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顶灯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5756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1:24
一种汽车顶灯总成,包括面框、反光镜、导光体、透光镜及线路板前述的线路板设于面框的后端面并具有发光体,该发光体位于通孔内,前述的导光体设于反光镜的内腔并置于发光体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体包括一体成型的轴旋转体和锥体,前述的轴旋转体靠近发光体设置并具有入光面,前述的锥体自前向后逐步缩小并前端面具有出光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发光体发出的光线经导光体上的轴旋转体与锥体对光线的分配,其中一少部分光从导光体边缘面折射出来,会被导光体附近面框和反光镜的面吸收,大部分光线从导光体的出光面出来,部分经反光镜折射后,最后光线全经过透光镜,在需照明区域形成照度值均匀性较好的照明光圈。(*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顶灯总成,包括面框、反光镜、导光体、透光镜及线路板前述的线路板设于面框的后端面并具有发光体,该发光体位于通孔内,前述的导光体设于反光镜的内腔并置于发光体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体包括一体成型的轴旋转体和锥体,前述的轴旋转体靠近发光体设置并具有入光面,前述的锥体自前向后逐步缩小并前端面具有出光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发光体发出的光线经导光体上的轴旋转体与锥体对光线的分配,其中一少部分光从导光体边缘面折射出来,会被导光体附近面框和反光镜的面吸收,大部分光线从导光体的出光面出来,部分经反光镜折射后,最后光线全经过透光镜,在需照明区域形成照度值均匀性较好的照明光圈。【专利说明】汽车顶灯总成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顶灯,属于汽车内饰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顶灯总成一般包括面框、反光镜、导光体、透光镜及线路板,面框的前端面具有安置槽,该安置槽内具有通孔,反光镜设有该安置槽内,线路板设于面框的后端面并具有发光体,该发光体位于通孔内,导光体设于反光镜的内腔并置于发光体前端,透光镜盖设于反光镜前端面并将导光体盖住。这种设计的配光简单,存在特定照明范围内光线照度值分布不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照明区域形成照度值均匀性佳的汽车顶灯总成。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顶灯总成,包括面框、反光镜、导光体、透光镜及线路板,前述面框的前端面具有安置槽,该安置槽内具有通孔,前述的反光镜设有该安置槽内,前述的线路板设于面框的后端面并具有发光体,该发光体位于通孔内,前述的导光体设于反光镜的内腔并置于发光体前端,前述的透光镜盖设于反光镜前端面并将导光体盖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体包括一体成型的轴旋转体和锥体,前述的轴旋转体靠近发光体设置并具有入光面,前述的锥体自前向后逐步缩小并前端面具有出光面。进一步,所述的轴旋转体后端具有一圆柱部,该圆柱部内成型有与发光体适配的凹槽,该凹槽形成所述的入光面。所述的面框向后延伸成型有环形的遮光筋,而所述的通孔则成型于该遮光筋内。遮光筋能遮住导光体折射出来的光向面框周围的漫反射。进一步,所述的发光体为间隔布置的两个,对应地,所述的轴旋转体也为两个,并且,两个轴旋转体的前端通过一个锥体连接为一体。作为优选,所述的锥体为一四面锥体。进一步,所述的锥体中部沿着长度方向具有一条形槽,该条形槽形成所述的出光面。导光体与反光镜的装配结构优选如下设置:所述的导光体位于两个轴旋转体中部成型有一卡扣,对应地,所述反光镜的内腔具有两个供轴旋转体设置的安装孔及与卡扣卡接配合的卡孔,前述的卡孔位于安装孔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发光体发出的光线经导光体上的轴旋转体与锥体对光线的分配,其中一少部分光从导光体边缘面折射出来,会被导光体附近面框和反光镜的面吸收,大部分光线从导光体的出光面出来,部分经反光镜折射后,最后光线全经过透光镜,在需照明区域形成照度值均匀性较好的照明光圈。【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分解装配图。图2为实施例装配后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沿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导光体的放大图。图5为图2中面框的反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汽车顶灯总成包括面框1、反光镜5、导光体4、透光镜及线路板2,面框I的前端面具有安置槽11,该安置槽11内具有通孔12,反光镜5设有该安置槽11内,线路板2设于面框I的后端面并具有发光体6,该发光体6位于通孔12内,导光体4设于反光镜5的内腔并置于发光体6前端,前述的透光镜盖设于反光镜5前端面并将导光体4盖住。本实施例中的发光体6采用LED灯。结合图3和图4所示,导光体4包括一体成型的轴旋转体41和锥体42,轴旋转体41靠近发光体6设置并具有入光面,锥体42自前向后逐步缩小并前端面具有出光面。发光体6为间隔布置的两个,对应地,轴旋转体41也为两个,并且,两个轴旋转体41的前端通过一个锥体42连接为一体,锥体42中部沿着长度方向具有一条形槽45,该条形槽45形成出光面。锥体42为一四面锥体。导光体4位于两个轴旋转体41中部成型有一^^扣46,对应地,反光镜5的内腔具有两个供轴旋转体41设置的安装孔及与卡扣46卡接配合的卡孔,卡孔位于安装孔之间。轴旋转体41后端具有`一圆柱部43,该圆柱部43内成型有与发光体6适配的凹槽44,该凹槽44形成所述的入光面。结合图5所示,面框I向后延伸成型有环形的遮光筋13,通孔12成型于该遮光筋13内。工作原理:线路板2上两个相同的发光体6,进入导光体4后,经导光体4上的轴旋转体41与锥体42对光线的分配,其中一少部分光从导光体4边缘面折射出来,会被导光体4附近面框I和反光镜的面吸收,同时导光体4周围有一圈面框I上的遮光筋13,遮住了导光体4折射出来的光向面框I周围漫反射;从导光体4出光面出来的光,部分经反光镜折射后,最后光线全经过透光镜,在需照明区域形成照度值均匀性较好的照明光圈。【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顶灯总成,包括面框、反光镜、导光体、透光镜及线路板,前述面框的前端面具有安置槽,该安置槽内具有通孔,前述的反光镜设有该安置槽内,前述的线路板设于面框的后端面并具有发光体,该发光体位于通孔内,前述的导光体设于反光镜的内腔并置于发光体前端,前述的透光镜盖设于反光镜前端面并将导光体盖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体包括一体成型的轴旋转体和锥体,前述的轴旋转体靠近发光体设置并具有入光面,前述的锥体自前向后逐步缩小并前端面具有出光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顶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旋转体后端具有一圆柱部,该圆柱部内成型有与发光体适配的凹槽,该凹槽形成所述的入光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顶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框向后延伸成型有环形的遮光筋,而所述的通孔则成型于该遮光筋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顶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体为间隔布置的两个,对应地,所述的轴旋转体也为两个,并且,两个轴旋转体的前端通过一个锥体连接为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顶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体为一四面锥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顶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体中部沿着长度方向具有一条形槽,该条形槽形成所述的出光面。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顶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体位于两个轴旋转体中部成型有一卡扣,对应地,所述反光镜的内腔具有两个供轴旋转体设置的安装孔及与卡扣卡接配合的卡孔,前述的卡孔位于安装孔之间。【文档编号】F21W101/02GK203671438SQ201320831273【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6日 【专利技术者】马海军, 郑立忠 申请人: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顶灯总成,包括面框、反光镜、导光体、透光镜及线路板,前述面框的前端面具有安置槽,该安置槽内具有通孔,前述的反光镜设有该安置槽内,前述的线路板设于面框的后端面并具有发光体,该发光体位于通孔内,前述的导光体设于反光镜的内腔并置于发光体前端,前述的透光镜盖设于反光镜前端面并将导光体盖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体包括一体成型的轴旋转体和锥体,前述的轴旋转体靠近发光体设置并具有入光面,前述的锥体自前向后逐步缩小并前端面具有出光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海军郑立忠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