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4723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介质传送表面上,形成自介质的传送上游端至传送下游端连续延展的凹陷。由此,介质的前端在被拖入凹陷之后被在受拉状态中传送。因此,防止了介质的前端由于设置在垂直于介质传送方向的方向中设置的传统分隔壁而卷起,这样就有可能防止由于介质与记录头的接触而受到污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传送介质的介质传送装置和设有此种介质传送装置 的记录设备。
技术介绍
以前,例如,喷墨打印机是一种记录设备,而纸是一种记录介质,通 过传纸装置进给至记录部分,然后执行记录,此后纸进给出。在这样的喷 墨打印机中,纸在被进给辊和其驱动辊之间所保持的状态下进给,记录在 记录头中执行,此后纸在由排出辊和作为其驱动辊的正辊(spur roller) 保持的状态下进给出并排出。在包括这样的纸传送装置的喷墨打印机中,如果由许多墨滴喷射而成 的图像(例如立体图像)记录在纸上,纸吸收了大量的墨,这样其在记录 后呈波状朝记录头的方向凸出,即产生皱褶。当产生此皱褶时,纸和记录 头之间的距离变得不均匀,并在墨溅射距离中产生不均匀,由此在记录中 产生不均匀,或者纸与记录头相接触并污损。因此,最近提出了一种喷墨 打印机,其中在纸的传送方向和垂直于纸的传送方向以固定的间距形成多 个开口,即,以网格状形式设置多个开口,纸通过抽吸泵由此吸住,并防 止上述皱褶(参考JP—A — 63 — 303781和JP—A — 3 — 270)。在包括上述传统抽吸型纸传送装置的喷墨打印机中,喷墨打印机围绕 这些开口具有凹陷以增加通过负压力x面积确定的抽吸力。但是,由于凹 陷以对应各开口的网格形式形成,在凹陷之间存在分隔壁。因此, 一旦纸的前端被拖入凹陷中时,被设置在垂直于纸传送方向的方向中的分隔壁而 巻起,这样就有可能与记录头相接触并受到污损。此外,在包括上述传统抽吸式纸传送装置的喷墨打印机中,通孔只在 纸传送表面上打开以抽吸纸。因此,很难在记录部分中通过适当的抽吸力 在整个表面上抑制皱褶。相反,在抽吸力很大的情况下,尽管在整个表面 上可以抑制皱面,可能会导致进给的精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标是在传送介质时防止介质的前端巻起。 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标是在介质被传送时抑制皱褶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 一种介质传送装置,用 于传送供给到介质传送表面上的介质并抽吸介质,其特征在于凹陷自介质 的传送上游端部连续延展至传送下游端部形成在介质传送表面上。这样, 在一旦被拖入凹陷中后,介质的前端就处于受拉状态被传送。因此,防止 了介质的前端由于设置在垂直于介质传送方向的方向中的传统分隔壁而 巻起,这样就有可能防止由于与记录头接触而污损介质。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记录传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形成凹陷 以使其在传送下游侧的深度比在传送上游侧的大。由此,即使通过适当的 抽吸力,在紧随记录之后产生的皱褶的凹面部分和记录结束后所产生的皱 褶的凹面部分被拉入凹陷之中,并且介质可以被抽吸并传送。因此,可以 抑制从介质传送表面的皱褶的凸起部分的突出,介质与记录头之间的距离 可以保持均匀。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介质传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多个凹陷并 行安置在垂直于介质传送方向的方向中。由此,皱褶的波状凹面部分可一 定被拉入凹陷中,这样自介质传送表面的皱褶的波状凸面部分的突出可以 被抑制。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第五或者第六方面的介质传送装置的特征 在于,形成凹陷以便自介质的传送上游侧朝传送下游侧逐渐变深。此外, 其特征在于凹陷被形成以自介质的传送上游端朝向传送的下游端至预定 的距离逐渐变深,并形成使得自预定距离的另外部分的深度变得均匀,直至介质的传送下游端。此外,其特征在于,具有预定长度的凹陷自介质的传送上游端朝向传 送的下游端形成有第一深度,自预定距离直至介质的传送下游端的另外部 分所形成的第二深度比第一深度大。由此,在记录之后变干的最大的铍褶 的凹面部分可以一定被拖入凹陷中,这样自介质传送表面的皱褶的凸起表 面的突出可以被几乎完全抑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的介质传送装置,包括多个设置在介质传送表 面上的抽吸开口、与所述多个抽吸开口相连通的减压室、以及将空气吸入 减压室的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抽吸开口设置有抽吸单元,抽吸单元包括 抽吸孔和抽吸室,抽吸单元包括与减压室相连通的抽吸孔,在抽吸室中, 与介质相对的抽吸表面的面积比抽吸孔的橫截面大,并且抽吸室用作凹 陷。由此,空气在靠近抽吸室上的介质的下侧的流速变高,负压增加。由 此,即使在介质中产生皱褶,也有可能将介质完全吸入抽吸室中。此外, 由于通过抽吸室产生了适当量的抽吸力,传送装置可以抽吸并传送介质, 从而使得介质的供给精度很高。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的液体喷射设备的特征在 于包括具有根据第一至第七方面任一上述介质传送装置的每种功能的被 喷射材料传送装置。由此,就有可能提供具有上述各工作效果的喷墨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面的记录设备的特征在于包 括根据第一至第八方面的任一介质传送装置。由此,就有可能提供具有上 述各工作效果的记录设备。附图说明图l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介质传送装置的侧视图; 图2A和2B分别是平面图和沿着图2A的线IIB —IIB所取的截面侧视图,其显示了图l的抽吸部分的第一实施例;图3是在抽吸室被介质覆盖时作用在介质上的张力视图; 图4是在记录开始经过预定的时间后介质的皱褶的不均匀状态的视图;图5是在记录开始后随着时间介质的皱褶不均匀性的振幅的视图;图6是沿着图2的线B—B的截面侧视图,其显示了图l中的抽吸部分的 第二实施例;图7显示的是作为设有本专利技术的介质传送装置的记录设备的喷墨打印 机的透视图;图8是图7的喷墨打印机的主体部分的平面图; 图9是图7的喷墨打印机的主体部分的前视图;以及 图10是图7的喷墨打印机的主体部分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l显示了传送装置的侧视图,所述传送装置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的介质传送装置。此记录介质传送装置100包括抽吸单元110,所述抽吸 单元在记录时抽吸并保持记录介质;记录介质传送单元150,其将记录介 质从抽吸单元110的上游侧传送到下游。抽吸单元110被安置在记录头231 之下,所述记录头231用于将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之上,并在其间形成记 录介质传送路径L。此外,抽吸单元110形成具有上、下两级结构的中空盒 状,所述结构包括上级的抽吸部分120和下级的抽吸力产生部分130。抽吸部分120的第一实施例将在下面说明。抽吸部分120包括形成在 内部的减压室121、多个抽吸室123,其以矩形凹陷的形状形成在记录介质 传送表面122上,所述凹陷在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中较长,是本专利技术的特 征部分;多个抽吸孔124,所述抽吸孔具有圆形的并比上下延展的抽吸室 123更小的横截面,以分别将这些抽吸室123与减压室121相连通。图2A和2B是第一实施例中的抽吸部分的平面图和沿着图2A的线IIB — 工IB的截面侧视图。抽吸室123被形成使得其短侧具有预定的长度,其长侧 具有自记录介质传送表面122的上游端部的附近通至下游端部的附近的长 度。即,各抽吸室123在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连续延展,抽吸室123被安置 在垂直于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方向上,其间设置分隔壁。抽吸孔124在 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以预定的间距形成在抽吸室123的底部表面上。艮卩, 对各抽吸室,抽吸孔124按列形成。如上所述,由于各抽吸室123在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不具有分隔壁,而是连续延展形成, 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质传送装置,包括: 传送表面,介质在其上被抽吸并传送, 其中自所述介质的传送上游端延展到传送下游端的凹陷形成在所述介质传送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井隆幸岛田仁学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