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6010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喷墨头、墨水罐和滑架的喷墨打印机。喷墨头具有流路单元、致动器和控制基板。流路单元具有墨水流路、和与该墨水流路连通的喷嘴。致动器能够对墨水流路内的墨水施加能量,从而从喷嘴喷出墨水。控制基板控制致动器。墨水罐与流路单元的墨水流路连通。喷墨头和墨水罐搭载在滑架上。滑架能够移动。在喷墨打印机的俯视图中,喷墨头和墨水罐偏离。在喷墨打印机的高度方向,喷墨头和墨水罐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喷出墨水而在打印介质上进行打印的喷墨打 印机。特别是,涉及搭载有喷墨头并在移动的同时进行打印的串列式 喷墨打印机。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述的打印机,应该进行最广义地解 释,包括传真机、复印机、复合机等。
技术介绍
公知有串列式的喷墨打印机。该类型的喷墨打印机具有喷墨头和 搭载该喷墨头的滑架。喷墨头具有流路单元(passage unit)、致动器和 控制基板。流路单元具有墨水流路和与其连通的喷嘴。致动器对流路 单元内的墨水施加能量。由此,从喷嘴喷出墨水。控制基板控制致动器。存在不仅喷墨头而且墨水罐也搭载在滑架上的类型的喷墨打印 机。该类型的多数喷墨打印机,在喷墨头的上方配置墨水罐。此外,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0-24691S号公报公开的喷墨打印机中,在喷墨头 的下方配置墨水罐。
技术实现思路
墨水罐位于喷墨头的上方或下方时,喷墨打印机变厚(变高)。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如下技术通过改变喷墨头和墨水罐的配置, 使喷墨打印机薄型化。在本说明书公开的喷墨打印机中,将喷墨头(具有流路单元、致 动器和控制基板)和墨水罐搭载在滑架上。在喷墨打印机的俯视图中, 喷墨头和墨水罐偏离。这是指,在喷墨打印机的俯视图中,喷墨头和 墨水罐完全不重叠。此外,在喷墨打印机的高度方向,喷墨头和墨水 罐重叠。这并不仅指喷墨头和墨水罐完全重叠,还包括喷墨头和墨水 罐部分重叠。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喷墨头和墨水罐在高度方向上重叠,因此可 以使这两个部件的厚度变薄。其结果,可以实现喷墨打印机的薄型化。此外,上述喷墨打印机,还可以包括收容喷墨头、墨水罐和滑架 的主体。主体可以具有收容墨盒的空间。上述喷墨打印机还可以具有 连接装置,连接墨盒和墨水罐以使墨盒与墨水罐连通。在滑架位于预 定位置时墨盒与墨水罐连接。在滑架位于所述预定位置以外的位置时, 墨盒不与墨水罐连接。在该构成中,分别构成搭载在滑架上的墨水罐、和对其提供墨水 的墨盒。可以实现该类型的喷墨打印机的薄型化。在上述喷墨打印机中,墨水罐和喷墨头连通。这种情况下,墨水 罐内的气压过大时,喷墨头的喷嘴中形成的弯液面被破坏。为了避免 该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构成。即,墨水罐具有压力维持装置,其禁止 墨水罐内的气压大于第一预定值。根据该构成,可以将喷嘴中形成的弯液面维持在良好的状态。此外,墨水罐内的气压过小时,喷墨头的喷嘴中形成的弯液面也 会被破坏。为了避免该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构成。S卩,压力维持装置 禁止墨水罐内的气压小于第二预定值。根据该构成,可以将喷嘴中形成的弯液面维持在良好的状态。上述喷墨打印机还可以包括输送打印介质的上游侧输送装置; 和输送打印介质的下游侧输送装置。下游侧输送装置在打印介质输送 方向上位于上游侧输送装置的下游侧。这种情况下,在打印介质输送 方向上,喷墨头可以位于上游侧输送装置和下游侧输送装置之间。进 而,在打印介质输送方向上,墨水罐位于上游侧输送装置的上游侧或 下游侧输送装置的下游侧。根据该构成,没有在喷墨头和上游侧输送装置(或下游侧输送装 置)之间配置墨水罐。其结果,可以靠近配置喷墨头和上游侧输送装 置,并且可以靠近配置喷墨头和下游侧输送装置。可以减小上游侧输 送装置和下游侧输送装置之间的距离。上游侧输送装置和下游侧输送 装置之间的距离较大时,在其间输送的打印介质容易弯曲,可能无法 进行良好的打印。根据上述构成,可以减小上游侧输送装置和下游侧 输送装置之间的距离,因此在其间输送的打印介质难以弯曲。因此, 可以对打印介质进行良好的打印。另外,在喷墨打印机中,还可以包括排纸盘,能够接收由下游侧 输送装置输送的打印介质。这种情况下,墨水罐可以位于排纸盘的上 方。在喷墨打印机的俯视图中,墨水罐和排纸盘可以重叠。在排纸盘的上方容易确保空间。通过将墨水罐设置在排纸盘的上 方,可以使喷墨打印机紧凑化。此外,上述喷墨打印机,还可以包括供纸盘和排纸盘。这种情况 下,收容在供纸盘中的打印介质,可以经由弯曲部和直线部输送到排 纸盘。弯曲部位于供纸盘和喷墨头之间。直线部位于弯曲部和排纸盘 之间。这种情况下,在打印介质输送方向上,墨水罐可以位于喷墨头 的下游侧。上述喷墨打印机,还可以包括支撑滑架的导轨。滑架能够沿着导 轨移动。这种情况下,在喷墨打印机的俯视图中,墨水罐和导轨可以 偏离。但是,此时由于墨水罐的荷重的原因,以导轨为支点的力矩作 用于滑架h。这种情况下,滑架可能变形。为了避免该问题,优选的 是,在喷墨打印机的俯视图中,墨水罐和导轨重叠。根据该构成,力 矩难以作用于滑架上,可以抑制滑架变形。上述墨水罐优选为能够装卸地搭载在所述滑架上的墨盒。另外,可以采用以下构成。即,上述喷墨打印机,还可以包括收 容喷墨头、墨水罐和滑架的主体。该主体优选具有收容墨盒的空间。 喷墨打印机可以具有位于空间和墨水罐之间的管。此时,在墨盒收容 在上述空间内的状态下,墨盒优选经由管与墨水罐连通。附图说明图1表示复合机(MFD: Multi Function Device)的透视图。图2简要表示打印部的剖视图。图3表示打印部的透视图。图4表示打印部的透视图。图5表示打印部的俯视图。图6表示打印部的俯视图。图7表示向图5的箭头VII方向看的图。图8表示图5的vni-vni线剖视图。图9表示图像记录单元的透视图。图10表示图9的X-X线剖视图。图11表示喷墨头的喷嘴面。图12表示喷墨头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13表示压盖机构。图14简要表示墨水补给机构的剖视图。图15表示阴接头和阳接头的构成。图15A表示阴接头和阳接头连 接前的图。图15B表示阴接头和阳接头连接后的图。图15C表示墨水 在阴接头和阳接头之间移动的样子。图16简要表示墨水补给机构的构成。图16A表示向副罐供给墨水 前的样子。图16B表示按压副罐前的样子。图16C表示按压副罐后的 样子。图16D表示副罐复原后的样子。图16E表示向副罐供给墨水后 的样子。图n简要表示维护机构的剖视图。图18表示维护机构的构成。图18A表示进行维护前的样子。图 18B表示按压副罐后的样子。图18C表示副罐复原后的样子。图18D 表示擦拭器移动的样子。图18E表示进行冲洗的样子。图19简要表示第二实施例的打印部。图20简要表示第三实施例的打印部。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另外,下述实施例不过是本专利技术 的 -例。在不改变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改变下述实施例。图1表示复合机1的透视图。复合机1具有打印部2和扫描部3。 打印部2位于扫描部3的上方。复合机1具有打印功能、扫描功能、 复印功能、传真功能等。打印部2是喷墨式。复合机1可以与计算机等外部信息设备连接来利用。复合机1, 根据从计算机等发送的包括图像数据及文本数据的打印数据,将图像 或文本打印到打印介质(例如打印纸)上。复合机1也可以与数码相 机等连接来利用。复合机1也可以将从数码相机等输出的图像数据打 印到打印纸上。此外,复合机1可以将自身安装的存储卡等存储介质 中存储的图像数据等打印到打印纸上。复合机1具有长方体形状。复合机1的横向宽度大于高度,纵深也大于高度。打印部2具有壳体2A。在壳体2A的正面形成有开口 6。 打印部2具有供纸盘IO及排纸盘11。供纸盘IO及排纸盘11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墨打印机,    包括:喷墨头,所述喷墨头具有流路单元、致动器和控制基板,所述流路单元具有墨水流路、和与所述墨水流路连通的喷嘴,所述致动器能够对所述墨水流路内的墨水施加能量,从而从所述喷嘴喷出墨水,所述控制基板控制所述致动器;    墨水罐,与所述流路单元的所述墨水流路连通;和    能够移动的滑架,搭载有所述喷墨头和所述墨水罐,    其中,在所述喷墨打印机的俯视图中,所述喷墨头和所述墨水罐偏离,    在所述喷墨打印机的高度方向,所述喷墨头和所述墨水罐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田隆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