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料共混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膜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59464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聚合物膜材料的生产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原料共混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膜及其生产方法。将每层的各种塑料原料分别吸入称重式混料机的料斗秤盘内进行称量;称量后落入搅拌桶内搅拌,搅拌桶的下端直接与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部连通,搅拌均匀的各层混料分别进入三台单螺杆挤出机,分别经过机筒、过滤网装置、流道进入模头,温度设定为170-250℃;混料经过高温溶化后,通过口模,由A级洁净压缩空气吹涨,经过水环冷却;冷却后经过人字夹板,牵引,收卷。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下吹水冷吹膜机机架震动无法准确称量的难题,将称重式混料机应用到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膜的生产过程中,得到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膜,不需要再次添加抗氧剂,完全可以替代PVC输液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聚合物膜材料的生产方法
,特别涉及。将每层的各种塑料原料分别吸入称重式混料机的料斗秤盘内进行称量;称量后落入搅拌桶内搅拌,搅拌桶的下端直接与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部连通,搅拌均匀的各层混料分别进入三台单螺杆挤出机,分别经过机筒、过滤网装置、流道进入模头,温度设定为170-250℃;混料经过高温溶化后,通过口模,由A级洁净压缩空气吹涨,经过水环冷却;冷却后经过人字夹板,牵引,收卷。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下吹水冷吹膜机机架震动无法准确称量的难题,将称重式混料机应用到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膜的生产过程中,得到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膜,不需要再次添加抗氧剂,完全可以替代PVC输液膜。【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聚合物膜材料的生产方法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聚氯乙烯,简称PVC,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是氯乙烯的均聚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为氯乙烯树脂。具有很多优良的物理性能而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甚至大量应用于食品、医药领域。目前,业内人士对PVC输液膜的安全问题提出质疑,PVC输液膜终将强制淘汰。目前,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膜已有研究,如专利号为200810200994.6,为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膜及其制备工艺,但聚丙烯多层结构,每层的原料均是在改性厂购买的改性树脂颗粒,再在高温下熔融,为了防止终产品变黄等,均需额外添加抗氧剂。虽然抗氧剂添加量不大,但对人体的安全还是存在隐患,欧洲已经严格控制其含量。传统上认为,用称重式混料机混配原料,由于吹膜机震动,导致称量不稳定、不准确,原料混合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导致制得的输液膜的出现透明性不好、厚度不均、柔软度不好等问题,达不到医用输液膜的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种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膜,包括三层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层为内层,由50%_90wt%聚丙烯材料PP和10%_50wt%苯乙烯-乙烯-丁烯橡胶-苯乙烯共聚物SEBS的热塑性弹性共聚物组成;第二层为中层,由30%_70wt%聚丙烯材料PP和30%_70wt%苯乙烯-乙烯-丁烯橡胶-苯乙烯共聚物SEBS的热塑性弹性共聚物组成;第二层为外层,由60%_95wt%聚丙烯材料PP和5%_40wt%苯乙烯-乙烯-丁烯橡胶-苯乙烯共聚物SEBS的热塑性弹性共聚物组成;所述内层、中层和外层的聚丙烯材料PP和苯乙烯-乙烯-丁烯橡胶-苯乙烯共聚物SEBS的热塑性弹性共聚物的熔融指数为2-llg/10min。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原料共混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膜的生产方法,所述的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膜依次包括三层结构,依次为内层、中层和外层,所述的生产方法步骤如下:(I)将每层的各种塑料原料分别吸入称重式(或失重式)混料机的料斗内,按照设定比例落入称重式(或失重式)混料机秤盘内,进行称量;(2)称重结束后,秤盘打开,落入搅拌桶内搅拌,混配量不小于20kg/小时,混合时间不小于IOs ;(3)搅拌桶的下端直接与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部连通,搅拌均匀的各层混料分别进入三台单螺杆挤出机,分别经过机筒、过滤网装置、流道进入模头,温度设定为170-250°C ;(4)混料经过高温溶化后,通过口模,由A级洁净压缩空气吹涨,经过水环冷却;(5)冷却后经过人字夹板,牵引,收卷。其中,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称重式混料机,也被称为失重式混料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原料为从石化厂直接购买的塑料原料,而非从改性厂购买的塑料颗粒,这样减少了改性厂对塑料原料在加工的步骤,将石化厂的塑料原料在制备本专利技术的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膜的时候,直接按照比例进行混合,不需要造粒,不需要再次添加抗氧剂。抗氧剂的引入将会给产品带来安全风险,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严格控制其添加,以防止使用时析出到药品内,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传统上认为,用称重式(或失重式)混料机混配原料,由于吹膜机震动,导致称量不稳定、不准确,原料混合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导致制得的输液膜的出现透明性不好、厚度不均、柔软度不好等问题,达不到医用输液膜的技术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称重式混料机的稳定装置,混料机的称盘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重量传感器,两个重量传感器通过支撑称盘的侧壁称量称盘及其内容物,称盘下部与搅拌桶连接,称盘内的内容物可落到搅拌桶中,搅拌桶下端的开口连通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部,搅拌桶下部水平设置有固定板,固定的多个支架支撑固定板,所述的稳定装置包括减震装置和配重块,每个支架与固定板之间都安装有减震装置,所述的减震装置为橡胶减震垫、弹簧减震垫或橡胶空气弹簧,配重块安装在称盘前后两侧中任一侧的侧壁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原料为从石化厂直接购买的塑料原料,而非,从改性厂购买的树脂颗粒,这样减少了改性厂对塑料原料在加工的步骤,将石化厂的塑料原料在制备本专利技术的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膜的时候,直接按照比例进行混合,不需要再次添加抗氧剂。抗氧剂的引入将会给产品带来另一种安全风险,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严格控制其添加,以防止使用时析出到药品内,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2)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下吹水冷吹膜机机架震动无法准确称量的难题,将称重式混料机应用到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膜的生产过程中,得到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膜,完全可以替代PVC输液膜。3)本专利技术生产输液膜的原料不用造粒加工,减去了原生产工艺中的一个车间,每生产一吨输液膜节约900度电,全国都按此方法生产可节约用电1800万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称重式混料机的稳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实施例:一种原料共混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膜的生产方法,所述的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膜依次包括三层结构,依次为内层、中层和外层,所述的生产方法步骤如下:( I)将每层的各种塑料原料分别吸入称重式混料机的料斗内,按照设定比例落入称重式(或失重式)混料机秤盘内,进行称量;(2)称重结束后,秤盘打开,落入搅拌桶内搅拌,混配量不小于20kg/小时,混合时间不小于IOs ;(3)搅拌桶的下端直接与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部连通,搅拌均匀的各层混料分别进入三台单螺杆挤出机,分别经过机筒、过滤网装置、流道进入模头,温度设定为170-250°C ;(4)混料经过高温溶化后,通过口模,由A级洁净压缩空气吹涨,经过水环冷却;( 5 )冷却后经过人字夹板,牵引,收卷。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洁净环境的洁净度级别为C级,下表1为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表。表1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表【权利要求】1.一种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膜,包括三层结构,其特征在于: 第一层为内层,由50%-90wt%聚丙烯材料PP和10%-50wt%苯乙烯-乙烯-丁烯橡胶-苯乙烯共聚物SEBS的热塑性弹性共聚物组成; 第二层为中层,由30%-70wt%聚丙烯材料PP和30%-70wt%苯乙烯-乙烯-丁烯橡胶-苯乙烯共聚物SEBS的热塑性弹性共聚物组成; 第二层为外层,由60%-95wt%聚丙烯材料PP和5%-40wt%苯乙烯-乙烯-丁烯橡胶-苯乙烯共聚物SEBS的热塑性弹性共聚物组成; 所述内层、中层和外层的聚丙烯材料PP和苯乙烯-乙烯-丁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膜,包括三层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层为内层,由50%‑90wt%聚丙烯材料PP和10%‑50wt%苯乙烯‑乙烯‑丁烯橡胶‑苯乙烯共聚物SEBS的热塑性弹性共聚物组成;第二层为中层,由30%‑70wt%聚丙烯材料PP和30%‑70wt%苯乙烯‑乙烯‑丁烯橡胶‑苯乙烯共聚物SEBS的热塑性弹性共聚物组成;第二层为外层,由60%‑95wt%聚丙烯材料PP和5%‑40wt%苯乙烯‑乙烯‑丁烯橡胶‑苯乙烯共聚物SEBS的热塑性弹性共聚物组成;所述内层、中层和外层的聚丙烯材料PP和苯乙烯‑乙烯‑丁烯橡胶‑苯乙烯共聚物SEBS的热塑性弹性共聚物的熔融指数为2‑11g/10mi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辰骆红宇唐建国张虎隋秀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华仁医药包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