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供墨系统的导管抽吸机构及其抽吸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15402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抽吸组件,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用以输送流体,其包含:转轴;多个弹性导管,其互相独立且间隔排列环绕于转轴上;弧形夹持部,其包覆多个弹性导管,以使多个弹性导管与转轴紧密接触;壳体,包括主壳体、壳盖及具有多个抽吸口的导接板;其中,弧形夹持部容置于主壳体中,并以壳盖定位转轴,同时借助导接板使多个弹性导管的多个管口与多个抽吸口相连通,以通过转轴的转动输送多个弹性导管内部的流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抽吸机构及其抽吸组件,尤指一种应用于连续供墨系统的导 管抽吸机构及其抽吸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打印技术的不断提升,打印输出装置除了可供普通文字输出外,还可应 用于文宣资料输出以及数字照片输出,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影像输出的需求。其中 喷墨打印机因具备价格低廉、操作时噪音低以及优良的打印品质,并且可打印于 各种喷墨媒体,例如一般纸张、特殊喷墨打印纸张、相片纸及专用投影片等优点, 因此已广泛地应用于家庭、个人工作室、甚至是各行各业。然而,喷墨打印机所使用的墨水匣其售价一直居高不下, 一般黑色搭配彩色 墨水匣的价格几乎是购买一台打印机的售价,再加上墨水匣的墨水容量有限,约 十余克甚至更少,因此为了降低使用成本,同时避免墨水耗尽时更换墨水匣所造 成的打印不连续或是色彩差异等问题,连续供墨系统便应运而生。常见的连续供墨系统是利用具有单一喷墨孔的喷墨头来进行打印工作,为了 满足提升图像的打印品质的需求,最新的技术又出现了一种尺寸更小的喷墨孔。 在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油墨是从多个微小的喷墨孔中喷出,难免其中会有一些喷 墨孔发生墨水堵塞的情形,而造成喷墨不良,产生低品质的图像。为解决该问题, 第一个对策就是使用维护装置来恢复喷墨性能,该维护装置通常包括一个用于覆 盖喷墨头的罩盖及一个连接抽吸装置,该抽吸装置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罩盖中产生 负压,从而将诸如高黏度油墨、气泡和类似物质从喷墨孔中抽吸出来,使喷墨孔 中的油墨能被新供给的油墨取代。然而现有所使用的抽吸装置,大多为组成构件 多且设计又复杂的泵,且抽吸废墨的导墨管的数量略显不足,所占的体积也较大, 不仅成本负担庞大,更不符合现代轻薄短小的设计需求。因此,如何发展一种结构简单、组装容易以及成本低廉又不占空间的连续供墨系统的导管抽吸机构及其抽吸组件,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导管抽吸机构及其抽吸组件,其中抽吸组 件是借助弧形夹持部包覆于弹性导管外,使弹性导管与转轴间紧密接触并利 用转轴带动滚轮,以回转的方式压迫多个环绕于转轴上的弹性导管,使弹性 导管产生负压进而将墨水、空气或其他流体导入或输出,以抽吸流体而达到 收集废墨、导墨及排除空气的功能,避免残墨造成环境污染或打印机的损坏, 借此维持打印品质。此外,本专利技术利用弧形夹持部套合并定位弹性导管的技 术特征,可防止弹性导管位置偏移而相互干扰,避免影响抽吸状况,同时更 将弧形夹持部整个置入主壳体内,并以壳盖及导接板密封主壳体,最后由壳 盖定位转轴,可达到简化抽吸组件的组装程序及减少元件数量,以解决现有 连续供墨系统的导管抽吸机构及其抽吸组件结构复杂、组装困难等的缺失。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抽吸组件,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用以输送流体,其包含转轴;多个弹性导管,其互相独立且间隔排列环绕于转轴上;弧形夹持部,其系包覆多个弹性导管,以使多 个弹性导管与转轴紧密接触;壳体,包括主壳体、壳盖及具有多个抽吸口的导接板;其中,弧形夹持部容置于主壳体中,并以壳盖定位转轴,同时借助 导接板使多个弹性导管的多个管口与多个抽吸口相连通,以通过转轴的转动 输送多个弹性导管内部的流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转轴还包括多个滚轮,其两端分别固定于转盘 上;轴芯,其贯穿转盘,且一端凸出于转盘并架设于壳盖上以定位转轴,而 轴芯还与驱动元件相连接,以借助驱动元件带动转轴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多个滚轮上设有多个卡沟,用以分别容置相对 应的弹性导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抽吸组件还具有板件,其设置于导接板与转轴 之间,且板件设有对应于多个抽吸口的多个孔洞,以使多个弹性导管的多个 管口穿过多个孔洞而定位,以与导接板上的多个抽吸口相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主壳体还包括容置槽及至少一导槽,容置槽的形状与弧形夹持部相配合,而导槽是与导接板、板件及部分的弧形夹持部的 形态相配合,以使弧形夹持部套合于容置槽中且导接板、板件与部分的该弧 形夹持部套合于导槽中而固设于主壳体内。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导管抽吸机构,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用以输送流体,其包括:抽吸组件,其包括:转轴; 多 个弹性导管,其互相独立且间隔排列环绕于转轴上;弧形夹持部,其包覆多 个弹性导管,以使多个弹性导管与转轴紧密接触;壳体,包括主壳体、壳盖 及具有多个抽吸口的导接板,弧形夹持部容置于主壳体中,并以壳盖定位转 轴,同时借助导接板使多个弹性导管的多个管口与多个抽吸口相连通;支架, 用以支撑抽吸组件;以及驱动元件,其设置于支架上且与转轴相连接,用以 驱动转轴转动而输送多个弹性导管内部的流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导管抽吸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抽吸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导管、转轴、板件及导接板的组合示意图。 图4为图2的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抽吸组件的转轴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 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 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 明。请参阅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导管抽吸机构结构示意图。本 专利技术的导管抽吸机构1可广泛使用于任何种类的喷墨打印机及其连续供墨系 统中,主要用以将喷墨孔中高黏度油墨、气泡和类似物质抽吸出来,使喷墨 孔中的油墨能被新的油墨取代,以提升打印品质。如图1所示,导管抽吸机 构1是由抽吸组件2、支架3及驱动元件4所构成,其中抽吸组件2系利用支架3支撑固定,并以驱动元件4带动抽吸组件2运转。请参阅图2,其为图1所示的抽吸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如图所示,抽吸组 件2包括转轴20、弹性导管21、弧形夹持部22以及由壳盖231、主壳体232 与导接板233所组成的壳体23(如图4所示),其中转轴20具有多个滚轮201, 于本实施例中,滚轮201可为压管滚轮,且数量以四个为佳,但不以此为限, 此外,每个滚轮201的两端均与转盘202连接,而轴芯203贯穿转盘202的 中心,且轴芯203的其中一端凸出于转盘202而与导管抽吸机构1的驱动元 件4相连(如图1所示),以利用驱动元件4带动轴芯203转动进而带动转盘202 及滚轮201进行同步转动。请参阅图3并配合图2,其中,图3为图2所示的导管、转轴、板件及导 接板的组合示意图。多个相互独立的弹性导管21是于垂直转轴20的轴芯203 延伸的方向间格排列地环绕于转轴20上,于本实施例中,弹性导管21的数 目以八个为佳,但不以此为限,可依实际的喷墨需求进行调整,以便利用八 个弹性导管21分别抽吸不同颜色的墨水,或导送空气及其他流体。举例而言, 墨水匣于初次使用时,必需先将墨水匣内部的空气全部抽吸出来,以使墨水 匣呈真空状态,才能进行初次的导墨步骤,以使墨水匣内部的墨水能够顺畅 的流动,此时,便可利用弹性导管21来进行空气抽吸或是导墨的步骤。于本实施例中,弹性导管21之间不仅呈间隔排列环绕于转轴20上,且 每个弹性导管21的两端的管口 211是朝同一方向延伸,以便与一导接板233 连接。请再参阅图2及图3,导接板233是对应地设置有与管口 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抽吸组件,适用于一连续供墨系统,用以输送一流体,其包含:一转轴;多个弹性导管,其互相独立且间隔排列环绕于该转轴上;一弧形夹持部,其包覆该多个弹性导管,以使该多个弹性导管与该转轴紧密接触;一壳体,包括一主壳体、一壳盖及具有多个抽吸口的一导接板;其中,该弧形夹持部容置于该主壳体中,并以该壳盖定位该转轴,同时借助该导接板使该多个弹性导管的多个管口与该多个抽吸口相连通,以通过该转轴的转动输送该多个弹性导管内部的该流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智忠萧纪南
申请(专利权)人: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