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喷出装置和流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4709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和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液体喷出装置包括:喷头,具有喷出流体的喷嘴、和输送给喷嘴的流体流过的流路;收容部,收容提供给喷头的所述流体;对流体加压的加压部;排出路,与流路连接,其中流过从喷头不通过喷嘴排出的流体;设置于排出路的阀;贮存部,在比阀靠下游的下游侧与排出路连接,贮存从喷头排出的流体;循环路,与排出路连接,在比阀靠下游的下游侧与收容部连接;具有:在关闭阀的状态下,对流体加压,从喷嘴喷出流体的喷出模式;用阀开放排出路,使得被加压而从喷头排出的流体到达贮存部的排出模式;用阀开放排出路,使得被加压而从喷头排出的流体经过循环路到达收容部的循环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技术背景作为流体喷出装置之一,已知有对纸或布、薄膜等各种介质喷出流体(墨)而进行打印的喷墨打印机。另外,打印机包括具有喷出流体 的喷嘴和输送给所述喷嘴的流体所流过的流路的喷头、收容对所述喷头 供给的流体的收容部,从收容部提供给喷头(具体而言,通过流路提供 给喷头)的流体从喷嘴喷出。[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11-207993号7>才艮可是,在流体喷出装置中,有时喷嘴由于流体而发生堵塞,在该情 况下,将发生所谓的点遗漏等问题,所以有必要除去成为堵塞的原因的 流体。此外,在喷头内,流体流过流路而输送给喷嘴的结构中,有时所述 流路的状态不合适。例如,在长期不使用喷头时,有时流路上的流体粘 度会增加。由此,在流路的状态不合适时,如果该流路上的流体输送给 喷嘴,则来自喷嘴的流体的喷出状态有可能由于该流体而发生变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解决喷嘴的堵 塞,并且使喷头内的流路处于合适的状态。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喷头,具有喷出流体的喷嘴、和输送给所述喷嘴的所述流体所流过 的流路;收容部,收容提供给所述喷头的所述流体;加压部,对所述流体加压,使得所述流体从所述收容部流向所述喷头;排出路,与所述流路连接,其中流过从所述喷头不经过所述喷嘴而排出的所述流体;设置于所述排出路的阀;贮存部,在所述排出路的比所述阀靠下游的下游侧,与所述排出路 连接,贮存从所述喷头排出的所述流体;以及循环路,与所述排出路连接,并在比所述阀靠下游的下游侧,与所 述收容部连接;具有在关闭所述阀的状态下,使所述加压部对所述流体加压,从所述喷 嘴喷出所述流体的喷出模式;通过所述阀来使所述排出路开放,使得被所述加压部加压而从所述 喷头排出的所述流体,从所述喷头到达所述贮存部的排出模式;通过所述阀来使所述排出路开放,使得被所述加压部加压而从所述 喷头排出的所述流体,从所述喷头经过所述循环路到达所述收容部的循 环模式。根据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将会清楚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附图说明下面简要说明附图。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框图。图2A是打印机1的剖视图。图2B是表示打印机1输送纸张S的 样子的图。图3是表示喷头31的下表面的喷嘴排列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清洁喷嘴时从喷嘴喷出墨的结构的图。图5是表示从喷头31排出的墨被输送到废墨罐88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从喷头31排出的墨被输送到墨盒71的结构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清洁控制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墨供给单元70和墨回收单元80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墨供给单元70和墨回收单元80的示意图。图10是表示喷头单元30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图11是表示从喷头31排出的墨被输送到废墨罐88的结构的其他 实施方式的图。图1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清洁控制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l-打印机;lO-控制器;ll-接口部;12-CPU; 13-存储器;14-单元 控制电路;20-输送单元;21-供纸辊;22-输送辊;23-滚筒;24-排纸辊; 30-喷头单元;31-喷头;32-喷头流路;33-喷嘴;40-检测器组;60-计算 机;70-墨供给单元;71-墨盒;72-供给路;73-供给泵;80-墨回收单元; 81-第一回收部;82-墨容器;83-回收路;85-第二回收路;86-排出路; 87-三通阀;88-废墨罐;89-二通阀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至少可明确以下内容。一种流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头,具有喷出流体的喷嘴、和输送给所述喷嘴的所述流体所流过 的流路;收容部,收容提供给所述喷头的所述流体;加压部,对所述流体加压,使得所述流体从所述收容部流向所述喷头;排出路,与所述流路连接,其中流过从所述喷头不经过所述喷嘴排出的所述流体;设置于所述排出路的阀;贮存部,在所述排出路的比所述阀靠下游的下游侧,与所述排出路 连接,贮存从所述喷头排出的所述流体;以及循环路,与所述排出路连接,并在比所述阀靠下游的下游侧,与所 述收容部连接;具有在关闭所述阀的状态下,^_所述加压部对所述流体加压,从所述喷 嘴喷出所述流体的喷出模式;通过所述阀来使所述排出路开放,使得被所述加压部加压而从所述 喷头排出的所述流体,从所述喷头到达所述贮存部的排出模式;通过所述阀来使所述排出路开放,使得被所述加压部加压而从所述 喷头排出的所述流体,从所述喷头经过所述循环路到达所述收容部的循 环模式。根据这样的流体喷出装置,能消除喷嘴的堵塞,并且能使喷头内的 流路处于合适的状态。这里,所述阀是在使所述加压部对所述流体加压而对所述喷嘴输送 流体时,闭塞所述排出路,在使所述加压部对所述流体加压而从所述喷 头排出所述流体时,使所述排出路开放的岡。在该流体喷出装置中,最好所述喷出模式和所述排出模式在所述循 环模式之前执行。根据这样的流体喷出装置,通过执行喷出模式和排出模式,除去成 为堵塞的原因的流体,所以,此后,即使执行循环模式,也能防止成为 堵塞的原因的流体到达收容部。在该流体喷出装置中,最好所述喷出模式在所述排出模式之前执行。根据这样的流体喷出装置,打开阀而以排出模式排出的流体,比关 闭阀而以喷出模式从喷嘴喷出的流体的量多,所以先以喷出模式消除堵 塞,由此能抑制流体的消耗量。此外,该流体喷出装置,最好具有在所述排出路的比所述阀靠下 游的下游侧与所述排出路连接,贮存从所述喷头排出的所述流体的贮存部;所述阀使所述排出路开放,使得被所述加压部加压而从所述喷头排出的所述流体,流过所述排出路,到达所述]i&存部。此时,把流路上粘 度增加了的流体输送到贮存部,能使流路处于合适的状态。此外,在该流体喷出装置中,最好所述排出路在比所述阀靠下游的 下游侧与所述收容部连接;所述阀使所述排出路开放,使得被所述加压部加压而从所述喷头排 出的所述流体流过所述排出路,到达所述收容部。此时,把流路上的气 泡与流体一起输送到收容部,由此可排除气泡,并且能再利用所排出的 流体。此外,在该流体喷出装置中,最好所述阀是三通阀;所述排出路在比所述阀靠下游的下游侧,与所述收容部和贮存从所 述喷头排出的所述流体的贮存部连接;所述阀使所述排出路开放,使得被所述加压部加压而从所述喷头排 出的所述流体流过所述排出路,只到达所述收容部和所述贮存部中的任 意一方。此时,把粘度增加了的流体输送到贮存部,另外,把气泡输送 到收容部,由此能实现最合适的流体供给和流体回收系统。此外,在该流体喷出装置中,最好具有所述阀闭塞所述排出路时, 接受被所述加压部加压而从所述喷嘴喷出的所述流体的接受部。此时, 能用简易的结构,回收成为喷嘴堵塞的原因的流体。此外, 一种流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流体喷出装置具有喷头,具有喷出流体的喷嘴、和输送给所述喷嘴的所述流体所流过的流路;收容部,收容提供给所述喷头的所述流体;加压部,对所述流体加压,使得所述流体从所述收容部流向所述喷头;排出路,与所述流路连接,其中流过从所述喷头不经过所述喷嘴排 出的所述流体;设置于所述排出路的阀;贮存部,在所述排出路的比所述阀靠下游的下游侧,与所述排出路 连接,贮存从所述喷头排出的所述流体;以及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喷头,具有喷出流体的喷嘴、和输送给所述喷嘴的所述流体所流过的流路; 收容部,收容提供给所述喷头的所述流体; 加压部,对所述流体加压,使得所述流体从所述收容部流向所述喷头; 排出路,与所述流路连接,其中流过从所述喷头不经过所述喷嘴排出的所述流体; 设置于所述排出路的阀; 贮存部,在所述排出路的比所述阀靠下游的下游侧,与所述排出路连接,贮存从所述喷头排出的所述流体;以及 循环路,与所述排出路连接,并在比所述阀靠下游的下游侧,与所述收容部连接; 具有: 在关闭所述阀的状态下,使所述加压部对所述流体加压而从所述喷嘴喷出所述流体的喷出模式; 通过所述阀来使所述排出路开放,使得被所述加压部加压而从所述喷头排出的所述流体,从所述喷头到达所述贮存部的排出模式; 通过所述阀来使所述排出路开放,使得被所述加压部加压而从所述喷头排出的所述流体,从所述喷头经过所述循环路到达所述收容部的循环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英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