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59382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所述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所述下模座设在所述上模座的下方;凹模,所述凹模设在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上且位于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之间,其中所述凹模上设有冲头通孔;升降柱,所述升降柱设在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上;冲头,所述冲头设在所述升降柱的下表面上,所述冲头位于所述冲头通孔的上方且与所述冲头通孔相对;和止动块,所述止动块设在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上,所述止动块位于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间。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冲压模具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加工精度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所述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所述下模座设在所述上模座的下方;凹模,所述凹模设在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上且位于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之间,其中所述凹模上设有冲头通孔;升降柱,所述升降柱设在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上;冲头,所述冲头设在所述升降柱的下表面上,所述冲头位于所述冲头通孔的上方且与所述冲头通孔相对;和止动块,所述止动块设在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上,所述止动块位于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冲压模具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加工精度高等优点。【专利说明】 冲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冲压模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人们不断的深入改善,越来越精良。面对各种产品都可以良好的作业。可对于日趋完美的模具工作者来说,冲压模还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冲压模在止动这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尽可能的达到精准效果,导致了止动结构非常的复杂。一个产品如果复杂化了,就一定伴随着各种零部件的不稳定性,最终导致整体的稳定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压模具,所述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所述下模座设在所述上模座的下方;凹模,所述凹模设在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上且位于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之间,其中所述凹模上设有冲头通孔;升降柱,所述升降柱设在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上;冲头,所述冲头设在所述升降柱的下表面上,所述冲头位于所述冲头通孔的上方且与所述冲头通孔相对;和止动块,所述止动块设在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上,所述止动块位于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冲压模具通过在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上设置所述止动块且所述止动块位于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间,从而在所述升降柱带动所述冲头向下作业时,达到一定的高度后,所述止动块就被固定住,由此可以阻止所述升降柱继续向下推动所述冲头作业。而且,通过设置所述冲头通孔,从而可以使所述冲头在作业时可以被有效地固定,所述冲头不发生偏移,由此可以减少所述冲头在落料时的磨损,进而提高了所述冲压模具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所述冲压模具的加工精度。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冲压模具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加工精度闻等优点。优选地,所述止动块为两个,两个所述止动块设在所述冲头的两侧。优选地,两个所述止动块对称地设在所述冲头的两侧。优选地,所述冲压模具还包括导柱,所述导柱设在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之间,所述导柱位于两个所述止动块之间。优选地,所述导柱为两个,两个所述导柱设在所述冲头的两侧。优选地,两个所述导柱对称地设在所述冲头的两侧。优选地,所述冲头通孔包括刀口部和落料部,所述刀口部的上端和下端均敞开,所述落料部的上端和下端均敞开,其中所述刀口部的下端与所述落料部的上端相连。优选地,所述刀口部的直径等于所述冲头的直径,所述落料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冲头的直径。优选地,所述落料部的横截面的面积由上向下增大。优选地,所述刀口部的第一截面为矩形且所述第一截面垂直于前后方向,所述落料部的第二截面为梯形且所述第二截面垂直于前后方向。【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冲压模具100、上模座1、止动块2、冲头3、升降柱4、导柱5、液压装置6、凹模7、下模座8、冲头通孔70、刀口部702、落料部7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冲压模具100。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冲压模具100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8、凹模7、升降柱4、冲头3和止动块2。下模座8设在上模座I的下方。凹模7设在下模座8的上表面上,且凹模7位于上模座I与下模座8之间,其中凹模7上设有冲头通孔70。升降柱4设在上模座I的下表面上。冲头3设在升降柱4的下表面上,冲头3位于冲头通孔70的上方,且冲头3与冲头通孔70相对。止动块2设在上模座I的下表面上,止动块2位于上模座I和下模座8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冲压模具100通过升降杆4的作用,带动冲头3向下冲压。当冲头3向下冲压后,进入凹模7上的冲头通孔70内以便对物料进行冲切。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冲压模具100通过在上模座I的下表面上设置止动块2且止动块2位于上模座I和下模座8之间,从而在升降柱4带动冲头3向下作业时,达到一定的高度后,止动块2就被固定住,由此可以阻止升降柱4继续向下推动冲头3作业。而且,通过设置冲头通孔70,从而可以使冲头3在作业时可以被有效地固定,冲头3不发生偏移,由此可以减少冲头3在落料时的磨损,进而提高了冲压模具100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冲压模具100的加工精度。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冲压模具100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加工精度高等优点。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止动块2可以是两个,两个止动块2可以设在冲头3的两侧。由此在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可以更加可靠地阻止升降柱4继续向下推动冲头3作业。有利地,两个止动块2可以对称地设在冲头3的两侧。由此可以使冲压模具100的结构更加合理。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冲压模具100还可以包括导柱5,导柱5可以设在上模座I与下模座8之间,导柱5可以位于两个止动块2之间。通过在上模座I与下模座8之间设置导柱5,从而可以使升降柱4和冲头3更加稳定地作业。优选地,如图1所示,导柱5可以是两个,两个导柱5可以设在冲头3的两侧。通过设置两个导柱5,从而可以使升降柱4和冲头3更加稳定地作业。这两个导柱5都可以位于两个止动块2之间。进一步优选地,两个导柱5可以对称地设在冲头的两侧。由此可以使冲压模具100的结构更加合理。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冲头通孔70可以包括刀口部702和落料部701,刀口部702的上端和下端都可以敞开,落料部701的上端和下端都可以敞开,其中刀口部702的下端可以与落料部701的上端相连。当冲头3进入到冲头通孔70内后,冲头3先接触刀口部702以便将产品从原物料上切下然后,冲头3再冲压进入到落料部701内,完成落料。由此可以使冲压模具100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地,刀口部702的直径可以等于冲头3的直径,落料部701的直径可以大于冲头3的直径。由此在作业时可以利用刀口部702更加有效地固定冲头3,防止冲头3发生偏移,而且可以防止落料部701与冲头3之间产生摩擦,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冲头3在落料时的磨损,进而进一步提闻冲压|旲具100的使用寿命,也进一步提闻冲压|旲具100的加工精度。如图1所示,落料部701的横截面的面积由上向下增大。由此可以进一步防止落料部701与冲头3之间产生摩擦,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冲压模具100的使用寿命,也进一步提高冲压模具100的加工精度。如图1所示,刀口部702的第一截面可以是矩形且第一截面可以垂直于前后方向,落料部701的第二截面可以是梯形且第二截面可以垂直于前后方向。由此在作业时可以利用刀口部702更加有效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所述下模座设在所述上模座的下方;凹模,所述凹模设在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上且位于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之间,其中所述凹模上设有冲头通孔;升降柱,所述升降柱设在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上;冲头,所述冲头设在所述升降柱的下表面上,所述冲头位于所述冲头通孔的上方且与所述冲头通孔相对;和止动块,所述止动块设在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上,所述止动块位于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顺康达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