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驱原油冷输流态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5986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是聚驱原油冷输流态化装置,这种聚驱原油冷输流态化装置由定子外壳和扰流转子构成,扰流转子由多组叶片组成,每片叶片上排列有孔洞,扰流转子两端的中心轴与定子外壳通过滑动轴承转动连接,定子外壳上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把油井产出液当中处于凝固点以下的原油进行剪切,使其变成颗粒状,能实现低温输送,而当井口产出液高于凝点时,只需进行正常集输即可,两种工况下均可有效控制井口回压的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聚驱原油冷输流态化装置,这种聚驱原油冷输流态化装置由定子外壳和扰流转子构成,扰流转子由多组叶片组成,每片叶片上排列有孔洞,扰流转子两端的中心轴与定子外壳通过滑动轴承转动连接,定子外壳上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本专利技术把油井产出液当中处于凝固点以下的原油进行剪切,使其变成颗粒状,能实现低温输送,而当井口产出液高于凝点时,只需进行正常集输即可,两种工况下均可有效控制井口回压的升高。【专利说明】聚驱原油冷输流态化装置一、
: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对聚驱冷输井产出液进行处理后成为颗粒悬浮流的设备,具体涉及的是聚驱原油冷输流态化装置。二、
技术介绍
: 我国大部分原油具有高含蜡、高凝点和高粘度,即“三高”的特点。较之国外油田相比,油气集输过程能耗高、排放高、效率低,油气集输成本占油田生产总成本的30%以上。由于油气藏的特殊性和开发模式的自有特点,要求我们不能照搬国外先进工艺技术,如何开发新的油气集输工艺流程,是新油气田建设和老油气田二次开发的关键技术难题。为保持原油稳产高产,我国大部分油田迫切需要解决“地下”和“地上”两大问题:所谓“地下”问题是如何提高油藏进入开采中后期的油气采出率问题;“地上”问题是针对产出液含水大幅增加的情况,如何保持油气集输过程高效低耗问题。从目前来看,随着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地下”的油气通过二次和三次采油阶段(注水、注汽和聚合物驱等),致使“地上”采出液的含水率急剧增加,油井产出液综合含水率已超过85%,有些甚至达到了 95%。随着油井产出液含水率的上升,油气集输过程的集油、脱水、稳定和储运处理工艺更加复杂,集输过程能耗也不断增加。研究探索适用高含水集油的新工艺新方法,对油田稳产高产和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原油正常集输,早期油田“地上”普遍采用掺热水加热原油的集输工艺。近年来,随着不加热集输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聚驱冷输井取消了传统的掺水流程,井口依靠定期投球控制回压上升速度,而降低井口回压只能依靠高压热洗车冲洗干线,尤其聚驱井受见聚浓度及含水下降等因素影响,回压上升速度快,影响生产平稳运行。油井回压高会造成油井地面系统能耗增加,井下管柱交变载荷增加缩短管柱使用寿命,油井泵效下降影响产量;部分油井回压速度升高快,发现不及时甚至会造成回油管线堵塞油井停产,影响油井时率;目前控制回压的措施只有依靠周期投球和定期高压热洗车冲洗干线,工作量大。因此,开展冷输井改变集输介质流态技术措施研究,通过改变采出液流态来降低回压上升速度,并根据研究物理或化学方法及相关措施,改变产出液中原油的流动状态,使其悬浮在水气中,尽量减少或避免与管壁的接触,减少原油淤积管壁造成的回压上升,从而减少高压热洗车工作量及投球工作量,保证单管冷输油井时率。三、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聚驱原油冷输流态化装置,它用于解决目前聚驱冷输井井口回压过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聚驱原油冷输流态化装置由定子外壳和扰流转子构成,扰流转子由多组叶片组成,每片叶片上排列有孔洞,扰流转子两端的中心轴与定子外壳通过滑动轴承转动连接,定子外壳上有进油管和出油管。上述方案中扰流转子相邻两组叶片之间的夹角为60°。上述方案中定子外壳由一个圆形的筒体两端各固定安装一个压盖构成,螺栓穿过两端的压盖后,将筒体紧固在两端的压盖之间,筒体与压盖连接的端面处安装密封垫,压盖的中心有一个中心孔,用于与扰流转子的中心轴连接;压盖外还安装有封盖。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把油井产出液当中处于凝固点以下的原油进行剪切,使其变成颗粒状,能实现低温输送,而当井口产出液高于凝点时,只需进行正常集输即可,两种工况下均可有效控制井口回压的升高。2.本专利技术考虑到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如集输介质长时间处于凝点以下,可能会有原油淤积在来流一侧的叶片表面,但由于淤积原油的重力作用,会使转子发生旋转,沾有凝固原油的转子叶片会自动转到下方,同时由于叶片翻转,导致淤积原油的叶片表面转至出流一侧,可以直接被来流冲洗掉,并在经过下一片转子叶片时被剪切,实现了在线冲洗,同时,也可以通过人工手动旋转定子外壳侧面与转子同体的扳手方,进行转子旋转,方便操作人员定期清洗和维护。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连接方便,成本低,效果好。四、【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定子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扰流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扰流组件的主视图。1.压盖2.筒体3.扰流转子4.密封垫5.中心轴6.滑动轴承7.进油管8.出油管9.螺栓10.叶片11.孔洞。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这种聚驱原油冷输流态化装置由定子外壳和扰流转子3构成,定子外壳是一个壳体,扰流转子3是多组叶片组合而成的叶轮,参阅图3和图4,叶片10上排列有一定孔径和数量的孔洞11,相邻两组叶片10之间的夹角为60°,这样,可以保证剪切的同时留有足够的流通面积,可有效降低装置局部阻力。扰流转子3两端的中心轴5与定子外壳通过滑动轴承6转动连接,扰流转子3可在定子外壳内自由旋转,定子外壳上有进油管7和出油管8,原油自进油管8进入聚驱原油冷输流态化装置后,立即充满定子外壳内,定子外壳用于汇集集输介质,抗流扰件用于剪切介质,实现流态化处理。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定子外壳由一个圆形的筒体2两端各固定安装一个压盖I构成,螺栓9穿过两端压盖I后,将筒体2紧固在两端的压盖I之间,筒体9被螺栓9围绕着,筒体2与压盖I连接的端面处安装密封垫4,压盖I的中心有一个中心孔,用于与扰流组件的中心轴5连接;压盖I外还安装有封盖,定子外壳侧面与转子同体设置有扳手方。原油的流态化处理过程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扰流转子部分实现的,该结构可凭借流态化装置扰流转子叶片上的孔径来实现流束切割。当流体通过本专利技术时,首先通过第一片转子叶片10上的孔洞11流向出口端,形成原油流束,然后通过第二片转子叶片10对流束产生切割效果。流体粘度越大,越易堵塞扰流转子的孔洞11,扰流转子进出口的压差越大,推动扰流转子3转动的力矩也越大,而扰流转子3旋转180°后,扰流转子孔洞11的进出口正好也旋转了 180°,实现了即时的反冲洗,把堵塞孔洞11的油粒冲走。当聚驱冷输井产出液温度较低(处于凝点以下)时,本专利技术把聚驱冷输油井产出液当中处于凝固点以下的原油进行剪切,使其变成颗粒状,悬浮于水中,能实现低温输送;当产出液温度较高时,介质全部以液态形式正常集输,以适应不同温度下聚驱原油的不加热高含水率水力悬浮输送。本专利技术能够在无掺水、无外加动力条件下,实现聚冷输井产出液流态化集输,有效降低回压,降低集输能耗,实现安全输送。本专利技术扰流组件的中心轴5与定子外壳采用滑动轴承6,滑动轴承设计简单,应用方便,采用允许液体浸泡的滑动轴承取代滚动轴承,极大的减小了转子转动的阻力,功率损耗小;本专利技术密封形式采用静密封。【权利要求】1.一种聚驱原油冷输流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这种聚驱原油冷输流态化装置由定子外壳和扰流转子(3)构成,扰流转子(3)由多组叶片组成,每片叶片(10)上排列有孔洞(11),扰流转子(3)两端的中心轴(5)与定子外壳通过滑动轴承(6)转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驱原油冷输流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这种聚驱原油冷输流态化装置由定子外壳和扰流转子(3)构成,扰流转子(3)由多组叶片组成,每片叶片(10)上排列有孔洞(11),扰流转子(3)两端的中心轴(5)与定子外壳通过滑动轴承(6)转动连接,定子外壳上有进油管(7)和出油管(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燕谭英杰诸葛祥龙李晓庆穆菲李友行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