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记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5947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墨输送腔室的容积得到有效地利用,以便衰减存在于腔室中的墨的压力变化,并且防止腔室中所产生的气泡流入到喷墨记录头中。此外,提供了在较小空间中具有多个墨输送腔室的喷墨记录设备。两个墨壳体彼此层叠,并且两个墨壳体中的每个在其相对表面中分别具有容纳不同墨的两个墨输送腔室。四个墨输送腔室的相应开口侧由相应的柔性薄膜所封闭。黄色墨输送腔室(41)作为四个墨输送腔室之一具有:引入黄色墨的墨流动入口(41b);以及墨流动出口(41c),黄色墨通过该出口流入与喷墨记录头连通的墨输送通道(91Y),所述墨流动入口和出口设置在彼此大致最远离的相应位置处,从而黄色墨输送腔室中墨流动的内部空间的几乎所有部分都位于墨流动入口与出口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墨记录设备,该喷墨记录设备从其喷嘴向记录 介质喷射墨并由此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技术介绍
已经公知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其包括滑架;安装在滑架上的喷 墨记录头;设置在远离滑架的位置处的墨容器;以及将墨从墨容器供 应到喷墨记录头的管。在这种类型的喷墨记录设备中,滑架以加速度移动,并由此在供 墨通道中产生压力变化。如果该压力变化被直接传递给喷墨记录头的 喷嘴,则记录头喷射的墨滴特性改变,使得由于譬如白点的存在而可 能以降低的质量记录图像。为了处理该问题,专利文献1提出采用一 种方法,其中在喷墨记录头上方设置配备有衰减装置的墨输送腔室, 该衰减装置衰减压力变化,由此减弱滑架移动所产生的加速度的不利 影响。专利文献1所披露的衰减装置包括具有椭圆形压力吸收腔室(即, 墨输送腔室)的衰减器框架,墨容器所供应的墨经由管流入沿着切线方 向从下侧与压力吸收腔室相应入口相连的相应流动通道,然后从形成 于压力吸收腔室的相应下部的相应出口流向喷墨记录头。每个压力吸 收腔室(即,墨输送腔室)具有由柔性薄膜所限定的一个表面。专利文献l:日本专利公开No.3520658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弱经由管所供应的墨的压力变化,期望在相应压力吸收腔 室(即,墨输送腔室)中,将墨流动入口和墨流动出口形成为入口与出口 以最大可能的间距彼此远离。在另一方面,如果压力吸收腔室中流动 的墨所产生的气泡进入到喷墨记录头中,则记录头不能够喷射墨滴。 因此,期望在每种墨中溶解的空气变成气泡之前,墨从墨流动入口快 速流向墨流动出口。此外,在使用不同类别的墨譬如不同颜色的墨的情况下,需要采 用与不同墨的总数相同数量的衰减装置,由此衰减装置以及连接在该 衰减装置与喷墨记录头之间的相应连接装置的布置会变得复杂,并且/ 或者其尺寸可能增大。由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至少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其中多 个墨输送腔室的相应容积被有效利用以减弱其中产生的压力变化,并 且有效地防止墨输送腔室中所产生的气泡进入到喷墨记录头中;以及 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其中多个墨输送腔室设置在较小空间中。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包括多个墨 容器,这些墨容器分别存储多种墨;多根管,这些管分别供应墨容器 所存储的墨;具有多个墨输送腔室的缓冲容器,这些墨输送腔室分别 容纳从墨容器经由所述管供应来的墨;和喷墨记录头,所述墨输送腔 室分别将墨输送至该喷墨记录头,并且在缓冲容器和喷墨记录头相对 于记录介质移动的同时,该喷墨记录头朝着记录介质喷射墨滴;其中 墨输送腔室具有相应内部空间、相应墨流动入口、和相应墨流动出口, 经由相应管供应来的相应墨通过相应墨流动入口流入相应内部空间, 相应墨从相应内部空间通过相应墨流动出口流入相应墨输送通道,每 个墨输送通道与喷墨记录头连通;并且其中每个墨输送腔室的墨流动 入口和墨流动出口设置在彼此大致最远离的相应位置处,从而每个墨 输送腔室的内部空间的几乎所有部分都位于每个墨输送腔室的墨流动 入口与墨流动出口之间。在这种喷墨记录设备中,每个墨输送腔室的墨流动入口和墨流动 出口被设置在彼此大致最远离的相应位置处,从而每个墨输送腔室的 内部空间的几乎所有部分都位于墨流动入口与墨流动出口之间。因此, 墨输送腔室的相应容积被有效地利用,以减弱其中产生的压力变化。 为了使每个墨输送腔室的墨流动入口和出口可以设置在彼此大致最远 离的相应位置处从而每个墨输送腔室的内部空间的几乎所有部分都位 于墨流动入口与墨流动出口之间,优选假定每个墨输送腔室的墨流动 入口和出口沿着第一方向彼此远离,墨流动入口与出口之间的间距不 小于每个墨输送腔室的内部空间沿着该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的70%,更优选不小于该最大尺寸的80%。上述第一方向可以与喷墨记录头相对于记录介质移动的扫描方向 垂直。在许多情况下,缓冲容器具有多个第一部分以便经由相应的管 来接收相应墨容器所存储的相应墨,并且具有多个第二部分以便将这 些墨输送给喷墨记录头,从而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沿着与扫描方向相 垂直的方向彼此远离。在上述情况下,墨通常沿着与扫描方向相交的 方向流动,而这在技术上是优选的。在上述第一方向与扫描方向相垂 直的特殊情况下,墨输送腔室的容积被有效利用以便减弱墨的压力变 化。最优选地,第一方向不仅垂直于扫描方向,而且还与上下方向相 垂直。此外优选的是,每个墨输送腔室的墨流动入口和出口不仅沿着第 一方向彼此远离,而且还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彼此远离。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墨输送腔室的内部空间处于其墨流动入口与出口 之间的一部分的比例可以增加,由此每个墨输送腔室的容积被更有效 地利用。在每个墨输送腔室具备四边形横断面外形、所述四边形横断 面外形具有沿着第一方向彼此平行的第一对侧面以及沿着第二方向彼 此平行的第二对侧面的另一种特殊情况下,通过将墨流动入口与出口 之间沿着第二方向的间距确定为不小于内部空间沿着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的20%,更优选不小于最大尺寸的30%,最优选不小于最大尺寸 的40%,每个墨输送腔室的内部空间处于其墨流动入口与出口之间的 一部分的比例可以充分增加。在每个墨输送腔室具有扁平外形的另一种特殊情况下,其中其外 形沿着与第一和第二方向相垂直的第三方向的尺寸要小于其沿着第一 和第二方向的相应尺寸,这时通过将其墨流动入口和出口仅仅沿着第 一和第二方向之一彼此远离,每个墨输送腔室的容积可以被有效地利 用。在此情况下,优选的是,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及上下方向, 并且第三方向是上下方向。此外,可以将上述的条件"每个墨输送腔 室的墨流动入口和出口不仅沿着第一方向彼此远离而且沿着第二方向 彼此远离"表达成"每个墨输送腔室的墨流动入口和出口沿着第一方 向彼此远离,并且连接在墨流动入口与出口之间的直线相对于第一方 向倾斜"。在许多情况下,可以通过将上述直线相对于第一方向进行倾 斜,从而增加墨流动的墨流动通道的长度。上述每个墨输送腔室具备 四边形横断面外形的特殊情况是这些情况中的典型一种。优选地,第 —方向与所述直线所成的角度不小于10度,更优选不小于20度。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包括多个墨 容器,这些墨容器分别存储多种墨;具有多个墨输送腔室的缓冲容器, 这些墨输送腔室分别容纳从墨容器供应来的墨;喷墨记录头,该喷墨 记录头朝着记录介质喷射由墨输送腔室输送的墨滴;和移动装置,该 移动装置将缓冲容器和喷墨记录头沿着与记录介质馈送方向相交的方 向移动;其中喷墨记录头和墨输送腔室中的每个都具有扁平形状,在 该扁平形状中,该扁平形状的在彼此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 相应尺寸比该扁平形状的在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 的尺寸大,并且喷墨记录头和墨输送腔室沿着第三方向布置。在这种喷墨记录设备中,喷墨记录头和墨输送腔室每个都具有相 对于第三方向的扁平形状,并且喷墨记录头和墨输送腔室沿着第三方向布置。因此,包括缓冲容器和喷墨记录头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整体尺 寸能够被减小。喷墨记录头和墨输送腔室可以被布置为使得所述头和所述腔室保 持彼此接触,使得所述头和所述腔室彼此间隔开,或者使得所述头和 所述腔室中的一些保持彼此接触,而其它彼此间隔开。当前第二种喷墨记录设备所提及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包括:    多个墨容器,这些墨容器分别存储多种墨;    多根管,这些管分别供应墨容器所存储的墨;    具有多个墨输送腔室的缓冲容器,这些墨输送腔室分别容纳从墨容器经由所述管供应来的墨;和    喷墨记录头,所述墨输送腔室分别将墨输送至该喷墨记录头,并且在缓冲容器和喷墨记录头相对于记录介质移动的同时,该喷墨记录头朝着记录介质喷射墨滴,    其中墨输送腔室具有相应内部空间、相应墨流动入口、和相应墨流动出口,经由相应管供应来的相应墨通过相应墨流动入口流入相应内部空间,相应墨从相应内部空间通过相应墨流动出口流入相应墨输送通道,每个墨输送通道与喷墨记录头连通;并且    其中每个墨输送腔室的墨流动入口和墨流动出口设置在彼此大致最远离的相应位置处,从而所述每个墨输送腔室的内部空间的几乎所有部分都位于所述每个墨输送腔室的墨流动入口与墨流动出口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阳一郎冈崎真也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