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客车离合操纵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63256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型客车离合操纵机构,包括底座、套筒、缸体、轴承、活塞和放气装置,所述套筒设置于所述缸体内部,所述活塞为管状、并套装在所述缸体和套筒之间,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活塞的外侧,所述活塞、套筒和缸体之间的空间形成液压油腔,所述缸体上还设有油腔相通的油道;所述底座为环形,固定设置于所述缸体的端部,该底座上设有与变速器固定用的凸台,该底座上还设有向外伸出的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油腔相通;所述放气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缸体上,并与所述油道相通。该操纵机构集普通分离轴承、一轴端盖、分离拨叉、拨叉顶柱以及离合分泵于一体,对空间尺寸要求较小,终身免维护且效率高,对于改善踏板力有一定的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轻型客车离合操纵机构,包括底座、套筒、缸体、轴承、活塞和放气装置,所述套筒设置于所述缸体内部,所述活塞为管状、并套装在所述缸体和套筒之间,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活塞的外侧,所述活塞、套筒和缸体之间的空间形成液压油腔,所述缸体上还设有油腔相通的油道;所述底座为环形,固定设置于所述缸体的端部,该底座上设有与变速器固定用的凸台,该底座上还设有向外伸出的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油腔相通;所述放气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缸体上,并与所述油道相通。该操纵机构集普通分离轴承、一轴端盖、分离拨叉、拨叉顶柱以及离合分泵于一体,对空间尺寸要求较小,终身免维护且效率高,对于改善踏板力有一定的效果。【专利说明】一种轻型客车离合操纵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传动系
,具体涉及一种轻型客车离合操纵机构。
技术介绍
离合器分离机构作为离合器分离与结合的控制单元,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主要功能为控制离合器的分离与结合,实现车辆的正常行驶及顺利的选换挡操作。现有常用的离合分离机构包括分离轴承、一轴端盖、分离拨叉、拨叉顶柱以及离合分泵组成。存在一定的缺点和局限性,首先变速器前壳尺寸较大,对于空间有一定要求,再者分离轴承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存在运动卡滞,造成摩擦阻力增大,最后此机构效率低,造成离合踏板力偏大。现有离合分离机构,如图1所示,离合分离机构由2-分离轴承,3-—轴端盖,4-拨叉顶柱,5-分离拨叉,6-离合分泵,共5个件组成。结构执行原理是离合管路中的制动液通过6-离合分泵产生推力,推动5-分离拨叉逆时针摆,从而推动2-分离轴承向左滑动,进而推动1-离合器分压盘分离即实现离合器的分离。实际整车匹配设计中,对变速箱的空间尺寸有一定的限制要求,但此分离机构必须要求一定的空间来保证安装及运动的需要,同时分离轴承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存在运动卡滞,造成摩擦阻力增大,最后此分离机构效率低,造成离合踏板力偏大。另外此种分离机零部件较多,对于前期的开发,生产装配控制以及后期的维护都较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提高现有分离机构的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离合分离机构。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轻型客车离合操纵机构,包括底座、套筒、缸体、轴承、活塞和放气装置;其中,所述套筒设置于所述缸体内部,所述活塞为管状、并套装在所述缸体和套筒之间,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活塞的外侧,所述活塞、套筒和缸体之间的空间形成液压油腔,所述缸体上还设有油腔相通的油道;所述底座为环形,固定设置于所述缸体的端部,该底座上设有与变速器固定用的凸台,该底座上还设有向外伸出的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油腔相通;所述放气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缸体上,并与所述油道相通。优选的,所述放气装置为快插形式接口,其端部设有放气阀门。优选的,所述放气装置上设有向外伸出的与变速器固定用的凸缘。优选的,所述凸台和凸缘位于同一平面,并与所述变速器螺栓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操纵机构集普通分离轴承、一轴端盖、分离拨叉、拨叉顶柱以及离合分泵于一体,对空间尺寸要求较小,终身免维护且效率高,对于改善踏板力有一定的效果O【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分离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离合操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离合操纵机构的剖视图;图4本技术离合操纵机构的安装示意图;图5本技术离合操纵机构的使用状态剖视图。图中附图标记如下:操纵机构10、底座4、套筒1、缸体2、轴承5、活塞3、放气装置6、变速箱7、螺栓8、凸台41、进油口 42、放气阀门61、凸缘62、发动机飞轮20、摩擦片30、压盘4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具体实施方式】详细介绍本技术,附图中将对构成较佳实施例的组件的数目、位置、关系、及尺寸的延伸将有所说明,在阅读及了解本技术的教导后相关的变化实施属于业界技能。另外,在阅读及了解本技术的教导后,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强度、及类似要求的精确尺寸及尺寸比例的改变亦属本领域公知常识。如图2、3所示,一种轻型客车离合操纵机构10,包括底座4、套筒1、缸体2、轴承5、活塞3和放气装置6 ;其中,所述套筒I设置于所述缸体2内部,所述活塞3为管状、并套装在所述缸体2和套筒I之间,所述轴承5设置于所述活塞3的外侧,所述活塞3、套筒I和缸体2之间的空间形成液压油腔,所述缸体2上还设有油腔相通的油道;所述底座4为环形,固定设置于所述缸体2的端部,该底座4上设有与变速器固定用的凸台41,该底座4上还设有向外伸出的进油口 42,所述进油口 42与所述油腔相通;所述放气装置6固定设置于所述缸体2上,并与所述缸体2的油道相通。本实施例中,所述放气装置6为快插形式接口,其端部设有放气阀门61。所述放气装置6上还设有向外伸出的与变速器固定用的凸缘62。所述凸台和凸缘位于同一平面,并与所述变速器螺栓固定。该机构集普通分离轴承、一轴端盖、分离拨叉、拨叉顶柱以及离合分泵于一体,对空间尺寸要求较小,终身免维护且效率高。如图4、5所示,该操纵机构10 —端通过三个螺栓8安装在变速箱7上,另一端与发动机飞轮20、摩擦片30、压盘40等装配在一起,离合管路穿过变速箱壳体的孔连接在该操纵机构的进油口 42上,离合操纵时,液压制动液通过离合管路进入到液压分离轴承的缸体2内推动该操纵机构内的活塞3向前运动,从而推动离合器膜片弹簧,实现离合器的分离。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而且,在阅读了本技术的内容之后,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轻型客车离合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套筒、缸体、轴承、活塞和放气装置; 其中,所述套筒设置于所述缸体内部,所述活塞为管状、并套装在所述缸体和套筒之间,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活塞的外侧,所述活塞、套筒和缸体之间的空间形成液压油腔,所述缸体上还设有油腔相通的油道; 所述底座为环形,固定设置于所述缸体的端部,该底座上设有与变速器固定用的凸台,该底座上还设有向外伸出的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油腔相通; 所述放气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缸体上,并与所述油道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客车离合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气装置为快插形式接口,其端部设有放气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客车离合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气装置上设有向外伸出的与变速器固定用的凸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型客车离合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和凸缘位于同一平面,并与所述变速器螺栓固定。【文档编号】B60K23/02GK203666398SQ201320877492【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专利技术者】杨允辉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型客车离合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套筒、缸体、轴承、活塞和放气装置;其中,所述套筒设置于所述缸体内部,所述活塞为管状、并套装在所述缸体和套筒之间,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活塞的外侧,所述活塞、套筒和缸体之间的空间形成液压油腔,所述缸体上还设有油腔相通的油道;所述底座为环形,固定设置于所述缸体的端部,该底座上设有与变速器固定用的凸台,该底座上还设有向外伸出的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油腔相通;所述放气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缸体上,并与所述油道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允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