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立浇施工工艺在预制四角空心混凝土块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5345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9:38
一种新型立浇施工工艺在预制四角空心混凝土块中的应用,应用于海堤迎水面防浪消能的预制构件等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小面朝下的立浇预制工艺,在模板制作阶段将四脚空心块模板立向加工成顶模、4块侧模、底模、芯模;组合钢模直接在混凝土地模上进行支立,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完成四脚空心块的浇筑预制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了四角空心块的传统生产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施工工艺操作简易、减少底模的投入量,节约预制场兴建面积,并且能够很好的保证浇筑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立浇施工工艺在预制四角空心混凝土块中的应用,应用于海堤迎水面防浪消能的预制构件等领域。本专利技术采用小面朝下的立浇预制工艺,在模板制作阶段将四脚空心块模板立向加工成顶模、4块侧模、底模、芯模;组合钢模直接在混凝土地模上进行支立,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完成四脚空心块的浇筑预制工作。本专利技术改变了四角空心块的传统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的施工工艺操作简易、减少底模的投入量,节约预制场兴建面积,并且能够很好的保证浇筑的质量。【专利说明】—种新型立浇施工工艺在预制四角空心混凝土块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四角空心混凝土块的立浇施工工艺,并将其应用于海堤迎水面防浪消能的预制构件等领域。
技术介绍
四脚空心块作为一种海堤迎水面防浪消能的预制构件,近年来得到广泛使用。四脚空心块外形比较复杂,体积小,单一工程数量往往比较多,预制施工有一定难度,外观质量不容易保证。传统的预制浇筑方法是平浇法(大面朝下),其施工难度大,施工用地多,底模无法进行有效周转。本施工方法针对四脚空心块浇筑的特点使用一种操作简易、切实可行的立浇预制施工方法,来保证预制块的浇筑质量,减少底模投入量,节约预制场兴建面积。为此,总结了四脚空心块立浇预制的设计、制作、安装等经验编制了本专利技术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四角空心混凝土块的新型制备方法。具体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立浇施工工艺在预制四角空心混凝土块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小面朝下的立浇预制工艺,在模板制作阶段将四脚空心块模板立向加工成顶模、4块侧模、底模、芯模;组合钢模直接在混凝土地模上进行支立,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完成四脚空心块的烧筑预制工作。具体如下:1、模板设计四脚空心块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面板厚4mm,背部楞骨采用Z 4X4cm角钢,上部平面位置设置进料口,模板采用钢模U型卡连接组装,接缝处设置橡胶止浆条。2、混凝土地模浇筑在预制厂道路修筑及场地硬化结束后便可开始地模浇筑,因四脚空心块模板直接安放于地模上,地膜与模板间采用4_厚橡胶止浆条进行止浆。因此地模平整度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四脚空心块的浇筑质量。地模混凝土标号宜高出预制构件混凝土 I~2标号。地模浇筑质量需符合下列规定:底模表面需经压光处理,表面平整度用2m靠尺测量检查平整度要求小于3mm。3、模板安装模板拼装前应分别在地模及组合钢模内侧面刷涂脱模剂,并检查模板是否存在缺陷、破损,首次浇筑前还应对模板进行试拼。模板拼接时应在接缝位置安放橡胶止浆条,采用钢模U型卡组装加固,板面缝隙要求小于1mm。4、四脚空心块的移位与堆放当预制四脚空心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即可进行移位堆放,四脚空心块移位可采用叉车进行提升转运。叉车叉杆叉入四脚空心块中心空洞位置直接进行提升转运,施工前需注意在叉车叉杆上外包橡皮,以防叉杆与混凝土直接接触造成四脚空心块楞角破损。四脚空心块堆放,以竖向堆放为宜,堆放高度不超过2层。四角空心混凝土块采用立浇施工工艺具有如下优点:1.本工法改变了传统平浇(大面朝下)的施工工艺,采用立浇工艺。拆模时间早,模板利用率高。2.施工工艺简单,投入成本低,操作简易,便于掌握。3.采用立浇(小面朝下)预制的施工工艺,能有效减少预制场占地面积,节约施工用地。4.混凝土与模板紧密接触,不易产生空腔,施工质量便于控制。【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四角空心块模板组合大样图;图2为立交施工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在生产工艺上主要操作要点如下:I模板设计四脚空心块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面板厚4mm,背部楞骨采用Z 4X4cm角钢,上部平面位置设置进料口,模板采用钢模U型卡连接组装,接缝处设置橡胶止浆条。模板与地模接触面设4cm宽、厚4mm橡胶止浆条,芯模上设置拉柄以便于脱模。2混凝土地模浇筑在预制厂道路修筑及场地硬化结束后便可开始地模浇筑,因四脚空心块模板直接安放于地模上,地膜与模板间采用4_厚橡胶止浆条进行止浆。因此地模平整度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四脚空心块的浇筑质量。地模混凝土标号宜高出预制构件混凝土 I?2标号。地模浇筑质量需符合下列规定:底模表面需经压光处理,表面平整度用2m靠尺测量检查平整度要求小于3mm。3模板安装模板拼装前应分别在地模及组合钢模内侧面刷涂脱模剂,并检查模板是否存在缺陷、破损,首次浇筑前还应对模板进行试拼。模板拼接时应在接缝位置安放橡胶止浆条,采用钢模U型卡组装加固,板面缝隙要求小于1mm。4混凝土浇筑⑴施工中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和,可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直接入模浇筑。混凝土应严格控制入仓分层厚度,混凝土烧筑厚度宜控制为25?40cm, —次性混凝土入仓不宜过多,首层混凝土入仓高度以不超过30cm为宜,且不应超过芯模底面,混凝土浇筑速度应小于60cm/h,如浇筑速度过块,会使模板有上抬现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组合钢模的自重,必要时可外挂配重。⑵在施工中,采用1.5kw的插入式振捣器,激振半径为50cm。施工时要求振捣棒以插入前一层混凝土深5cm为宜,插入间距40cm左右,严禁振捣器碰触模板振捣。5混凝土的拆模、养护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强度大于5Mpa时即可进行模板拆除,模板拆除后应及时铺盖草袋、麻袋或养护专用布,以利于混凝土隔热、保温、保湿,并及时进行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对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天。6四脚空心块的移位与堆放当预制四脚空心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即可进行移位堆放,四脚空心块移位可采用叉车进行提升转运。叉车叉杆叉入四脚空心块中心空洞位置直接进行提升转运,施工前需注意在叉车叉杆上外包橡皮,以防叉杆与混凝土直接接触造成四脚空心块楞角破损。四脚空心块堆放,以竖向堆放为宜,堆放高度不超过2层。【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立浇施工工艺在预制四角空心混凝土块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小面朝下的立浇预制工艺,在模板制作阶段将四脚空心块模板立向加工成顶模、4块侧模、底模、芯模;组合钢模直接在混凝土地模上进行支立,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完成四脚空心块的浇筑预制工作。【文档编号】B28B7/26GK103878868SQ201410099337【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8日 【专利技术者】赵见, 赵树旗, 杨伟明, 刘畅, 王中正, 王宏利, 唐颖, 陈淑珍 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立浇施工工艺在预制四角空心混凝土块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小面朝下的立浇预制工艺,在模板制作阶段将四脚空心块模板立向加工成顶模、4块侧模、底模、芯模;组合钢模直接在混凝土地模上进行支立,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完成四脚空心块的浇筑预制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见赵树旗杨伟明刘畅王中正王宏利唐颖陈淑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