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化装配式钢框架偏心支撑咬合拼接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58482 阅读:6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的装配式钢框架偏心支撑咬合拼接体系。所述结构体系是由装配式楼板和装配式法兰柱采用螺栓装配而成;所述装配式楼板可拼接成需要规模,装配式楼板之间采用螺栓进行拼接,形成建筑物的整层楼板。相邻的装配式楼板的拼接处的两个波纹槽钢梁的腹板咬合对接,在腹板处通过螺栓进行装配连接,装配后的钢梁承咬合状,有效地提高装配式钢梁的抗剪承载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钢结构体系实现了工厂化生产,现场快速装配,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完全采用高强螺栓进行现场装配,避免了混凝土浇筑和钢材焊接造成的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化装配式钢框架偏心支撑咬合拼接体系,属于结构工程

技术介绍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3〕1号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制订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其规定的重要任务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推动建筑工业化。要求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加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换性。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钢结构等建筑体系,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支持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工业化基地建设,开展工业化建筑示范试点。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能够更好的体现绿色建筑的本质,“绿色建筑行动”为我国房屋钢结构相应体系创新及产业化提供了重大机遇。目前,装配式钢结构体系是钢结构住宅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传统的钢结构住宅建筑施工时采用了大量的现场焊接,施工速度慢,对环境的污染严重,最重要的是焊缝的质量不宜控制,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装配式钢结构体系有效地克服了传统钢结构住宅的缺点。在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中,梁和梁的现场拼装是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在现有的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中,通常采用的是两个槽钢进行拼装,两个槽钢的腹板对接,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形成装配式H型钢。但是,在这种拼接方式中,剪力是通过螺栓传递给腹板,腹板为平钢板,所以所需的螺栓数和腹板的用钢量很大。由此可见,将传统的型钢构件用在装配式钢结构之中效果不是很理想,不仅影响构件的受力性能,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钢材,产生不必要的浪费。所以,创新出应用于装配式钢结构体系的新型受力构件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属于结构工程
的装配式钢框架体系。其目的在于在钢结构体系的生产和施工中,将模块化,工厂化,标准化和装配化相结合,实现了工厂化生产,现场快速装配,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施工速度,减少了施工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装配式钢框架咬合拼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钢框架体系由装配式楼板、装配式支撑和装配式法兰柱采用螺栓装配而成;所述装配式楼板由A板,B板和C板3种装配式楼板拼接而成。所述A板由短主梁Ⅰ1、长主梁Ⅰ2、边次梁3、中部次梁4、连接板I5、楼板6、柱座Ⅰ7、柱座Ⅱ8、连接板Ⅳ25和连接板Ⅴ26构成;所述A板的所有构件均在工厂加工制作完成,然后通过焊接和栓钉连接将各个构件拼装成所述装配式楼板A。短主梁Ⅰ1和边次梁3垂直摆放,通过柱座Ⅰ7和连接板I5将短主梁Ⅰ1和边次梁3进行连接,柱座Ⅰ7的上下法兰板Ⅰ14分别与短主梁Ⅰ1和边次梁3的上下翼缘齐平,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短主梁Ⅰ1和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所有的连接部位均为焊接;两个短主梁Ⅰ1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柱座Ⅱ8相连,柱座Ⅱ8的上下法兰板Ⅰ14分别与两个短主梁Ⅰ1的上下翼缘齐平,所有的连接部位均采用为焊接;中部次梁4与边次梁3平行,与两个短主梁Ⅰ1垂直,通过柱座Ⅱ8和连接板I5与两个短主梁Ⅰ1相连,柱座Ⅱ8的上下法兰板Ⅰ14分别与中部次梁4的上下翼缘齐平,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短主梁Ⅰ1和中部次梁4的翼缘相连,所有的连接部位均采用为焊接;长主梁Ⅰ2平行于两个短主梁Ⅰ1,垂直于两个边次梁3和中部次梁4,通过连接板I5、连接板Ⅳ25和连接板Ⅴ26与两个边次梁3和中部次梁4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Ⅳ25位于边次梁3的端部,连接板Ⅳ25的上下端与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一个侧边与边次梁3的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Ⅴ26为矩形钢板,其中一边与中部次梁4的腹板平行对接相连,另外三条边分别与长主梁Ⅰ2的翼缘和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连接长主梁Ⅰ2和边次梁3的翼缘,和连接长主梁Ⅰ2和中部次梁4的翼缘,所有的连接部位均采用为焊接;楼板6采用栓钉连接在由短主梁Ⅰ1、长主梁Ⅰ2、边次梁3柱座Ⅰ7和柱座Ⅱ8围成的框架上。所述B板由长主梁Ⅰ2、边次梁3、中部次梁4、连接板I5、楼板6、短主梁Ⅱ11、连接板Ⅳ25和连接板Ⅴ26构成;所述B板的所有构件均在工厂加工制作完成,然后通过焊接和栓钉连接将各个构件拼装成所述装配式楼板B。短主梁Ⅱ11和边次梁3垂直摆放,通过连接板I5和连接板Ⅳ25将短主梁Ⅱ11和边次梁3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Ⅳ25位于边次梁3的端部,连接板Ⅳ25的上下端与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一个侧边与边次梁3的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短主梁Ⅱ11和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所有的连接部位均为焊接;两个短主梁Ⅱ11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没有直接的连接;中部次梁4与边次梁3平行,与两个短主梁Ⅱ11垂直,通过连接板I5和连接板Ⅳ25与两个短主梁Ⅱ11相连,所述连接板Ⅳ25分别位于中部次梁4和短主梁Ⅱ11的端部;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短主梁Ⅱ11和中部次梁4的翼缘相连,所有的连接部位均为焊接;长主梁Ⅰ2平行于两个短主梁Ⅱ11,垂直于两个边次梁3和中部次梁4,通过连接板I5、连接板Ⅳ25和连接板Ⅴ26与两个边次梁3和中部次梁4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Ⅳ25位于边次梁3的端部,连接板Ⅳ25的上下端与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一个侧边与边次梁3的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Ⅴ26为矩形钢板,其中一边与中部次梁4的腹板平行对接相连,另外三条边分别与长主梁Ⅰ2的翼缘和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连接长主梁Ⅰ2和边次梁3的翼缘,和连接长主梁Ⅰ2和中部次梁4的翼缘,所有的连接部位均采用为焊接;楼板6采用栓钉连接在由长主梁Ⅰ2、边次梁3、和短主梁Ⅱ11围成的框架上。所述C板由边次梁3、中部次梁4、连接板I5、楼板6、柱座Ⅲ9、柱座Ⅳ10、短主梁Ⅱ11、长主梁Ⅱ12、连接板Ⅳ25和连接板Ⅴ26构成;所述C板的所有构件均在工厂加工制作完成,然后通过焊接和栓钉连接将各个构件拼装成所述装配式楼板C。短主梁Ⅱ11和边次梁3垂直摆放,通过柱座Ⅲ9和连接板I5将短主梁Ⅱ11和边次梁3进行连接,柱座Ⅲ9的上下法兰板Ⅰ14分别与短主梁Ⅱ11和边次梁3的上下翼缘齐平,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短主梁Ⅱ11和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所有的连接部位均为焊接;两个短主梁Ⅱ11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柱座Ⅳ10相连,柱座Ⅳ10的上下法兰板Ⅰ14分别与两个短主梁Ⅱ11的上下翼缘齐平,所有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工业化装配式钢框架偏心支撑咬合拼接体系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化装配式钢框架偏心支撑咬合拼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钢框架偏心支撑咬合拼接体系是由装配式楼板,装配式偏心支撑和装配式法兰柱采用螺栓装配而成;所述装配式楼板由A板,B板和C板3种装配式楼板拼接而成;所述装配式楼板之间的拼接采用受力性能优越的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体系的装配式波纹腹板槽钢梁;两块相邻的装配式楼板的拼接处的两个波纹槽钢梁的腹板咬合对接,在腹板处通过螺栓进行装配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楼板的拼接,装配后的钢梁承咬合状,依靠钢梁的咬合和螺栓使整个钢梁来承担平面内的剪力,有效地提高装配式钢梁的抗剪承载能力;所述A板由短主梁Ⅰ(1)、长主梁Ⅰ(2)、边次梁(3)、中部次梁(4)、连接板I(5)、楼板(6)、柱座Ⅰ(7)、柱座Ⅱ(8)、连接板Ⅳ(25)和连接板Ⅴ(26)构成;所述A板的所有构件均在工厂加工制作完成,然后通过焊接和栓钉连接将各个构件拼装成所述装配式楼板A;短主梁Ⅰ(1)和边次梁(3)垂直摆放,通过柱座Ⅰ(7)和连接板I(5)将短主梁Ⅰ(1)和边次梁(3)进行连接,柱座Ⅰ(7)的上下法兰板Ⅰ(14)分别与短主梁Ⅰ(1)和边次梁(3)的上下翼缘齐平,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短主梁Ⅰ(1)和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两块连接板I(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为焊接;两个短主梁Ⅰ(1)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柱座Ⅱ(8)相连,柱座Ⅱ(8)的上下法兰板Ⅰ(14)分别与两个短主梁Ⅰ(1)的上下翼缘齐平,所有的连接部位均采用为焊接;中部次梁(4)与边次梁(3)平行,与两个短主梁Ⅰ(1)垂直,通过柱座Ⅱ(8)和连接板I(5)与两个短主梁Ⅰ(1)相连,柱座Ⅱ(8)的上下法兰板Ⅰ(14)分别与中部次梁(4)的上下翼缘齐平,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短主梁Ⅰ(1)和中部次梁(4)的翼缘相连,两块连接板I(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采用为焊接;长主梁Ⅰ(2)平行于两个短主梁Ⅰ(1),垂直于两个边次梁(3)和中部次梁(4),通过连接板I(5)、连接板Ⅳ(25)和连接板Ⅴ(26)与两个边次梁(3)和中部次梁(4)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Ⅳ(25)位于边次梁(3)的端部,连接板Ⅳ(25)的上下端与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一个侧边与边次梁(3)的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Ⅴ(26)为矩形钢板,其中一边与中部次梁(4)的腹板平行对接相连,另外三条边分别与长主梁Ⅰ(2)的翼缘和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连接长主梁Ⅰ(2)和边次梁(3)的翼缘,和连接长主梁Ⅰ(2)和中部次梁(4)的翼缘,连接板I(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采用为焊接;楼板(6)放置于各个梁所围成的平面上,采用栓钉将楼板(6)连接在各个梁上;所述B板由长主梁Ⅰ(2)、边次梁(3)、中部次梁(4)、连接板I(5)、楼板(6)、短主梁Ⅱ(11)、连接板Ⅳ(25)和连接板Ⅴ(26)构成;所述B板的所有构件均在工厂加工制作完成,然后通过焊接和栓钉连接将各个构件拼装成所述装配式楼板B;短主梁Ⅱ(11)和边次梁(3)垂直摆放,通过连接板I(5)和连接板Ⅳ(25)将短主梁Ⅱ(11)和边次梁(3)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Ⅳ(25)位于边次梁(3)的端部,连接板Ⅳ(25)的上下端与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一个侧边与边次梁(3)的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短主梁Ⅱ(11)和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两块连接板I(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为焊接;两个短主梁Ⅱ(11)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没有直接的连接;中部次梁(4)与边次梁(3)平行,与两个短主梁Ⅱ(11)垂直,通过连接板I(5)和连接板Ⅳ(25)与两个短主梁Ⅱ(11)相连,所述连接板Ⅳ(25)分别位于中部次梁(4)和短主梁Ⅱ(11)的端部,连接板Ⅳ(25)的上下端与梁的翼缘相连,一个侧边与梁的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短主梁Ⅱ(11)和中部次梁(4)的翼缘相连,连接板I(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为焊接;长主梁Ⅰ(2)平行于两个短主梁Ⅱ(11),垂直于两个边次梁(3)和中部次梁(4),通过连接板I(5)、连接板Ⅳ(25)和连接板Ⅴ(26)与两个边次梁(3)和中部次梁(4)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Ⅳ(25)位于边次梁(3)的端部,连接板Ⅳ(25)的上下端与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一个侧边与边次梁(3)的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Ⅴ(26)为矩形钢板,其中一边与中部次梁(4)的腹板平行对接相连,另外三条边分别与长主梁Ⅰ(2)的翼缘和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连接长主梁Ⅰ(2)和边次梁(3)的翼缘,和连接长主梁Ⅰ(2)和中部次梁(4)的翼缘,连接板I(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化装配式钢框架偏心支撑咬合拼接体系,其特征在
于,所述装配式钢框架偏心支撑咬合拼接体系是由装配式楼板,装配
式偏心支撑和装配式法兰柱采用螺栓装配而成;所述装配式楼板由A
板,B板和C板3种装配式楼板拼接而成;
所述装配式楼板之间的拼接采用受力性能优越的适用于装配式
钢结构体系的装配式波纹腹板槽钢梁;两块相邻的装配式楼板的拼接
处的两个波纹槽钢梁的腹板咬合对接,在腹板处通过螺栓进行装配连
接;本发明的装配式楼板的拼接,装配后的钢梁承咬合状,依靠钢梁
的咬合和螺栓使整个钢梁来承担平面内的剪力,有效地提高装配式钢
梁的抗剪承载能力;
所述A板由短主梁Ⅰ(1)、长主梁Ⅰ(2)、边次梁(3)、中部
次梁(4)、连接板I(5)、楼板(6)、柱座Ⅰ(7)、柱座Ⅱ(8)、连
接板Ⅳ(25)和连接板Ⅴ(26)构成;所述A板的所有构件均在工
厂加工制作完成,然后通过焊接和栓钉连接将各个构件拼装成所述装
配式楼板A;短主梁Ⅰ(1)和边次梁(3)垂直摆放,通过柱座Ⅰ(7)
和连接板I(5)将短主梁Ⅰ(1)和边次梁(3)进行连接,柱座Ⅰ(7)
的上下法兰板Ⅰ(14)分别与短主梁Ⅰ(1)和边次梁(3)的上下翼
缘齐平,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短主梁Ⅰ(1)和边次
梁(3)的翼缘相连,两块连接板I(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
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为焊接;两个短主梁Ⅰ(1)放置在同一条直
线上,通过柱座Ⅱ(8)相连,柱座Ⅱ(8)的上下法兰板Ⅰ(14)分
别与两个短主梁Ⅰ(1)的上下翼缘齐平,所有的连接部位均采用为

\t焊接;中部次梁(4)与边次梁(3)平行,与两个短主梁Ⅰ(1)垂
直,通过柱座Ⅱ(8)和连接板I(5)与两个短主梁Ⅰ(1)相连,柱
座Ⅱ(8)的上下法兰板Ⅰ(14)分别与中部次梁(4)的上下翼缘齐
平,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短主梁Ⅰ(1)和中部次梁
(4)的翼缘相连,两块连接板I(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
所有的连接部位均采用为焊接;长主梁Ⅰ(2)平行于两个短主梁Ⅰ
(1),垂直于两个边次梁(3)和中部次梁(4),通过连接板I(5)、
连接板Ⅳ(25)和连接板Ⅴ(26)与两个边次梁(3)和中部次梁(4)
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Ⅳ(25)位于边次梁(3)的端部,连接板Ⅳ
(25)的上下端与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一个侧边与边次梁(3)
的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Ⅴ(26)为矩形钢板,其中一边与中部次梁
(4)的腹板平行对接相连,另外三条边分别与长主梁Ⅰ(2)的翼缘
和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连接长主梁Ⅰ(2)和边
次梁(3)的翼缘,和连接长主梁Ⅰ(2)和中部次梁(4)的翼缘,
连接板I(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采用
为焊接;楼板(6)放置于各个梁所围成的平面上,采用栓钉将楼板
(6)连接在各个梁上;
所述B板由长主梁Ⅰ(2)、边次梁(3)、中部次梁(4)、连接
板I(5)、楼板(6)、短主梁Ⅱ(11)、连接板Ⅳ(25)和连接板Ⅴ(26)
构成;所述B板的所有构件均在工厂加工制作完成,然后通过焊接
和栓钉连接将各个构件拼装成所述装配式楼板B;短主梁Ⅱ(11)和
边次梁(3)垂直摆放,通过连接板I(5)和连接板Ⅳ(25)将短主

\t梁Ⅱ(11)和边次梁(3)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Ⅳ(25)位于边次
梁(3)的端部,连接板Ⅳ(25)的上下端与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
一个侧边与边次梁(3)的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
分别与短主梁Ⅱ(11)和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两块连接板I(5)
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为焊接;两个短主
梁Ⅱ(11)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没有直接的连接;中部次梁(4)
与边次梁(3)平行,与两个短主梁Ⅱ(11)垂直,通过连接板I(5)
和连接板Ⅳ(25)与两个短主梁Ⅱ(11)相连,所述连接板Ⅳ(25)
分别位于中部次梁(4)和短主梁Ⅱ(11)的端部,连接板Ⅳ(25)
的上下端与梁的翼缘相连,一个侧边与梁的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
I(5)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短主梁Ⅱ(11)和中部次梁(4)的翼缘相
连,连接板I(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
为焊接;长主梁Ⅰ(2)平行于两个短主梁Ⅱ(11),垂直于两个边次
梁(3)和中部次梁(4),通过连接板I(5)、连接板Ⅳ(25)和连接
板Ⅴ(26)与两个边次梁(3)和中部次梁(4)进行连接,所述连接
板Ⅳ(25)位于边次梁(3)的端部,连接板Ⅳ(25)的上下端与边
次梁(3)的翼缘相连,一个侧边与边次梁(3)的腹板相连;所述
连接板Ⅴ(26)为矩形钢板,其中一边与中部次梁(4)的腹板平行
对接相连,另外三条边分别与长主梁Ⅰ(2)的翼缘和腹板相连;所
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连接长主梁Ⅰ(2)和边次梁(3)的翼缘,
和连接长主梁Ⅰ(2)和中部次梁(4)的翼缘,连接板I(5)分别连
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采用为焊接;楼板(6)

\t放置于各个梁所围成的平面上,采用栓钉将楼板(6)连接在各个梁
上;
所述C板由边次梁(3)、中部次梁(4)、连接板I(5)、楼板(6)、
柱座Ⅲ(9)、柱座Ⅳ(10)、短主梁Ⅱ(11)、长主梁Ⅱ(12)、连接
板Ⅳ(25)和连接板Ⅴ(26)构成;所述C板的所有构件均在工厂
加工制作完成,然后通过焊接和栓钉连接将各个构件拼装成所述装配
式楼板C;短主梁Ⅱ(11)和边次梁(3)垂直摆放,通过柱座Ⅲ(9)
和连接板I(5)将短主梁Ⅱ(11)和边次梁(3)进行连接,柱座Ⅲ
(9)的上下法兰板Ⅰ(14)分别与短主梁Ⅱ(11)和边次梁(3)的
上下翼缘齐平,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短主梁Ⅱ(11)
和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两块连接板I(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
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为焊接;两个短主梁Ⅱ(11)放置在同
一条直线上,通过柱座Ⅳ(10)相连,柱座Ⅳ(10)的上下法兰板Ⅰ
(14)分别与两个短主梁Ⅱ(11)的上下翼缘齐平,所有的连接部位
均采用为焊接;中部次梁(4)与边次梁(3)平行,与两个短主梁Ⅱ
(11)垂直,通过柱座Ⅳ(10)和连接板I(5)与两个短主梁Ⅱ(11)
相连,柱座Ⅳ(10)的上下法兰板Ⅰ(14)分别与中部次梁(4)的
上下翼缘齐平,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短主梁Ⅰ(1)
和中部次梁(4)的翼缘相连,两块连接板I(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
和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采用为焊接;长主梁Ⅱ(12)平行于
两个短主梁Ⅱ(11),垂直于两个边次梁(3)和中部次梁(4),通过
连接板I(5)、连接板Ⅳ(25)和连接板Ⅴ(26)与两个边次梁(3)

\t和中部次梁(4)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Ⅳ(25)位于边次梁(3)的
端部,连接板Ⅳ(25)的上下端与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一个侧
边与边次梁(3)的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Ⅴ(26)为矩形钢板,其
中一边与中部次梁(4)的腹板对接相连,另外三条边分别与长主梁
Ⅱ(12)的翼缘和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连接长主
梁Ⅱ(12)和边次梁(3)的翼缘,和连接长主梁Ⅱ(12)和中部次
梁(4)的翼缘,连接板I(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有
的连接部位均采用为焊接;楼板(6)放置于各个梁所围成的平面上,
采用栓钉将楼板(6)连接在各个梁上;
所述柱座包括四种形式的柱座,分别为柱座Ⅰ(7),柱座Ⅱ(8)、
柱座Ⅲ(9)和柱座Ⅳ(10);柱座Ⅴ(13)由两个法兰板Ⅰ(14)和
一个方钢管Ⅰ(15)组成,两个法兰板Ⅰ(14)分别位于方钢管Ⅰ(15)
的两个端头上,所有连接均采用焊接;
所述柱座Ⅰ(7)由柱座Ⅴ(13)和两个连接板Ⅱ(16)组成,
两个连接板Ⅱ(16)分别位于柱座Ⅴ(13)相邻的两个外侧面的中轴
线上,与法兰板Ⅰ(14)和方钢管Ⅰ(15)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林赵亮刘学春马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