别择一设有一个第一蜗杆(3)和一个第二蜗轮(3’),对应两个所述第一蜗杆,设有一个第一蜗轮(4),对应两个所述第二蜗轮,设有一个第二蜗杆(4’);两个所述轴芯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蜗杆时,每个第一蜗杆套固在对应的轴芯上,其中两个连接板定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蜗杆的两端,并套设在两个所述轴芯上,使两个所述轴芯径向间隔设定距离,且两个所述轴芯相对两个所述连接板能够轴向止动周向自由转动;所述第一蜗轮定位设于两个所述连接板和两个所述第一蜗杆围成的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蜗轮径向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蜗杆啮合;两个所述轴芯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蜗轮时,每个第二蜗轮套固在对应的轴芯上,其中两个连接板定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蜗轮的两端,并套设在两个所述轴芯上,使两个所述轴芯径向间隔设定距离,且两个所述轴芯相对两个所述连接板能够轴向止动周向自由转动;所述第二蜗杆定位设于两个所述连接板和两个所述第二蜗轮围成的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二蜗杆径向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蜗轮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勤叶存峰胡迪彭飞许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玮硕恒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